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LncRNA HOX转录反向RNA(HOTAIR)对低氧条件下角质形成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LncRNA参与瘢痕疙瘩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2018年1—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取传代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常氧组、低氧组、sh-control组、sh-HOTAIR组。常氧组在常氧条件下培养,低氧组在低氧条件下培养,sh-control组转染sh-control后在低氧条件下培养,sh-HOTAIR组转染sh-HOTAIR后在低氧条件下培养。培养24 h后用双荧光素酶检测LncRNA HOTAIR与HIF-1α的作用关系,用蛋白印迹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双荧光素酶检测显示常氧组、低氧组、sh-control组、sh-HOTAIR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分别为0.94±0.30、20.39±1.15、18.09±0.80、3.04±1.15,其中低氧组高于常氧组(t=29.03, P<0.05),而sh-HOTAIR组低于低氧组(t=18.57,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印迹法显示低氧组、sh-control组HIF-1α蛋白表达高于常氧组、sh-HOTAIR组,分别为1.19±0.07、1.15±0.06、0.56±0.29、0.37±0.38。结论LncRNA HOTAIR参与低氧条件下角质形成细胞HIF-1α表达上调,LncRNA HOTAIR可能通过HIF-1α途径参与瘢痕疙瘩形成。

  • 标签: 瘢痕疙瘩 角蛋白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低氧诱导因子-1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典型蛋白激酶C(PKC)对低氧诱导的小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Dynal MPC-1磁分离器分离含铁粉的远端肺小动脉,原代培养并鉴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应用PKC激动剂(PMA)、PKCα抑制剂(safingol)、PKCβⅠ抑制剂(Go6976)、PKCβⅡ抑制剂(LY333531)分别干预细胞。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cPKC亚型蛋白表达变化以及ERK1/2、Akt磷酸化水平变化。应用PKCα、PKCβ的慢病毒载体,通过病毒转染技术特异性敲减目标基因活性,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低氧诱导小鼠PASMC中cPKC亚型蛋白表达变化,以及ERK1/2、Akt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采用Brdu法,检测到用safingol、Go6976、LY333531分别抑制cPKCα、βⅠ和βⅡ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与低氧对照组相比,Br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35±0.26)% vs(11.28±0.43)%,(3.76±0.25)% vs(7.98±0.28)%和(4.12±0.46)% vs(7.78±0.53)%;且PMA在常氧条件下可显著促进PASMC的增殖能力,与常氧对照组相比,Br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65±0.47)% vs(6.34±0.52)%,(9.34±0.38)% vs(5.42±0.21)%和(7.78±0.53)% vs(4.12±0.46)%;此外经过PKCα、PKCβ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也发现低氧转染组的PASMC增殖能力较空载对照组显著下降,Br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58±0.54)% vs(5.97±0.63)%。用safingol、Go6976、LY333531分别抑制cPKCα、βⅠ和βⅡ表达后,低氧诱导的PASMC中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使用safingol之后,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56±0.07 vs 1.08±0.13和0.49±0.04 vs 0.97±0.08,使用Go6976之后,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41±0.09 vs 0.79±0.10和0.48±0.09 vs 0.82±0.16,使用LY333531之后,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42±0.03 vs 0.87±0.06和0.34±0.07 vs 0.78±0.05;PMA可使常氧条件下PASMC中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增高,分别为1.25±0.12 vs 0.41±0.07和0.98±0.06 vs 0.37±0.08;利用病毒转染技术对cPKCα、β的表达进行特异性敲底,发现在低氧条件下,转染细胞后均可使细胞中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其磷酸化水平为0.29±0.06 vs 0.76±0.05,而Akt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激动剂及抑制剂干预或病毒转染可使PASMC中cPKCα、βⅠ和βⅡ表达下降,可显著抑制低氧诱导的小鼠远端PASMC异常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PKCα、βⅠ和βⅡ蛋白表达上调有关。低氧可能通过上调cPKCα、βⅠ和βⅡ的蛋白表达,使得ERK1/2磷酸化水平增高,最终引起小鼠远端PASMC的异常增殖,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

