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癌胚抗原(CEA)检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共57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纳入同期入院的57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CYFRA21-1、NSE和CEA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肺癌组和肺良性疾病组CYFRA21-1、NSE和CEA血清学中位水平分别为3.71(2.31,9.61) ng/ml比1.99 (2.50,3.58) ng/ml、17.78 (13.65,26.60) ng/ml比15.55(11.67,18.45) ng/ml和4.23(2.06,10.91) ng/ml比2.33(1.62,3.5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6、-2.474、-3.500,P均<0.05);CYFRA21-1、NSE和CEA在肺癌组与肺良性疾病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比33%、67%比33%、和42%比16%,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596、12.667和4.331,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49)高于CEA 、NSE和CYFRA21-1单项检测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690、0.634和0.663)。结论血清CYFRA21-1 、NSE与CEA均可作为肺癌血清学诊断指标,且CYFRA21-1联合NSE 、CEA检测能明显提高肺癌阳性检出率,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辅助诊断。

  • 标签: 肺癌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癌胚抗原 联合检测 早期辅助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发肿瘤无大血管侵犯的肝细胞癌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前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靶环样强化联合甲胎蛋白水平评估肝细胞细胞角蛋白19(CK19)表达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220例单发肿瘤无大血管侵犯肝细胞癌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71例,女49例;年龄为(56±11)岁。220例患者中,CK19表达阳性52例,CK19表达阴性168例。观察指标:(1)不同CK19表达状态患者MRI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2)不同CK19表达状态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3)不同CK19表达状态患者的MRI检查特征比较。(4)影响患者CK19表达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测价值。连续变量采用Shapiro-Wilk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将临床及影像特征比较P<0.05的相关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1)不同CK19表达状态患者MRI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CK19表达阳性患者MRI检查结果显示:T1加权成像平扫瘤体呈低信号;动脉期瘤体呈环状高强化;门静脉期瘤体呈周边廓清;延迟期瘤体呈中央强化;弥散加权成像(DWI)瘤体呈靶环样高信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CK19表达阳性。CK19表达阴性患者MRI检查结果显示:T1加权成像平扫瘤体呈低信号;动脉期瘤体呈非环状高强化;门静脉期瘤体呈非周边廓清;延迟期瘤体对比周围肝组织呈低信号;DWI瘤体呈均匀高信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CK19表达阴性。(2)不同CK19表达状态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CK19表达阳性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甲胎蛋白(AFP)≥400 μg/L分别为3.07(2.21,4.41)×109/L、26例;CK19表达阴性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72(2.05,3.51)×109/L、48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6,χ²=8.17,P<0.05)。(3)不同CK19表达状态患者的MRI检查特征比较。CK19表达阳性患者的瘤体长径≥5 cm、瘤体强化方式为靶环样强化分别为34例、22例;CK19表达阴性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82例,24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4.38,18.86,P<0.05)。(4)影响患者CK19表达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测价值。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FP≥400 μg/L和靶环样强化是肝细胞癌患者CK19表达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09,3.23,95%可信区间(CI)为1.06~4.13,1.49~6.99,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靶环样强化预测CK19表达阳性的AUC为0.64(95%CI为0.57~0.71),灵敏度为42.31%,特异度为85.71%;AFP≥400 μg/L预测CK19表达阳性的AUC为0.61(95%CI为0.53~0.68),灵敏度为51.00%,特异度为71.43%;靶环样强化联合AFP≥400 μg/L预测CK19表达阳性的AUC为0.69(95%CI为0.61~0.77),灵敏度为67.31%,特异度为63.10%。结论靶环样强化和AFP≥400 μg/L是预测单发无大血管侵犯的肝细胞癌患者CK19表达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2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术前评估CK19表达状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细胞角蛋白19 危险因素 预测
  • 作者: 汤珣 王勇 严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江苏省肿瘤医院 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检验科 江苏省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及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9,南京大学医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医学分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运RNA来源的小分子片段770(tRF-770)调控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CKAP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MINTbase数据库v2.0序列与基因组中成熟的tRNA进行比对,确认tRF-770的染色体定位;TA克隆实验鉴定tRF-770;利用TargetScan和miRBase数据库分析预测tRF-770的靶基因;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CKA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选择乳腺癌细胞株MDB-MA-231和MCF7,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tRF-770过表达组(转染tRF-770过表达序列)及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另外设立tRF-770过表达+CKAP2-HA组(共转染tRF-770过表达序列与CKAP2过表达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中tRF-770的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并进行挽救实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tRF-770的靶基因;蛋白印迹法检测CKAP2-ERK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RF-770与9类tRNA剪切修饰的5'端完全匹配,TA克隆测序验证结果表明产物大小以及碱基与预期tRF-770序列一致。基于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发现CKAP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t=7.21,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MDA-MB-231细胞中,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tRF-770过表达组tRF-77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2.42±0.11、3.7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95.00,P<0.001);在MCF7细胞中,3组tRF-77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2.45±0.21、3.2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30,P<0.001);两种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tRF-770过表达组中tRF-770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tRF-770与CKAP2 mRNA 3'UTR结合。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在MDA-MB-231、MCF7细胞中,第3天和第4天tRF-770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P<0.05);第3天和第4天阴性对照组与tRF-770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K-8法挽救实验结果显示,在两株乳腺癌细胞中,tRF-770过表达+CKAP2-HA组自转染第2天起,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tRF-770过表达组(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两种乳腺癌细胞中,tRF-770过表达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KAP2、p-ERK2、PCNA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5);ERK2蛋白在MDA-MB-231细胞中表达量变化较小,而在MCF7细胞中tRF-770过表达组蛋白表达下降。结论tRF-770可能通过CKAP2-ERK2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 标签: 乳腺肿瘤 转运RNA 细胞增殖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蛋白23(Keratin 2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生物学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69例胃癌患者术后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癌细胞中Keratin 23的表达水平,通过χ2检验结果分析Keratin 23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分析Keratin 23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预后关系;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侵袭实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敲除Keratin 23表达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凋亡情况、侵袭能力、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和细胞外调节激酶(ERK)总蛋白及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Keratin 23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高表达(癌组织3.99±1.28,癌旁正常组织2.04±1.34,t=8.699,P<0.05),Keratin 23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有显著关系(χ2=1.806、0.255、0.569,P<0.05),并且Keratin 23高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差[低表达33.7%(139/412),高表达23.9%(111/463),P<0.05];当利用小干扰RNA(siRNA)敲低Keratin 23的表达后,胃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法:tBGC-823=3.154,tMGC-803=5.094,P<0.05;MTT实验:t24 h=2.381,t48 h=4.462,t72 h=8.618,P<0.05)、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tBGC-823=4.778,tMGC-803=3.830,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BGC-823=18.910,tMGC-803=19.570,P<0.05),并可降低p38和ERK通路的磷酸化水平(tp-p38=4.171,tMGC-803=2.624,P<0.05)。结论Keratin 23对胃癌具有促癌作用,其可能通过p38和ERK相关通路介导胃癌的发展。

