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 2017年 10月~ 2019年 8月在我院实习的 70名消化内科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性采用教学理论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综合分析能力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和综合分析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教学理论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护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教学 教学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症状学理论教学中开展基于临床诊断思维培养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7月于南方医科大学接受《临床诊断学》课程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大三学生,共350人,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2个班,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100例,均接受《临床诊断学》课程中症状学内容的授课。试验组40例,采用基于临床诊断思维培养的教学改革方式,整合教学内容,综合应用思维导图、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教学方法;对照组60例,进行传统讲授式教学。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及学生对教学方法反馈的评价模式评估两种方式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考核总成绩[(85.33±15.44)分]优于对照组[(70.05±18.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P<0.01)。试验组学生反馈评价总分[(79.68±5.56)分]高于对照组[(48.08±6.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2,P<0.01)。结论基于临床诊断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反馈评价更高。

  • 标签: 临床思维 症状学 诊断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进一步探究 BOPPPS 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月~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着重探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筛选出我校专科 2018级护理专业 6个班级(总计 468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234人。两组均给予常规模式教学,同时实验组结合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进行教学,对比两组的考试成绩,并统计分析实验组对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应用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对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进行教学的效果评价是:培养学习兴趣 178人( 76.07%),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45人( 61.97%),增强网络信息利用能力 165人( 70.51%)、拓展知识面 158人( 67.52%),增强学习潜能 136人( 58.12%),促进师生互动 128人( 54.7%);而实验组的考试成绩明显地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能够明显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提高网络信息利用技能、丰富知识面等,对此该平台值得在实际教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病理生理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院校临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17年9月至12月对16所医学院校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有593名临床教师和1 086名实习医生完成问卷。结果91.9%(545/593)的临床教师和83.5%(907/1 086)的实习医生认为临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设置合理,临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多集中在1∶1,2∶1和3∶1,认为两者比例1∶1最合适的临床教师与实习医生最多。师生均认为临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多数为部分衔接,两者融合方式最好的是能够结合各科理论知识解析病例与结合案例讲授各科理论。53.0%(311/587)的临床教师表示所在院校开设了系统整合课程,但仅有近1/3的临床教师参与过系统整合课程教学。结论现阶段医学院校临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该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整合课程,协调和改进学科内的融合教学,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 标签: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融合 系统整合课程
  • 简介:摘要:认知是专门与大脑功能和心理过程有关的信息的了解,感知和处理行为。 因此,认知学习是关于使用思维进行学习,这种思维可能会受到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认知学习理论可用于解释和促进临床知识的保留和翻译。通过一系列与临床教学实践有关的六个概念介绍了该理论及其应用:间隔学习;交织;自我练习;反射 ; 和精心制作。 讨论每一种方式都可以使临床教师在实践中轻松应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精准护理在老年临床教学中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明确/探索精准护理中评估、策略、评价的要素/理论内涵,提出以多学科理论体系、多维度需求评估、多靶点个性策略、多方位/层次效果为评价工具的"四多"老年精准护理教学实践路径。

  • 标签: 精准护理 老年 护理路径 教学
  • 简介:摘要针对护理硕士《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POGIL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不同专科护理实践为载体,将自主性"教"与"学"线上教学模式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中;并在南京医科大学2019级护理硕士《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中进行实践。结果发现,以过程导向的引导探究式学习(process oriented guided inquiry learning,POGIL)理论为指导的自主性"教"与"学"在《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均得到提升,达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 标签: POGIL理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 翻转课堂
  • 简介:摘要将留学生系统解剖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相融合,并引入数字人解剖系统弥补标本不足的现状,从而实现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实践表明,理论实验一体化教学更符合留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同时指出此种教学初步实践中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标签: 留学生 系统解剖学 理论实验一体化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在麻醉危急事件中采用理论培训联合安全核查表进行模拟教学的意义。 方法: 从我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8 月间资历较少( 1~3 年)的临床住院医师中随机抽取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计算机数字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 30 例)与对照组( 30 例),对照组医师采用理论培训进行模拟教学,研究组医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安全核查表进行模拟教学,经实践后对比两组医师的实践得分率、关键步骤失败率和参与者后期安全核查表执行意向。 结果: 研究组医师的实践得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医师的关键步骤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参与者后期安全核查表执行意向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麻醉危急事件中采用理论培训联合安全核查表进行模拟教学能有效提升医师的实践能力,减少失败率,对参与者后期安全核查表执行意向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理论培训 安全核查表 麻醉危急事件 模拟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机能实验的微视频辅助生理学理论教学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基础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生1、2班(共140人)和3、4班(共123人)为研究对象。1、2班为对照组,3、4班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实验组在选定章节的教学中采用微视频辅助传统教学,微视频来源于机能实验的录制和编辑加工。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从课程设计、实施和效果3个层面及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评估该方案。采用SPSS 17.0进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卷面成绩[(81.02±9.6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3.41±1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5,P<0.001)。其中涉及第二章内容得分[(8.07±0.94)vs.(6.14±1.05),t=-15.616,P<0.001],第四章内容得分[(16.16±1.79)vs.(10.9±2.23),t=-20.903,P<0.001]和第六章内容得分[(6.04±0.53)vs. (5.82±0.78),t=-2.638,P=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调查表回收率100%,90%以上学生对该教学方案更感兴趣,认为可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归纳和总结能力的培养。结论基于机能实验的微视频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生理学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机能实验 微视频 生理学 医学教育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宋兴教授认为湿邪为病为害最广,甚至百病皆由湿作祟,认为湿邪闭郁为当今诸多顽疾、疑难疾病之因。其病因不外乎外感和内伤,湿病中以湿闭病证最为难治,湿邪壅闭难解,日久变生重病大病。提出治湿立足于中焦脾胃,兼顾上焦肺、下焦肾的功能,恢复机体自身所具有的祛湿功能,同时注重辨证调护,医养结合,杜绝生湿之内外根源。附举验案一则以供参考。

