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56例行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实施腰-硬膜外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有效降低并发生率,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对50例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密切配合,评估存在的护理风险,预先采取相应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配合流程和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患者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实施的19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结果196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时间在1.5~2.5h,手术出血在150~400ml,术后关节功能活动效果满意。结论认真做好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熟练和规范术中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是使患者安全顺利度过手术关的重要保证。术后科学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全髋关节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成功,术后关节功能良好,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护理人员必须术前充分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术中熟练配合并密切观察,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并发症,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方式对患有股骨颈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患有股骨颈骨折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股骨颈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和股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方式对患有股骨颈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及其配合。方法对38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患者、手术器械、手术环境)、术中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手术配合、术后正确地搬运患者等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术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士周密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中观察、熟练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正确搬运患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全髋关节 置换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骨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中老年人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术之一。人工置换术是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髋关节置换术是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生物材料置换病损的关节,以达到消除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功。

  • 标签: 关节置换 手术配合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路微创与常规髋关节置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髋关节置换术,实验组采用前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切口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80.0±11.5),低于对照组的(130.4±19.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疗效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微创髋关节置换,不仅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毫不影响假肢体位与置换后早期功能活动的锻炼,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前路微创 全髋关节 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采用关节置换的治疗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从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范围、股胫角和膝关节评分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患者在进行置换后0.5~3年进行随访,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比术前提高40°,股胫角比术前减少11.2°,评分比术前增高49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置换可以有效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膝关节外翻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次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后髋关节疼痛原因。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行初次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术后成功随访36例患者,其中13例出现术后髋关节疼痛,分析了引起疼痛的成因,评估了疼痛程度。结果本组36例患者,成功随访36例,随访率100%,术后随访36例,门诊复查16例、电话随访17例、信件随访2例、上门随访1例。所有随访患者中13例出现术后髋关节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为关节内源性因素4例髋关节脱位、3例感染、2例假体松动、1例无菌性炎症;关节外源性因素5例腰椎源性疾病引起疼痛、2例异位骨化;其他因素3例心理与精神因素,1例不明原因疼痛。疼痛程度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scale,VAS)评分评估6例轻度、10例中度、5例重度。结论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疼痛的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原因有感染、假体松动、脱位、腰椎源性疾病引起疼痛、无菌性炎症等;由于疼痛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明确引起疼痛的病因,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以此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 关节置换术 疼痛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优质护理对降低髋关节置换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共计50例相关患者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均值和疼痛评分均值分别为(15.6±2.4)分和(2.8±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均值结果(P<0.05),另外,在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VS16%)(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总结30例65-87岁髋关节疾患的老年人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结果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配合医生顺利,安全的完成手术任务,使病人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例双侧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20例双侧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经过,根据此类病人的疾病特征,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没有出现并发症,全部预期出院。结论双侧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通过细致周密的护理,及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双侧全髋关节 置换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肩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对3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予以护理配合。结果30例术后均获理想效果,无感染、肩关节脱位、松动和其他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肩关节的解剖特点及肩关节置换器械性能及特点,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方能提高手术效果及治愈率。

  • 标签: 人工肩关节置换 护理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4例患有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时将患者分为行BHA术式的对照组(38例)与行THA术式的研究组(26例),比较两组术中情况、髋关节功能、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50.0±110.8)ml、手术时间(110.2±24.3)min以及住院时间(12.85±3.24)d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2y、3y髋关节评分均比对高(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9%低于对照组26.3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THA术式处理的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少,但BHA术式具有创伤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所以对待不同情况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时术式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 标签: 全髋关节 老年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 股骨颈骨折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THR)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52例,按照术后是否出现POCD情况进行分组,选取术后出现POCD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非POCD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切口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治疗费用、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髋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对THR近期效果存在不利影响;但认知功能障碍不影响THR患者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认知障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90例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为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为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阻滞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和麻醉效果。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与硬外麻醉组相比,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阻滞时间明显缩短,麻醉用药量明显减少,血液动力学指标较稳定,麻醉效果明显提高(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效果较好,用药量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硬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