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从2001年~2002年应用腹部皮瓣治疗前臂及手部外伤后皮肤缺损合并肌腱、神经、血管损伤、及晚期手功能重建40例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标签: 前臂外伤 腹部皮瓣 治疗 手部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整形外科技术对有效预防手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的改善。方法利用整形外科原则修复手部软组织损伤。结果本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操作更加简单易行,在避免新损伤和畸形出现、减少功能障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该手术方法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部软组织 外伤 一期 整形技术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外伤手部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52例严重手外伤患者,经运动疗法及辅助疗法实施合理术后手部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分析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变化及手功能恢复程度。结果经运动疗法及辅助疗法实施手部功能锻炼,手部触觉缓慢恢复,临床症状如水肿、疼痛等均消除,无肌肉萎缩症状;手外伤手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段间一般情况及手部功能恢复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选取各种合理措施主动进行功能锻炼,6个月左右患者手部往往会得到明显恢复效果。

  • 标签: 手外伤术后 运动疗法 辅助疗法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部外伤术后瘢痕增生期瘙痒应用电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手外伤术后存在瘢痕瘙痒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30例。给予对照组中药熏洗法,给予观察组电针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疼痛和瘙痒分数、不良反应率。结果 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疼痛分数和瘙痒分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电针治疗手外伤术后瘢痕增生期瘙痒,可以改善手部瘙痒感,提升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 标签: 手部外伤手术 术后瘢痕增生期瘙痒 电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外伤术后病例应用桃红四物汤与抗凝类西药的临床应用对比。方法前瞻性对比研究,将我科手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病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凝血指标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少。结论应用桃红四物汤代替常规西药治疗手显微外科术后病例,可避免常规西药类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手外伤术后 不良反应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部带蒂转移皮瓣在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外伤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受伤情况,对其开展不同手部带蒂转移皮瓣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取得随访资料。时间为7-24个月,平均时长为(15.24±2.51)月。病患术后移植皮瓣全部存活。其中3例病患出现皮肤缘部分坏死,换药处理后好转。术后皮瓣外形以及质地良好,手部功能恢复佳。结论结合手部不同位置皮肤缺损面,择取合适的带蒂皮肤瓣开展修复治疗,安全性强,成活率高,患者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带蒂皮瓣 手外伤 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致骨关节,肌腱外露接受手术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21年11月8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实验组(n=41),对照组实施任意皮瓣修复术,实验组实施岛状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疼痛评分、植皮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植皮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治疗中应用岛状皮瓣修复术,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岛状皮瓣修复术 手部外伤 软组织缺损
  • 简介:清创是把一个污染的创口转化为“无菌”的创口,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步骤,及时正确的闭合创面是预防手和前臂开放性损伤感染的有效措施。如创面不及时闭合,必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渗出、水肿、粘连直至僵硬而影响手及前臂功能,所以把早期闭合创面作为治疗手和前臂开放性损伤的原则之一。

  • 标签: 手部创面 开放性损伤 修复 防止感染 前臂功能 不同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任意手部皮瓣在急诊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选择性应用及临床结果。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急诊科收治129例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需行皮瓣手术患者,根据患者的详细病情,选择相应的手部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不同皮瓣修复术的疗效。结果术后129例患者随访2年,129例患者中,122例患者手术成功,均成活,其中7例患者部分坏死。不同手术患者的TAM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合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详细病情,给予相应的手部皮瓣修复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 任意手部皮瓣 病情 优良率 TAM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任意手部皮瓣在急诊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选择性应用及临床结果。方法: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7月,本院急诊科收治 129例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需行皮瓣手术患者,根据患者的详细病情,选择相应的手部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不同皮瓣修复术的疗效。结果:术后 129例患者随访 2年, 129例患者中, 122例患者手术成功,均成活,其中 7例患者部分坏死。不同手术患者的 TAM 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结合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详细病情,给予相应的手部皮瓣修复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 任意手部皮瓣 病情 优良率 TAM 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开放性手外伤创面常见污染细菌的种类及敏感抗生素.方法200例开放性手外伤,于急诊室、手术室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关闭伤口前分四次取材,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急诊室、手术室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及关闭伤口前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1.5%(143/200)、74.0%(148/200)、33.5%(67/200)及25.50%(51/200).术后伤口感染率为3.5%(7/200).对环丙沙星及头孢噻肟敏感性最高.结论开放性手外伤创面菌种分布广泛,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彻底的清创及保持手术室常用器具的清洁是降低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开放性手外伤 医院感染 细菌培养 细菌种类 敏感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