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串行病变的疗效。方法9例前循环串行病变的患者进行取栓治疗,对合并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辅以球囊成形或支架成形术。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血管开通率及手术并发症情况。随访3个月,应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腔内治疗后即刻再通率89%,症状性脑出血11%,90 d良好功能预后(mRS 0~2)33%,90 d随访死亡率11%。结论对前循环串行病变取栓并近段颈动脉病变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前循环 串行病变 机械取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急诊/亚急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婴幼儿70例,进行蘑菇伞封堵术,观察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前后的主动脉压、肺动脉压、超声心动参数。结果69例婴幼儿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8.6%,其中有1例婴幼儿转外科,并取出封堵器,进行手术结扎。术前的主动脉压、肺动脉压、超声心动参数与术后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导管介入直径≧5mm治疗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取得的效果显著,更有效、更安全,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动脉导管未闭(PDA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封堵器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分析1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破裂出血病人的病例资料,采用急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并落实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症状改善,无一例复发出血,1例术后7天死亡,其余术后生存期均在3月以上,4例随访24个月仍存活。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止血迅速,创伤小,疗效确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落实相应治疗护理,为肝癌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机会。

  • 标签: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肝动脉化疗栓塞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全程介入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本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全程介入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所得数值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程介入护理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意外伤害所致的急诊大出血多为动脉性大出血,出血量大,常伴有失血性休克,死亡率高.自2003年2月我院引进美国长青公司的带DSA减影多功能胃肠机以来,对17例急性动脉性出血患者进行了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

  • 标签: 急诊 介入放射学 治疗 外伤出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50例产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实施抗休克治疗的同时,采用Seldinger法先行髂总动脉造影,充分确定出血动脉之后进行选择性插管,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50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栓塞成功,栓塞成功率为100%。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80min,平均(54.5±4.5)min,术后5~25min阴道停止流血。随访6~12个月,期间均未见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而且均有月经来潮。结论急诊介入栓塞治疗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选急诊介入栓塞 产后子宫出血 临床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室护士在急诊介入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到本院导管室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导管室护士8例,将患者与护士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强化护理配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安全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强化急诊介入护理配合,能够使得导管室护士护理质量更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

  • 标签: 导管室护士 急诊 介入护理配合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及护理配合。方法择取2013.05-2014.05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脏急诊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针对其临床护理观察及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探析。结果本组37例患者经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治疗中,30例患者直接进行介入治疗,7例患者由于病情变化无法进行急诊介入治疗而择期手术。全部患者均治疗成功,仅有3例患者术中出现并发症。结论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严格周密的护理观察及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减少临床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心脏急诊介入手术 观察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诊介入治疗晚期肺癌大咳血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100例肺癌大出血患者,并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分成对照和实验组,各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形式的内科对症治疗,实验组则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对上述患者相应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整体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并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存在胸闷胸痛、咽部不适以及发热低热等症状的发生率分别是2.0%,4.0%、2.0%,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晚期肺癌大咳血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晚期肺癌 大咳血 急诊介入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再通率、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成功率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AMI成功率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介入治疗的急诊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共151例,在医师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时进行手术配合护理,探究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状况。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术中配合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诊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均给予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40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给予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后病情均明显好转,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2例患者由于失血过多出现休克,经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后,患者出现肝、肾衰竭而导致死亡,其他38例患者均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肝癌破裂出血没有复发情况。结论急诊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破裂出血治疗效果良好,有极小的死亡率,但没有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止血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介入栓塞 肝癌破裂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内脏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5年 8月至 2016年 12月我院收治的内脏大出血患者 5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外科手术治疗组( n=25)和急诊介入栓塞组( n=25)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次手术成功情况、手术时间、止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急诊介入栓塞组患者的一次手术成功率 92.0%( 23/25)显著高于外科手术治疗组 72.0%( 18/25)( P<0.05),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外科手术治疗组( 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 4.0%( 1/25)、 8.0%( 2/25)均显著低于外科手术治疗组 16.0%( 4/25)、 24.0%( 6/25)( P<0.05)。结论: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内脏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外科手术治疗好。

  • 标签: 急诊介入栓塞 内脏大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介入疗法在临床领域中占据核心地位,被视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高效策略,能明显改善症状并提升生命质量。然而,这一疗法的实施并非全然无瑕,其涉及在患者保持清醒状态下操作,这可能导致独特的心理挑战。患者可能会遭遇精神压力和情绪困扰,如果医疗团队未能充分关注这些心理层面的变化,可能会无意中加剧他们的不安和恐惧,对治疗效果构成潜在干扰。因此,深入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动态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同时,提升针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也是当务之急。本研究将详述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并梳理当前心理护理领域的前沿发展,以期优化手术效果。

  • 标签: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 心理护理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