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变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一年内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变患者64例,在其术后,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病变患者,术后采用优质的护理方式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 重症心脏瓣膜病 患者接受 瓣膜置换 手术对应 麻醉处理 方法 。 方法: 下面文章内容 2017 年 01 月 --2020 年 03 月在 本医院 拟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 28 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予以指标相关数据统计,针对全部患者都实施瓣膜置换手术对应麻醉处理干预 , 记载麻醉成功情况及死亡情况、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分析麻醉诱导之前和麻醉诱导之后的平均动脉压指标具体检测结果、心率指标具体检测结果 。 结果: 成功麻醉 占 100.00% ; 麻醉诱导之后的平均动脉压指标具体检测结果、心率指标具体检测结果 比较 麻醉诱导之前对应统计内容 下降 ( P<0.05 ) ; 主动脉开放之后 出现 心脏自动复跳患者 78.57% , 一次除颤干预后出现心脏自动复跳患者 17.86% , 两次除颤干预后出现心脏自动复跳患者 3.57% 。 结论: 将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手术 的 对应麻醉处理 做好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升其成功麻醉情况,促进其心脏自动复跳 。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麻醉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术以及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在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重症心脏瓣膜患者中选取 5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29例。对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对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计算 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明显( p< 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 2组数据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术以及护理干预,心理状况明显改善,将护理质量提升,控制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其中,心脏瓣膜缺陷是CHD的重要表型。心脏瓣膜发育是胚胎发育的重要过程,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若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的增殖、分化或迁徙过程出现异常,则心脏瓣膜发育异常,可引起患儿心功能不全,严重者可以致死。组织外植体系统和各类动物模型实验已经证明,多种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巨大的调节网络,共同调控心脏瓣膜的发育过程。该文将选择其中研究相对成熟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主要阐述它们在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些信号通路包括VEGF、NFATc1、Notch、Wnt、TGF-β、ErbB和NF1信号通路。

  • 标签: 心脏瓣膜 VEGF NFATc1 Notch Wnt TGF-β BMP ErbB NF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一个世纪以来,心血管外科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人工心脏瓣膜的发展是心血管外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机械瓣、生物瓣到经导管瓣膜以及组织工程心脏瓣的不断演变,深刻影响着心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了解、认识人工瓣膜的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在今天仍然很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一些失败的教训,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病术后 实施临床护理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 方法 :结果: 将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在我院心外科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 100 例患者进行分组调查,分组方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包含患者 50 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实验组更高,两组数据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存在临床比较价值 ( P < 0.05)。 结论 : 在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心脏 瓣膜置换术 心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方式进行介绍,综合评价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38∶37),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心内科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人工瓣膜置换治疗。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窦性心率恢复情况作为第一观察指标;待患者恢复期满 6个月后,收集并比对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情况,将之作为第二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窦性心律恢复 35例,恢复率达 92.11%,优于对照组的 22例(恢复率为 59.50%);观察组患者动脉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值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的内科保守治疗法。

