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曲唑酮是一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临床广泛用于抑郁、失眠及抑郁焦虑伴发或合并失眠的患者。此外,还有抗焦虑、改善梦魇障碍及性功能障碍等作用。曲唑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整合了我国精神科、神经内科、心理科等多个学科专家应用此药的经验、国内外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研究结果,并重新归纳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药理作用及相关临床应用方法,经过专家组的反复讨论达成共识。本共识建议的曲唑酮适应证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失眠、梦魇障碍、性功能障碍和谵妄;本共识还总结了不同人群各适应证的具体用药方法,并强调了孕产妇、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最后总结了曲唑酮的安全性:曲唑酮对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失眠在内的多种精神障碍均具有较好的疗效,通常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出现抗胆碱能作用(如便秘、尿潴留、口干)、体重增加和性功能下降等不良反应的风险较低。总的来说,曲唑酮是一种剂量依赖型的多模式、多功能药物,不同剂量的曲唑酮可发挥不同的药理作用。曲唑酮对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失眠在内的多种精神障碍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曲唑酮目前现有的临床研究依然较少,需要临床医生或者研究者开展更多高质量的曲唑酮临床研究,进一步论证其疗效和安全性。希望本共识能进一步规范曲唑酮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医生制定科学、优化的用药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曲唑酮 抑郁 焦虑 失眠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妇产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涉及女性生殖器官的各类疾病,以及高危妊娠、中期引产和紧急避孕等诊断治疗。多数妇科疾病的发生因素较为复杂,会增加临床诊断难度。以往采取的传统超声检查虽然操作方便,但检查过程中会存在诸多问题,会增加诊断难度和误诊率,进而会延误患者的疾病治疗最佳时机,影响最终疾病控制效果。所以应积极对妇科疾病患者开展科学合理的诊断,尽早帮助患者确诊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

  • 标签: 宫腔镜 妇产科 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在护理学生的临床实习教学活动中,引入系统化教学思想,探索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活动的实践应用,能够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引导,使学生全面了解临床实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本文从系统化教学思想入手,对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在护理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旨在能发挥系统化教学思维的重要作用,对临床实习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有效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 标签: 系统化教学 临床护理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是一种癫痫术前的微创评估手段,通过立体定向技术置入颅内电极,记录颅内脑电活动和直接电刺激来确定局灶性癫痫患者致痫区,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外逐渐普及。为了规范SEEG适应证、禁忌证、电极置入方案设计思路、操作流程、直接电刺激、结果解读等相关问题,共识编写组邀请了国内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讨论并形成了中国的专家共识。共识认为,SEEG主要用于经无创评估后仍无法明确致痫区但又高度怀疑局灶起始、或致痫区可能累及功能区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前评估。根据SEEG结果可以更加精确地定位致痫区和规划手术,或直接使用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SEEG RF-TC)作为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 标签: 癫痫 立体定向脑电图 直接电刺激 射频热凝毁损
  • 简介:摘要自影像组学的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众多关于影像组学的科学研究。国内外研究团队及其相应的研究在影像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距离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应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关于影像组学的研究热点、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需要关注和重视。

  • 标签: 放射学 影像组学 临床应用 研究 模型泛化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就基础与临床教学融合在临床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为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分别实施基础教学、基础+临床教学,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应教学后,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考核成绩的改善,尤其是基础+临床教学的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践评分呈良好趋势,对教学的满意度较高,相比之下行单纯基础教学的学生教学情况则欠佳,呈现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临床解剖教学中,基础与临床教学的融合应用,可获取理想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基础与临床教学融合 临床解剖学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微课的教学内容短小精悍、教学方式绘声绘色、教学形式应用灵活,这些显著的特点使得很多的中职老师开始在课堂的教学中应用起了微课进行教学。因此,探讨微课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微课 临床护理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枇杷叶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 Lindl. 的干燥叶。以叶入药,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等功效;临床上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本文就枇杷叶的临床应用展开讨论。

  • 标签: 枇杷叶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非有创、无辐射的床旁成像手段,目前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可对患者进行实时的肺通气评估和肺血流监测,从而实现床旁通气血流比的可视化,有效指导低氧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研判,同时也为肺血流生理学的研究提供新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及治疗中EIT也发挥了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功能性成像,该技术的操作细节和图像重建算法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进一步优化,在临床应用中提供更稳健的评估。本文从EIT肺血流监测的方法介绍、操作实施与监测指标、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通气与血流灌注比值 肺血流 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 高渗盐水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在自我监测、生理功能、规范用药、饮食控制等方面的评价分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44%,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5,P

