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药物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可用于防止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他血栓性疾病。新型药物具有传统药物不可比拟的优点。

  • 标签: 新型抗凝药 概述
  • 简介:华法林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标准治疗药物。然而,华法林疗效影响因素复杂,患者自身遗传因素,疾病状态,尤其是药物相互作用,都对华法林疗效产生影响。本文分析2例药物相互作用导致华法林作用增强的原由,为临床合理使用华法林提供用药参考。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 国际标准化比值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胺碘酮增强华法林钠的作用机制,为医院心血管专业的临床药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使用胺碘酮联合华法林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胺碘酮和华法林合用时,作用明显增强,使PT及INR升高,出血机率增加,因此,临床药师及医师必须认识到两药合用是使出血机率增高的一种危险的组合;两药合用时,作用的增强与药物的剂量、浓度呈显著相关性。应当减少华法林的用量;两药长期合用时,尽可能减少胺碘酮的维持剂量;胺碘酮的半衰期长,个体差异大,两药合用时需要长期随访及监测胺碘酮的血药浓度、PT和INR。

  • 标签: 胺碘酮 华法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对治疗的作用。方法将9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9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AT)、纤溶酶原(PLG)、纤维蛋白原(Fib)等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及纤溶机制的异常,且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在防治肝硬化患者出血时,不仅要纠正凝血因子改变,还应关注抗纤溶治疗的重要性。

  • 标签: 肝硬化 凝血功能 抗凝 纤溶指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资料经验,指导房颤患者合理选用药物,预防血栓并发症。方法搜集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2006年)、大型临床实验荟萃及小样本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资料,分别从性别、合并症、年龄等方面对慢性房颤患者提出凝目标。结果高危CAF患者必须使用华法林,中危CAF患者可以选用华法林,也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低危CAF患者则可仅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的服用剂量,可接受华法林剂量模型指导。同时,还须对房颤患者实施华法林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论房颤治疗虽然经国内外多个大型临床实验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肯定,从国内外的临床统计结果来看治疗临床应用并不规范,需要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慢性房颤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的技术与护理。方法配合血液透析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使用肝素前需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或出血现象,认真了解患者病史及前1次的血液透析记录单,若患者最近有出血现象、手术或外伤史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更改肝素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抗凝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与止血方法。方法收集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13年12月,对施行582例次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465例次介入治疗(PCI)患者的资料及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1.58%,成功率100%。结论CAG和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部位的出血和血肿,凝合理、止血充分、观察仔细、处理及时是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抗凝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治疗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调取我院2010年1月-12月收治肺栓塞治疗患者48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护理要点和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愈47例(97.92%),1例患者转院治疗;患者住院时间为5-3w;9例患者发现脐周散在瘀斑。结论肺栓塞患者治疗后采取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等护理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肺栓塞 抗凝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ICU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它包括CVVH(continuous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VVHDF(continuousveno-venoushemodiafiltration)、SLED(sustainedlow-efficiencydialysis)等多种治疗方式。其中以CVVH应用最为广泛,依据操作者的经验及设备条件,可运用全身肝素化、低分子肝素及体外枸橼酸等方式进行治疗,但较少有人对上述方式进行比较。本研究对ICU2011年2月-2013年1月进行CVVH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以比较两种方式的优劣。

  • 标签: CVVH 肝素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换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心脏换瓣术后治疗的患者以优质护理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在注意事项、症状监测、保健与饮食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好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是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换瓣术患者术后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换瓣术 抗凝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硬膜外镇痛患者导管拔除规范进行调查。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86名护士进行调查。收集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根据循证指南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规范护理实践,提高护士的知识及能力,促进护理安全。

  • 标签: 硬膜外镇痛拔管观察
  • 简介:长期给予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患者在行外科手术或行有创性操作时面临着出血风险,而在围术期停用维生素K拮抗剂又可能增加血栓栓塞风险。使用治疗剂量肝素类药物的桥接治疗后可避免围术期暂时中断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所致的血栓栓塞事件。本文对此进行有关讨论。

  • 标签: 抗凝药 肝素 低分子量 维生素K
  • 简介: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1].本研究是对自2008.5-2013.3本院收治的43例使用华法林治疗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使用华法林治疗的相关体会,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抗凝治疗 华法林 病理生理特征 呼吸功能障碍 静脉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改良的肝素方案与标准操作规程推荐的方案对为持续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灌流效果差异。方法60例规律进行血液灌流的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的方案为首剂量0.5mg/kg,追加剂量10mg/h,B组患者的HP方案是首剂与追加剂量均为平常透析肝素剂量的2倍。观察每位患者连续2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凝血情况及治疗后的出血情况。结果A组患者在治疗中灌流器或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B组,A组患者治疗后压迫止血的时间也要显著长于B组。结论改良的HP肝素方案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值得临床上普遍推广。

  • 标签: 血液灌流 肝素 抗凝
  • 简介: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房颤合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治疗的药学实践,优化选择有利于患者药物治疗的方案.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从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提供咨询意见,与临床医师协商,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随时调整.结果:经过反复调整华法林剂量以及其他治疗药物,并进行详细的患者教育,最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有利于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更好地保障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 房颤 冠心病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7例房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即聚焦解决模式组65人,对照组即常规健康教育组62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半年后年后两组房颤患者知识知晓程度、应用华法林的依从性及INR达标率。结果两组干预半年后,实验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华法林的INR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行为依从性亦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房颤健康教育中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可以提高房颤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抗达标率,提高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房颤 抗凝 华法林 聚焦解决模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依诺肝素加小剂量普通肝素盐水冲管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我院2011.3-2014.08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37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加小剂量普通肝素盐水冲管治疗组(A组n=52)和依诺肝素组(B组n=41),普通肝素组(C组n=44)。A、B组患者于确诊后予依诺肝素0.5mg/kg静脉注射,A组术中通过三联三通应用普通肝素盐水(600u/h)持续冲洗导管。C组患者于PCI手术前给予普通肝素75-100u/kg静脉注射。其他基础治疗方案相同,随访30天,观察三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导管内接触性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30天内均未发生死亡,三组患者30天内再发心肌梗死分别为A组0例,B组0例,C组1例,(AvsB,P>0.05BvsC,P<0.05AvsC,P<0.05)。导管内接触性血栓发生率A组1例,B组3例,C组1例,(AvsB,P<0.05BvsC,P<0.05AvsC,P>0.05)。三组患者均无TIMI严重出血发生,TIMI轻微出血发生率分别为A组1例1.9%,B组1例2.4%,C组1例2.2%,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在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依诺肝素加小剂量普通肝素盐水冲管治疗是安全及有效的。

  • 标签: 依诺肝素 普通肝素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