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途径使用尖吻蝮蛇血凝酶(HCA),联合术后使用药用于老年患者行单髋关节置换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方法将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共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于切皮前15min,将HCA2k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经静脉快速滴入,关闭关节腔后用生理盐水40ml稀释HCA1ku注入关节内。对照组不使用HCA,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4h开始每天腹壁皮下注射LMWH4100XaIU,连用10日。于术前一日、术毕即刻、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检测D-二聚体,术前一日、术后第3天、5天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观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术毕、术后24h,患者D-二聚体含量均上升(p<0.05),术后第三天、第五天超声检查,两组各发生下肢DVT1例。结论两种途径使用HCA,术后联合应用药不增加老年患者行单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标签: 血凝酶 抗凝药 人工髋关节置换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组胺(histamine)是机体内组氨酸在L-组胺酸脱羧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通过4种受体亚型在复杂的免疫调节系统和变应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H1受体,组胺可增强抗原提呈细胞的能力,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更多包括组胺在内的炎性介质,促进嗜酸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 标签: 组胺H1拮抗剂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 简介:从1937年第1个组胺药开发至今,H1组胺药(H1antihistamines,以下简称组胺药)逐渐成为变应性鼻炎(AR)治疗一线用药,在AR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第2代组胺药具有起效迅速、维持时间长、1次,d用量、胆碱作用组胺作用相分离的特点。AR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ARIA)指南2010修订版强烈推荐使用口服第2代或新型组胺药治疗AR,可有效缓解流涕、喷嚏、鼻痒和眼部症状,对鼻塞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组胺H1拮抗剂 糖皮质激素类 受体 白三烯
  • 简介:组胺药是治疗变应性鼻炎(AR)最常用药物,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近年来,除新2代口服组胺药外,还研发了鼻用组胺药(鼻用剂)。变态反应学家、药理学家、国际组织、药物研发企业都在努力探索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组胺药的最佳效果,又能避免药物的副作用(中枢镇静、心脏毒性等)。众多研究结果为患者和医师带来了最新知识和切实利益。

  • 标签: 组胺H1拮抗剂 投药 口服 鼻用制剂 药物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传统甲状腺切除方法,进行精确被膜解剖,精细化血管裸化电刀闭,全程不予以丝线结扎,总结术后出血、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概率,证实其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5至2015-5采用精细化血管裸化电刀闭方法、精细被膜解剖理念完成的甲状腺全切83例(其中血管最大直径均小于4mm)手术资料。结果在无血视野分离保护甲状旁腺、喉返神经,其中2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2周及5周后复查恢复),5例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均发生于“嵌入型”甲状旁腺,1-4周恢复),无术后出血再次手术病例,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病例,无双侧喉返神经损伤病例。结论精细化血管裸化电刀闭法在甲状腺全切术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 标签: 血管裸化 电刀凝闭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 甲状腺全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D大鼠采用青光眼滤过术处理后热休克蛋白47(Heatshockprotein47,HSP47)在滤过泡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年SD大鼠24只,雌雄各半,均随机编号1~12号,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为2d、4d、6d、10d、14d、正常组6个组(4只每组),2d、4d、6d、10d、14d组大鼠均进行右眼青光眼滤过手术处理,术后采用裂隙灯观察各组大鼠滤过泡及眼前节情况,分别与实验第2d、4d、6d、10d、14d处死相应组大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滤过泡中的HSP47、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D大鼠在术后第2d的HSP47、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在滤过泡中的表达就略微的上升,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第4d、6d、10d、14d大鼠滤过泡中的HSP47、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地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胶原蛋白、mRNA在大鼠青光眼术后第6d、10d、14d较正常组显著的升高(P<0.05)。结论SD大鼠青光眼术后HSP47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基本与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变化一致,表明HSP47在大鼠眼滤过泡瘢痕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抗青光眼滤过术 SD大鼠 热休克蛋白47 滤过泡
  • 简介:自2000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以来,今年已是第五个全国爱耳日.回顾前四次全国爱耳日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老百姓都知道中国有个"爱耳日";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爱耳日活动;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关注中国的爱耳日;通过爱耳日活动为百姓办实事,全民预防耳聋,爱耳护耳意识在逐年提高.

  • 标签: 爱耳日 听力障碍 助听器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班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线性免疫分析法对60例系统性红班狼疮患者,38例其他患有风湿性病患以及15例健康体检合格者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主要是系统性红班狼疮(SLE)诊断中的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班狼疮(SLE)的使用疗效,掌握其和其他本身存在抗体之间的联系。结果核小体抗体(Anu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患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阳性率在系统性红班狼疮(SLE)病患中为72.4%,在疾病对比组中是2.3%,健康对比组是0%,红班狼疮病患的阳性率明显比疾病对比组以及正常对比组要高出许多性(p<0.01),核小体抗体在红班狼疮中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分别是98.7%以及72.4%。结论核小体抗体对于红斑狼疮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效果,核小体抗体对红斑狼疮的诊断具备十分关键的临床价值1。

  • 标签: 抗核小体抗体 红班狼疮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9例进展性卒中患者中63例联合应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66例患者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分析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下降,ADL评分升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 标签: 进展性卒中 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负荷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栓泵对预防大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大肠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护理干预联合应用压力栓泵,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压力栓泵能有效预防大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压力抗栓泵 大肠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听说游戏是用游戏的方式组织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听说游戏有明确的语言教育目标,包含了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具体要求,在幼儿愉快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时,将具体的、带有练习性质的教学任务落实到幼儿接受理解和尝试掌握的教育过程中去。

  • 标签: 游戏活动 康复 儿童 教育活动 教育方式 教育目标
  • 简介:以家长、小龄听障儿童为教学主体,亲子互动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让听障儿童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将听障儿童的语言学习生活化,发展听障儿童的认知能力,让听障儿童学会沟通和交流。同时,亲子互动游戏使家长成为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伙伴和促进者。

  • 标签: 亲子游戏 听障儿童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监控,避免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建立以科护士长为领导的监控小组,对于供应室工作的医护人员要展开专业的知识培训,并定期进行。结果在科学布局,各项工作环节质量管理规范化,以及使用先进消毒技术基础上,使消毒供应室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提高,并保证了灭菌合格率。结论加大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强度,提高其安全防护能力,可以为医院内部感染控制提供有效手段和促进。

  • 标签: 感染控制 消毒供应室 医院管理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社区在耳聋预防及早期干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社区如何提高公众的防聋意识,尤其对育龄青年家庭普及相关知识是减少出生缺陷的关键.早期干预和家庭康复是不可分割的一对结合体,建立以康复机构为指导,以家庭康复为中心的训练模式是实现早期干预的必然途径,同时强调耳聋预防及早期干预工作是社会化、多学科合作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规划下,才能全面贯彻落实.

  • 标签: 社区 耳聋 预防措施 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