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动脉穿刺法穿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瘀斑半径(0.10±0.02)cm、1次穿刺成功率96.88%、血肿发生率3.13%、哭闹行为发生率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动脉穿刺法穿刺,并加强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1次采血成功率,降低血肿发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临床应于采血过程中,加强对患儿疼痛及心理状态的重视,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胫后动脉穿刺法 新生儿 采血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医院常用的治疗方式也是护理常见操作,在静脉输液护理中最后一步为拔针按压,不同拔针按压方式对于患者的血管以及皮肤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对静脉输液拔针方法及按压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静脉通畅率等临床指标的影响,为后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骨科手术且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普通护理干预组)和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组),对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评分、血流速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的两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过程中,护理干预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对于已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实施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其整体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通畅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初治患者治疗静脉通畅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6例下肢生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静脉通畅率的实际情况对全部患者进行分组。静脉通畅率在50%以下的劣效组(51例),在50%以上的(包括50%)为优效组(55例)。结果优效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劣效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DVT分期、治疗方法、发病部位是下肢DVT治疗静脉恢复通畅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数值高、DVT分期晚、仅采取单纯药物治疗、受累血管位于膝上时DVT治疗效果差,不利于静脉通畅率的改善。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初治患者 静脉通畅率 影响
  • 简介:背景:关节融合术是治疗终末期关节炎的金标准,对于距跟关节融合术有多种入路及内固定方式,正中经跟腱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行距跟关节融合术的报道鲜见。目的:评价正中经跟腱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行距跟关节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采用后正中经跟腱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行距跟关节融合术治疗终末期关节炎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2-68岁,平均(52.1±7.4)岁。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及CT以明确骨愈合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美国骨科足踝外科(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健康量表SF-36评分评估恢复效果,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14-30个月,平均(23.4±2.3)个月。复查X线片示术后平均12.4周融合部位骨性愈合(10-15周)。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1例延迟愈合,1例出现不愈合行翻修手术。结论:正中经跟腱入路结合锁定接骨板行距跟关节融合术安全、有效,在改善患者功能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胫距跟融合 后正中入路 锁定接骨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腓骨远端骨折采用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腓骨远端骨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观察组行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腓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患者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

  • 标签: 胫前减张切口 锁定加压钢板 胫腓骨远端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治疗联合静脉血管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心脏内科经由确诊收治的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入选患者均实施心肺复苏联合静脉血管溶栓治疗,总结归纳患者实际获取的临床治疗处置干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入选的8例患者,经由实施心肺复苏治疗联合静脉血管组织溶栓治疗,有6例患者在持续住院289-36天条件下成功实现治疗痊愈并出院目标,有2例患者在静脉血管溶栓治疗过程中顺利获取到较好临床结果,但却在其他原因的影响作用条件下发生因病死亡事件。结论为临床心内科确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患者实施心肺复苏联合静脉血管组织溶栓治疗,能够获取较好效果,相关研究经验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肺复苏治疗 静脉血管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和过敏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40例PICC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过敏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人数为9例,少于对照组的28例,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2.85%,低于对照组的40.00%;观察组过敏人数为7例,少于对照组的19例,观察组过敏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14%,并且P<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对PICC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过敏率,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机械性静脉炎 过敏 预防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腓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锁定加压内固定疗法,治疗组采用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的手术开展情况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手术开展情况及其相关指标中,其中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两项指标大小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三项指标大小和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开展前减张切口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过程,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胫前减张切口 锁定加压钢板 老年胫腓骨 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供应脑部组织的血管若被脱落的动脉硬化斑块或血栓堵塞,血管就会出现局部组织缺血性梗死,临床称之为脑梗死,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该治疗方法能使脑部神经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且有着良好的预后。有研究显示,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及治疗结局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血糖是引起静脉溶栓治疗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既往研究表明,高血糖与静脉溶栓的不良症状、症状性出血及死亡事件有者密切关联。因此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血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静脉采血不同按压方式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3月一2017年3月实行静脉采血的患者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数量均为42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静脉采血采用曲肘棉签平行按压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实行胳膊平直棉签平行按压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出血、疼痛以及淤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无一例出现淤血的情况,对照组患者有6例出现淤血的情况,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出现疼痛的有4例,出血的有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疼痛的有9例,出血的有5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4.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47.7%,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实行静脉采血,采用胳膊平直棉签平行按压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静脉出血、疼痛与淤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该种按压方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采血 不同按压方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开放性腓骨骨折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合理的固定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开放性腓骨骨折患者60例,进行清创后行石膏固定或骨牵引的患者20例,进行内固定的患者20例,进行外固定的患者20例,对比分析痊愈时间,感染率及远期并发症。结果石膏固定或骨牵引组骨折愈合率78.6%,平均愈合时间7.3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分别为21.4%和25.0%;远期并发症60.7%。内固定组于术后8h死亡1例,骨折愈合率80.0%,平均愈合时间8.1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分别为12.2%和31.7%;延期截肢1例,远期并发症45.0%。外固定支架组延期截肢1例,骨折愈合率90.6%,平均愈合时间8.9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为13.2%和7.5%;远期并发症22.6%。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重度腓骨开放骨折中能达到有效固定、减少深部感染率、有利于功能恢复的目的。

  • 标签: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固定方式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变性的毒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来源不同的人免疫球蛋白采用静脉注射的毒性作用进行比较,分析毒性致死作用机理及主要原因。结果人免疫球蛋白变性可由血细胞凝集,造成心脑缺血甚至迅速死亡,该产品由不同厂家生产的热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差异。结论人免疫球蛋白变性具有致死性毒性,在运输保管中应控制好温度,以免由于高温导致药品发生变性。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毒性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静脉溶栓治疗老年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老年脑梗死病人资料48例施行分析,所选48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两组病人全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病人开展一般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开展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之后老年脑梗死病人,为其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静脉溶栓治疗 个性化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使用外敷药物与敷料选择的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于我科接受治疗的1986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共计10050例采取留置针输液,全部患儿在静脉留置针输液基础上实施预防、处理措施,观察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家属满意度。结果经预防、处理,本组10050例患儿中80例发生静脉炎,占0.80%,其中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静脉炎比例分别为50.00%、35.00%、12.50%、2.50%。本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1.52%,包括输液外渗0.47%、皮下血肿0.36%、皮肤刮伤0.36%、留置针脱管0.14%、留置针阻塞0.20%。经调查显示,本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8.77%。结论本科室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500例新生儿实施静脉炎预防及对症处理措施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降低,静脉炎得以缓解,并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预防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