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创吸手术系统分区法在双侧大腿吸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到怡医疗美容整形科要求大腿吸患者868例,男2例、女866例,年龄18~56(29±12)岁。根据解剖及美学形态特点,将大腿部细分为12个区域,不同区域用不同方式进行脂肪抽吸,平均脂肪抽吸量2 154.4 ml,平均手术时长156.8 min。结果723例(83.3%)患者手术当天离院,术后血清肿14例,皮肤感觉异常7例,切口延迟愈合4例,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18(4.6±1.7)个月,双侧大腿线条流畅,大腿周径明显缩小;801例患者表示满意,占92.3%;并发症24例,占2.8%;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低创吸手术系统分区法将双侧大腿吸技术流程化、标准化,吸手术易掌握,减少并发症,达到了较好的美学效果。

  • 标签: 门诊外科手术 吸脂术 分区法 大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调节高诱导肥胖小鼠肝脏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健康C57BL/6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肥胖对照组(OC组)和利拉鲁肽组,每组6只。NC组小鼠给予低饮食喂养,OC组以及利拉鲁肽组小鼠喂养12周高饲料以建立高诱导肥胖小鼠模型。之后,利拉鲁肽组小鼠连续7 d腹腔注射利拉鲁肽400 μg·kg-1·d-1,NC和OC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脂肪组织及肝脏重量。检测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血清、肝脏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肝脏SIRT-1、PGC-1α及PEPCK蛋白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OC组小鼠的体重、脂肪重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升高(P<0.05),葡萄糖和胰岛素耐量水平降低(P<0.05),血清TG、TC、IL-6、TNF-α水平及肝脏TG、肝脏TC、肝脏重量均升高(P<0.05),肝脏SIRT-1、PGC-1α、PEP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OC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小鼠的体重、脂肪重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降低(P<0.05),葡萄糖和胰岛素耐量水平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IL-6、TNF-α及TG水平均降低(P<0.05),肝脏质降低(P<0.05),肝脏SIRT-1、PGC-1α、PEPCK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够改善高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糖脂代谢,提高肝脏脂肪酸氧化,减少肝脏脂肪蓄积,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肝脏SIRT-1/PGC-1α/PEPCK通路有关。

  • 标签: 糖尿病 肥胖 利拉鲁肽 肝脏 脂代谢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属于临床最为常用的操作方式,操作不当,就会促使空气进到静脉当中产生空气栓塞,此文章就详细讲述在输液期间需要注意的方面,以此确保输液安全。

  • 标签: 空气栓塞 输液滴空 预防
  • 简介:摘要:甲基硫菌灵在其催化合成的过程当中,对于各种因素都非常敏感,专业工作人员针对加的温度、加时间、加用量等因素会对甲基硫菌灵产品的含量、收率等多个方面影响进行研究,并总结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希望能够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反加法合成甲基硫菌灵技术进行认真思考,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帮助。

  • 标签: 反滴加法 合成 甲基硫菌灵技术
  • 简介:摘要:润滑为润滑剂之一种。而所谓润滑剂,简单地说,就是介於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具有减少两个物体因接触而产生摩擦的功能者。文章主要以润滑对机械设备润滑等进行对比参考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选用者提出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润滑脂 质量 稀释 温度 区别。
  • 简介:摘要:塑防护手套是可防滑、抗磨损、具有防护作用的劳动防护手套,是作业现场使用频率最高,适用范围覆盖面最广的劳保产品。GB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规定:手套是易损耗用品,使用期限下限为半个月。中原油田年用量约150万副。

  • 标签: 滴塑防护手套 防滑性能 测试装置 研制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脏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肾内就已发现有异位质沉积,其可引起肾内细胞发生毒性损伤。异位质沉积主要与脂肪酸摄取、氧化利用失衡及代谢紊乱有关。本文从异位质沉积导致肾脏结构改变、肾内异位质沉积形成以及其形成后导致肾脏受损诱发糖尿病肾脏病最新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就基于上述机制进行的治疗进行了总结,为糖尿病肾脏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病 异位脂质沉积 脂毒性
  • 简介:摘要:液分析(DAT)技术是利用光纤、电容传感器在液形成过程中产生光、电信号的新技术。用横向坐标形式的电容信号、纵坐标形式的光学信号,可以得到反映液体特性的曲线。该曲线可作为识别不同液体的依据,称为基于体积的液指纹图。其特征类似于劳动力指纹可以用来识别一个人的身份样本,根据该样本,液体可以被定性地识别。实现了液分析技术在线监测,可以直接进行自动取样、测试和样品分析,应用于水质变化监测、酒精饮料检测。

