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眼4条直肌Pulley位置、肌肉体积及水平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共同性斜视患者,其中第一眼位不合并垂直斜视的患者为A组,第一眼位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5三棱镜度)的患者为B组;健康志愿者为C组。采用MRI冠状位扫描观察各组眼4条直肌Pulley位置及体积的差异,同时计算比较水平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比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收集A组患者19例(38只眼),男性1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0岁;B组患者10例(20只眼),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7岁;C组健康志愿者20名(40只眼),3个组间年龄和性别分布匹配(均P>0.05)。3个组间眼4条直肌Pulley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内直肌肌肉体积为(358.6±44.9)mm3,B组内直肌肌肉体积为(334.7±35.6)mm3,C组内直肌肌肉体积为(437.5±49.3)mm3,A组、B组内直肌肌肉体积均小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05,6.025;均P<0.01);除内直肌,其他直肌肌肉体积在3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内直肌及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和C组比,B组患者体积比值更分散。结论共同性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眼4条直肌Pulley位置变化不明显,内直肌体积明显减小,水平直肌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分布较分散可能与小度数垂直斜视有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23-227)

  • 标签: 外斜视 动眼肌 斜视 磁共振成像 垂直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间歇性斜视手术治疗效果及远期正位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3 月手术治疗间歇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 180 例,对患者的屈光状态、术后第一天眼位、手术年龄、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斜视度以及远期眼位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80 例间歇性斜视手术患者术后远期正位者 164 例,占 91.01% ,无明显过矫,轻度过矫 2 例占 1.12% ,轻度欠矫 9 例占 5.06% ,明显欠矫 5 例占 2.81% 。其中患者 4-8 岁 54 例,远期眼位正位 48 例占 88.89% ,术前无同视功能 23 例,术后远期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24 例,其中重建立体视 18 例; 8-12 岁 64 例,远期眼位正位 60 例占 93.75% ,术前无同视功能 32 例,术后远期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24 例,其中重建立体视 19 例;> 12 岁 60 例,远期眼位正位 54 例占 90% ,术前无同视功能 33 例,术后远期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12 例,其中重建立体视 11 例。结论:手术前后有无双眼视功能是影响间歇性斜视手术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手术后第一天眼位轻度过矫有利于远期正位率。

  • 标签: 间歇性 外斜视 术后
  • 简介:目的观察研究成人间歇性斜视的手术质量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14-2017年共18例成人视近可控正位的间歇性斜视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以及术后疗效评价。结果以复视、视疲劳为主诉,视近可控正位,视远斜视明显,手术是改善眼位及症状的有效方法。结论成人斜视治疗主要目的为改善复视,提高视物舒适度,改善眼位为第二位,术前检查以实际视物无复视时最低三棱镜度数为手术参考值,需适度欠矫。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成人 适度欠矫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性斜视的发病因素及手术治疗。方法对20例连续性斜视的病史、屈光状态、双眼单视功能、斜视度、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高度远视眼占40%,屈光参差占20%,低中度远视眼占20%,高度近视眼占10%,正视眼占10%。弱视眼占50%,内斜视自发斜视占60%,内斜视术后斜视占40%,无三级视功能占50%,有I级视功能占15%,有Ⅱ级视功能占10%,有III级视功能占25%。结论内斜视患者中,无双眼单视功能、弱视、高度远视、屈光参差者可自然而然变为斜视,对于这类患者内斜视手术应慎重。对于连续性斜视的手术治疗,除要根据肌肉的功能状态、视力、屈光状态、原手术量和远近斜视度确定,还应根据其共同性与非共同性,如为共同性,尽量在非手术眼上手术或在已手术眼上的未手术肌肉手术,计算按共同性斜视;如为非共同性,尽量在手术眼上手术以复位肌肉,注意切除瘢痕,恢复眼白,术中进行牵拉试验,了解限制因素,结膜是否紧缩,肌肉是否松弛,瘢痕是否限制,术中轻巧,避免过度烧灼止血,手术以略过矫为好。如为内斜视自发的连续性斜视,无肌肉亢进或麻痹者,手术方法同共同性斜视

