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 (房颤 )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率失常,房颤患者一旦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高,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最佳手段。传统药华法林的一些缺陷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从而促进了新型口服药物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依杜沙班等的研发。现就口服药在房颤患者中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进行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治疗模式的区别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B组合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A组患者使用利伐沙班治疗,B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患者不使用药物治疗,对比所有患者的血流时间、血清学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双下肢周径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5%,B组为5%,对照组为15%,可见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从血清学检查结果看,B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要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3d、1周的凝血酶原时间A组、B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B组患者的血流时间和双下肢周径均优于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使用药物治疗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均有效果,但低分子肝素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妇科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在高龄老年房颤中的应用。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84例高龄老年房颤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的药物是华法林,治疗组采用的药物是达比加群。比较两组老年房颤治疗效果;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纤溶和凝血指标水平。结果治疗组老年房颤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卒中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纤溶和凝血指标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纤溶和凝血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比加群在高龄老年房颤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纤溶和凝血指标,改善患者预后,且可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抗凝药物 高龄老年房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枸橼酸钠在血液净化中应用效果。从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WBACT时长(109.21±8.47)分,APTT时长(34.19±2.04)分;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外循环离子钙(3.51±0.04)mol/L,血清枸橼酸根(0.36±0.04)mol/L,PH值(7.22±0.21)mol/L,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生活质量评分(97.25±1.00)分,SDS评分(95.27±2.96)分,SAS评分(99.58±2.24)分,。结论对于高危出血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枸橼酸钠,能有效降低出血的风险以及体外循环血液发生凝血的可能性,延长了治疗时间,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透析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开展使用,同时加强护理干预水平,可以充分发挥其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

  • 标签: 枸橼酸钠抗凝剂 血液净化 应用与护理
  • 简介:疗法是动静脉血栓性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口服抗凝剂(OAC)的长期应用对这些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我国需要治疗的患者群体庞大且逐年增加,2002年首次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指南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者超过800万[1],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超过200万[2],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发病率为每年0.269%[3].

  • 标签: 抗凝治疗 静脉血栓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惯性 临床
  • 简介:目的探索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技术围手术期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接受分期杂交冠状动脉治疗.按照制订的治疗计划,患者首先接受微创不停跳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搭桥,5d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前降支血管.手术前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连续5d以上;手术中使用肝素1~3mg/kg,维持活化凝血时间>300s,术毕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比例为1∶2.手术后第一日起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直至第5日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完成冠脉介入治疗之后终身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及1年硫酸氯吡格雷75mg/d.评价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统计出血并发症,总结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本研究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20例患者均按计划顺利接受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治疗.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患者出血风险未增加.结论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治疗所采用的围手术期血小板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杂交技术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药物使用中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方法应用护理质量指标对抗药物使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给药评估、给药执行、药物知识宣教落实三个环节,并建立了阈值,每日跟踪质量指标落实情况,每月统计数据,并将结果与阈值比较,保证治疗的规范与安全。结果3项药物护理质量指标均达到阈值范围。结论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药物护理管理中,有效规范护士在药物使用中的护理行为,提高患者对药物知识的认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护理质量指标 抗凝药物 管理 安全性
  • 简介:本文基于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therapymanagement,MTM)的服务理念和方法,参考国内外抗门诊工作内容,结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患者特点,从个人药物记录、药物相关计划、提出参考建议及记录随访4个方面,探索门诊和住院患者MTM服务模式。门诊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为重点,住院患者以用药重整和患者用药教育为重点。初步建立了药师主导的MTM模式,该模式分为门诊患者管理和住院患者管理,包含标准服务流程、标准MTM记录表单、患者档案,同时建立用药安全性、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药物经济性等信息的数据库。目前,基于MTM的药师服务工作各项条件已初步形成,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记录将有利于该项工作的持续开展。

  • 标签: 药物治疗管理 抗凝 药师 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儿童肺炎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D=聚体升高的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5天后凝血指标D=聚体的变化。结果观察组D=聚体下降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降低肺炎儿童D=聚体水平,改善高状态,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肺炎,低分子肝素钙,D=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收治2016-8至2017-8共84例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患者。应用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指标变化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肝素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肾脏功能,延长生存期,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无肝素抗凝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局部枸橼酸钠技术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出血风险患者血液净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例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10)与B组(n=12),A组应用肝素钠疗法,B组应用局部枸橼酸钠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累积治疗时间为252h,每次治疗时间为(6.24±3.21)h,B组累积治疗时间为467h,每次治疗时间为(13.57±2.12)h,治疗期间A组3例出血加重,4例新发出血,B组1例出血加重,1例新发出血,给予两组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输注新鲜血浆,作相应处理,并发症方面,A组出血加重与新发出血发生率均高于B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枸橼酸钠技术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出血风险患者血液净化中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出血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 重症监护病房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华法林治疗的老年房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房颤患者( 11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华法林治疗,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对照组( 5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 57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 7.32%( 3/41),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 25.00%( 10/40),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老年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时候,需要予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便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房颤 华法林抗凝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枸橼酸在重症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40例需行CRRT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治疗前后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血清游离钙、血钠、碳酸氢根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pH值、生化指标均明显好转,P<0.05。结论枸橼酸技术在重症患者行CRRT治疗中运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能明显延长滤器使用寿命,无临床出血事件发生,达到预期效果。

  • 标签: 枸橼酸 抗凝 CRRT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已成为急危重症抢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而是保证其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局部枸橼酸的体外抗效果好,副作用小,并能有效防止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76例局部枸橼酸的血液透析的精心护理,保证了患者的CRRT的顺利进行。

  • 标签: CRRT 枸橼酸抗凝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实施动脉支架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我院实施动脉支架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1例进行观察(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冠心病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5例冠心病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36例冠心病患者实施术后的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栓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动脉支架术后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动脉支架术 术后抗凝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