  • 标签: 高血压,肺性 增殖 低氧 蛋白激酶C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氧微环境对胃癌细胞增殖、转移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分子学机制。方法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CCK-8)、Transwell法检测SGC-7901细胞低氧处理后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应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Hiseq)对低氧处理后的微小RNA(miRNA,miR)差异基因进行检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干扰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法验证低氧环境下HIF-1α诱导miR-210的能力;后在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及癌周组织中检测miR-210的表达,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相关性;接下来进一步在体外上调/抑制miR-210后,应用CCK-8、Transwell检测miR-210对胃癌细胞株AGS、SGC-7901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后应用生物信息分析、报告基因实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靶基因干扰实验探讨其发挥功能的具体分子学机制。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常氧组比较,低氧可明显促进SGC-7901细胞的增殖(0.43±0.13比0.56±0.17,t=5.43,P<0.05)、迁移(250±28比390±30,t=10.28,P<0.05)及侵袭能力(220±40比310±45,t=9.74,P<0.05);miR-210低氧处理后显著上调的差异miRNA之一;低氧在胃癌细胞中可通过HIF-1α诱导miR-210的表达;胃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R-210与肿瘤的大小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miR-210可明显促进AGS与SGC-7901细胞的增殖(0.58±0.16比0.73±0.21,t=6.58,P<0.05)、(0.53±0.11比0.63±0.25,t=7.18,P<0.05),迁移(200±20比295±35,t=8.36,P<0.05)、(185±20比260±10,t=7.54,P<0.05),及侵袭(150±25比215±30,t=5.87,P<0.05)、(145±25比190±30,t=4.37,P<0.05)能力,而其拮抗剂却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上述恶性能力;最后Western blot等研究表明磷脂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是miR-210在胃癌细胞中发挥促癌功能的靶基因。结论低氧环境下HIF-1α介导miR-210可通过靶向调控PTEN的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能力。

  • 标签: 胃癌 低氧诱导因子1α 增殖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氧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微小RNA(miR)-1278对巨噬细胞M2极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收集正常条件和缺氧肺癌细胞的培养上清液,差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iR-1278的表达水平。运用收集的外泌体(各10 μg)处理CD14+单核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诱导细胞M2型分化,流式细胞术评估分化效果。miR-1278 mimic、miR-1278 inhibitor以及各自的阴性对照转染CD14+单核细胞,检测M2型巨噬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趋化因子CC配体18(CCL-1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分泌量。预测、筛选和验证miR-1278的靶基因,研究miR-1278对靶基因及其下游通路的调节作用。常氧和低氧CL1-5细胞外泌体分别与通路抑制剂WP1066或miR-1278 inhibitor处理CD14+单核细胞,检测M2型巨噬细胞比例,并研究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肺癌细胞迁移和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作用。采用Student′s 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多组间数据差异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与常氧肺癌细胞比较,低氧肺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数量显著增加(0.8~1.5倍,P<0.05)。过表达和抑制miR-1278的水平分别促进常氧(12.06%比38.21%,P<0.05)和抑制低氧(30.55%比9.53%,P<0.05)巨噬细胞的M2极化,伴随IL-10、CCL-18和VEGF-A分泌量的变化。miR-1278靶向抑制磷酸酶SHP-1的表达(约70%,P<0.05),进而促进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活性。WP1066(STAT3抑制剂)处理可以抑制低氧肺癌细胞外泌体诱导的M2极化,WP1066和miR-1278 inhibitor均可抑制低氧肺癌外泌体诱生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肿瘤细胞迁移和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诱导作用。结论低氧肺癌来源的外泌体携带的miR-1278通过靶向抑制SHP-1的表达,激活STAT3通路,从而诱导巨噬细胞的M2极化,有助于构建免疫抑制微环境,进而促进肿瘤迁移和血管形成。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巨噬细胞M2极化 外泌体 微小RNA-1278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 简介:摘要:铜杆是电缆行业的主要原料,连铸连轧法,其特点是电解铜板在竖炉中熔化后,铜液通过上流槽、保温炉、下流槽、计量仓、中间包,从中间包浇嘴尖进入封闭的模腔内,采用较大的冷却强度进行冷却,形成铸坯,经过铣边机切削毛边,然后进行多道次轧制将原来的铸造组织再结晶形成铜杆,生产的低氧铜杆为热加工组织,含氧量一般为200〜400ppm的之间。具有产量高、能耗低优点。

