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从根本上说就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已是历史教师的共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历史理论教学是必须的较高层次的教学过程,当前这一环节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本文想抛砖引玉,以期对加强这一环节尽一点力量。一、什么是历史理论教学我们以为,历史理论教学的丰富内容主要是指历史认识论及与之相配套的方法论的教学。具体地讲包括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发展的动力、形式及规律的探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民族的形成等

  • 标签: 历史认识论 理论教学 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发展 历史理论 历史方法论
  • 简介:现代资本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唯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经济最终取决于资本积累率。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第三阶段是新经济增长理论阶段,经济增长对于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第四阶段是知识资本理论创新阶段,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将对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 标签: 资本 人力资本 技术 知识
  • 简介:社会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分析批判而形成的哲学——社会学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影响最大的思潮.在这里,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历史演变作简要评述.一从1923年到1939年,是法兰克福学派从萌芽到创立、社会批判理论从孕育到形成的时期.

  • 标签: 社会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马尔库塞 霍克海默 阿多尔诺
  • 简介: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理论的辩证阐释,对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保证我们的各项工作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大成果之一。早在19世纪40年代唯物史观创立之初,其历史发展理论的基本线索就已得到科...

  • 标签: 发展理论 恩格斯 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上层建筑 政治体制改革
  • 简介:转语的名称最早见于汉扬雄的《方言》.后人从音义关系和音转规律等方面充实丰富了转语说。王念孙在继承前人特别是他的老师戴震成果的基础上.扩大了转语的研究领域.将传统的转语说改造成研究同源词的利器。在《广雅疏证》中·发挥自己的古音学特长.运用转语理论进行语源研究取得了远超前人的成就。

  • 标签: 转语 同源词 《广雅疏证》 音义关系 《方言》 音转
  • 简介:<正>20世纪初以来,海外华人历史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有关海外华人历史的各种理论。但迄今对这些理论未曾作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个初步的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才开始逐步重视海外华人的命运和状况,并对他们的历史进行研究。随着海外华人历史研究的发展,各种理论应运而生。总的说来,海外华人历史理论

  • 标签: 海外华人社会 东南亚华人 华侨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理论问题 世纪初
  • 简介:党的十六大这个发生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历史性事件又一次刷新着人们的历史记忆.聆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同马克思恩格斯跨跃时空的历史性对话,品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代实践的历史高度上对所作的崭新诠释,追寻那些伴随马克思主义理论每一次重大发展而出现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实践活动,我们便会对当前正处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创新境界中蓬勃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我们党正在实践着"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和"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的理论境界.①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
  • 简介:数学分析中极限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无限分割的思想早在分元前5世纪就有了,以后西方的穷竭法与中国的割园术相继出现,从牛顿,莱布尼兹,直到波尔查诺,柯西与维尔斯特拉斯,极限理论经历了逐步发展直至最后完善的过程。

  • 标签: 数学分析 极限理论 无限分割 穷竭法 割圆术 发展
  • 简介:“五四”时期胡适作为新诗发韧者风云一时,其新诗主张“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1919年创作的《谈新诗》一文在当时“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但是,到了二十年代,他的理论就常常受到其他新诗倡导者的讥讽、批评,1926年,甚至有人将他刻为中国新诗运动“最大的罪人”。在不

  • 标签: 胡适之 中间物 中国新诗 诗体大解放 诗人情感 古典诗歌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管理理论的发展的研究,综述了管理沟通理论历史演变与发展,总结了不同阶段下管理沟通理论的特征,以及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管理理论 管理沟通理论 理论发展
  • 简介: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不断总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教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理论萌芽时期(1974—1975年)1975年,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道以顽强的毅力开始进行整顿,从各方面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这实际上就是后来邓小平说的改革试验和邓小平理论的前奏。“说到改革,其实在1974年至1975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

  • 标签: 发展阶段 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历史考察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正>一、60—70年代的远距离教育理论由函授教育逐渐发展而来的远距离教育在60年代,随着受教育需求的大量增加,尤其是成人教育领域,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1967年,著名学者彼得斯(Peters)提出了“工业化的教育形式”这一远距离教育的最初理论

  • 标签: 远距离教育 学习者 教与学 教育形式 远距离教学 学习者自主
  • 简介:<正>我系黄宗良教授和林勋健、叶自成两位副教授共同主编的《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一书,已于今年9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参加编写的还有沈青兰、唐士其等8位教师、研究生。这是多年来结合教学集体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全书共分4编(14章),分别叙述了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产生及其在19世纪的发

  • 标签: 社会主义的历史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和理论 社会主义思潮 西方马克思主义 科技革命
  • 简介:<正>为了促进海外华人历史理论的研究,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于1988年5月6日在北京大学联合举行一次理论研讨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新华社、外文局和国际广播电台等单位的有关学者、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海外华人社会 历史理论 北京大学 研讨会 华侨社会 中国近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