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3年~2008年283例再次、首次剖宫产病例导致术中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再次剖宫产组的出血量、术中大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首次剖宫产组(P<0.05);致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较高原因依次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切口撕裂;两次剖宫产相距时间<2年、再次剖宫产有腹腔粘连者术中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首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情况、切口位置的选择和胎盘附着的部位,对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起决定性作用。

  • 标签: 再次剖宫产
  • 作者: 方孝鱼付伟科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3-03-13
  • 出处:《医学与法学》 2013年第3期
  • 机构:         方孝鱼 付伟科           (彭山县血吸虫病防治医院 四川眉山 620860)           【摘 要】目的:对再次胆囊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抽取我院收治行胆囊炎、胆囊结石再次手术治疗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本组患者经残株胆囊切除 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十二指肠憩室手术等方式治疗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死亡病例。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后再次存在症状者需展开全面检查,在找到病因后采取 相应的方式行再次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腹腔镜治疗胆囊术后残余胆囊结石的手术经验。收集、分析15例残余胆囊发生的原因,明确诊断并再次使用腹腔镜治疗。15例患者应用腹腔镜将胆囊术后残余胆囊再次切除均痊愈,疗效满意。在用腹腔镜行胆囊术后残余胆囊切除术时,应注意术前评估的重要性,术中注意穿刺点的位置,避免损伤腹腔内脏器,术中仔细分离粘连,解剖残余胆囊,处理好三关系,避免损伤胆总管;必要时术中可用超声技术确定残余胆囊及结石的准确位置;术后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

  • 标签: 胆囊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 作者: 白明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01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年24期
  • 机构: 射洪市复兴中心卫生院   62921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瘤术后残留再次手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垂体瘤术后残留再次手术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其预后.结果自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我院共收治1412例垂体瘤病例.其中,15例术后肿瘤残留的患者短期内接受再次手术.包括初次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再次开颅肿瘤切除术4例;初次经鼻蝶手术,再次经鼻蝶手术9例;初次开颅手术,再次经鼻蝶手术2例.再次手术后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8例.随访3.5~10.2年.结论垂体瘤术后残留再次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垂体瘤 残留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治。方法本次研究观察组对像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再次剖宫产的患者,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首次剖宫产的对照组40例患者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事件发生率,平均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例术中出血患者诱因中,胎盘因素3例,切口撕裂1例,宫缩乏力1例。对照组1例因宫缩乏力出血。结论患者首次剖宫产胎盘附着部位、选择切口的位置、切口情况是使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出血率增加的影响因素,不利于再次手术的开展,故需慎重选择手术方式,对再次手术的适应证严格掌握,并加强防控,提高自然分娩率,以达到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的目的。

  • 标签: 再次剖宫产术 术中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的诊断和腹腔镜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结果经B超、CT术前诊断胆囊结石8例,术中腹腔镜探查发现1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22例,中转开腹3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B超结合CT检查在术前只能对部分胆囊结石患者作出诊断,术中应特别注意胆囊结石的存在,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和技巧是术中诊断和处理胆囊结石的关键,择机中转开腹可减少不必要的胆管损失。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胆囊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术后诊断的意外胆囊癌(ID-GBC)与术前诊断的疑似胆囊癌(PS-GBC)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率方面的差异,评估术后ID-GBC患者从胆囊切除到再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76名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术后ID-GBC患者累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8%、52.2%和33.0%)明显优于PS-GBC组(57.5%、25.7%、16.6%,P<0.05)。对术后ID-GBC患者行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分期、肝脏受侵犯和从胆囊切除术到再次手术的时间间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再次手术的时间,将80例术后ID-GBC患者分为2周之内、2周至1个月和1个月以上3组,结果显示2周之内再手术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而2周至1个月组和超过1个月再手术组患者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ID-GBC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术前诊断的疑似胆囊癌组。在综合评估有望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时,ID-GBC患者两周内接受再次手术是一项较好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胆囊肿瘤 预后 意外胆囊癌 治疗策略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视下瓣膜成形术或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再次行瓣膜手术的临床资料和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155例瓣膜直视手术再次行瓣膜手术病人,包括各种瓣膜的再次单瓣置换术,双瓣置换术和三尖瓣成形术,和瓣周漏修补术再次手术间隔1~260(94.82±85.37)月。手术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应用灌注冷晶体或者含血停搏液下完成。结果再次瓣膜手术住院死亡率为5.81%,其中2006年至2011年的住院死亡率为2.75%。再次手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房室内径明显缩小。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室性心律失常和低心排。结论掌握再次瓣膜手术特殊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诊疗策略,能提高再次瓣膜手术的疗效。

  • 标签: 再次手术 心脏瓣膜 人工瓣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电视腹腔镜残余胆囊再次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05年2月完成的18例经腹腔镜残余胆囊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初次手术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者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例.结果18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30(45~210)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5(3~4)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经电视腹腔镜行残余胆囊再次手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胆囊炎患者接受腹腔镜大部分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收治胆囊炎患者152例,比对组76例:予以患者开腹切除手术;试验组76例:实施腹腔镜大部分胆囊切除手术;比对不同方案的治疗优势。结果:试验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拔时间均短于比对组(P<0.05)。试验组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大部分胆囊切除手术胆囊炎疾病干预效果确切,还可减低感染、出血不良反应出血,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大部分胆囊切除手术 胆囊炎 手术操作时间 治疗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嵌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6例胆囊颈部结石并嵌顿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处理胆囊结石嵌顿的对策和技巧。结果38例成功,中转开腹4例,其中胆囊三角“胼胝样”粘连3例,Mirrizzi综合征1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腹腔引流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胆囊结石嵌顿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有损伤小、恢复快优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结石嵌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颈、胆囊结石嵌顿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胆囊结石嵌顿患者20例为腹腔镜组,并以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胆囊颈、胆囊结石嵌顿患者20例作为开腹手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组20例患者,2例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胆道镜取石,1例中转开腹,均顺利完成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只要掌握必要的手术技巧,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颈、胆囊结石嵌顿安全、可行,但对于复杂病例应及时行开腹手术治疗

  • 标签: 胆囊颈结石嵌顿 胆囊管结石嵌顿 腹腔镜 开腹手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