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社区环境是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基础,而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必须要推进好群众自治,社区居委会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居民自治意识淡薄,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和完善社区内部基层民主机制、加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之间联系以及增强其配合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居民参与角度入手对提升社区环境管理水平进行研究探讨,以期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和社会组织力量,进一步加强基层自治机制创新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主导功能。

  • 标签: 社区环境 治理水平 社区居民 参与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服务在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中的作用,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方法: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诊疗的社区居民中选取60例进行研究,利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服务)与观察组(30例,社区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2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行为评分、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居民健康维护与保障存在积极影响,能够维持社区居民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水平稳定,改善社区居民健康行为,提高社区居民治疗依从性,改善社区居民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服务 居民健康 疾病防治
  • 简介:摘要 华炉社区毗邻中街商圈,大量青年群体租住于此,为原住居民提供了租金收入并为周边商铺带来流量,但也影响社区私密性与安全性,租客则缺少对社区的归属感、参与感。该设计意在通过包容性微更新设计,缓解传统社区中原住居民与租客的矛盾,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包容”的共生社区,提升不同需求居民提供多元化居住体验。

  • 标签: 共生社区,租住矛盾,社区包容性,城市微更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社区老年居民的健康体检结果。方法:报告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调查本社区内400例老年居民的健康体检结果,包含血压、血糖、血脂等项目,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0例老年居民中,血压异常、血脂异常及血糖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20/400(30.00%)、100/400(25.00%)、140/400(35.00%);400例老年居民在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率上女性更高于男性,p<0.05;400例老年居民中, 60-70岁之间的老年居民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率明显低于71岁以上的老年居民,p<0.05。结论:本社区老年居民体检结果显示,血压、血脂等异常人数较多,慢性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应对其加以重视。

  • 标签: 健康体检 血压 血脂 老年
  • 简介: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强化基层治理系统建立,推进基层治理焦点向社区转移,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志愿服务影响着居民生活的幸福感,良好的社区志愿服务对改善邻里关系、缓解社区老龄化及改善社区环境问题起关键作用。同时,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自治的重要体现,也是社区志愿活动持续、健康、互助发展的动力。城市社区志愿服务中居民参与状况存在组织协调不够、志愿队员管理松散、居民参与意愿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社区实例志愿活动情况对以上问题分析研究,得出激励居民参与方法与管理社区志愿活动模式。

  • 标签: 社区志愿服务 社区治理 居民参与
  • 简介:摘要:作为基层医疗发展的必要趋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已经融入到社区管理中,可以准确真实地反映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状态,逐渐成为社区居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基层医疗服务为居民提供健康监测的关键基础。但在实际社区档案管理时,仍然存在居民意识不足的情况,阻碍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进展,为了能够顺利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文章首先阐明了健康档案的建立对居民产生的积极意义,然后分析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档案水平,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借鉴,共同促进我国基层社区医疗的发展。

  • 标签: 居民健康档案 社区服务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社区居民应急救护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效的居民应急救护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大连市4个辖区内307名社区居民,应用自编问卷调查其应急救护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调查居民应急救护知识掌握率仅29.8%,有7.82%的居民不知晓我国医疗急救热线"120"的号码,35~54岁群体急救知识掌握度及认知程度较好。年龄、文化程度、学习意愿、收入、重要性认知等因素对居民急救能力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目前大连市社区居民应急救护能力有待提高,亟需开展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化培训。

  • 标签: 社区居民 应急救护能力
  • 简介:【摘要】优秀的家风家训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它能成为个人进步、社会和谐和国家繁荣的起航器,家风能够把个人、社会、民族紧密结合在一起。北仑区大碶社区教育学院将家风建设融入社区教育和社区居民生活,讲家训、赞家风,扬孝善、倡和美,组织引导各社区好家风家训活动,以好的家风带民风、促政风,营造尚德向善、和谐文明的城市氛围。

  • 标签: 家风家训 社区教育 居民自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辖区内居民中随机选取300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在2021年1月至6月辖区内居民中选取150人设为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在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辖区内居民中选取150人设为观察组,行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予以对比。结果:两组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予以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 标签: []健康教育模式 社区居民 健康素养
  • 简介:摘要:随我国新医改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国家政府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以不断加强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将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 标签: 居民健康档案 档案管理 问题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新发高血压居民的控制情况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一年内本社区新发高血压的患者15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一组是A组(血压控制组),一组是B组(血压未控制组)。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收集资料,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影响血压的因素。结果:A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于B组;B组患者用药规律、未合并高血脂、糖尿病、无吸烟史以及科学饮食、规律运动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组,P

