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8年4月,7例感染心内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重点加强对呼吸道、循环系统、血清钾、中枢神经系统、疼痛、药物治疗的管理;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关注,并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7例经手术和抗生素治疗后均获临床治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术后管理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是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IE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术后 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预防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感染心内(IE)的防治在临床上有一定进展,但由于IE发病率、死亡率仍然较高,尤其是院内感染所致的IE,死亡率更高。IE患者治疗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C-反应蛋白(CRP)在临床上被作为IE患者预后的观察指标。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C-反应蛋白 院内感染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心内患者30例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中医辩证治疗,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明显减低;治疗后血清CRP和PCT水平均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93.33%。结论本病初起虽起病急骤,传变迅速,若能及时施治,预后良好。临床以抗生素治疗为主,采用中医中药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用药反应效果良好。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中医辩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感染心内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老年感染心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8例,有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其中1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6.7%;对照组中,显效5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其中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0%。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综合护理,能够提高老年感染心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感染性心内膜炎 综合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IE)的超声诊断意义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感染心内患者30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相比较。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为30例患者中,手术和病理证实2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7%。误诊4例,误诊率为13.33%。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27例(90.0%),术中发现赘生物和菌落26例(93.33%),误诊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感染心内直观,能直接观察到赘生物及其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诊断符合率较高。

  • 标签: 染性心内膜炎 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感染心内患者40例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超声心动图诊断检出瓣膜赘生物39例(97.5%),血培养阳性率为15例(37.5%),检出赘生物分布包括右心赘生物6例、左心赘生物32例,累及二尖瓣1例、累及三尖瓣1例。赘生物<10mm22例、11~15m15例、16~20m2例,>21mm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感染心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准确快速地发现赘生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图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感染心内药物治疗,保障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缺陷乏养菌所致的感染心内的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药物治疗特点和药物监护上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感染症状明显好转,为快速控制病情及后期手术治疗提供有利条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协助医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临床药师 感染性心内膜炎 缺陷乏养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性感染心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2例急性感染心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优化前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22例,有效12例,治疗显效率为61.1%,治疗总有效率为94.4%,3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2%;对照组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治疗显效率为44.4%,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化后的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急性感染心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感染心内患儿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感染心内伴右下肢股动脉栓塞患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及主动脉瓣周脓肿清除、主动脉根部扩大、Bentall、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术、临时起搏导线植入术。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气道护理,引流管护理,出血护理,疼痛护理,营养与活动指导。结果患儿术后42d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感染心内患儿加强术后监护、疼痛管理、下床活动训练,可保障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赘生物 栓塞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替唑钠对急性感染心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IVE患者96例,并将患者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替唑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在对照组患者用药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替唑钠治疗AIVE的效果更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水平及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

  • 标签: 炎琥宁 头孢替唑 AIVE 心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230例自体瓣膜心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1%(108/1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90/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抗菌药物在自体瓣膜心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左卡尼汀 抗菌药物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2例住院感染膜炎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病原学分析等方法明确角膜感染的种类,采用药物和手术两种方法对疾病进行治疗,对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52例患者均单眼发病,发病年龄为1-83岁,平均42岁;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82例;细菌角膜溃疡30例,病毒性角膜炎47例,真菌角膜溃疡42例,棘阿米巴膜炎3例,病因不确定30例。结论临床上在对感染膜炎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时,给予规范化诊断,再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角膜炎 感染性 角膜移植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检查在鉴别结核膜炎感染膜炎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去年接诊的结核膜炎感染膜炎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20名患者,分为两个实验组,实验一组是结核膜炎患者20名,实验二组是感染膜炎患者20名。采用双源CT对两个实验组的病人进行检查,分析两组的病人双源CT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两组患者双源CT检查结果分析首先,发现两组患者肤水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患有感染膜炎的患者的腹水量比较多,而患有结核膜炎的患者肤水量比较少;其次还有结核膜炎患者的壁层腹膜大都是均匀增厚的,而感染膜炎患者的壁层腹膜大都是表现出结节增厚;最后两类患者的大网膜都存在着明显污迹样变化,出现增厚的情况,且淋巴结体积都明显增大。结论对于鉴别结核膜炎感染膜炎,双源CT有着明显的作用,患者的腹水量和壁层腹膜外双源CT结果中都存在明显区别。

  • 标签: CT检查 结核性腹膜炎 感染性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感染膜炎患者的临床规范诊断和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对91例感染膜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断质量,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此次研究有10例患者是真菌膜炎,占总数的10.99%,有30例细菌膜炎,占总数的32.97%,有病毒性角膜炎患者41例,占45.05%。经过治疗,有显效80例,占87.91%,有效7例,占7.69%,无效4例,占4.4%,有效率是95.6%。结论对感染膜炎患者进行诊断分析,临床中进行规范诊断和针对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比较高,可以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规范化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感染膜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患者眼角膜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探析感染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结果本次研究共计发现120株耐药菌株,包括格兰阴性杆菌40株和格兰阳性球菌80株。其中,格兰阴性杆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100.00%,铜绿假单细胞菌和大肠埃希杆菌头孢他啶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100.00%。革兰阳性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00.00%,表皮葡萄球菌对所有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在80%以上。结论感染膜炎患者的病原菌类型多种多样,主要以格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因此,在治疗感染膜炎患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做好病原菌的监测工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升治疗的可靠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病原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