  • 标签: 低氧铜杆 拉丝 降低断线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氧外泌体circ_000543对乳腺癌(breast cancer,BC)细胞增殖与侵袭的作用。方法借助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circ_000543在BC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可能对其进行调控的转录因子。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与ChIP实验验证YY1转录因子与circ_000543的调控关系。对BC细胞进行缺氧诱导,分离常氧BC细胞及缺氧BC细胞的外泌体,qRT-PCR检测circ_000543在外泌体中的表达。干预外泌体中circ_000543与YY1的表达,并与常氧条件下的BC细胞进行共培养。CCK8与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结果qRT-PCR实验发现,与MCF-10A细胞(1±0.11)和常氧细胞分离的外泌体(1±0.10)比较,circ_000543在BC细胞(1.59±0.13)及低氧细胞分泌的外泌体(1.63±0.12)中均表达上调(t=6.001, P=0.004; t=6.986, P=0.002)。缺氧细胞外泌体能促进常氧BC细胞的增殖与侵袭,敲减circ_000543后部分抵消外泌体的作用。YY1能作为转录因子促进circ_000543在BC细胞中的表达。敲减YY1后circ_000543的表达被抑制,同时也能抑制外泌体对BC细胞增殖与侵袭的作用。结论转录因子YY1诱导低氧细胞外泌体中的circ_000543进而促进BC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 标签: circ_000543 乳腺癌 外泌体 YY1转录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9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70例;年龄67~96岁[(82.6±6.2)岁]。以急诊就诊时吸入室内空气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80 mmHg为参考标准,分为低氧血症组(51例)和非低氧血症组(48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体重指数(BMI)、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术前胸部CT诊断的肺部疾病[肺不张、胸腔积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受伤至就诊时间、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KATZ指数、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MRC)呼吸困难评分、数字疼痛评分(NRS)、吸烟、饮酒、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既往脑梗死、冠心病)、体温、首次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生化检查(血清白蛋白、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电解质检查(血钠、血钾)及其他相关检查[D-二聚体、心房钠尿肽(BNP)、乳酸]。采用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术前低氧血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BMI、术前CT诊断的肺部疾病、受伤至就诊时间、Barthel指数、KATZ指数、NRS、吸烟、饮酒、基础疾病、体温、首次红细胞计数、生化检查、电解质检查、其他相关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SA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mMRC呼吸困难评分、首次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A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mMRC呼吸困难评分、首次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血症有一定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MRC呼吸困难评分高(OR=2.30,95%CI 1.10~4.81,P<0.05)、白细胞计数高(OR=1.24,95%CI 1.05~1.45,P<0.05)、C-反应蛋白水平高(OR=1.02,95%CI 1.01~1.03,P<0.05)和血红蛋白水平高(OR=1.04,95%CI 1.01~1.07,P<0.05)与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血症显著相关。结论高mMRC呼吸困难评分、高白细胞计数、高水平C-反应蛋白及高水平血红蛋白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前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髋骨折 老年人 危险因素 术前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钢材生产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钢材生产过程中存在超低氧特殊钢生产含氧量偏高的问题,致使钢材中掺有大量的夹杂物,降低了钢材的生产质量,影响钢材的使用性能,需要钢材企业以及生产商引起重视,通过超低氧特殊钢生产技术的应用,提高钢材生产质量。此次论文先是对钢材生产进行了介绍,随后又对超低氧特殊钢生产技术的应用展开了研究。

  • 标签: 超低氧特殊钢 生产技术 技术研究 技术应用 夹杂物
  • 简介:【摘要】氢氧化铝煅烧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目前国内外氧化铝行业使用的煅烧设备主要有流态闪速焙烧炉和循环流态焙烧炉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探讨降低氧化铝焙烧炉出口含尘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氧化铝 焙烧炉 出口含尘 措施
  • 简介:摘要:低氧铜杆是电缆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占据了电缆工业的很大一部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电缆的生产设备、规格和品种要求也有所增加,生产设备在速度、多头牵引、封装系列等方面有所发展。,规范发展为细线、超细细线、彩绘线、镀锌线等方向。上面还要求铜原料的性能。在铜线拉伸和贴合过程中,由于低氧铜原料内部质量差以及随后的拉拔过程质量差,铜线表面受损,铜颗粒脱离铜基,凹洞、毛刺等质量差。出现在铜表面。在后续拉伸过程中,特别是在准备微导体时,铜制原料受到三次应力,而应力集中在缺陷处会导致断裂。此外,由于线阵的缺陷,在绘制和拼接线的制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拼接层不均或拼接层脱落,影响绘制和拼接线产品的质量。同时铜粉大量脱落,进入润滑液,降低润滑液质量,堵塞牵引或油漆模块,薄膜线阵,甚至出现牵引断裂。

