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拔牙术中口服药物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筛选2019年10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拔牙治疗的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服用药物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未服用39例,探究组服用40例,所有患者均在我院口腔科开展拔牙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状况和软组织愈合情况。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探究组术后30s和术后1h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软组织愈合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拔牙术中口服药物,对拔牙手术治疗没有明显影响,可使老年患者在不停用慢病治疗药物的状况下进行拔牙治疗。

  • 标签: 口服抗凝药物 老年患者 拔牙术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氟化钠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与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区别,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测血糖的病人,抽取氟化钠管与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静脉血各1支,测定即时血糖浓度以及37℃孵育两小时后的血糖浓度,比较两种采血管对于血糖检测的结果差异是否有意义,以及比较分析两小时内两种不同采血管对于血糖检测的稳定性是否较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许伟伟 李明 崔广清 王瑞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上海 201620 现在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东台 22420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上海 201620,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东台 224200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引起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危及生命,而凝血功能紊乱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脓毒症时机体的凝血系统被激活,血液高,而机制又受到明显抑制,引起大量微血栓形成,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尽管国内外对脓毒症的治疗存在明显争议,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治疗在脓毒症中的意义,只有恰当的才会有效降低脓毒症DIC、脓毒性休克及高风险人群的病死率,最终有效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而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SIC)评分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用于指导抗的评分系统,该评分是在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显性DIC评分系统及脓毒症3.0的基础上优化而来,包括血小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3项。SIC评分可以灵敏地监测到脓毒症相关的凝血功能障碍,建议SIC评分≥4分是启动治疗的最佳时机。目前国际上推荐的药物有抗凝血酶(AT)、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TFPI)、肝素等,而国内推荐的药物只有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两种。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详细评估患者出血和血栓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需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在无明显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采取从普通肝素过渡到低分子肝素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 抗凝治疗 肝素
  • 简介:【摘要】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率,随着各类相关疾病发病率的提升,近年有所增长。保障血液净化治疗持续、有效、安全开展的前提,即做好围治疗期的干预。本文就国内近年来各学者、专家们在血液净化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与分析,探讨国内该领域研究现状,分别基于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枸橼酸盐、阿加曲班四方面展开讨论,综而述之。

  • 标签: 血液净化 透析 抗凝治疗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重症肝病、肾功能不全患者都要经历接受血浆置换或血液滤过等治疗手段,血液需由体内引出经过置换装置或透析膜才能达到疗效。目前还没有成功研制出抗凝血透析膜,但是血液在体外接触透析膜会诱发凝血机制导致治疗无法进行,临床医师会根据患者情况输注抗凝血药物,重症肝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自身抗凝血功能已经很差,如果继续输注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因出血而死亡。因此,临床对抗凝血性的生物医用透析膜的需求十分紧迫,结合多年来抗凝血材料的研究发展,这一问题将会最终得到解决,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保障患者健康发挥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分析生物医用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生物医用材料 血液相容性 凝血机制 抗凝血
  • 简介:摘要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高,老年人群血栓风险及出血风险均增加。本文结合2020年改善肾脏病预后全球组织(KDIGO)肾小球肾炎指南就老年NS人群血栓栓塞及出血风险评估、治疗和预防的时机以及药物选择等方面进行讨论。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抗凝药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心肺衰竭的支持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出血及血栓仍是目前ECMO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素是目前儿童ECMO运行中最主要的药物。临床常监测激活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Ⅹa活性来指导肝素用量,但肝素最佳用量和最合适的监测方法仍不明确。本文就儿童ECMO运行过程中及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抗凝 儿童 普通肝素 抗Ⅹa活性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心肺衰竭的支持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出血及血栓仍是目前ECMO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素是目前儿童ECMO运行中最主要的药物。临床常监测激活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Ⅹa活性来指导肝素用量,但肝素最佳用量和最合适的监测方法仍不明确。本文就儿童ECMO运行过程中及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抗凝 儿童 普通肝素 抗Ⅹa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看治疗在肺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9~2020在我院接受肺心病治疗的患者共计78例,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治疗的方式,之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结果 根据对照实验表明,采用治疗的患者比常规治疗的患者更加有效,同时对患者肺心病相关症状消失的时间进行统计,观察组的时间也好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治疗肺心病患者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治疗的时间,让肺心病相关病症得到减退,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抗凝治疗 肺心病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炎,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该病预后差,出现咳嗽或呼吸困难症状后中位生存期为4~5年。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项研究表明该疾病存在高状态,较呼吸系统其他疾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高,然而是否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进行预防性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就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高状态的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高凝状态 抗凝
  • 简介:摘要:本文选用冰性能更好的缓释冰剂,使冰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以及经济性,总结出冰技术的配合比设计、铺装施工工艺,以期对今后冰沥青路面的施工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抗凝冰 沥青路面 施工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在心内科房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心内科收治的房颤患者94例,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实施华法林治疗,对比治疗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房颤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和房颤卒中风险评分(CHADS2)。结果:观察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CHADS2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HAS-BL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抗凝 药物不良反应 心内科 治疗不良事件 房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近年来,每年血栓栓塞疾病患者人数都在增加,其死亡率也呈递增趋势,药物对血栓栓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口服药分为新型口服药(NOACs)和传统口服药。本研究针对NOACs和传统口服药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高参考依据。

  • 标签: 口服抗凝药 研究新进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降血脂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5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计算机随机分2组,对照组单一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对比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斑块厚度与颈动脉中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联合使用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进行与降血脂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钙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化药学监护对房颤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接受治疗的房颤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4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实验对象共计88例。随机编号结果的奇偶性为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对照组患者编号为1、3、5...,实验组患者编号为2、4、6...。对照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仅接受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接受全程化药学监护,对两组患者TTR、不同时间段INR达标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50.4±20.8)及(34.9±23.1)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TTR平均值,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在出院三天后,15.91%及29.55%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INR达标率,数据相比后者较高,但是数据差异并不凸显,(p>0.05);在出院第五天、第七天及第十四天对患者INR达标率进行计算,组间数据相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全程化药学监护对房颤患者治疗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其在提高房颤患者TTR平均值、INR达标率方面作用较为突出。

  • 标签: 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 全程化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75岁的老老年是房颤高危人群。而年龄本身是引起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如何平衡老老年房颤患者获益和出血风险,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老老年房颤患者的必要性、药的选择及药物剂量的选择等内容,以期对临床有指导作用

  • 标签: 心房颤动 老老年 华法林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