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养老护理师资规范化培训的构建及应用。方法:取60名养老护理,随机分成对照、观察组各30名,前组未构建应用师资规范化培训,后组构建应用师资规范化培训,分析效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职业道德、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均较优(P<0.05)。结论:养老护理师资规范化培训的构建及应用,能够提高养老护理的照护能力。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师资规范化 培训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养老机构护理照顾痴呆老人过程中的照顾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0年9月,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3家不同养老机构13名养老护理,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访谈资料。结果共提炼出7个主题:自身成长、团队归属感、成就感、被信任与被需要感、亲友不认同、社会地位低、负性情绪。其中前4个主题是正向因素,后3个主题是负向因素,二者共同影响痴呆老人护理的照顾体验。结论养老机构护理同时存在着正向和负向的痴呆老人照顾体验,政府和机构管理者应该给予护理更多的政策及社会支持,逐渐改善其社会地位、工作待遇和社会支持系统,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养老机构护理的职业获益感和照顾质量。

  • 标签: 痴呆 老年人 护理员 养老机构 照顾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养老护理的核心胜任力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乌鲁木齐市15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300名养老护理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养老护理核心胜任力调查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两者关系。结果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为97.3%。292名养老护理核心胜任力总分为(106.44±15.35)分,各条目均分为(3.94±0.57)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6.95±6.30)分,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养老护理核心胜任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GSES总分均呈正相关(r=0.232~0.432;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养老护理核心胜任力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264,P<0.01)。结论自我效能感是养老护理核心胜任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提高养老护理自我效能感可优化其核心胜任力,助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 标签: 横断面研究 医养结合 养老护理员 核心胜任力 一般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医院-政府-市场"三元联动探索促进养老护理规范化培训和质量监管的路径。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对四川省绵阳地区24家养老护理机构护理分批次进行规范化培训及追踪管理。通过"医院-政府-市场"三元联动,建立和实施"养老护理规范化培训、培训后为期3月的'一对多’跟踪服务、养老护理机构服务质量督导"全程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培训前后养老护理的理论及操作成绩、项目实施前后养老护理院服务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019—2020年共计举办养老护理培训5期224人。培训前后养老护理的理论及操作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494、-26.150;P<0.01)。抽取2019年参与培训的13家养老机构进行项目实施前后服务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75,P<0.01),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χ2=7.913,P<0.01)。结论"医院-政府-市场"三元联动的养老护理培训及质量监管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和医院的专业职能,可有效整合资源,促进区域内养老护理服务质量提升。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规范化培训 质量管理 医院 政府 市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为样本,了解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培训需求、供给意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为城市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Y为中心,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周边9家养老机构的134名养老护理为研究对象,了解养老护理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培训需求程度及供给意愿,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研134名养老护理,37.3%(50/134)不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71.6%(96/134)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χ2检验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对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512~28.057,均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425、10.569、13.088,均P<0.05)。在培训需求上,随日节律调整起居(3.82 ± 0.67)分,食物的分类、特性、功效(3.38 ± 0.73)分,常用防治疾病的中药、中成药等(3.23 ± 0.84)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3.32 ± 0.65)分,运动保健法(3.47 ± 0.58)分,穴位按摩(3.50 ± 0.72)得分较高;而在供给意愿上,中医适宜技术中的拔罐(3.31 ± 0.79)分得分最高,其他项目得分较高的情况与培训需求相似。结论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应加强重点项目如起居养生、饮食调护、穴位按摩、运动保健等在养老机构的培训和推广运用,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高其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参与率。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中医药特色服务 培训需求 供给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为样本,了解其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培训需求、供给意愿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为城市的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于2019年5—7月,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中医医院Y为中心,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周边9家养老机构的134名养老护理为研究对象,了解养老护理的基本情况及对中医药特色服务的认知程度、培训需求程度及供给意愿,分析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研134名养老护理,37.3%(50/134)不了解中医药特色服务,71.6%(96/134)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χ2检验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对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512~28.057,均P<0.05);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培训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425、10.569、13.088,均P<0.05)。在培训需求上,随日节律调整起居(3.82 ± 0.67)分,食物的分类、特性、功效(3.38 ± 0.73)分,常用防治疾病的中药、中成药等(3.23 ± 0.84)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3.32 ± 0.65)分,运动保健法(3.47 ± 0.58)分,穴位按摩(3.50 ± 0.72)得分较高;而在供给意愿上,中医适宜技术中的拔罐(3.31 ± 0.79)分得分最高,其他项目得分较高的情况与培训需求相似。结论养老护理中医药特色服务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应加强重点项目如起居养生、饮食调护、穴位按摩、运动保健等在养老机构的培训和推广运用,加大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提高其中医医养结合服务的参与率。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中医药特色服务 培训需求 供给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养老护理员工作进行系统分析,为岗位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47名护理进行问卷调查,对社区养老护理一般资料及工作的4个方面、15个指标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年龄组调查对象的评分差异。结果:工作分析因素总体得分37.17±4.50分;得分最高的因素为工作时间特殊性,得分最低的因素为最低学历要求;不同年龄组有最低学历要求等3项指标评分有差异。结论:应从吸引年轻和外省护理从业、明确入职要求、加强实践培训、认可工作强度、改善工作条件、强化思维意识、传承沟通经验等方面采取措施,稳定和提升社区养老护理队伍。