  • 标签: 低氧铜杆线 铜粉剥离 原因分析 对策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复苏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8月转入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复苏的220例外科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入ICU 30 min氧合指数分为低氧血症组(≤300 mmHg,1 mmHg≈0.133 kPa)和非低氧血症组(>300 mmHg)。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患者早期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观察低氧血症患者入ICU次日晨氧合指数改善情况,分析与低氧血症改善相关的因素。结果220例术后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为36.8%(81/220),其中普外科术后患者低氧血症病例数最多,占42.0%(34/81);骨科低氧血症发生率最高,达53.3%(16/30)。单因素分析表明,体质量指数(BMI)、术中出现低氧血症、微创手术均是影响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检验值分别为-2.566、12.352、0.033,P值分别为0.010、0.000、0.019)。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现低氧血症和BMI均为术后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低氧血症:优势比(OR)=3.602,95%可信区间(95%CI)为1.143~3.817,P=0.001;BMI:OR=1.119,95%CI为1.026~1.208,P=0.036〕。81例发生低氧血症患者入ICU次日晨低氧血症改善率为63.0%(51/81);肺功能障碍为影响术后患者低氧血症改善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00,95%CI为0.052~0.763,P=0.019)。结论外科术后早期可发生低氧血症,术中低氧血症和BMI为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低氧血症 术后患者 危险因素 肺功能障碍 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PACU)28例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确保患者麻醉恢复期生命安全,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方法回顾2019.1月-2021年12 期间收住我院 PACU 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的28例患者,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查找原因并拟定对策。 结果 PACU 患者中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共 28 例, 占 PACU 患者总数的 0.13% , 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 、年龄≥65 岁、四肢大手术、胸科手术后和肌松药残留是导致 PACU 严重低氧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 结论 针对诱发因素, 加强术前健康教育、 加强苏醒期监测、 细化转运流程等干预措施持续质量改进, 以期降低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保证患者苏醒期安全, 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严重低氧血症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氧化铝生产中,赤泥分离和洗涤工序主要负责将铝酸钠溶液中的赤泥分离出来,然后用热水进行四次洗涤,在此过程中,铝酸钠溶液会发生水解,造成氧化铝损失,影响氧化铝综合回收率。生产上可采取有效措施管控赤泥洗涤过程中氧化铝水解损失,优化赤泥A/S指标。通过分析铝酸钠溶液水解损失情况和机理,采取提高沉降槽温度、减少沉降槽存量、控制合适的泥层高度、提高赤泥洗涤效率等措施,减少赤泥分离和洗涤过程中的水解损失,对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铝酸钠溶液 洗涤效率 水解损失 清液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ng-(1-7)及Mas受体拮抗剂A779对低氧诱导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及PKCα/Akt信号分子在低氧诱导小鼠PASMCs中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选取C57BL/6J健康成年小鼠,使用磁性分离法原代培养小鼠PASMCs,选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使用三气培养箱进行低氧处理,给予Ang-(1-7)及Mas受体拮抗剂A779进行药物干预。实验共分为6组,即常氧组、常氧+Ang-(1-7)组、低氧组、低氧+Ang-(1-7)组、低氧+Ang-(1-7)+A779组和低氧+A779组。使用CCK-8检测各实验组小鼠PASMCs增殖情况;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实验组PKCα/Akt蛋白分子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经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原代培养PASMCs纯度约90%。低氧24 h后,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常氧+Ang-(1-7)组与低氧+Ang-(1-7)组间细胞增殖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氧+Ang-(1-7)+A779组和低氧+A779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值均<0.05)。随着低氧时间延长至48、72 h,各低氧细胞增殖能力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低氧+Ang-(1-7)组、常氧+Ang-(1-7)组的PKCα蛋白表达均降低,低氧+Ang-(1-7)+A779组和低氧+A779组的PKCα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常氧组比较,常氧+Ang-(1-7)组、低氧组Akt蛋白分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氧+Ang-(1-7)组、低氧+Ang-(1-7)+A779组和低氧+A779组Akt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抑制Ang-(1-7)特异性Mas受体可促进低氧环境下小鼠PASMCs增殖,该过程可能通过提高PKCα、Akt信号分子的表达实现。