  • 标签: 湿淫证候 内湿证 祛湿法 辨证论治 宋兴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可以观察到更细微的解剖结构,膜解剖理论由此逐渐兴起。系膜解剖理论从系统解剖学的角度,认为肠系膜作为一个器官,是连续的一个整体。筋膜解剖属于局部解剖学,着眼于筋膜间隙对手术的指导意义。膜解剖理论强调系膜与系膜床的解剖,还揭示系膜内存在"第五转移",认为防止癌泄露是膜解剖手术的本质,属于外科解剖学或者应用解剖学。各种膜解剖理论求同存异、互为补充、迭代升级,从不同角度阐释膜的结构和功能,对提高手术质量大有裨益,应以"兼收并蓄"态度对待它们。

  • 标签: 膜解剖 肠系膜 Toldt筋膜 手术
  • 简介:摘要近年来,慢性创面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该病致残率高、治疗难度大,其预防和治疗应当得到现代医学的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慢性创面的治疗尽管已取得诸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要实现慢性创面的快速修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总结了慢性创面的定义及治疗的理论基础、创面敷料及治疗技术的应用,旨在与业内同仁们探讨慢性创面治疗的理论和策略。

  • 标签: 伤口愈合 慢性创面 TIME模式 创面湿性愈合理论 创面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服务接触点理论在儿童血液肿瘤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运用服务接触点理论制定临床带教措施,对 40名护理实习生实行接触点教学,对比实习前后护生 10项患者最期望项目的评分。 结果: 护生实习前后 10项患者期望值最高项目的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服务接触点理论从细节出发,注重护生与患者、护生与带教老师接触的每一个关键点,突出带教重点,能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服务接触点 护理 临床带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人才的培养事关人类健康与发展。人才培养的最小单元是课程,只有上好一门课程,才能真的的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下文主要结合高职中医学生的学情特点和本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为例,具体从课件图片视频资料的插入、教学重难点和课程松紧节奏的把握、合理的案例结合以及学生总结演讲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梳理,站在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分别讨论了如何提高中医课程的教学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某院校《护理学导论》课程期末试卷质量、分析学生成绩,为加强课程建设和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应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对某院校58名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学导论》课程成绩、不同知识点得分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学生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间的关系;基于经典测量理论测量期末试卷的难度系数、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评价试卷质量。结果学生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及总成绩的平均分为93.66、67.07、75.19;考试成绩最高分89,最低分52,中位数65,及格率93.10%,60~69、70~79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别为33人、15人;考核的20个知识点中,有10个知识点及格率<60%,其中有5个<50%;学生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呈正相关(r=0.973,P<0.001);期末试卷难度系数P=0.329、区分度D=0.256、信度r=0.734。结论期末试卷总体符合教学要求、质量较佳,学生平时成绩较理想,但学生最终考核成绩整体偏低,对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较差。

  • 标签: 成绩分析 试卷质量评价 经典测量理论 教学思考 护理学导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模式融合人文关怀理论对培养和促进实习护生的人文实践能力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该院63名本、专科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人文实践中运用对话式教学模式,比较实习前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结果实习期第1周、第3个月和最后1 w,本科组和专科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科组实习期最后1 w与第1周比较,"健康教育"、"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协助满足基本需要"、"提供良好环境"和"促进情感交流"五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组实习期最后1 w与第1周比较,"健康教育"、"协助满足基本需要"、"提供良好环境"和"促进情感交流"四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话式教学模式可增强护生关怀意识,培养护生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护生临床护理人文实践能力。

  • 标签: 人文关怀 对话式教学 临床护理 人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