  • 标签: 优质护理 冠心病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完全腹腔镜保留贲门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完全腹腔镜保留贲门胃癌根治术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66.1±12.9)岁(38~86岁)。1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保留贲门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消化道重建时间(24.8±3.3)min(20~30 min),术中出血量(35±24)ml(20~100 ml)。术后排气时间(2.5±0.9)d(2~3 d),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2.25±0.87)d(2~3 d),术后住院时间(9.5±2.1)d(6~13 d)。术后未发生出血、吻合口瘘或吻合口狭窄等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显示,切除标本近远端切缘均阴性。患者术后随访2~15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或肿瘤复发转移病例。术后无反流症状。与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相比,保留贲门功能胃癌根治术理论上能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采用手工缝合法进行消化道重建,可以减少2~3个吻合器枪钉的应用,降低了手术材料费。与胃次全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保留贲门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更彻底,胃残留组织很少、血供更好,降低了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 保留贲门 腹腔镜 功能保留
  • 简介:摘要:朱砂七常用于与其它药材配伍,用于抗肿瘤及癌袭击转移。目前文献报道从朱砂七中分离分析了32个不同的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有机酸、蒽醌类、黄酮类、茋类、萘苷类、多糖类及酯类等成分。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朱砂七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

  • 标签: 朱砂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分子靶向药物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近年来,肝癌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取得众多新进展。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安全地应用靶向药物,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根据相关临床研究及用药经验,结合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历经多次讨论和修改,对肝细胞癌分子靶向药物临床应用临床治疗推荐、使用方法等)中国专家共识进行了完善和更新。

  • 标签: 肝细胞癌 靶向治疗 合理应用 安全管理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3月至2022年4月20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面部机械性压疮及气管插管发生率、吸氧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时间、ICU住院天数、总住院时间、面部机械性压疮发生率和气管插管发生率均较低,但吸氧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ICU气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 ICU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 使用SOAP记录法对康复治疗规则进行评估,对学生进行效果培训,并研究使用SOAP在康复治疗临床教学中应用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济南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实习的康复治疗学专业3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培训初期、中期、末期考核中分别各应用一次SOAP评估记录法,统计得分情况及合格率差异。 结果 培训初期,学生在主观信息、客观信息、评价和计划四项的成绩较低,中期和后期评估考核成绩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SOAP记录法 康复治疗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 就目前临床教学中教师模拟患者以及角色演练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法 筛选当前临床教学中采取的一般常规教学方法和教师模拟患者、角色演练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效果的对比和评估,总结教师模拟患者以及角色演练对当前临床教学工作开展的效果。结果 通过分析可知,相较于传统的临床教学方式而言,在教学中引入教师模拟患者以及角色演练方式开展临床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同时,了解医患沟通技巧,熟悉患者主诉以及病史采集和汇报方法,掌握体格检查以及专科检查内容,深化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将理论联系于实际,基础应用临床,提高临床思维,改善人文素养。结论 在目前临床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引入教师模拟患者以及角色演练方式,能够促使临床医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真实的模拟和演练扎实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并改善临床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师模拟患者 角色演练 临床教学 临床思维 人文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气管异物患儿的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对患儿恢复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21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气管异物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实施围术期风险管理对患儿恢复的影响效果。结果: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分别为(42.33±3.45)分和(45.49±3.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62、8.713,P<0.05)。结论:小儿气管异物自制预警评分策略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缩短气管异物患儿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和宣教知晓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气管异物 临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标:探讨强迫症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该方法将53例强迫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口服阿特拉津、马来酸和氟-磺酰氟;观察组:日常护理的实施,研究组:优质护理的实施。评估两组指标,如焦虑、社会功能和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的HAMA、y-bocs和sspi的结果低于对照组(t = 5.72-21.33,p < 0.01);护理研究小组的满意度为96.30%,而样本小组的满意度为73.08%(φ2 = 3.91,p = 0.048)。结论 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强迫症患者的帮助更大,减少了患者的强迫性行为,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度,除此之外,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高,帮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

  • 标签: 强迫症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要充分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利用实际病例并通过教师引导促进学生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对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了解,对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包括实际案例的选择以及问题的设计问题,在此过程中还需重视课堂的组织与协调。在临床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并帮助学生梳理问题的分析思路,让学生能够掌握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有效的对策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临床医学 带教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