  • 标签: 胃癌 角蛋白23 p38 细胞外调节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抗CD19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B细胞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抗CD19CAR-T细胞治疗的效果观察。结果 在10例患者中,6例存活,4例死亡。对于患者产生的相关不良反应,都在治疗后得到痊愈。结论 在难治复发B细胞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以抗CD19CAR-T细胞进行治疗,可发挥一定作用,也能够实现对不良反应的控制。

  • 标签: 抗CD19CAR-T细胞 治疗 难治复发B细胞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建立一种检测胰岛β细胞去分化状态的方法。方法实验研究。常规培养胰岛Min6(小鼠β细胞系)、αTC1-6(小鼠α细胞系)、HepG2(人肝癌细胞)和F9细胞(小鼠畸胎瘤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合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或棕榈酸(PA)过夜处理Min6细胞制备β细胞去分化模型。细胞染色采用抗-嗜铬粒蛋白A(ChgA)、抗-胰岛素(Ins)、抗-胰高血糖素(Gcg)、抗-SRY盒转录因子9(Sox9)和抗-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抗体进行,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蛋白表达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Min6细胞高度表达Ins和ChgA,αTC1-6细胞高度表达Gcg,HepG2细胞高度表达Sox9,F9细胞高度表达Oct4,阳性率在90%左右。炎性因子(IL-1β+TNFα)处理Min6细胞导致Ins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降低(92.775%±1.702%比97.125%±0.246%,P=0.045),Sox9染色阳性细胞增加(41.675%±0.390%比25.875%±3.348%,P=0.003),但ChgA和Oct4染色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PA处理Min6细胞后,Gcg染色阳性细胞数量上升(54.500%±3.597%比41.160%±3.007%,P=0.02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结果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的趋势一致。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可检测各去分化模型中不同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为判断胰岛β细胞的去分化状态提供了新的手段。

