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学校与医院、药企优质资源整合再加工,共建中药药理教学资源库,不仅可充分吸纳医院、药企的先进用药技术,加强岗位对接,让学生能够把握最前沿的知识动态;还可以为企业、医院等一线人员提供学习服务,实现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医校企深度共享共建。

  • 标签: 中药药理学 教学资源库
  • 简介:摘要网络药理是以系统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对生物系统进行网络分析,选取特定信号节点开展多靶点药物分子设计、系统地阐述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原理和规律的新兴学科。受生殖系统和中药本身固有特点的限制,生殖相关疾病治疗过程的中药应用发展缓慢。网络药理相关技术手段的引入,有助于综合找寻潜在的疾病药物新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也以更加系统和广泛的视角加深了对药物作用机制的了解,在新药的探索和现有药物的再利用中具有极大的价值。本文就网络药理促进中药在生殖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促进中药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 网络药理学 生殖健康 药物研发
  • 简介:摘要:中药复方属于中医药治疗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一种个体化治疗手段,历经千百年才形成。在近些年,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取得十分显著的成绩,故而在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中应用网络药理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将结合网络药理的发展情况,从中医经文、中药协定复方等方面,对相关方剂的作用机制予以总结,旨在能对网络药理的临床应用前景实施进一步挖掘。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中药复方作用机制 研究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中药苦参治疗的系统药理情况。方法:选择6-8周龄雌性小鼠(C57BL/6品系)20只进行实验,于右腋下接种肺癌LLC细胞,接种后第一天开始,10只小鼠每天予以腹腔注射苦参总提取物溶液100μl,作为实验组,同时另外10只作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用药前与用药2周肿瘤直径、体积,以及肿瘤细胞存活期情况、治疗后CD8+T细胞比例与IFNγ+CD8+T细胞平均荧光强度(MFI)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肿瘤直径与体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中药苦参 IFNγ CD8+T细胞 系统药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筛选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及对应靶点,构建"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探讨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Batman TCM、PubChem及SwissTargePrediction数据库和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蒲公英有效成分、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与疾病间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于R软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究作用机制。结果预测得到8个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和42个差异基因,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癌症中的MicroRNA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及RNA聚合酶Ⅱ近端启动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等有关,其中Akt1、PTGS2、ESR1、NFKB1、AR等基因可能为核心靶点。结论蒲公英治疗乳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阐述蒲公英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和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蒲公英 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芬太尼的药理和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手术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3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0年9月,实验对象人数为10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一组、实验组二组、实验组三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芬太尼镇痛,剂量为每千克48微克,实验组均实施舒芬太尼镇痛,其中一组、二组及三组剂量分别为每千克2.1微克、每千克2.4微克及每千克2.7微克。对不同组别患者静息状态下VAS峰值、运动状态下VAS峰值、肌注曲马多剂量、镇痛泵按压次数、2小时镇静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在静息状态下VAS峰值方面,对照组、实验组一组、实验组二组、实验组三组数据在不断下降,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运动状态下VAS峰值、肌注曲马多剂量、镇痛泵按压次数方面,实验组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组进行深入的分析,在2小时镇静评分方面,实验组一组及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二组及实验组三组数据相比对照组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与其使用剂量密切相关,高剂量的舒芬太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镇痛效果。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VAS峰值 镇静评分
  • 简介:摘要: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药理联系临床医学和基础学科的桥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药理课堂的课程思政主渠道,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标签: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药理学 实践
  • 简介:摘要:在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医学技术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使人类在对抗疾病方面有了突出效果。结合云南省普洱市基层缺医少药的现状,为了有效的对抗疾病,提高医学人才的培育质量就成了硬性指标。为了培育出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各大医学院校积极的进行了医学相关学科的改革,其中就包括了药理。在医学领域,药理是桥梁学科,有着非常突出的现实作用,对药理的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指导药理改革实践工作,对进一步改变普洱市基层医疗当前现状、培育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帮助巨大。文章对药理教学改革内容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指导当前教育实践工作。