  • 标签: 高血压 控制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乡镇社区居民肺功能改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防控措施。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对青岛市某乡镇社区接受公共卫生服务的居民进行调查,采集受试者人口学、行为学及病史信息,采用简易肺功能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5 184例,男性2 199例(42.4%),女性2 985例(57.6%)。肺功能不达标者1 322例,占25.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 ≥ 60岁居民发生肺功能不达标的风险明显高于 < 60岁者(26.1%比14.3%,χ2=19.34,P < 0.001),且男性高于女性(32.9%比20.0%,χ2=110.74,P < 0.001)。随着体质量的增加,肺功能下降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体质量过轻者的肺功能不达标率(43.4%)高于体质量正常者(27.8%)和超重者(22.8%)(χ2=8.86、17.63,P=0.003、< 0.001)。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的患者肺功能不达标率显著高于无该类病史的居民(68.3%比23.2%,χ2=263.33,P < 0.001)。有吸烟史者无论是否已戒烟,其肺功能未达标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35.1%、36.3%比22.8%,χ2=48.83、86.46,均P < 0.001)。而肺功能达标率与粉尘化学毒物接触史、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均无关(χ2=0.38、2.29,P=0.535、0.130)。多因素分析显示,60岁及以上、男性、体质量过轻、吸烟和有呼吸系统既往病史是肺功能不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吸烟人群中,肺功能不达标者的吸烟量比肺功能达标者高(t=-2.39,P=0.009)。结论肺功能不达标有较多危险因素,基层医疗机构应当开展肺功能检测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从而实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呼吸功能试验 医院,社区 危险因素 年龄因素 体重 吸烟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从对物质条件的需求逐步转向精神需求。伴随着这一改变,人民对身体健康意识逐步提升。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对人民的健康保障越来越重要。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对提升国家卫生服务水平提供有利保障。另外,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为社区居民卫生服务创造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在及时性、准确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简要分析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并提出完善措施。

  • 标签: 社区居民健康 信息化管理 现状 完善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文件的颁布,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面有了新的战略目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其中明确指出,要不断扩大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覆盖面积,在全国各地全面落实这项工作。对此本文做了相关研究,首先分析了目前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现状和影响因素,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提高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的有效策略。

  • 标签: 社区居民 家庭医生 签约率
  • 简介:摘要:目的:仔细研究社区居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以及具体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运用分层系统来为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入户抽样调查,面对居民在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需求来实现归类研究和比较。结果:社区居民对于公共卫生预防保健需求排在前三位的依次包含:慢性病管理、老年保健、计划免疫。社区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提供者的需求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防保医生、全科医生、专业人员。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实际情况成为了影响社区居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结论:通过仔细分析社区居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了解到社区居民对于公共卫生预防保健需求和社区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提供者的需求,还有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实际情况是主要影响因素。由此一来,为了推进社区居民公共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要普及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关注对慢性疾病的管理,之后,能够陆续增加一些适合的项目,如计划外免疫、体检、康复治疗等项目,深入对医疗保险的制度进行改进,与此同时,预估不同类型预防保健服务项目所需要的费用,确定更合适的费用收取标准。

  • 标签: 社区居民 公共卫生 预防保健 服务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促进干预对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影响。方法 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共有研究对象100人,均在我社区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结合病例信息随机分组,每组50人、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健康促进干预,比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高血压预防知识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得分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健康促进 社区居民 高血压 防治知识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联体模式下以家庭医生为主体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社区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社区干预实验研究。采用配额抽样法抽取上海市闵行区社区居民3 000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 50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公共卫生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社区氛围群体干预和流感高危人群个体干预,随访1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分析2组居民全人群及流感高危人群干预前后的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全人群、流感高危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管理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6、0.00,P值均>0.05),而干预组干预后全人群、流感高危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80、32.84,P值均<0.001)。干预组干预后流感高危人群(去除年龄<5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5,P<0.001),而对照组流感高危人群(去除年龄<5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管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P>0.05)。以家庭为单位,干预组干预后每户家庭流感疫苗接种人数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4,P<0.001)。干预组干预前未接种流感疫苗原因前三位是认为自己很健康没必要接种(40.00%,202/505)、之前没听说过流感疫苗(33.07%,167/505)、不知道何时何地去接种(29.32%,148/505),干预后未接种流感疫苗原因前三位是认为自己很健康没必要接种(42.58%,198/465)、流感是小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24.52%,114/465)、还有其他的防范措施(11.18%,52/465)。结论家庭医生在社区范围开展针对社区全人群的社区氛围和针对流感高危人群个体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全人群和流感高危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率。

  • 标签: 社区综合干预 流感高危人群 流感疫苗接种率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高血压的早期预防与管理策略,以社区居民的健康为焦点。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健康的方法。早期干预包括定期测量血压、推广健康饮食和适度的体育锻炼。管理策略强调个体化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心理支持。社区居民应当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综合而言,通过早期预防和综合管理策略,社区居民能够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早期预防 管理策略 社区居民 健康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