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柳建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达州市宣汉县清溪中心卫生院四川达州636161)【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223-01近年来,中医文化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们在治疗一些疾病时,已不再局限于西医西药方法,而是更多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见,中医作为一门流传至今的传统医学,在很多形式和疗效上已被现代人认可。中医历史悠久,横跨数千年,如果想掌握这一门学问,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方式则为熟读经典。中医经典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在其影响力上,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丰富性。因此,若想成为一名好中医,熟读经典这一环节必不可少,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熟读中医经典的重要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1细数中医经典古往今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医经典在历史的沉淀下绽放光彩,每一个中医学者在积累知识的途中都要了解并熟读经典。清朝的著名医学家程芝田在《医法心传》中说道:“昔贤云书宜多读,谓博览群书可以长识见也,第要有根柢,根柢者何?即《灵枢》、《素问》、《神农本草》、《难经》、《金匮》、《伤寒论》是也,宜先熟读。”此段话可见中医经典之多,但仍有代表作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四大中医经典。1.1《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以及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对后世的影响极其重大。其主要研究人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药物等学问,讲述内在人体规律,故被称为“内经”。《黄帝内经》还是一部养生宝典,书中多次提到“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意思为要懂得预防疾病,而不是治疗疾病;《黄帝内经》亦是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总体以生命为圆心,围绕其展开关于医学、天文地理学、心理学等内容的探讨。《黄帝内经》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后,于今世依然能成为医学典范,可见其深刻的精髓,并对现在的中医治疗起着不可磨灭的指导作用。1.2《伤寒论》《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的著名医学作品,其主要阐述外感和杂病治疗的规律,全书一共12卷,22篇,397种治疗法。其中,众多药方迄今仍被运用在临床之上用来治疗感染风寒等。此书不仅讲述了众多治疗外感疾病和杂病的辨证施治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多起临床案例来说明,对现今的疾病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其中,张仲景还根据“异病同治”等方法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被后人加以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17
  • 简介:经典审美,[论文内容摘要]哈罗得·布鲁姆的《西方正典》就是一部审美经典,《论经典》作为本书的第一篇所表达的核心就是审美的文学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经典

  • 标签: 审美经典 经典审美
  • 简介:摘要:阅读能力的提升向来是初中语文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鉴于信息时代文学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初中生的阅读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互联网络以及诸多非主流文化等内容的影响。教师将要将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就必须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规范初中生的阅读内容以及传授初中生阅读的技巧。

  • 标签: 初中生 初中语文 经典作品阅读 阅读能力
  • 简介:何为经典历史上的书法遗存非常多,留下来的不全是经典,最好的才是经典经典可以拆开理解,然后再组合到一起。“经”是什么?庙里的和尚天天念经,这就是答案,常念为经.

  • 标签: “经”
  • 作者: 刘福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重庆  402260)  【摘  要】目的:对护理实习生中医能力的基本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了解护理实习生的认知现状,为进一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供参考,使广大实习生能充分认识中医护理,不断提高中医参与,增强大家学习中医的兴趣;方法:选取100名在我科(中西医结合科)的护理实习生,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另选取100名中心医院护理,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人员在中医理论应用水平、中医护理应用水平、中医护理操作水平、以及比较擅长和欠缺的中医护理知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中医护理记录、中药用药护理指导以及疾病辨证护理指导是护理实习生比较欠缺的三个项目。69.76%的中心医院护理实习认为学校中医类相关课程设置与实践需要相脱节;结论:体现中医特色,体现中医特色,体现中医特色,是提升护理实习生中医能力的主要途径。  【
  • 简介: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元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珞,可谓好学而已。”——《论语》译文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求饱足,在居住上不求安逸,勤快做事而谨慎说话,常常亲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算作好学了。”

  • 标签: 国学 《论语》 君子 好学 孔子 道德
  • 简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审:细致。笃:踏实。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清晰地辨析,踏实地实践。怎样学习,才能做到深入、准确,把握真谛,实现学习的根本目的?《中庸》认为,以下五个步骤,缺一不可。

  • 标签: 名句 国学 《中庸》 学习
  • 简介: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工风·木瓜》【赏析】琼瑶:指美玉。两句意即你把木桃赠给我,我用美玉回送你。该句诗写的是古代青年男女互相馈赠礼物、倾吐爱情。双方互赠的礼物价值相差比较悬殊,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情义的珍重和理解。后人也常用这两句诗来表示自己对别人盛情的回报。

  • 标签: 名句 国学 诗经 琼瑶 礼物 句意
  • 简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原文翻译]我曾经整日去思考,但发现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深入解析]应当首先明确的是,荀子并非简单地否定“思”,他所否定的是整天的胡思乱想,想入非非;否定的是不想经过艰苦的学习,只希望拍拍脑袋,就能豁然开朗,登上学问高峰的憩法。在他看来,学习十分重要,要想拥有渊博的知识,登上学问的殿堂,就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标签: 名句 国学 “思” 学习 荀子 知识
  • 简介: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展示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当前初中生写作学习中,很多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其写作功底比较差,这会影响学语文教学水平。利用经典美文是当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大量阅读经典美文,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促进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升重要帮助。

  • 标签: 初中语文 经典美文 写作能力 提高途径
  • 简介: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展示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当前初中生写作学习中,很多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其写作功底比较差,这会影响学语文教学水平。利用经典美文是当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大量阅读经典美文,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促进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升重要帮助。

  • 标签: 初中语文 经典美文 写作能力 提高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时空的原因,一大批经典文学作品跟现实生活有了一定的距离和陌生感,文章描述的生活情境和表现的情感方式有着或多或少的不理解和偏差,如何准确把握,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就要求我们教师推陈出新,挖掘新意,教有所获。

  • 标签: 经典阅读 创新 策略
  • 简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让学生耳濡目染,传承人文精神,积淀文化底蕴;能使学生自幼陶冶高雅情趣,拥有仁义敦厚的高尚人格和开阔胸襟,养成孜孜不倦的读书习惯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那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应该拓展“有效诵读”的思路。

  • 标签: 经典诵读 有效性 新思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10
  • 简介:我们知道了文学经典产生的社会的与文化的逻辑,文学经典的确具有确证获得文化领导权的知识阶层社会身份的客观效应,文学经典大众文化 

  • 标签: 文学经典 经典面临 面临挑战
  • 简介:国学经典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国学经典已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我们开设“微课堂”进行润物无声的国学经典教学,潜移默化地用经典文化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旨在传承博大精深的国学精神。

  • 标签: 微课堂 诵读经典 传承文化
  • 简介:摘要在小学语文课文当中,文学作品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小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成长阶段,也是学生养成正确正确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的关键阶段。采取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进行经典阅读不仅仅完全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 标签: 小学 圣人 经典 阅读 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将对中医外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构建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护士核心能力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中医外科 护士 核心能力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20
  • 简介:经典经典化的结果,某个文本的经典化与文本自身是否相关,所谓去经典

  • 标签: 由来命运 经典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