  • 标签: 人工瓣膜置换 心脏瓣膜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方案应用于CPB下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入组因心脏瓣膜病择期行CPB下瓣膜成形或置换手术的老年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22例)和对照组(28例),ERAS组患者接受ERAS方案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术后红细胞悬液用量、术后Hb、术后首次通便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VAS评分、住院费用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首次通便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和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均较短,其中ICU停留时间、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首次通便时间和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悬液用量、术后Hb、术后VAS评分、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实施CPB手术的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康复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脏超声诊断对老年钙化瓣膜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我院诊治的 50 例确诊老年钙化瓣膜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50 例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同意进行实验,并且两组人员均行超声检查诊断。对两组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老年钙化瓣膜病观察组的心脏各项形态变化,根据临床资料分析病情,收集并统计观察组的老年钙化瓣膜病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中出现主动脉瓣膜钙化有 35 例( 70% ),二尖瓣膜钙化有 9 例( 18% ),主动脉瓣膜钙化联合二尖瓣膜钙化有 6 例( 1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脏功能、形态变化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心脏超声诊断老年钙化瓣膜病有很高的检出率,可以清晰地观察出患者的心脏的形态、病变部位以及功能变化情况等,对临床上对老年钙化瓣膜病的治疗和病情进展提供很好的资料援助,临床应用价值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钙化瓣膜病 心脏超声 主动脉瓣膜 二尖瓣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60例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0例/组),观察组同期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而对照组先行心脏瓣膜手术,再间隔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术后恢复情况、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的术后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5.29±1.04)d]、机械通气持续时间[(3.95±0.98)d]、住院时间[(13.59±2.84)d]均较对照组缩短(t=4.205、4.015、3.997,均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49.36±6.25)%]、每搏输出量[(76.29±5.31)mL]均较对照组更高(t=4.066、4.093,均P<0.05),其脑钠肽水平[(378.32±27.82)ng/L]较对照组更低(t=4.152,P<0.05)。(3)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等评分分别为(89.47±8.69)分、(84.49±8.21)分、(88.16±9.24)分、(85.46±8.95)分,均较对照组更高(t=4.139、3.753、3.859、4.389,均P<0.05)。(4)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33%(1/30)、20.00%(6/30),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χ2=4.043,P<0.05)。结论同期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减少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利于加快其术后恢复速度,更好地改善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瓣膜手术 心胸外科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20年1月本院60例老年SCVDH患者,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并依次分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统计患者超声诊断结果,并对比2组的各主要心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提示观察组60例老年SCVDH患者当中主动脉瓣膜钙化者共计33例,二尖瓣钙化者14例,主动脉瓣、二尖瓣钙化者共计13例;观察组患者超声诊断提示合并左心房扩大者共计6例,合并左心室扩大者共计8例,全心扩大者共计11例,以及左心室肥厚者共计3例;观察组患者的LVEDD、LAD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F低于对照组,且2组LVEDD、LVEF、LAD各心功能指标比较中P<0.05。结论: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超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提示患者瓣膜心脏形态及功能方面的病理改变,可有效提升诊断价值。

  • 标签: 钙化性心脏瓣膜病 老年患者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ICU综合护理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ICU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抽选出80例,80例患者均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一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ICU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疗效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差异性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采取ICU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ICU 综合护理 心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瓣膜置换术患者在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共计为 70例,于本院 2019年 1月至 12月所接诊患者中随机选取,按照计算机随机抽样的方式取组中 35例,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 35例,则需要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加以运用,即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生活质量,恢复期心理状态以及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有明显优势, 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瓣膜瓣膜置换术患者在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期间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针对患者在恢复期间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恢复。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方法:择取 120 例我院纳入的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8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利用抽签 法对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其中分为 60 例。参照组治疗 措施为心脏瓣膜病手术,实验组予行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讨论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 房颤转复率。结果: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左心室射血分数具有一致性, P> 0.05,实验组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左心房内径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术后 3个月、 6个月、 1年房颤转复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心功能,其房颤转复率水平有所提升。

  • 标签: 心脏瓣膜病 房颤 心脏瓣膜病手术 同期射频消融治疗
  • 简介:摘要心脏瓣膜钙化(cardiac valve calcification,CVC)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有效预测因子。了解CKD患者CVC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机制,对瓣膜钙化的早期预防及心血管事件的早期防治有重要价值。年龄、高磷血症、透析龄、炎症、血脂异常、营养不良等是CKD患者CVC的常见影响因素。CKD患者CVC的发病机制涉及机械刺激、脂质浸润、氧化应激、炎症、矿物质紊乱及矿化等多方面。目前,CVC的治疗手段较为局限,关于CKD患者CVC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均是有必要的。

  • 标签: 肾功能不全,慢性 心脏瓣膜 钙质沉着症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并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共有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68 例在本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甲组患者术后肺不张、低心排、心律失常、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与乙组比较更高, P<0.05 。 结论: 针对接受半膜置换手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护理措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为患有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老年人行超声诊断的意义。方法:从2020年3月接诊的老年SDHVD病人中抽选80例均分为两组,A组行CT扫描,B组行超声诊断。结果:B组诊断总有效率远比A组高,且其异常阳性率也高于A组,P<0.05。结论:为老年SDHVD病人行超声诊断可以更加准确且直观地找到出现瓣膜钙化的区域及其病变程度,诊断检出率高,价值明显。

  • 标签: SDHVD 超声诊断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