  • 标签: 连续性外斜视 发病因素 手术治疗连续性外斜视是指内斜视自发或术后发生了外斜视1。临床较少见,今就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就诊的20例连续性外斜视患者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连续性外斜视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并指导其治疗。现报告如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间歇性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行间歇性斜视手术的患儿120例,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A组(4~7岁)40例,B组(8~10岁)48例,C组(11~14岁)32例。观察比较各组术后的双眼视觉及眼位情况。结果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A组为100.00%(40/40),B组为72.92%(35/48),C组为53.13%(17/32),3组患儿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位正位率A组为97.50%(39/40),B组为70.83%(34/48),C组为56.25%(18/32),3组患儿术后眼位正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4,P<0.05)。结论年龄4岁以上间歇性斜视手术年龄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 标签: 外斜视,间歇性 时机,手术 视觉,双眼 眼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斜视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间歇性斜视患者42例临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42例间歇性斜视术后完全正位者24例,轻度欠矫者9例,明显欠矫4例,轻度过矫5例,总有效率88.09%。结论尽早间歇性斜视手术,改善双眼视功能,矫正眼位消除自觉症状和视疲劳,年龄愈小双眼视功能恢复愈好。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斜视患者手术后发生继发性内斜视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斜视手术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和矫正治疗。结果50例斜视患者手术治疗后,其中发生间歇性内斜视者5例,占10.0%,集合不足型斜视2例,为4.0%,伴有垂直斜视2例,占4.0%。手术治疗后伴有近视和近视散光的患者4例,占8.0%。结论斜视手术后患者发生继发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斜视类型和所采取的手术方法有关,同时应对患者观察半年后进行手术。

  • 标签: 外斜视 继发性内斜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斜视患儿手术前后双眼视力的变化。方法赫斯棱镜分析20例间歇性斜视患儿,术后随访2-30周,进行2-6次赫斯棱镜分析。结果术后中央斜视平均值为8.1±7.3°,其中8例为A或V型。剩余12例接受再次手术,术后得到了明显改善,大约为5°。结论间歇性斜视术后视觉有所改善。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术后随访 赫斯棱镜
  • 简介:摘要间歇性斜视是一种常见眼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针对间歇性斜视的自然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手术时机的选择和目标眼位的确定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等问题还存在争议。本文对间歇性斜视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冀为间歇性斜视的早期发现、科学诊断和规范治疗提供依据。(中华眼科杂志,2020,56:231-234)

  • 标签: 外斜视 眼外科手术 临床研究
  • 简介:间歇性斜视(intermittentexotropia,IXT,X(T))是介于隐性斜视与显性斜视之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在各类共同性斜视中占第一位。间歇性斜视发病原因主要是集合和分开功能之间平衡失调,集合功能不足以及融合功能低下引起。平均发病年龄岁,女性多发。斜视角随注视距离、注意4力强弱、视力疲劳状态在正位与斜视间变动。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能力评估 隐性斜视 视力疲劳 显性斜视 斜视角
  • 简介:摘要美国眼科学会发布的眼科临床指南(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PPP)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眼科权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年9月,内斜视斜视2017年版PPP正式发布。该版PPP采用最新的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基于最可靠的临床试验结果或专家委员会对现有依据的集体判断和评估,对2012年版PPP进行了更新。本文从斜视的定义、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和治疗几个方面对内斜视斜视2017年版PPP进行解读,并与2012年版PPP进行比较,希望帮助眼科临床医师深入领会2017年版PPP的更新要点,进一步促进我国斜视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76-18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眼直肌倾斜后徙术(S-BLRc)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斜视(CI-IX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集合不足型斜视儿童患者58例,年龄4~10岁。根据S-BLRc直肌上、下缘止点后徙量的差异分为3组:A组(1 mm,22例)、B组(1.5 mm,18例)和C组(2 mm,18例)。比较各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看近、看远斜视度,近远斜视度差(NDD),眼底客观旋转角,上转和下转25°时斜视度差,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立体视及手术成功率,屈光状态。手术成功的标准:看近、看远的斜视度,斜视<-8△,内斜视<+5△;NDD<5△。术前和术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组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立体视觉和手术成功率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看近、远的斜视度分别由-37.1△±4.2△、-25.8△±3.7△下降至-1.4△±4.6△、-0.1△±4.1△,手术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72,P<0.001;t=32.54,P<0.001)。各组术后NDD(A组1.8△±1.9△,B组0.8△±2.1△,C组0.9△±2.5△)均较术前(A组10.0△±0△,B组11.2△±1.5△,C组13.3△±2.2△)显著降低,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01;t=17.2,P<0.001;t=13.6,P<0.001);NDD平均改善量分别为8.2△±1.9△、10.3△±2.5△、12.4△±3.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0,P<0.001)。纳入的患者术前AC/A均值为(1.55±0.73)△/D,术后AC/A均值为(1.53±0.74)△/D,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立体视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无旋转性复视、A-V型斜视。手术前后各组间的球镜度、散光轴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右眼和左眼散光度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01;t=5.32,P<0.001)。术后6~9个月随访时的手术成功率为89.7%,3组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BLRc是治疗儿童CI-IX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矫正方法,有效矫正看近、看远斜视,降低NDD,有利于双眼视觉改善。NDD的改善量与直肌上、下缘的倾斜量有关。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集合不足 外直肌斜形后退手术 远近斜视度差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间歇性斜视患者手术年龄越小(大于1.5岁),其眼位矫正术后眼位正位的机率越大,治愈的机会更大,所以建议发现双眼视功能损害时早期即可进行手术矫正,以期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双眼视功能,达到美观和功能恢复的双重目标。