  • 标签: 药理学 教学改革 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目前医院药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水平,探索药师服务临床的可行途径,构建服务临床的工作模式框架,研究和填写工作规则,提出基于药学工作规则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通过两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立了面向临床的药师工作模式和考核评价模型,医院药学工作重心从供应保障向临床药学服务倾斜。目前医院药学服务能力基本满足临床需求,适应医院发展要求,符合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势,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标签: 药学服务 药师培养 临床药学
  • 简介:摘要中草药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具有效果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中药复方、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单体在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是多环节的,如减少和防止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抑制信号通路传导等。中药除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发挥抗过变态反应作用外,还可不同程度地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助于某些顽固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根除。从中草药中研制出效果优、不良反应少的抗变态反应性疾病新制剂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一种趋势,具有广阔的医疗前景。

  • 标签: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抗变态反应药(中药) 方剂 单体 变态反应性疾病 免疫药理学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BL混合教学在药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校2017级药学专业《药理》课程中,随机选择3个单元为对照组,开展传统讲授式教学;其余3个单元为实验组,开展融合WBL(web-based learning)、CBL(case-based learning)和TBL(team-based learning)于一体的X-BL教学。采用线上的单元测试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测试成绩用SPSS 20.0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各单元测试成绩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且低分人数全部归零;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课堂气氛、教师指导及学习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以CBL和TBL为主、线上和线下教学融合、信息化教学特点突出的X-BL混合教学,在《药理》课程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讲授,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X-BL混合教学 药理学 教学
  • 简介:摘要本综述介绍了肾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的遗传药理特点,对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的分泌相关易感基因的关键变异做了详细的描述。共挑选出与PTDM发生密切相关的16个基因的2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逐一阐述,以期为PTDM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肾移植术后糖尿病 基因多态性 遗传药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及其临床应用。方法:以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进行肿瘤手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按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即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实验组和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的对照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镇痛 药理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100例需要进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使用吗啡进行镇痛,实验组患者使用盐酸羟考酮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疼痛情况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中的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实验组的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盐酸羟考酮在手术治疗中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更为安全,建议医生使用盐酸羟考酮为患者进行镇痛。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药理 临床应用 药动学 药效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及其在手术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20例入组研究对象用乱数表法分成对照组(60例,地佐辛超前镇痛)与观察组(60例,盐酸羟考酮超前镇痛),对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平均动脉压)、应激反应因子(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疼痛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诱导前、插管时、切片时、术毕、拔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2h、24h、36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前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12h、术后24h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以超前镇痛形式应用于手术患者疼痛管理中,利于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术后应激反应抑制、术后疼痛改善,同时具有较高应用安全性。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药理学 术后疼痛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阿莫西林的临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19年 1月~2020年8月期间应用阿莫西林药物治疗患者86例为观察组,其中消化道炎症患者50例,泌尿膀胱炎症患者36例;同时选取同期治疗的消化道炎症及膀胱炎患者各30例为对照组,分别应用雷贝拉唑和氧氟沙星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消化道炎症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3.33%;膀胱炎症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阿莫西林临床抗菌谱更广 ,对消化道、泌尿系统疾病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为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阿莫西林 药理学 作用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方法探讨海藻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筛选海藻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甲状腺结节疾病靶点。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借助R语言(R version 4.0.0)将共有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海藻有效成分2个,作用于甲状腺结节靶点59个,涉及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等生物过程,通过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通路等信号通路,RELA、CASP3、IL6、CASP9、EGFR、VEGFA等基因靶点发挥作用。结论海藻治疗甲状腺结节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标签: 海藻(中药) 甲状腺结节 网络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 简介:摘要:在我国的药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给学生传授一些学科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对于学生来说相对于教授单纯的理论知识远不及在思政教育中授予学生作为医生的基本素养更为有效。思政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处理相关事宜中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医者品德的一门教育课程,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就人之心和职业品德,而且还能锻炼学生手、脑的协调发展,这样在提高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思政教育下积极自主地去学习。由此,本文综合多位药理教育相关工作者的经验,对药理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实践应用做以下探究。

  • 标签: 药理学 思政教育 措施探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