  • 标签: 胰岛素分泌细胞 细胞去分化 流式细胞术 胰岛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体外研究协同抑制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1(FGL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3(Tim3)双免疫逃逸通路,联合增强T淋巴细胞活性,显著抑制HCC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和肿瘤生长的效用及机制。方法构建敲除、稳定转染的5组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G2-FGL1-KO、HepG2-FGL1-KO-Tim3(-)、HepG2-LAG-3-KO、HepG2-LAG-3-KO-Tim3(-),并以此构建5组细胞株移植瘤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成瘤模型。通过质量细胞计数法测定淋巴细胞CD8+T亚群表达水平,并测定肿瘤生长大小体积变化。采用t和χ2检验。结果实验期间,5组中位肿瘤生长速率分别为149、136、81、75、68 mm3/d。5组中位肿瘤体积分别为1.18、0.91、0.37、0.45、0.29 g。与HepG2组比较HepG2-FGL1-KO组和HepG2-LAG-3-KO组动物瘤体积显著小于HepG2组(t=7.582,P<0.05),HepG2-FGL1-KO-Tim3(-)和HepG2-LAG-3-KO-Tim3(-)组动物肿瘤体积又显著小于单独敲除组(t=3.953,P<0.05)。同时,5组中位CD8+T细胞亚群表达量分别为2.1×107、2.9×107、3.8×107、7.7×107、13.2×107。HepG2-FGL1-KO-Tim3(-)和HepG2-LAG-3-KO-Tim3(-)组CD8+T细胞亚群表达活性显著高于FGL1和LAG-3单抑制组(t=2.988,P<0.05),而两个单抑制组的CD8+T细胞亚群表达活性又显著高于HepG2对照组(t=6.416,P<0.05)。结论单一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对于遏制肿瘤逃避免疫杀伤存在局限性,多个免疫检查点因子信号通路联合抑制相较于单一通路的单控,将显著调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激活和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毒性表达。

  • 标签: 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长链非编码RNA-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 协同效应 免疫逃逸 T淋巴细胞表达 肝细胞癌 肿瘤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同源蛋白C(CDC25C)对肾细胞癌进展与舒尼替尼治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析基因本体论(GO)细胞周期数据集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肾癌舒尼替尼耐药基因集,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鉴定出差异表达的CDC25C基因。在Caki-1与786-O细胞系中转染CDC25C小干扰RNA(siRNA)及其阴性对照,通过细胞活性检测、集落形成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CDC25C对肾癌增殖、迁移和侵袭潜能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CDC25C蛋白表达,给予舒尼替尼处理探究CDC25C对肾癌靶向治疗敏感性的影响。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进一步明确CDC25C潜在的作用通路。采用t检验及Anova-test等进行组间差异分析,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CDC25C在肾癌组织中表达量(0.45±0.54)显著高于正常组织(0.07±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58,P<0.01)。生存分析显示CDC25C高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期(63.7个月)显著低于低表达组(9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9.860,P<0.01)。敲低CDC25C后Caki-1细胞克隆形成数目[(56.33±7.77)个]低于对照组[(111.67±17.50)个,t=4.991,P<0.01]、侵袭细胞数[(81.33±9.02)个]低于对照组[(201.00±18.52)个,t=10.006,P<0.01],舒尼替尼半抑制浓度(IC50)值[(0.35±0.19) μmol/L]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6.73±1.47) μmol/L,t=7.439,P<0.01],786-O细胞趋势一致。结论CDC25C在肾癌中表达增高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与舒尼替尼耐药性,靶向CDC25C作用轴有望进一步遏制肾癌进展。

