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侵蚀、同化而逐渐消失的时候,当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中国民间表演艺术最后的坚持者、民间工艺的最后传人因年事渐高即将辞世的时候,伴随他们即将消失的还有我国珍贵的优秀传统工艺、优秀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当中国的端午节,被韩国申报为联合国的“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马头琴表演艺术,被蒙古希望能够申报为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我国保护、承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终于被唤醒,终于被激发了!勿庸置疑,积淀了数千年、历经千锤百炼传承至今的乡土艺术、草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对他们的保护,确实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表演艺术 中华民族文化 广东 民族优秀文化 文化侵蚀
  • 简介:今年6月8日是我国的第八个“文化遗产日”,为宣传展示我省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深入开展,广东省分会场主题日宣传展示活动开幕式于2013年6月8日上午9时在广东省博物馆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宣布了广东文化遗产保护突出贡献团体和人物评选结果,

  • 标签: 文化遗产日 广东省 文化遗产保护 宣传展示活动 保护和传承 保护意识
  • 简介: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实践纵然取得了诸多成绩,然而,当前在基础理论、保护传承、经营管理、价值指向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困惑与争论。本文其意并不在作答,而在于促进反思。

  • 标签: 文化遗产 基础理论 保护传承 经营管理 价值指向
  • 简介: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自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首个“文化遗产日”为2006年6月10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精神家园 国务院 价值观念
  • 简介: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地域特色 传统手工艺 广东 物质形态 口头传承
  • 简介:<正>2001年5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昆曲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全国昆曲界一片欢腾,大家奔走相告。一转眼6年已过,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对昆曲实行了政策倾斜:保证院团演职员全额工资;每年拨款1000万元给全国6个院团排戏;抢救、整理传统剧目,将其录制成资料予以保存;报考戏校昆曲班的学生一律减免学费等。仅减免学费一项,就收到明显的效果。1999年上海戏曲学校招收25人,但报名的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 保护政策 传统剧目 上海昆剧团 中国昆剧
  • 简介:弘扬皖文化遗产欧远方【题解:看了《史学沙龙》的开篇:“皖派学术纵横谈”,感到很有意思。我也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皖文化是由历史上“淮河文化”、“桐城文化”、“新安文化”三大文化遗产组合而成,是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域,北起亳、砀,南...

  • 标签: 皖文化 桐城派 淮河文化 淮河流域 吴汝纶 桐城文化
  • 简介:纵观2017年全国中考试题,许多地区考查了综合性学习试题,这些试题可以分为四大类:校园生活类、传统文化类、读书学习类和热点新闻类。其中,传统文化类试题大约占四分之一,并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同时事热点相结合,如河南省、咸宁市、常州市均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为考点,考查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试题;上海是以'世界博物馆日'为考查点,山东东营则以9月

  • 标签: 传播文化遗产 传统精髓 探寻传统
  • 简介:辨析并界定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国在保护方面的对策。

  • 标签: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系 保护
  • 简介: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下达,《通知》深入阐释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提出了目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下一步的文化遗产工作及文化遗产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通知》明确地将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表明国家对文化遗产事业的高度关注,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保护意识 民众 《通知》 国务院 工作者
  • 简介:文化遗产保护事关中华民族文化盛衰存亡,是每个中国人分内中事亦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以此为主旨,从做文化遗产"知音"的独到视角,运用大量来自文献、文物、传统文化现场感受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对此进行论说。丰富生动的文化艺术信息,清晰明确的人人做文化遗产知音的目标,渗于其间的强烈时代责任感,通过深入浅出的阐述,达于知行合一,构成本文的内容和鲜明特点。

  • 标签: 文化艺术遗产 保护 知音
  • 简介:【热点综述】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为“文化遗产,在我身边”。国家文物局发出《关于开展2010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通知》(下称《通知》),并于6月12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李长春发表题为《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讲话。

  • 标签: 文化遗产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 2010年 聚焦 精神文明建设 共有精神家园
  • 简介: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叶少波对文化遗产特别是无形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继承发展,保护的根本是让其流传,在流传中发展。这类的文化品种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适度地开发利用,发展文化旅游业。如妈祖信仰等,通过信仰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载体实现信仰文化的传承。

  • 标签: 无形文化遗产 流传 文化旅游业 信仰文化 民间文艺家 合理利用
  • 简介:广东客家拳派是广东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广东客家拳派整体发展现状进行审视,认为客家拳派的历史源流不清,理论研究滞后;承传接续乏力,文化信息流失等等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填补历史空白,梳理承传脉络;民间高校合力,突破承传桎梏等等对策.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客家拳派 发展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