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风寒湿痹型皮肌炎乃风寒湿邪侵袭,气血阻滞不通而发病。利用湿热的“透热”及传导之功,辅以祛风寒、通筋络之药物共奏活血化瘀,疏筋活络,驱寒除湿,通痹止痛之功,使筋络畅达,气血流畅,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皮肌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湿热与熏蒸联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6~2015.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分为熏蒸组与联合组,每组58例,联合组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熏蒸与湿热。结果熏蒸组总有效率为68.97%,联合组为89.6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中药熏蒸疗法及湿热疗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显著。

  • 标签: 湿热敷 熏蒸 颈椎病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干眼患者来讲,中药湿热的效果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将78例干眼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一组为采取生理盐水湿热并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应用中药湿热,采取综合护理,设为研究组,就两组干预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干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分别用针灸推拿、中药湿热中药湿热加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1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对比治疗效果。结果,针灸推拿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中药湿热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7.67%),劣于针灸推拿加中药湿热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三组数据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推拿 中药湿热敷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9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痉挛评分较对照组更有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患者采用中药湿热加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其肢体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 中药湿热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湿热治疗中出现烫伤相关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106例中药湿热治疗中发生的烫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有11例在热敷治疗中发生烫伤Ⅰ度烫伤6例,Ⅱ度烫伤5例发生率为10.3%。结论熟悉湿热过程中烫伤的相关因素,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烫伤的发生,提高热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查看对我院脑卒中病人实施中药足浴和中药湿热干预后对肢体肿胀的改善情况。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录的108例脑卒中肢体肿胀病人,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措施分析,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中药足浴和中药湿热干预,对肢体改善情况等指标汇总。结果:对照组、实验组在治疗前周径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一周、治疗半月后组间对比差距明显,P<0.05。结论:中药湿热中药足浴可改善脑卒中病人肢体肿胀情况,恢复了病人的运动功能。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中药足浴 脑卒中 肢体肿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治疗腰部筋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腰部筋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药湿热治疗,治疗期间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8.6%,观察组是9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7%,综合组是97.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湿热治疗腰部筋伤的临床疗效显著,配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治疗 腰部筋伤 临床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电针配合中药湿热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5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中药热敷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配合中药湿热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电针配合中药湿热治疗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中药湿热方法对缓解痹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2月1日——2019年4月30日在我科室治疗的120例痹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治疗组采用我科护理人员自己设计的防水保温布进行中药湿热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一次性医用中单进行中药湿热治疗。对两组病例实施相同的护理措施,然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科护理人员自己设计的防水保温布进行中药湿热治疗痹症疗程短,操作简便,降低成本、疼痛症状缓解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痹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湿热用于治疗脑血栓后遗症肢体恢复的治疗效果,我科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名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为1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基础上加入中药湿热作为治疗方法。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对两组躯体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都有了一定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与平衡功能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提高。结论,中药湿热对脑血栓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湿热敷 治理痉挛性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膨出症患者行中药湿热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膨出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中药湿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VAS评分为(3.4±2.8)分,观察组的VAS评分为(2.5±1.2)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膨出症患者行中药湿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膨出症 中药湿热敷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针灸结合中药湿热治疗风寒湿痹型项痹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3例风寒湿痹型项痹病患者,分为针灸组和针灸结合中药湿热组,治疗8天。观察指标包括疼痛程度(VAS评分)、颈椎活动度和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显示疼痛程度和颈椎活动度显著改善,但针灸结合中药湿热组在这些指标上改善更显著。该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单纯针灸组的76.19%。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湿热治疗风寒湿痹型项痹病在临床症状改善和治疗有效性方面优于单纯针灸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风寒湿痹型项痹病 针灸 中药湿热敷 临床效果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脑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康复科常规康复方法和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湿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运动功能评分及上下肢痉挛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及上下肢痉挛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中风后肢体痉挛过程中,使用针灸联合中药湿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上下肢痉挛情况,并且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中药湿热敷 脑中风后肢体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湿热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术后外阴肿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术后外阴肿痛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方药湿热外阴,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外阴消肿、止痛时间以及疗效、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外阴消肿、止痛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结合中药湿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给予体位护理、心理护理、中药穴位贴敷护理、中药湿热护理、牵引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通过给予以上护理,治愈52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结合中药湿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重视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的护理,可进一步提高疗效,达到康复的目的。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中药湿热敷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湿热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维持时间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20例轻、中度膝关节炎患者1次/周为1个疗程,共5个疗程的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同时予以中药湿热,并比较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变化显示有明显差异性,1年内复发率低。结论中药湿热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 标签: 膝关节炎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湿热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