  • 标签: 社区养老服务 护理员 工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专业学生从事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的初始动机,为养老志愿服务策略和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定期参加长沙市第一福利院养老志愿服务的25名护理专业志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使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初始动机的4个主题:利己动机、利他动机、亲和动机和成就动机。其中利己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充实大学生活、丰富人生经历,提升自身能力、获得与专业相关的经验;利他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陪伴和帮助老人,消除老人孤独感;亲和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建立情感寄托,弥补缺失情感;成就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勇敢面对挑战、获取成就感,服务社会和他人、实现自身价值。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较为明确的初始动机,学校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可加强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相关教育,志愿服务管理者可基于初始动机制订相关激励措施和服务策略,从而促进养老志愿团队的扩充和稳定,推动养老志愿服务的发展和完善。

  • 标签: 学生,护理 养老护理 志愿服务 初始动机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专业学生从事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的初始动机,为养老志愿服务策略和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定期参加长沙市第一福利院养老志愿服务的25名护理专业志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使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初始动机的4个主题:利己动机、利他动机、亲和动机和成就动机。其中利己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充实大学生活、丰富人生经历,提升自身能力、获得与专业相关的经验;利他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陪伴和帮助老人,消除老人孤独感;亲和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建立情感寄托,弥补缺失情感;成就动机包含2个子主题:勇敢面对挑战、获取成就感,服务社会和他人、实现自身价值。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养老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较为明确的初始动机,学校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可加强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相关教育,志愿服务管理者可基于初始动机制订相关激励措施和服务策略,从而促进养老志愿团队的扩充和稳定,推动养老志愿服务的发展和完善。

  • 标签: 学生,护理 养老护理 志愿服务 初始动机 定性研究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高龄老人数量不断加大。从而使得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社会养老方面出现各种问题。对此,为了能够更快速建设服务养老中心,不仅要时刻根据社会变化实施秩序管理,还要服务到位,在养老中心进行养护培训。为了能够更快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核心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操作,有效地提高专业的护理质量,还要对养老护理人员进行规范性培训。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护士对居家养老患者居家护理相关知识知晓率、生活能力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某社区99例居家养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进行护理,观察组则由社区护士开展针对性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生活能力及风险事件。结果 观察组的居家护理相关知识知晓率、ADL及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社区护士 居家养老患者 生活能力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日渐提高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加强了不同年龄段人们的生活需求,老年人逐渐趋向于在养老机构中安度晚年。因此,养老机构的护理和服务将直接决定居住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的相关专业资质是保障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资质和培训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方案的探讨,希望对相关行业有所作用。

  • 标签: 养老护理 工作人员 资质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下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72例老年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医院常规养老服务与基础护理,观察组接受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相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66.67%),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可以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 现状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疗养应用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纳入样本均来自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疗养,对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疗养筛选后纳入疗养40例。本次研究中共设置对照、观察两个不同的小组,在保证不同小组样本容量一致的基础上将疗养随机分入小组中,为不同小组疗养提供不同的护理方案后开展组间对比。结果:研究中为观察组疗养选择的护理方式为护理干预,组间对比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小组中疗养的血压控制情况、健康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为高血压病疗养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疗养的血压控制水平,帮助疗养建立起健康行为习惯的同时提升疗养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高血压病 疗养员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养老机构卧床老年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机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40例卧床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划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常规+延伸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接受延伸护理的老年病人,其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

  • 标签: 延伸护理 养老机构 卧床 老年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养老机构卧床老年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机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40例卧床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划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常规+延伸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接受延伸护理的老年病人,其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

  • 标签: 延伸护理 养老机构 卧床 老年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在养老机构利用护理安全风险认知干预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择取在2020.1-9月期间,研究对象为某养老机构所有案例中随机抽取的58例老年人,对其进行盲选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详细记录护理前后两组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以及一系列反应安全风险护理认知的相关数据,并以此为效果评定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干预方案可行且影响价值显高,引用统计学予以计算,得出各数据较观察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检验结果P<0.05。结论 在养老机构利用护理安全风险认知干预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起着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可全面性地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倡推广,建议大规模采取针对性实施操作。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护理安全风险 认知干预 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