Ang-(1-7)可抑制该过程中Akt信号分子表达,但尚未发现对PKCα信号分子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平滑肌 细胞低氧 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B Ang-(1-7)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上引连铸保温炉铜溶液表面覆盖物、溶液的纯净度及上引速度等因素成功得到一套成熟的超低氧无氧铜杆的生产制备技术。通过1140℃熔炼温度并将过渡腔烘烤的干燥木炭添加到保温炉,并形成厚度200 mm的表面覆盖,在引杆速度为1.5 m/min时制备得到的无氧铜杆氧含量低于5ppm,其抗拉强度约为180 MPa,伸长率超过50 %,可以很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扁线用铜杆的要求。

  • 标签: 新能源汽车 无氧铜杆 上引连铸 氧含量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由于上气道阻塞导致气流减少或暂停、以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片段化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睡眠呼吸障碍。OSA可引起全身各靶器官系统的损害,尤以心血管系统为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关于OSA引起系统性损害的评估以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便对OSA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然而,由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传统指标在评估疾病严重性等方面具有局限性,有必要探索其他评价指标以获取OSA多维度的特征。低氧负荷可以更好地量化OSA的严重程度、捕捉OSA相关的疾病负荷。本文立足低氧负荷这一指标,综述其定义及提出、测算方法及其在OSA所致不良后果预测中的优势及临床意义,以期为对OSA患者实现更好的管理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医疗服务带来了沉重负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一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虽然血氧饱和度已经很低,但其本身并无明显的呼吸困难等不适,被称为"沉默性低氧血症"。这部分患者的病情可能会发生突然而快速的恶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危及生命。及早识别这一部分患者,并对其进行积极治疗,可能会更好地判断是否对其使用辅助通气治疗,进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文章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沉默性低氧血症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便对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沉默性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提出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苏醒质量 方法 研究筛选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200名,观察并整理记录其术后转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后发生低氧血症及基本信息、各项化验检查结果、术中手术及麻醉情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建立关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的预测模型。结果 共有200例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为85例,发生率为4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26、年龄≥65岁、术后输液量及ASA分级Ⅱ级及以上是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 麻醉苏醒室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概率较高,以年龄、ASA分级、体重指数、手术部位建立预测模型,可降低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麻醉苏醒室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麻醉恢复室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纳入2020年3月到2022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14例全身麻醉患者进行试验,监测和记录其手术后转入恢复室的血氧饱和度和基本信息、术中麻醉情况、各项检验指标,开展回归分析。结果:发生低氧血症的患者占比21.79%,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体重指数≥25、ASA分级Ⅱ级以上、胸部手术是引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P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术后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低压低氧是高海拔地区最主要特征,心脏是机体耗氧最大的组织器官,对缺氧十分敏感。大量研究佐证了微小RNA与心血管系统损伤的相关性,但高原低氧环境致心血管系统损伤与微小RNA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总结该领域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今后研究趋势以及存在的利弊,以期为高原低氧环境致心血管系统损伤的治疗和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标签: 低压低氧 心血管系统 损伤 微小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