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髋关节置换术(THR)后髋关节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脱位,就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的作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方法对47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正确的功能锻炼,体位指导,出院指导。结果通过对47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患者均知道预防髋关节脱位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所有病人均未出现髋脱位,弃拐融入健康人群中。结论髋关节脱位的护理干预可以预防或杜绝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预防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干预的作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将我科自2009年~2013年对198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包括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位指导、病情观察、伤口引流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论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 标签: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护理 出院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术前进行有效的心里护理,生理评估,做好基础护理,术前应对技能训练,早期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做好术后常规护理,严格预防感染的各个环节同时做好饮食护理,减轻术后疼痛护理,指导患者术后正确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5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年龄57-77岁均为外伤性股骨颈骨折,经手术治疗均临床痊愈出院。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配合术前术后良好的护理,可大大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前术后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螺旋臼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手术经验,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22髋)DDH患者行zweymuller螺旋臼髋关节假体置换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患髋无痛,活动度无明显受限,随访(26.0±5.3)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37.46±7.12)分恢复到(88.31±7.23)分,下肢平均延长(4.52±1.07)cm.结论THR是治疗DDH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需处理好髋臼骨缺损,选好假体,谨慎操作.

  • 标签: 髋关节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 螺旋臼生物型假体
  • 简介:摘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临床上接受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患者逐年增加,从而导致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受到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研究证实,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关节脱位进行有效的预防。本文从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解除病人髋部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是近年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髋关节、骨关节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康复护理的目的指导患者如何在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术后康复护理、出院指导等有计划的、系统的康复指导,使患者术后近期内效果良好,下地行走后术前疼痛消失,关节功能及活动明显改善。结果术后2周至3周出院,术后2周评定,按Harrisi评分标准,疼痛30至44分,跛行5至11分,活动度术前平均30º至140º,术后平均95º至215º。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有计划的、系统的术前康复指导及术后早期功能训练,不仅有效预防了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并分析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病人的护理形式。方法把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期间进行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70例病人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和研究。结果70例病人通过护士细心的护理,在住院期间都没有出现过肺部、泌尿道及切口的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70例病人全部顺利恢复,获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对进行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有效的专科护理,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率。

  • 标签: 护理 康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髋关节后侧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84例(90髋)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46髋),采用改良髋关节后侧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42例(44髋),采用传统髋关节后侧大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总输血量比较,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髋关节后侧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切口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髋关节后侧切口 人工全髋关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8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1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56例观察组与56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给予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疼痛率、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恢复术后生活质量上,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要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膜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感觉阻滞、痛觉恢复与阻滞完善的具体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方面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痛觉恢复与阻滞完善的具体时间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膜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手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整个围手术期护理过程。包括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3个方面。结论针对不同的人工髋关节置换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通讯作者谢跃(19602-),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淮安市一院骨科主任。摘要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在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75岁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根据采取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髋关节置换组30例,空心钉内固定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再手术率。结果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髋关节置换组(P<001)。髋关节置换组和内固定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342%,再手术率为0和132%。髋关节置换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1)。根据Harris评分,髋关节置换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33%)优于内固定组(632%)。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60~75岁)移位型股骨颈骨折优于内固定术。

  • 标签: 全髋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81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4%、65.0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实施综合护理,总有效率高,手术情况良好。

  • 标签: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人工半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在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分别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调查,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效果。结果接受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在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但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安全性更高,更有保障。

  • 标签: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 全髋关节置换 高龄股骨颈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了34例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特点和方法。结果所有患者术中顺利,安返病房。结论通过术前访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准确配合,严密观察,术后正确搬运等措施能有效保证手术安全和顺利进行。

  • 标签: 高龄患者 全髋置换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全面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做好术前宣教、术前评估,指导术前功能锻炼方法,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精心护理,重视术后功能康复锻炼。结果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有效实施功能锻炼,保证了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报告了2例双侧髋关节同期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两名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20天、21天,术后7~10天扶双拐行走。手术前后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遵循个性化护理原则进行康复指导,及辅以关节被动活动训练(CPM)和下肢气压治疗仪的合理运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双侧髋关节同期置换术后护理 关节被动活动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引流量、术中输血患者比例、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Harris髋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