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完善职业暴露保障体系。方法结合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4例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事件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及时有效的处理,4起职业暴露均未发生HIV感染事件。结论医护人员应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医疗机构应强化职能部门管理工作,建立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的保障机制,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

  • 标签: HIV职业暴露 处理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职业暴露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常见人群,完善职业暴露的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某医院职业暴露人员进行整理分析,将69例职业暴露人员按职业种类、损伤性质、暴露来源分析,共同探讨职业暴露的干预措施。结论减少职业暴露,是医院感染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培训,使工作人员自觉执行操作规程,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能力,是减少职业暴露的重要举措。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护助产士的职业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接产人员因工作暴露于各种血源性病原体和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而产生的职业伤害。方法2012年医院创建JCI医院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职业暴露防护及报告管理制度、培训制度;采取消除风险、工程控制等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后,对照2011年、2012年、2013年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2012年、2013年我院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比2011年逐年下降。结论完善的制度和防控体系、采取有效的方法、严格执行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是有效预防助产士这一职业暴露高危群体发生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暴露 防控方法
  • 简介:摘要注射室是医院的窗口科室,负责全院门诊病人的各种注射、输液、血液标本采集等护理操作。注射室护士每天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直接接触大量的流动病人,经常暴露于病人的血液、体液及一些具有损伤性的医疗用具中,所以其工作特点决定了注射室护士是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护士群体。因此,熟悉职业暴露的种类、特点及产生的原因,掌握职业暴露的防范措施等是每个注射室护理人员必备的基础功1。本文就注射室护士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综述如下。

  • 标签: 注射室 护士 职业暴露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03年国内SARS病毒的传播,及国内外实验室病毒的泄露,到今日埃博拉病毒的非洲蔓延,足以让人类心惊肉跳。血站从业人员如何保护自己,预防职业暴露,采取怎样的有效控制措施是我们面临的严俊的问题。为此在血站采供血过程中,必须预防和控制因职业暴露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降低因职业暴露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危险。

  • 标签: 职业暴露 预防
  • 简介: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78名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职业、工作年限、暴露方式、暴露科室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从高到底依次护士71.7%、医生12.8%、医技人员51%、工勤人员10.3%;工作年限3年以下64.1%、3-5年3.8%、5年以上32.1%;针刺伤84.6%、粘膜暴露7.7%、皮肤暴露1.3%皮肤粘膜暴露I3%;暴露科室内科269%、外科295%、手术室115%、重症监护室51%医技8.9%、门急诊51%、五口25%。所有职业暴露者均按流程进行处理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染性疾病。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培训、增强个人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关键。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防护措施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影响。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未实行综合防护措施,将此时期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作为对照组,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对我院护理人员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将此时期的职业暴露情况作为对照组,总结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①职业暴露多在注射治疗及静脉输液时发生,对照组发生职业暴露的例数为19例,实验组为11例,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损伤程度及污染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控制情况更佳。加强对注射输液、废物处理、器械清洗时的综合控制,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控制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采血人员、检验人员和成分分离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方法统计不同科室2002~2012年的职业暴露情况。结果2007~2012年采血人员、检验人员和成分分离人员的职业暴露人数分别为173、87、92人次。2007~2012职业暴露情况高于2002~2006年,P<0.05;暴露类型比较,P<0.001;暴露级别比较,P<0.001。结论随着采血量的增加和工作量的加大,职业暴露有增加的可能。

  • 标签: 血站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针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物理性、生物性和社会心理因素,常常发生在护理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主要与护理人员在执行操作规程时不规范及护理技术水平偏低有关。结论建立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护士消毒隔离观念,提高护士的心理承受能力,医院、科室加强发生职业暴露后的支持系统,可使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 标签: 艾滋病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对某院15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病例的发生、类型、危险程度及暴露后的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5例医务人员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经过采取相关预防措施,进行6个月的临床医学观察未发现一例感染。结论医务人员应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严格操作规程,暴露后及时进行干预,将风险降到最低水平。

  • 标签: 血源性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AIDS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和蔓延,目前我国AIDS流行形势十分严峻,艾滋病流行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到医院就医的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不断增加。由于艾滋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常到各科就医,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护理人员,不可避免地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HIV职业暴露的危害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妥善保护好自己及其她相关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因HIV暴露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本文从分析艾滋病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着手,探讨相应的安全防护对策,旨在避免艾滋病对护理人员造成的职业暴露

  • 标签: 艾滋病毒 艾滋病 护理人员 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人员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制定职业暴露卡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方法职业暴露报告卡用长为13厘米,宽为10厘米的硬纸皮做成。结论医护人员面临着职业暴露的严重威胁,必须从医院管理部门着手,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操作行为,提高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的危害。

  • 标签: 职业暴露报告卡 医护人员 应用
  • 简介:摘要分析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常见原因及危害,认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全面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减少经血传播疾病的感染机会,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医院内血源性职业暴露高风险人群,有针对性采取防护措施,降低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2013年巴中市妇幼保健院28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按照岗位、暴露方式、暴露源及暴露地点的不同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8例暴露人群中护士占15人,所占比例为53.57%;手术室、病房为高发暴露场所,分别所占比例为手术室42.86%,病房28.85%;职业暴露感染源主要为HBV,所占比例为82.14%;暴露方式主要为针刺伤,占78.57%。讨论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加强自身防护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分析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在执业过程中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4年先后13名产科护士执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总结了产科护士执业过程中执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13名护士中有12名有过职业通过暴露史,10人有针刺伤史,8人曾经被产妇血液溅到眼睛里,9人有将羊水吸进嘴里的经历;结论13人均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会使用防护用具,在受到职业暴露后能及时处理,有效地对自己进行了很好的保护。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提出针对性有效防范措施,尽量避免针刺伤的发生。方法通过主动登记资料和回顾性调查方式,调查2009年1月-2013年12月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对其职业、科别、暴露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36人,其中护士占63.89%,医师占30.56%;发生频率最高的的科室是外科10人;暴露方式主要是锐器伤,占94.44%,主要发生于拔针刺伤、手术器械或刀片割伤及手术中缝合时。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完善职业暴露监测系统,加强预防控制措施落实。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消毒供应室中36名护理人员,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对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调查,并对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我院消毒供应室中36名护理人员主要受到工作中医疗器械及化学物品的物理、生理、心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中化学和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7.78%和38.89%。物理因素中器械刺伤、高温烫伤、紫外线损伤是最为常见的1。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显示,消毒供应室中给护理人员来带的最主要隐患是物理和化学两方面的,因此我院应积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受伤,从而使护理人员的人生安全得到保障。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