  • 标签: 外斜视 视功能
  • 简介:摘要间歇性斜视(IXT)是儿童常见的斜视类型,其患病率处于各种共同性斜视首位,主要以手术干预和保守治疗为主,但各种保守治疗的适应证、优缺点、效果等存在争议。现笔者依据近几年的研究结果,针对IXT的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保守治疗 控制
  • 简介:目的:观察单眼严重白内障合并斜视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0-03/2012-12单眼严重白内障合并斜视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患者资料45例。术前44例较差眼视力均〈0.05,1例2岁患儿无法配合视力检查。随诊观察术后6mo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斜视度、双眼单视功能及复视情况。结果:先天性白内障患者2例中有1例患儿2岁,无法配合视力及复视检查,眼底正常;另1例患儿术后无同时知觉,无复视。5例不明原因中青年单眼白内障患者中,有3例患者术后视力〉0.6,眼底正常,术后眼位正,有双眼单视;2例患者术后视力为指数,眼底有异常,术后斜视度与术前无变化,无同时知觉,无复视。3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有31例患者术后有双眼单视;3例患者术后斜视度与术前无差异,无同时知觉,无复视;3例患者术后斜视度与术前无差异,有复视,6mo内复视均自行消除;1例患者斜10o,术后出现复视,且6mo内无改善,可用12?矫正,建议戴镜治疗。结论:单眼严重视力障碍合并斜视的成年患者多数术后可自行纠正眼位,获得一定的双眼单视功能。

  • 标签: 白内障 外斜视 双眼单视 复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手术矫正共同性斜视的术后双眼单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岁以上共同性斜视患者共90例,将所有病例分两组,组术后行同视机训练,另一组术后未行同视机训练,分别于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时观察患者的双眼单视功能及眼位情况。结果经同视机训练后比较两组患者具备I、Ⅱ、Ⅲ级视功能的人数,训练组与非训练组在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具备I、Ⅱ、Ⅲ级视功能人数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训练组双眼眼位正位率明显增加,过矫或欠矫率明显下降。结论7岁以上的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后实施同视机训练,可使部分患者单视功能恢复且眼位回退明显减少。

  • 标签: 共同性外斜视 矫正术后 双眼单视 眼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间歇性斜视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集入院诊治的儿童间歇性斜视患者60例作为客观研究对象,利用数值奇偶排列方式,划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矫正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为76.66%,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存意义(P

  • 标签: 儿童 间歇性 外斜视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方法对先天性斜视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斜视客观检查方法,对18例先天性斜视患者进行了早期的定性与定量诊断,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单纯先天性斜视者14例,合并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verticaldeviation,DVD)者4例,其中同时合并DVD与上斜肌麻痹者1例。经过早期手术,18例患者中17例获得了眼轴的正位。结论先天性斜视合并DVD多见。其手术方式,水平斜视者采用双眼直肌后退,合并DVD者采用上直肌后退。计算机辅助的客观斜视定量检查方法有助于先天性斜视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手术。

  • 标签: 斜视角 儿童 计算机辅助 图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眼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斜视的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菏泽市立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儿童间歇性斜视7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8例,以单眼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研究组38例,以双眼直肌后徙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术后两组间无立体视、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和中心立体视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0.692、0.666和0.655);术后1周的眼位正位率、过矫率和欠矫率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的正位率为78.95%(30/38)高于常规组的65.79%(25/38),P=0.037。研究组术后1年的斜视度(-2.542±4.315)PD和斜视退回量(4.375±2.279)PD分别少于常规组的(-6.536±6.682)PD和(9.068±3.824)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结论对儿童间歇性斜视双眼直肌后徙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外斜视,间歇性,儿童 后徙术,外直肌,双眼 效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