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针对基层医院护士职业情况进行探讨,探讨其暴露防护防护不当的原因,针对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针对我院现有护士人员进行调查,共计10例,调查方式以问卷为主,问卷内容主要包含护士人员一般情况,被针刺后的措施,皮下破损的保护情况,接触患者后洗手情况,接触诊断不明病因患者戴口罩情况,针头使用后需要回套针头情况,处理患者痰液以及呕吐物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手套以及处理后洗手,如果出现针头刺伤自己的情况,护士人员需要及时上报等方面。结果: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措施不当主要与护士人员工作时间,受教育程度、自身安全意识以及工作环境、安全措施、护士长管理情况等存在关系。结论:管理人员需要针对护士人员提高管理,改善现有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问题以及暴露防护意识,从而提出避免护士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职业暴露 防护 原因 改进
  • 简介: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庆 400037 摘要:目的 研究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 措施 。 方法 ;分析调查我院妇产科 98 例职业暴露事件中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类型、职业暴露操作及职业暴露防护情况。 结果; 98 例次妇产科职业暴露类型主要包括 ; 锐器伤暴露与血液 、 体液 、 分泌物暴露两种,安瓿术、会阴缝合术、穿刺 / 拔针 / 针帽术是引起尖锐器械损伤和暴露的主要手术。分娩过程中羊水 / 血液溅出、更换会阴垫、接触新生儿是诱发血液 / 体液 / 分泌物暴露的主要操作; 98 例妇产科职业暴露护士对尖锐器械损伤的主要原因、尖锐器械损伤创面的处理、血液病感染途径及妇产科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较好的了解。但戴手套、及时报告职业暴露等防护行为的实施情况不佳。 结论; 妇产科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复杂,护理人员防护实施不到位,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防护管理。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现状 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为临床实践更好的提出有效的指导性措施。方法:从我院 2019 年出现的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中随机抽取 60 例,从暴露类型给予全面分析,总结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类型总体分为血液 / 体液、 锐器伤、 手术刀/ 剪,占比最高的是皮肤暴露于 血液 / 体液( 46.67% ),其次为 锐器伤( 28.33% )、再次为 手术刀 /剪所致的锐器伤 ( 25% ) 。结论:导致护理 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 类型多样 ,并且护理人员对自身职业防护并不重视,所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 标签: 护理人员 血液性职业暴露 原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及风险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间医院发生的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20例,对该20名急诊护士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结果:该20名急诊护士中,15人是因锐器刺伤而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占比75.00%,2人是因黏膜暴露而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占比10.00%,2人是因皮肤破损而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占比10.00%,1人是因完整皮肤暴露而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占比5.00%;采用冲洗方法处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1人,占比5.00%,采用冲洗+挤血处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2人,占比10.00%,采用冲洗+消毒处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4人,占比20.00%,采用冲洗+挤血+消毒处理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13人,占比65.00%。结论:由于防护意识淡薄,急诊的特殊性等因素限制,急诊护士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但通过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护培训及健康教育,可帮助急诊护士提高其护理专业技能与临床护理知识,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诊护士 血源性职业暴露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助产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范的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室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在岗 3名助产士进行职业损伤问卷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每位助产士至少经历过 2次相同的损伤,最多者次数达到了 11次,但防范意识还较为薄弱。结论:加强助产士职业暴露防护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助产士的技能。    【关键词】 助产士; 职业暴露; 危险; 防护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methods of midwife's occupational exposure.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three midwives in my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results, every midwife has experienced at least 2 times of the same injury, the maximum number of times reached 11, but the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is still weak.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protection of midwives' occupational exposure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but also improve the skills of midwive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护士在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并分析如何进行针对性预防。方法:对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我院感染科中护士经常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后采取相应措施,以 2019年 6月— 12月实施措施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防范措施之后感染科护士出现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明显( P<0.05)。结论 : 医院感染科护士在职业中具有较高的危险因素影响,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可以有效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

  • 标签: 感染科 护士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护理职业暴露管理对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风险的作用。 方法 于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 月期间,择取我院 32 名手术室护士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手术室护士管理。于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择取我院 32 名手术室护士为观察组,实施护理职业暴露管理。比较两组对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风险的作用。 结果 职业风险认知比较,观察组事故性危险、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以及工作环境危害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 结论 实施护理职业暴露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风险,可推荐。