  • 标签: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同源蛋白C 肾癌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髓鞘少突胶质细胞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为近年来确立的一类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以血清可检测出抗全长髓鞘少突胶质细胞蛋白IgG1为关键诊断标准。该疾病尽管与多发性硬化、水通道蛋白4抗体相关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些类似,但其具有相对特殊的病程、病理学以及影像学特征,应作为独立的病种去探讨和研究。文中拟对MOGAD的致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概述,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 标签: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脱髓鞘自身免疫疾病 视神经脊髓炎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是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有效方法,尤其在B细胞血液肿瘤中表现突出。虽然在临床中观察到较高的缓解率,但大部分患者在CAR-T治疗后仍会复发。随着CAR-T疗法在B细胞肿瘤和其他血液恶性肿瘤中的广泛应用,需要对其复发机制和治疗策略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免疫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B细胞血液肿瘤 复发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尿集聚蛋白羧基片段(uCAF)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性能评估并探讨其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1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健康体检者156例作为对照。记录患者临床基础信息、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肌酐值等,收集尿液标本进行尿肌酐、尿α1微球蛋白(uα1M)、尿免疫球蛋白G(uIgG)、尿白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和uCAF检测。评估uCAF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最佳反应条件、线性范围、检测限和批内批间变异系数。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251例患者分为G1~G5期,分别为116、22、28、55和30例;再将16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G1~G3期)患者按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A1亚组(79例)、A2亚组(48例)和A3亚组(39例),根据uα1M水平分为uα1M 亚组1(83例)、uα1M 亚组2(42例)、uα1M 亚组3(41例),根据uIgG水平分为uIgG 亚组1(83例)、uIgG 亚组2(42例)、uIgG 亚组3(41例)。采用Spearman法分析uCAF水平与eGFR、UACR、uα1M和uIgG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uCAF酶促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97~2 000.00 ng/ml,检出限为2.28 ng/ml,批内变异系数为1.15%、1.57%,批间变异系数为1.63%、5.78%,生物参考区间<95.35 μg/g Cr;(2)G1~G3期uCAF水平和阳性率(UACR≥30 mg/g)随着eGFR下降而升高,uCAF水平与eGFR值呈负相关(r=-0.543,P<0.000 1),阳性率由24.14%(28/116)升高至85.71%(24/28)。G4~G5期uCAF水平和阳性率随着eGFR下降而下降,uCAF水平与eGFR值呈正相关(r=0.495,P<0.001),阳性率由30.91%(17/55)降至23.33%(7/30);(3)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UACR的升高,uCAF水平和阳性率也逐渐升高,uCAF水平与UACR值呈正相关(r=0.602,P<0.001),A1亚组中uCAF阳性率达21.52%(17/79);(4)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CAF水平与uα1M、uIgG水平均呈正相关(r=0.757、0.596,P均<0.001)。结论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用于检测CAF有良好的分析性能,是监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损伤和进展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肾病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集聚蛋白羧基片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联合外周血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mRNA检测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江阴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治疗的80例子宫颈炎等子宫颈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基因芯片检测2组患者子宫颈石蜡包埋组织的HPV-DNA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yclin A、CDK2 mRN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的相关因素。以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HPV-DNA和外周血cyclin A、CDK2 mRN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HPV-D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75.00%(60/80)比13.75%(11/80),P<0.05];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cyclin A、CDK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08、1.49±0.07,均高于对照组(0.11±0.03、1.14±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工流产>1次(OR=3.093,95% CI 1.386~6.899,P=0.021)、初产年龄≤18岁(OR=3.684,95% CI 1.651~8.219,P=0.013)、HPV-DNA阳性(OR=4.125,95% CI 1.849~9.202,P=0.001)及外周血cyclin A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OR=3.800,95% CI 1.703~8.478,P=0.006)、CDK2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OR=4.821,95% CI 2.161~10.756,P=0.008)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PV-DNA和外周血cyclin A、CDK2 mRNA单独及三者联合诊断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9(95% CI 0.700~0.838)、0.756(95% CI 0.688~0.823)、0.755(95% CI 0.689~0.820)、0.827(95% CI 0.766~0.888)。结论HPV-DNA和外周血cyclin A、CDK2 mRNA相对表达量可用于辅助诊断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且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更高。

  • 标签: 宫颈肿瘤 癌,鳞状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周期蛋白A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霉素诱导的MCF-7耐药细胞(MCF-7/Adriamycin,MCF-7/ADR)中转运RNA及其来源片段(tRNA-Derived small RNAs,tDRs)表达谱变化,筛选出调控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的tDRs。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MCF-7/ADR细胞的tDRs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tDRs。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对差异tDRs进行生物学通路分析。细胞凋亡实验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染后细胞凋亡能力和凋亡相关基因。两两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MCF-7/ADR细胞中73条tDRs存在差异(差异倍数>2,P<0.05)。生物学分析示tDRs的主要功能及通路和肿瘤相关,尤其是上调的tDRs(tRF-58-75-Ala-AGC-1,tRF-58-75-Ala-AGC-5,tRF-58-75-Pro-AGG-1-M7和tRF-59-76-Tyr-GTA-4)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转染tRF-58-75-Ala-AGC-1抑制剂后,MCF-7/ADR转染组细胞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83.34±1.95)%比(71.12±5.01)%,t=3.937,P<0.05];MCF-7/ADR转染组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 mRNA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0.58±0.23比1.00±0.05),t=3.025,P<0.05);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7、9 mRNA表达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1.29±0.11、1.50±0.16、1.22±0.07比1.00±0.05,t=4.226、5.296、4.174,P<0.05)。结论MCF-7/ADR细胞的tDRs表达存在差异。

