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黄芪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中草药,随着现代药理分析技术发展,其更多药理作用逐渐被发现。本文主要分析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通过对其现代药学成分分析,明确其相关功效作用,进而掌握其临床应用,旨在更好地指导中药黄芪临床使用,提高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中药 黄芪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中采用中药黄芪,分析其在不中医辩证情况下,对西医病症效果。方法:选择患者12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黄芪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通过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则为66.7%,各项疾病汇总的组间对比中,研究组情况更优(P

  • 标签: 黄芪 药理作用 辩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我院患者在医治过程中采取中药黄芪的用药价值。方法:此研究选取2019/1/1-2020/6/30期间治疗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照,参选患者疾病类型为(糖尿病肾病、心肌炎、心力衰竭),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78例;另外78例患者采用中药黄芪治疗,并作为实验组。探究疗效、用药安全性及用药效果。结果:采用中药黄芪的实验组患者比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高(P<0.05);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人数更少(P<0.05)。结论:对患者治疗时采取中药黄芪能够获得满意疗效的同时确保用药安全性,该种用药方案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黄芪 临床效果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抽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5月在我院应用中药黄芪进行治疗疾病的 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n=60),其中对照组针对其病患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加用黄芪进行治疗后,各类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加用黄芪进行治疗,对心力衰竭,慢性乙型肝炎,脑血栓等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治疗 中药黄芪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中药是中医辨证理论用于治疗临床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将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后制成中药饮片,可以更加方便患者使用。作为中医处方调制药物,中药饮片的原材料选择和炮制过程对其质量和疗效产生重大影响。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通过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中药用不同的方法炮制以后,治疗疾病以及起到的功效也不相同。而且炮制过以后的中药与没有泡制过的中药,功效会截然不同,而在治疗疾病上也需要辩证应用。

  • 标签: 中药炮制 中药饮片 疗效分析 影响作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 期间接受同一类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随机分组分为三组各 40例,其中 A组为水处理前分档方式、 B组为炮制前分档方式, C组为联合方式,观察三组疗效。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 75.00%, B组治疗有效率为 77.50%, C组治疗有效率为 95.00%,其中以 C组最高,疗效显著优于其他两组, P< 0.05; A组不良反应率为 75.00%, B组不良反应率为 77.50%, C组不良反应率为 95.00%,其中以 C组最低,安全性显著优于其他两组, P< 0.05;结论:中药饮片进行严格炮制前分档联合水处理前分档可进一步提高药物效果,促使患者症状尽快缓解,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 中药炮制方法;中药饮片;药物疗效       在中成药与中药汤剂制备过程中,中药饮片发挥着重要的基础,其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存在直接的联系。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加工炮制的作用不容小觑 [1]。目前阶段,在科学技术与历史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国内中药的炮制尚未具备饮片标准与炮制工艺要求。与此同时,传统工艺与用药理论很大程度上会依赖经验,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中药炮制工艺,以期能够实现重要饮片效果的提高 [2] 。为此,本次研究对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2-2020.6,本院收治胃癌前病变患者100例,基于治疗方案分组,分别给予胃复春片(对照组)、黄芪建中汤(观察组)治疗,对比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96.00%大于对照组78.00%,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痛、乏力、胃胀、纳差、便溏)显著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可有效治疗胃癌前病变,可有效逆转患者的胃部状态,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胃癌前病变 胃复春片 中医证候积分 综合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讨将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分别引入医学临床中的疗效,以寻找最高效、优质剂型。方法:随机选取 140例在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间于我医施行治疗的表虚盗汗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治疗方式划分为对照组( 70例、传统中药饮片治疗)、观察组( 70例、中药配方颗粒治疗) 2组,评估比较 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 2个疗程后,与施行传统中药饮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实施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更高( 97.14%VS88.57%),组间比较 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率高达 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4.28%,组间比较 P<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在医学临床中疗效明显,但相比之下,中药配方颗粒的疗效更优,凭借其服用方便、药效明显、利于保存的优点更利于保障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中药配方颗粒 传统中药饮片 临床疗效 表虚盗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对于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纳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需服用中药饮片治疗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纳入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服用的中药饮片水处理前进行分档,观察组患者服用的中药饮片进行水处理与炮制前分档。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8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药饮片的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影响药物的疗效及其治疗过程毒副反应,在中药饮片炮制过程中进行水处理与炮制前分档处理,可有效提高药物药效并降低其毒副作用。

