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79岁,体检发现肾占位10余天入院。患者10d前因自觉消瘦行体检,发现肾占位,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诉近1年来体重下降约30斤左右,伴乏力,纳差,无畏寒发热。CT及MRI检查提示肾癌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图1)。积极完善术前准备,与肝脏外科同台手术。

  • 标签: 下腔静脉癌栓 左肾癌 MRI检查 体重下降 畏寒发热 左肾静脉
  • 简介:患者,男,55岁,因“肾癌切除术后4个月,无痛性肉眼血尿5d”入院。患者有无痛性肉眼血尿,不伴尿频、尿急,无明显咳嗽、咳痰、胸痛等,亦无腰肋部疼痛、畏寒和发热。既往史:4个月前因“肾肿瘤并腔静脉瘤栓形成,右。肾占位病变,转移可能(图1,2)”曾在外院行肾切除加腔静脉取瘤栓术(具体不详),术后病理检查为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多枚淋巴结转移。

  • 标签: 切除术后 肺转移 肾转移 左肾癌 无痛性肉眼血尿 术后病理检查
  • 简介:本文介绍了经Treitz韧带入路处理肾蒂的肾癌根治术的优点、适应证以及具体方法。通过作者的经验,总结出以下结论:经Treitz韧带入路是到达肾蒂最捷径的入路,具有根治性肾肿瘤切除率高以及便于静脉内癌栓取出等优点,同时指出该手术对术者解剖知识要求严格,特别是对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包括双下腔静脉等异常血管走行应予以特别的注意。

  • 标签: 肾肿瘤 TREITZ韧带 外科手术 肾蒂 手术入路
  • 简介:<正>本中心采用手助腹腔镜技术,使用Hem-O-lock阻断肾蒂,治疗2例肾癌合并肾静脉癌栓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病例1:患者,男,60岁,因"发现肾占位6年,血尿半年"入院。B超及CT检查示:肾下极9cm×7.3cm×6.5cm占位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肾静脉癌栓形成,栓子末端平腹主动脉(图1)。2012年7月12日在全麻下行手助腹腔镜

  • 标签: 肾静脉癌栓 腹腔镜技术 手助腹腔镜 肾癌 腹主动脉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 简介:肾癌在我国不是十大常见肿瘤,发病率不是很高,但是为什么肾癌值得关注呢?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肾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这种情况在美国也是如此,1990年美国肾癌全国发病人数只有2.4万,2009年已经到了5.7万。肾癌总体的发病情况来看,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也许到了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后,肾癌可能成为我们国家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癌症。

  • 标签: 肾癌 2009年 发病人数 发病情况 人民健康 发病率
  • 简介:目的:根据肾癌的CT表现,探讨CT对肾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和/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肾癌病人的CT资料,观察其CT征象.结果:典型肾癌CT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肾脏肿块,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占多数,为32例,占91.66%;略高密度4例,占8.34%.增强后肿瘤有不同程度强化,但其CT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诊断正确率为94.44%.结论:CT可为肾癌早期诊断、制定手术等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肾癌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临床诊断
  • 简介:国内外对肾癌再手术的报道较少。至1997年6月,我科共行肾癌根治性手术切除38例,其中对6例复发或转移的肾癌成功地进行了再手术,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癌 再手术 治疗 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肾癌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后的护理。方法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期间共收治38例肾癌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并给予基础病情观察、心理、饮食、并发症、出院指导等术后护理,总结分析治疗效果及术后护理成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成功率为100%。经过术后护理,术后未输血,且无一例中转至开放手术。共有8例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及等护理后,均在3天内恢复。通过术后心理护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术后护理,可保障患者恢复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轻痛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术后护理 肾癌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比较偶发肾癌和症状肾癌的临床诊疗特点,阐述早期检出肾癌的重要意义。方法检索Medline、PubMed、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万方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偶发肾癌和症状肾癌临床研究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总计肾癌患者10065例,其中偶发肾癌患者4251例,症状肾癌患者5814例。两组患者在肿瘤直径上平均差(MD)为-1.58(95%CI:-2.05--1.11),在肿瘤病理分级(G1和G2)、保留肾单位手术例数、临床分期(T1和T2)、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上比值比(OR)分别为3.01(95%CI:2.62-3.45)、3.47(95%CI:2.72-4.44)、3.95(95%CI:3.24-4.81)、0.20(95%CI:0.11-0.35)和0.24(95%CI:0.17-0.35),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01);在手术年龄上MD为0.23(95%CI:-1.64-2.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结论与症状肾癌相比,偶发肾癌具有肿瘤体积小、肿瘤病理分级低、临床分期早、淋巴结转移及远处器官转移少等特点,因此早期发现肾癌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十分重要。

  • 标签: 偶发肾癌 症状肾癌 保留肾单位手术 META分析
  • 简介:肾癌属泌尿系恶性肿瘤,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尿、腰痛、腹部肿块3大症状,但也可不典型,易造成误诊,现将本组7例误诊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癌 诊断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目的:以前的观点认为小肾癌,即直径≤3cm的肾癌,几乎不会发生远处转移。然而,事实上确实有一小部分的小肾癌患者发生了远处转移。因此,我们对于小肾癌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明确小肾癌是否具有侵袭性。方法:排除双侧病变者及Hippel-Lindau病患者后,选取了1983年1月~2009年2月的165例进行治疗的散发的小肾癌患者,逐个收集其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并进行分析。结果:在选取的165例患者中,151例为肾透明细胞癌,10例为乳头状肾癌,4例为嫌色细胞癌;4例发生肉瘤样分化,6例侵及肾周和/或肾门,20

  • 标签: 小肾癌 远处转移 危险因素 微血管 侵袭性 患者
  • 作者: 舒泽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5-01
  • 出处:《医师在线》 2020年第8期
  • 机构:雅安市名山区中医医院 四川 雅安 625100 肾癌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直线上升,这让很多人都感到害怕,担心肾癌发生在自己身上。生活中,很多人不重视身体检查,这使得肾癌发现时都比较严重。其实,尽早进行身体检查能有效地表面肾癌疾病进一步加重。 CT 诊断是肾癌检查的有效方式,其能有效发现肾癌疾病病理特征,为后期的治疗护理提供指导。那么在进行 肾癌 CT诊断要关注那些要点呢,今天就给大家来科普一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肾癌的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5~2014年我院收治7例肾癌患儿,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7例中男性患儿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10.1岁;左侧3例,右侧4例。4例因血尿就诊,2例因腹痛就诊,1例因外伤后B超发现肾脏占位。7例Robson分期均在I期~II期内,其中4例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随访3月~8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生存率100%。结论肾癌在儿童较少见。诊断上以B超结合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需与肾母细胞瘤鉴别。治疗上采用开放或腹腔镜下瘤肾切除术,术中行淋巴结活检。术后患儿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肾肿瘤 儿童 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增强扫描和DWI对肾癌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肾癌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和DWI检查。结果磁共振增强扫描和DWI在疾病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磁共振 肾癌 动态增强 DWI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肾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1例肾癌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细心护理,39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肾癌 患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