  • 标签: 转运RNA 阿霉素耐药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蛋白-4 (CTLA-4)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应答负性调节因子,作为自身免疫与免疫缺陷之间的纽带,其突变可导致一种兼有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特征的复杂综合征。本病例由CTLA-4基因突变导致,以腹泻、肠黏膜淋巴组织增生、反复肺部感染、皮疹为主要表现,通过对患者家族进行家系验证,明确了基因突变的来源。因该病罕见,临床中容易被忽视而贻误诊治,现报告1例患者的多学科诊治经过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腹泻 多学科协作 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蛋白-4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ALPS样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癌(oncocytic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OPRCC)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征,并与1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比较。方法收集2003年10月至2021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6例)和海军第九七一医院(3例)共19例具有嗜酸细胞形态乳头状肾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学分析,并与同期诊断的15例1型PRCC比较。结果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47~78岁(中位年龄61岁)。13例系体检发现,4例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例因腰痛就诊。病理分期:14例pT1期,1例pT2a期,3例pT3a期,1例pT4期。肿瘤直径1.7~14.0 cm,边界清楚,切面灰黄、灰红色,质软。镜下观察:瘤组织呈乳头状(10%~100%)和腺泡(管)状排列,瘤细胞胞质强嗜酸性,核圆形或不规则,核仁多明显[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核分级Ⅲ级],2例伴有肉瘤样分化,所有病例均可见泡沫样巨噬细胞聚集。免疫组织化学:19例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均弥漫强阳性,肾细胞癌标志物(RCC,18/19)、CD10(17/19)、波形蛋白(16/19)、PAX8(17/19)在绝大多数肿瘤阳性,细胞角蛋白(CK)7(11/19)在约50%的病例表达。14例荧光原位杂交显示,8例存在第7号染色体三体、7例存在第17号染色体三体,二者同时发生的有7例,13例男性中8例Y染色体缺失。19例随访8~120个月,3例于术后8、62和82个月因转移死亡,1例术后36个月复发。与1型PRCC相比,OPRCC往往具有较高的核分级、间质泡沫细胞聚集更常见(P<0.05),CD10和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在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例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9)。结论OPRCC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与1型PRCC有重叠但存在差异,分子学结果支持其属于PRCC的形态学变异。该肿瘤与1型PRCC具有相似的生物学行为,出现肉瘤样分化时预后较差。

  • 标签: 肾肿瘤 诊断,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MCPIP-1)在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8~12周龄,体重230~27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8):假手术组(S组)、不同剂量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组(M1组和M2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和不同剂量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CLP组(M1-CLP组和M2-CLP组)。采用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M1组和M2组假手术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泛素-蛋白酶体抑制MG-132 5、10 mg/kg;M1-CLP和M2-CLP组于CLP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MG-132 5、10 mg/kg。于CLP后6 h时处死大鼠,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1β及IL-6浓度;取肺组织,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MCPIP-1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CLP组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 TNF-α、IL-1β及IL-6浓度升高(P<0.05),M1组、M2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P组肺组织MCPIP-1及其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1组和M2组肺组织MCPIP-1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CLP组比较,M1-CLP组和M2-CLP组肺损伤评分、W/D比值、BALF TNF-α、IL-1β及IL-6浓度降低,肺组织MCPIP-1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MCPIP-1在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时发挥内源性保护作用。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蛋白A为主重复序列蛋白(glycoprotein A repetitions predominant,GARP)通过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参与调控结核病发病的作用,以期为结核病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同时招募6例结核潜伏感染患者和16名健康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入组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reg的占比,以及Treg上GARP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6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23例未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17例患者治疗<3个月,10例患者治疗3~<6个月,10例患者治疗≥6个月。活动性肺结核未治疗组CD4+CD25+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rotein 3,Foxp3)+Treg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7.50%(5.67%, 9.00%),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57%(5.03%,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5.00, P=0.010)。活动性肺结核未治疗组中,表达GARP的CD4+CD25+Foxp3+ Treg占CD4+CD25+Foxp3+ Treg总数的10.37%(7.79%,12.90%),分别高于结核潜伏感染组的7.02%(5.15%,8.81%)和健康对照组的5.33%(4.2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1.00,P=0.040;U=36.00,P<0.001);而结核潜伏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5.00,P=0.095)。活动性肺结核未治疗组中,表达TGF-β1的CD4+CD25+Foxp3+ Treg占Treg总数的7.13%(4.25%,8.89%),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59%(2.10%,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1.00,P=0.001)。抗结核治疗<3个月组、治疗3~<6个月组、治疗≥6个月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CD4+CD8-CD25+Foxp3+Treg中GARP的表达量分别为7.82%(3.94%,13.17%)、6.92%(5.61%,9.47%)和7.26%(5.82%,9.64%);3组中在CD4+CD8-CD25+Foxp3+Treg中TGF-β1表达量分别为11.16%(7.91%,15.23%)、8.66%(5.43%,12.54%)和7.82%(6.01%,9.53%),其中治疗<3个月组TGF-β1的表达量高于治疗≥6个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7.50,P=0.024)。结论Foxp3/GARP/TGF-β1通路可能参与Treg调控结核病发病的免疫机制,GARP有可能成为抗结核治疗的新型靶点。

