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炮制法对中药饮片的治疗效果是否有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8年12月之间口服使用不同炮制法炮制的同一种中药饮片患者60例,以炮制前使用的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三组,一组为水处理前分档组,一组为炮制前分档组,最后一组则为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组,各20例。同时将三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水处理前分档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16/20),炮制前分档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15/20),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19/2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组治疗效果较好。结论综上所述,将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应用于在中药饮片炮制,并严格筛选中药饮片,以提高服用后的效果。

  • 标签: 中药饮片 中药炮制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对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感冒患者4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给予传统中药饮片治疗,试验组给予中药免煎颗粒治疗。结果两组之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对感冒治疗效果无差异,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标签: 传统中药剂片 中药免煎颗粒 感冒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配质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60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中药调配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中药调配质量问题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比实施改进措施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较实施改进措施前的70.00%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根据中药调配质量问题事件发生的原因,给予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值得推广及采纳。

  • 标签: 中药调配质量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痉挛评分较对照组更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采用中药湿热敷加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其肢体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 中药湿热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加内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秦皮止泻汤加内服健脾消炎汤治疗本病31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7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灌肠加内服治疗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 标签: 中药灌肠加内服 治疗 慢性结肠炎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先锋霉素、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口服治疗,治疗组则采用中药治疗,然后再逐一观察两组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副作用和下次发作的间隔时间。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明显强于对照组。

  • 标签: 中医中药治疗 慢性支气管哮喘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阳和汤加味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阳和汤加味内服配合外敷药饼艾灸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6例占86.6%;好转3例占10%;无效1例占3.3%,总有效率96.6%。结论阳和汤加味内服外敷治疗颈椎病能明显改善颈椎病的症状、体征、效果满意。

  • 标签: 颈椎病 阳和汤加味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大黄及芒硝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5例在我科行腹部手术后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大黄及芒硝外敷的方法对这25例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此25例患者经用大黄和芒硝治疗后均伤口愈合,且全出院。结论用大黄及芒硝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大黄 芒硝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 作者: 于宗俭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农民致富之友》 2009年第1期
  • 机构:黄芪在种植和生长过程中,常受到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生物的侵染而引起病害,在绝大多数侵染性病害中,真菌侵染发生的病害占到70%以上。在近十年的生产实践中,现总结出黄芪常见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