  • 标签: 〔〕 中药饮片 中药炮制 中药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 2017年 12月到 2018年 12月间收治的 90例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 90例患者按照计算机序列法随机分为 A、 B、 C组,其中 A组患者中药饮片炮制前分档, B组患者中药饮片水处理前分档、 C组中药饮片炮制 +水处理前分档,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C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 A、 B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A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炮制与水处理前分档能够提高中药饮片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中药炮制 中药饮片 临床疗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是在中药理论基础上,依据临床要求和中药自身特点的差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药技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些药材必须经过加工才能使用,而中药经过加热和添加辅料后,其化学成分可能会出现变化,有些成分可能呈现量的变化,有些成分可能呈现质的变化,不同的化学成分让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出现变化[1]。随着现代中医学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中药的炮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由于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对于药材化学成分会产生不同影响,导致炮制后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也发生变化。研究以探讨中药不同炮制方法对于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影响作用。

  • 标签: 中药炮制 不同 中药饮片 疗效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中药治疗患者的治疗数据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对比组(n=40)中药饮片行用水处理前分档,研究组(n=40)中药饮片行用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药饮片治疗最终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比组的6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比组的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饮片行水处理前联合炮制前分档的中药炮制方法对其临床效果影响较大,与单一炮制方法相比能够显著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且患者用药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不同中药 炮制 方法 中药 饮片 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对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自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7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采用中药治疗的29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西药瑞舒伐他汀钙片结合藻酸双酯钠注射液治疗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在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进行4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高血脂症的治疗来讲,中药治疗方法相较于西药治疗来讲,治疗效果更好,能使患者的血脂水平有效的得到控制,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治疗 西药治疗 高脂血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利用中药以及针灸的治疗方法对患有失眠症的患者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观察治疗采用对照实验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名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口服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法,另外38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口服安神补脑液进行治疗,治疗周期设定为一个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访谈调查,调查所有患者睡眠情况。结果: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证实使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法对失眠症患者治疗的疗效要优于口服安神补脑液进行治疗的患者。结论:中药配合针灸的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失眠症状,且操作便捷,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 针灸 失眠枕 失眠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混合痔术后中药质洗疗效观察,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肛肠科治疗的7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中药重洗的方法,经过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7%,对照组为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混合痔术后 中药重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共有 60例 ,结合患者的自主意愿 ,将其中愿意施行中医护理 ,对中医比较信任的 30例患者视为观察组 ,将其中不愿意配合中医护理 ,对中医抱有怀疑态度的 30例患者视为对照组 ,以 Barthal指数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生活活动他人依赖性 ,统计患者重度、中度、轻度等依赖的例数 ;对比两组患者的 Fugl-Meyer评定量表分值 ,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分级 ;评估患者在护理中心理紧张、烦躁、抑郁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他人依赖性较低 ;观察组患者运动分级较低 ,观察组心理活动较为积极 ,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急危重症患者在脱离危险后 ,可利用中医护理方式进行干预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消除患者的运动障碍、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力。

  • 标签: 重症患者 中医 中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 黄芪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归属于豆科类,具有敛疮解毒、脓液排出、升阳补气、敛汗固表等作用,其药理作用丰富,而黄芪多糖作为干燥根(黄芪)的提取物,含有黄芪的有效天然成分,也具有大分子活性,在微生态系统、血糖、病毒、疲劳、衰老等方面均有调节控制作用,但是其合格率是关键。本文主要对黄芪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分析鉴别黄芪多糖产品的方法。

  • 标签: 黄芪 黄芪多糖 药理作用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以黄芪联合当归为主的中药复方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搜索关于以黄芪联合当归为主的中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釆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RCT研究,共1 0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组或化疗联合西药组相比,以黄芪联合当归为主的中药复方组在改善外周血白细胞[标准化均数差(SMD)=1.32,95%置信区间(CI)为0.76~1.89,P<0.000 01]、血小板[加权均数差(MD)=25.05,95%CI(8.00,42.10),P=0.004]、血红蛋白[MD=24.14,95%CI(16.34,31.94),P<0.000 01]和临床症状[相对危险度为1.38,95%CI(1.25,1.52),P<0.000 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黄芪联合当归为主的中药复方能够改善肿瘤患者化疗后外周血细胞水平,减轻骨髓抑制,同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不高,且部分结果存在较大异质性,因此尚需更多严格设计的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 标签: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黄芪 当归 骨髓抑制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 78 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9 ),一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 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 (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 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 在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胃炎症状,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黄芪建中汤 理中汤 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大偻”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该书“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大偻”。大偻,正冰注曰:身体俯曲,不能直立。偻,背脊弯曲。”再结合“痹论”所说:“肾痹者善胀,以尻代距,脊以代头”等论述,我认为可将强直性脊柱炎称为“大偻”,并且仍可归于“痹”病范畴。将“大偻”作为 AS 的中医病名,解释大偻为病情严重、脊柱弯曲、背俯的疾病。当代诸多医家都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肾、督关系密切。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肝主筋,肾主骨”,本病发生以“肝肾精亏、督阳不足”为本,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为标。近现代医家辨治 AS多从肝、肾、督入手,但脾虚作为 AS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病机之一,亦得到众多医家的重视,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在 AS发生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 标签: 中药熏蒸 大偻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