  • 标签: 糖蛋白A为主重复序列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调节性T细胞 活动性肺结核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典型蛋白激酶C(PKC)对低氧诱导的小鼠远端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Dynal MPC-1磁分离器分离含铁粉的远端肺小动脉,原代培养并鉴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应用PKC激动剂(PMA)、PKCα抑制剂(safingol)、PKCβⅠ抑制剂(Go6976)、PKCβⅡ抑制剂(LY333531)分别干预细胞。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cPKC亚型蛋白表达变化以及ERK1/2、Akt磷酸化水平变化。应用PKCα、PKCβ的慢病毒载体,通过病毒转染技术特异性敲减目标基因活性,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低氧诱导小鼠PASMC中cPKC亚型蛋白表达变化,以及ERK1/2、Akt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采用Brdu法,检测到用safingol、Go6976、LY333531分别抑制cPKCα、βⅠ和βⅡ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能力受到明显抑制,与低氧对照组相比,Br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7.35±0.26)% vs(11.28±0.43)%,(3.76±0.25)% vs(7.98±0.28)%和(4.12±0.46)% vs(7.78±0.53)%;且PMA在常氧条件下可显著促进PASMC的增殖能力,与常氧对照组相比,Br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9.65±0.47)% vs(6.34±0.52)%,(9.34±0.38)% vs(5.42±0.21)%和(7.78±0.53)% vs(4.12±0.46)%;此外经过PKCα、PKCβ的慢病毒载体转染细胞后,也发现低氧转染组的PASMC增殖能力较空载对照组显著下降,Br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58±0.54)% vs(5.97±0.63)%。用safingol、Go6976、LY333531分别抑制cPKCα、βⅠ和βⅡ表达后,低氧诱导的PASMC中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使用safingol之后,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56±0.07 vs 1.08±0.13和0.49±0.04 vs 0.97±0.08,使用Go6976之后,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41±0.09 vs 0.79±0.10和0.48±0.09 vs 0.82±0.16,使用LY333531之后,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42±0.03 vs 0.87±0.06和0.34±0.07 vs 0.78±0.05;PMA可使常氧条件下PASMC中ERK1/2、Akt的磷酸化水平增高,分别为1.25±0.12 vs 0.41±0.07和0.98±0.06 vs 0.37±0.08;利用病毒转染技术对cPKCα、β的表达进行特异性敲底,发现在低氧条件下,转染细胞后均可使细胞中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其磷酸化水平为0.29±0.06 vs 0.76±0.05,而Akt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激动剂及抑制剂干预或病毒转染可使PASMC中cPKCα、βⅠ和βⅡ表达下降,可显著抑制低氧诱导的小鼠远端PASMC异常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PKCα、βⅠ和βⅡ蛋白表达上调有关。低氧可能通过上调cPKCα、βⅠ和βⅡ的蛋白表达,使得ERK1/2磷酸化水平增高,最终引起小鼠远端PASMC的异常增殖,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

  • 标签: 高血压,肺性 增殖 低氧 蛋白激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