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髋关节置换中采取手术室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5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实验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术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在髋关节置换中防止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过快、降低血压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率,提升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 护理效果 并发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0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予以对照组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下予以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命体征指标(心率、呼吸、血压)以及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心率(72.75±10.68)次/min、呼吸(17.64±3.19)次/min、血压(124.66±13.23/76.33±11.63)mmHG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38.21±22.14)ml、手术时间(1.67±0.31)h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手术室护理配合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手术配合。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9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配合做了回顾性总结,包括术前的配合,术中的配合及术后的康复护理。结果手术室护士走出大门到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后康复指导,手术护士能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更好的配合术者工作。让患者真正获得连续的无间歇的整体护理。结论髋关节置换难度较大,要求高。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髋关节置换顺利进行的保障。手术室护士必须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高新医疗技术的发展。

  • 标签: 全髋关节 手术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护理配合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入院并且施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选取病例资料完整而且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同意参与的5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且将56例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所有参与对象均施行施行髋关节置换,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手术常规护理配合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麻醉护理干预配合方法。手术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麻醉护理配合效果做出对比。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做对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7.14%(2/2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5.00%(7/28);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应用麻醉护理干预配合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明显提高患者的麻醉安全性,减少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手术 麻醉护理配合 麻醉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快速康复理念及手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完善,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其手术具有肌间隙进入,不切断肌肉,出血少、术后能早期康复、患者心里负担轻等优势,患者实施微创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早解除、消减患者的痛苦,也可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快速康复。文章就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入路展开研究和分析,分析微创手术的进展,为现代微创髋关节手术医师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髋关节 置换 微创手术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护理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并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以往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操作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给予对应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结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操作时间,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6例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43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麻醉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甲组治疗优良率为79.07%,同乙组的93.02%相比,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在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临床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必要的麻醉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护理配合具体措施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65例行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对照组(n=32)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3)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麻醉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护理配合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麻醉护理配合 老年 髋关节置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配合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配合,观察组在常规手术配合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5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4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2±0.4)h,短于对照组的(3.0±0.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保障术中安全,减少手术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高龄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配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37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17例)和干预组(2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组开展麻醉护理配合,分析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进行统计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干预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中实施麻醉护理配合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采纳价值。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患者 麻醉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人工髋关节置换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乳酸钠林格氏液输注,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4h引流量以及HCT、Hb、BUN和Cr、CVP和尿量,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状况等。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失血量、输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未输血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HR术前和术毕有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采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方法,降低患者输血的风险,而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和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为17天,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及健康指导有助于疾病康复及功能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置换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关节置换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25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再加强心理护理。最后由指定的护理人员在术前一天,手术时及术后第二天对患者进行基本生命体征的检测及患者心理状态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的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还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 简介:背景:常规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需要离断部分外旋肌肉、失血多、术后脱位发生率高.随着微创手术研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对提高手术效果和减少手术损伤成为可能.目的:对比分析Superpath置换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髋关节置换术,试验组(30例)给予Superpath置换.观察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Superpath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50.12±41.12)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70.15±60.24)ml(P<0.05).术后3d、7d,Superpath组的VAS评分平均为5.25±1.02和1.02±0.11,显著低于对照组(5.35±1.01,3.25±2.12,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不同时间组间比较,Superpath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对患者实施Superpath置换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其髋关节功能.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Superpath入路 疗效 疼痛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手术室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8例患者进行的手术室护理状况进行观察。结果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经过手术室护理之后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感染等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开展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愈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助于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位性损伤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手术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93.75%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与对照组78.13%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压疮发生率3.13%与对照组28.1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手术体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手术体位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体位性损伤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