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介入护士展开专题研究,对介入护士工作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间为研究时间,介入护士78人作为研究对象,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介入室环境下护士职业危害类型及防护对策展开探讨。结果:从介入护士职业危害单因素分析来讲,臭氧环境与X射线是对护士职业健康影响最为直接的因素。结论:护理工作人员在介入室工作环境中面临的职业危害多,需要采取防护对策保障护士职业健康。

  • 标签: 介入室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室护士在急诊介入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到本院导管室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导管室护士8例,将患者与护士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强化护理配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安全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强化急诊介入护理配合,能够使得导管室护士护理质量更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

  • 标签: 导管室护士 急诊 介入护理配合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探寻在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实践中采用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适用性。方法:选取54例于我院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范围是2020年12月-2021年8月,秉持双盲法将病患完成参照组(27例)、实验组(27例)组别的划分。参照组患者介入护士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介入护士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对两小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依从性评分。结果: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评分对比参照组患者更高,P

  • 标签: 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脑血管介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作用。方法: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先随机选择约150例正在医院诊治的脑血管介入患者为主要调研对象,再随机分成参考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常规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结果:两组住院费用和疾病患病率的变化具有重要统计价值(P

  • 标签: 脑血管患者 介入护士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射介入专业护士多元化角色定位在放射介入诊治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290例接受放射介入诊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放射介入专业护士是否在患者接受放射介入治疗期间开展多元化角色定位干预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5例:多元化角色定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放射介入诊疗期间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放射介入专业护士 多元化角色定位 放射介入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进一步防控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方法:将80例冠心病PCI治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2组,均组4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2.8-2023.7月收治,对照组为基础护理,观察组为围术期整体护理,对比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在ADL评分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用时更短,P<0.05;在DVT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5%,低于对照组17.5%,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的治疗效果显著,在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的协助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值得借鉴与应用。

  • 标签: 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 冠心病 PCI治疗 围术期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士介入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用药清单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舜玉路社区门诊收治的480例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降压药物指导,研究组开展社区护士介入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用药清单管理,均持续3个月。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8条目量表(MMAS-8)评价入组时、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降压药物服用依从性;并记录入组时、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收缩压(DBP)与舒张压(SBP),计算血压控制达标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219例,研究组221例纳入最终分析。对照组男126例,女93例,年龄62~87(76.40±8.26)岁,高血压病程(6.82±2.64)年。研究组男132例,女89例,年龄61~90(76.28±8.41)岁,高血压病程(6.76±2.72)年。干预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MMAS-8评分[(6.25±0.91)分比(5.36±0.84)分、(6.78±0.83)分比(5.64±0.86)分;t=10.646、14.148,均P<0.001]均高于对照组,SBP[(138.42±12.98)mmHg(1 mmHg=0.133 kPa)比(142.28±13.75)mmHg、(130.18±11.24)mmHg比(137.75±12.68)mmHg;t=3.028、6.847,P=0.003、<0.001]及DBP[(87.24±9.30)mmHg比(90.15±9.86)mmHg、(84.10±8.64)mmHg比(87.60±9.25)mmHg;t=3.185、4.102,P=0.002、<0.001]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血压控制达标率高于对照组[77.83(172/221)比58.45(128/219);χ2=19.045,P<0.001]。结论社区护士介入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用药清单管理可提升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依从性,增强血压控制效果,提升血压控制达标率。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用药清单 社区护士 降压药管理 社区护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对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作为目的开展研究,并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作为数据支持。方法:研究将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开展,以我院心内科专科收治冠心病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人数90例,采用奇偶数分组原理,平均分为研究组(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的围术期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后对比组间相关数据以表格形式呈现(见表1),后作详细阐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采用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围术期整体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优,焦虑、抑郁评分显低,组间数据分析P值均呈现<0.05。结论: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的围术期整体护理在促进冠心病PCI治疗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动能力恢复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方案的推广价值较高,建议临床合理采纳。

  • 标签: 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对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期间心内科介入护士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共取100例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行冠心病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参照组)及由心内科介入护士参与的围术期整体护理(研究组),对比区别护理对患者治疗指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经数据对比,患者护理后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躯体功能、心理情绪各项指标,研究组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患者满意度,总体满意率研究组比参照组高,数据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经对比分析,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对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较明显,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理想,并发症少,情绪稳定,可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患者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 围术期 整体护理 心内科 介入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对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5~2023.5期间在我院行PCI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由专科介入护士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 由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为冠心病PCI治疗患者提供围术期整体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 标签: 冠心病PCI治疗 心内科专科介入护士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模式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4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行VTE介入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按倾向性匹配评分1︰1配对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静脉血栓后综合征严重程度(Villalta评分)、服药依从性、随访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对照组3、6、12个月末的随访完成率分别为95.16%(59/62)、82.26%(51/62)和70.97%(44/62),观察组3、6、12个月末的随访完成率分别为100.00%(62/62)、96.77%(60/62)、91.94%(57/62),观察组各时间点的随访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且6、12个月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Villalta评分均逐渐升高,观察组3、6、12个月末时的Villalt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逐渐下降,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逐渐升高,观察组3、6、12个月末时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得分逐渐升高,观察组6、12个月末时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病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VTE患者的术后随访及服药依从性,减轻静脉血栓后综合征严重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延续护理 专病护士 专病数据库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临床医疗手段探索的突破,许多新兴科室在临床领域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与进步,其中,介入治疗学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型医疗学科,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不同临床科室以及病症诊疗中,并取得了瞩目的成效。本文从探索的角度对介入科室的概念、内容以及介入治疗的类型与基础技术进行介绍,旨在普及介入科室的应用功能和临床潜力价值。

  • 标签: 介入科 介入治疗 介入诊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介入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了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就医的40名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介入护理,随后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介入护理 肝癌介入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运用介入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实践价值。方法:遴选我院实施肝癌介入治疗患者(2021年04月~2022年04月)研究,总例数62例,依据1:1比例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加强病房环境管理,遵医嘱用药,监督患者戒烟,耐心解答疑问等,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基础下采取介入护理,包含介入前、介入中及介入后护理,比较2组指标,如心理状态、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等。结果:①心理状态:实验组躯体性、精神性情绪严重程度(5.24±0.23)分、(8.55±1.33)分低于对照组(7.34±1.54)分、(13.31±3.12)分P<0.05(t=7.509、7.814,P<0.001);②生存质量:在营养供给、睡眠质量及活动能力方面,实验组(8.90±1.03)分、(9.15±0.78)分、(9.22±0.66)分高于对照组(6.18±3.45)分、(7.07±2.86)分、(7.15±2.78)分P<0.05(t=4.206、2.907、4.034,P<0.001)。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运用介入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心理状况,优化生活水平,值得借鉴。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