  • 标签: 护理职业暴露 手术室 护士 职业风险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索对于急诊护理人员,加强职业 暴露防护行为干预的 实际效果。方法:选择 2013-2014 年与 2018-2019 年我院护理人员 40 名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未实施 防护行为干预 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整理,比较观察组实施 防护行为干预 后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结果;发现实施 防护行为干预 后,观察组发生的职业暴露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也就是说在实施 防护行为干预 之后,能够有效降低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行为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PDCA 循环法在预防职业暴露中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某三甲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数量及原因,并选取全体医护人员作为实施 PDCA 循环前的对照组对象。选取 2019 年实施 PDCA 循环法后全院医护人员为研究组对象,对研究前后发生职业暴露的人数、职业暴露率、迟报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研究组职业暴露发生率( 6.52% )低于对照组( 4.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应用 PDCA 循环法能有效控制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PDCA 循环法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助产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对23名在职产科助产护士实施回顾性调查,内容主要包含:职业暴露情况,基本信息以及护理过程当中的自我保护等。结果:非常多的护士会被产妇羊水,产妇分泌物,血液以及其他液体污染,身体会遭受一些尖锐物体的伤害,并且保护行为非常不当。结论:助产护士面临非常高的职业暴露风险,其职业防护意识非常差。要不断强化临床护士的安全教育以及职业保护知识培训,采取规范化的预防措施,使得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升。

  • 标签: 助产士,职业暴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运用 PDCA 循环法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方法: 选择 2017 年 -2018 年 42 名护士(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 2018 年 -2019 年 42 名护士(试验组, PDCA 循环法管理),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利用 PDCA 循环法予以管理,以此降低 职业暴露 发生率。 结果: 对照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 19.0% ,较高于试验组 2.3% ( P < 0.05 )。 结论: 在职业防护中应用 PDCA 循环法,可以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提升防护意识,确保职业安全,值得应用。

  • 标签: PDCA 循环法 护士 职业暴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效延伸,作为职业院校教学的风向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通过技能大赛,各个职业院校可以展示教学成果,提高知名度;教师可以提高实践技能;学生不仅可以实现职业技能跨越式的发展,而且在职业素养培养及就业、创业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暴露的问题及建议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学生 职业技能大赛 暴露的问题 建议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本院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 15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记录全年职业暴露不良事件,同时统计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结果: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职业暴露不良事件共出现 82 次,危险 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 ,其中 利器刺伤占比 6.1% ,紫外线占比 4.87% 。噪音占比 35.37% 。烫伤 21.96% ,血液污染 15.85% 。化学消毒剂 15.85% ,最为常见因素为噪音与烫伤,护理人员受到职业危害后均可及时进行处理。 结论: 针对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来实施与之相对应的防护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发生几率,其效果显著,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从生殖毒性、遗传损伤、环境监测、护士职业防护依从性等方面总结近年来抗癌药物暴露对护士的损伤机制及防护现状,旨在为抗癌药物防护作业提供指引,为护士职业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抗癌药物 生殖毒性 细胞毒性 彗星试验 防护装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防护对策与措施。方法于2017年6~10月,选择某省的7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7家企业均含有冰箱拆解线、洗衣机拆解线、空调拆解线、电视机/电脑拆解线、CRT切割线,部分企业还设有线路板线、湿式贵金属回收线、塑料破碎线、塑料造粒线等进行废线路板的贵金属回收、废塑料的破碎及再生处理等深加工作业。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并结合采取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设施效果,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接触水平进行评价。结果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重金属、阻燃剂、汞、氟化物、氰化物、氢氧化钠、盐酸和硝酸等,重金属采样共获得有效样品145份,其中个体采样样品102份,定点长时间采样样品43份。其中,8份样品(个体采样样品6份,长时间定点采样样品2份)铅超标,均发生在电视机拆解线。采集5份冰箱破碎和塑料粉碎时的空气样品,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高通量定性分析,除阻燃剂外,另可检出塑化剂、杀虫剂及其他成分。个体噪声检测最终获得有效8 h等效声级(LEX,8h)数值123份,其中86份超标,超标率69.9%。结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在拆解处理过程中存在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有潜在的职业危害。

  • 标签: 危害 职业 废弃物 粉尘 噪声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实践进行探究分析了解血站采血人员工作中可能引发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且探讨有效措施。 方法: 选择采血站 46 名采血工作人员进行分析,自制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在工作中可能导致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通过统计采血人员的锐器刺伤概率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策略。 结果: 7 名采血人员出现职业暴露,检测中 直接与污染物接触的有 2 名占比 28.57% 、被针头刺伤的有 3 名占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根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不良事件,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的干预效果。结果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由 0.30%降至 0.15%,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有效的管理方法。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暴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同时观察防护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期间的14名消毒供应室人员纳入研究,以2019年5月为分界线,2019年5月前我们对消毒供应室人员的防护不做干预,2019年5月后我们对消毒供应室人员的防护进行干预,观察防护对策的防护效果。结果:干预后消毒供应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次数明显比干预前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人员 职业暴露 因素 防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