  • 标签: 液滴分析仪 机械结构 设计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对中耳炎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7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66例中耳炎患者为本次探讨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氯霉素耳液,33例)、研究组(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33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低于常规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对中耳炎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可推广。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中耳炎 治疗效果
  • 作者: 邢成刚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4-18
  • 出处:《叙事医学》2021年2期
  • 机构:鄄城县人民医院 (山东 菏泽 ) 274600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肠系膜膜炎应用临床CT进行诊断的效果加以讨论。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肠系膜膜炎病人5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所选50例病人全部接受临床腹部螺旋CT进行检查,对于原始CT影像数据开展处理之后,依照重建影像做诊断,对于CT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 50例肠系膜膜炎病人诊断属于炎性渗出病人22例,脂肪坏死型病人15例,纤维化型病人13例,接受CT检查影像学表现特征显示病人的病变位置全部在肠系膜根部的小肠系膜,顺着肠系膜血管向病人腹部延伸,表现为块状影以及片状影,开展增强扫描之后不存在显著强化表现,能够显示结节影和假包膜,环征,病人边缘肠管能够推移、牵拉以及变形。结论 依照CT影像学特征能够准确并且快速的对肠系膜膜炎疾病进行诊断,属于一类无创性检查,临床诊断准确性比较高,针对一些欠缺CT特征表现无法鉴别的病人,需要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和手术穿刺病理做一诊断。

  • 标签: 肠系膜脂膜炎 CT检查 影像学特征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杀虫剂和除草剂使用对代谢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11月,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公开数据库,选取2011至2014年代谢报告,选择20~65岁有人口学信息、农药使用情况和4种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据的调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 039人。依据是否使用杀虫剂将研究对象分为杀虫剂组(320人)和非杀虫剂组(2 719人),依据是否使用除草剂将研究对象分为除草剂组(156人)和非除草剂组(2 883人)。分析一般人口学及代谢指标分布情况,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农药使用与代谢的关系。结果3 039名研究对象中男性和女性分别1 509人(49.7%)和1 530人(50.3%),男性年龄(39.7±12.0)岁,女性年龄(40.2±12.0)岁。女性中除草剂组HDLC[(55.4±15.0) mg/dl]浓度低于非除草剂组[(58.2±14.2) mg/dl](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除草剂与TC、LDLC、LDLC/HDLC升高有关(b=0.038、0.048、0.050,均P<0.05),与HDLC降低有关(b=-0.044,P<0.05)。使用除草剂与女性HDLC降低、LDLC和LDLC/HDLC升高有关(b=-0.050、0.062、0.067,均P<0.05)。结论除草剂暴露可引起代谢改变,对女性效应更明显。

  • 标签: 农药 杀虫药 除草剂 脂代谢
  • 简介:摘要质代谢是机体内非常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其中脂肪酸代谢对于肿瘤微环境的维持至关重要。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用性不断变化,因而肿瘤细胞利用质代谢来维持其快速增殖,存活,迁移,侵袭和转移。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脂肪代谢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文章就脂肪质代谢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脂质代谢 脂肪酸代谢 肿瘤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在急性化脓中耳炎患儿中采用氧氟沙星耳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到医院诊疗的6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采用抽样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氯霉素耳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氟沙星耳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 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应用氧氟沙星耳液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氧氟沙星滴耳液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淋病奈瑟菌感染所致淋病是最常报告的传染病之一,随着淋病奈瑟菌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淋病感染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迫切需要开发安全有效的疫苗。寡糖(Lipooligosaccharide,LOS)存在于革兰阴性细菌外膜表面,其包含许多重要的抗原决定簇。近些年,大量研究表明LOS可能成为淋病奈瑟菌疫苗及其免疫疗法的最有潜力靶点。本文将就LOS结构、在淋病奈瑟菌感染作用机制、LOS疫苗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淋病奈瑟菌 疫苗 脂寡糖 免疫原性 免疫保护
  • 简介:摘要质异常血症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大儿科内分泌疾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关键危险因素。遗传性质异常血症的患儿早期就已出现血管内皮损伤,导致发生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风险增加,而早期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预后。我国儿童质异常血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和治疗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经多个学组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并参考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共识指南,结合我国儿童质异常血症的流行现状、临床研究成果,侧重遗传性质异常血症制定本共识,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质异常血症临床筛查、诊断和防治的规范化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溢性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成年人的良性表皮肿瘤,几乎不恶变,但易与其他皮肤病混淆,诊断不明时须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人们多出于美容目的而治疗,除手术切除外,药物、超声、激光、光动力、纳秒电场、高压氧、火针等亦能有效清除皮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治疗溢性角化病的非手术方法。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物理治疗 外涂 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