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文化之中最具中医特色,耐人寻味的要归为‘气的概念’。翻开中医学巨著,诊断学用气来分析五藏六腑的功能,针灸学用经络之气来循经取穴,中药学运用四气五味来配伍运筹,推拿学则讲究运气化力的内功技巧……。

  • 标签: 脊柱导引功 脊柱病 预防 治疗 中医
  • 简介:中华脊柱国际论坛近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以“中西合璧,科学发展”为主题。3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就脊柱医学学术新理论、治疗新方法及相关疾病在论坛上进行了专题报告和交流。

  • 标签: 国际论坛 脊柱 科学发展 专题报告 国内外
  • 简介:脊柱外科杂志》是由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主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脊柱外科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脊柱外科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及时反映本领域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以提高我国脊柱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

  • 标签: 外科杂志 杂志稿约 脊柱外科
  • 简介:目的:介绍运用TSRH(TexasScottishRiteHospital)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胸腰段或腰段侧凸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2000年用TSRH前路内固定系统治疗15例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方法步骤和体会进行重点介绍。15例病人中,特发性脊柱侧凸14例(其中KingⅠ型12例,单纯腰弯2例),麻痹性脊柱侧凸1例。比较15例患者手术前后冠状面、矢状面Cobb's角变化和躯干移位矫正、顶椎旋转度数改变,并对前路矫形内固定的方法进行回顾比较。结果:术前冠状面侧弯角平均为55.8°(35°~78°)。术后平均为14°(4°~33°),矫形率为74.8%。未固定融合的胸侧弯,术前平均为35.9°(26°~51°),术后为21.8°(10°~42°),矫形率为40%。腰段侧弯矢状面弯曲术前为27.9°(-6°~55°),术后为25.7°(19°—33°)。术前躯干移位TS13.4mm(5~28mm),术后3.5mm(0~7mm),术前顶椎偏离平均47.8mm(21~69mm),术后平均10.8mm(3~20mm),C7/CSVL(Centersacrumverticalline)术前19.5mm(6~42mm),术后11.3mm(0~32mm)。术前顶椎旋转均为3°,术后10例正常,4例1°旋转,1例2°旋转。本组病人未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损伤,无感染等合并症。1例病人主诉侧弯凹侧方下肢发凉,考虑手术侧交感神经受影响,引起同侧下肢血管扩张,有发热感。术后3月随诊时症状消失。结论:如果适应症选择得当,TSRH内固定系统用于脊柱侧凸前路矫形固定时,具有良好的矫形效果,同时又保留腰椎矢状面生理弯曲,手术并发症少的特点,为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手术方法的良好选择。

  • 标签: 脊柱前路融合 TSRH 内固定 治疗 胸腰段脊柱侧凸
  • 简介: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脊柱骨折的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脊柱外伤的CT扫描影像表现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男38例,女7例,年龄21~72岁.结果:CT能够准确地发现脊柱骨折的部位,三柱的损伤情况,椎管狭窄的程度,椎体骨折的类型.本组病例中,颈椎骨折的发生率最低,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最高.结论:在脊柱外伤中CT作为重要的首选检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作出诊断,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脊柱骨折 脊柱外伤 发生率 CT诊断 治疗 回顾性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侧凸手术失败原因及翻修手术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以来收治的脊柱侧凸矫形术后需要进行翻修手术患者33例.男10例,女23例.翻修时距初次手术时间平均为13.4个月(0.5~66个月).33例患者共行43次翻修手术,其中29例进行1次翻修手术,2例进行3次翻修手术,2例进行4次翻修手术.另有4例患者增加脊柱矫形和融合,同时行脊柱前路松解、支撑植骨手术.结果翻修手术时间平均3.9h(1.5~7.3h),手术中平均出血601ml(50~2000m1),平均输血量643.3ml(0~2000ml).术后随访平均27个月(3~67个月),未出现畸形加重、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脊柱侧凸翻修手术是脊柱畸形矫形术后的一种补救手术.术前完善的手术策略和良好的手术技术是翻修手术的关键.

  • 标签: 翻修手术 脊柱侧凸 患者 矫形术 并发症 术后
  • 简介:近十余年随着工程学与材料学的密切结合,及神经外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积极应用,加之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诊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革新,脊柱脊髓外科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

  • 标签: 脊柱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是根据病者的症状,按神经定位的方法分析,初步定出失稳脊柱的部位。然后用触诊及特殊检查的方法对其进一步定位诊断,在以上两者相符的情况下,再经X线照片检查从不同角度投照的X线片中观察脊柱及骨盆骨结构的改变,骨与骨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及骨关节功能状态,韧带的改变等。

  • 标签: 脊柱 X线检查
  • 简介:脊柱整体推拿手法源于中医骨伤科正骨、推拿按摩、矫正脊椎手法不属按穴松筋手法,是一套整复脊椎骨位移的手法,他不是单个椎体整复,而是整体同一方向同步整复。依靠宏观思维,用标准的身体去衡量活人的体形去辩认正常否,由外揣内的脊椎骨曲线变形状况,以此实施推拿手法,把脊柱推回到正常的标准位置。正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云“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 标签: 脊柱整体推拿法 中医治疗 手法复位 骨伤科 按摩疗法
  • 简介:美国的西医骨科技术非常先进,但中医骨科却是一片空白。由于法律的限制,许多中医骨科专家到了美国,却无用武之地。不管你在本国是知名教授,身怀绝技,也只能充当助手或改行。有的人能放下身段,则可在华人集中的地区开设中医诊所。中国传统的跌打伤科,倒是很受民众欢迎,但也只限于在华人集中的“唐人街”开业,因为中医跌打伤科还未立法,未被承认。因此,中医骨科在美国,只能在中医针灸合法的基础上,利用中医针灸的专业执照开展业务。

  • 标签: 中医 骨伤科 美国 针灸 发展
  • 简介:脊柱侧凸畸形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其发病机理非常复杂.目前,对畸形矫正最常用的方法是针对患者畸形特点而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因此不同的术者往往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疗效也完全不同.要达到较为理想、肯定的疗效,关键在于制定标准化、系统化的治疗方案.脊柱侧凸合理的治疗方案,还有助于学者间的学术交流及对侧凸最终疗效的评价,便于国内外学者进行交流讨论,对推动我国脊柱畸形领域诊治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许多医疗单位开展了脊柱侧凸畸形的手术治疗,但层次不一,没有完善而系统的治疗方案,难以进行疗效的相互比较.因此,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脊柱侧凸的治疗规范化,促进我国脊柱侧凸治疗水平健康蓬勃地发展.

  • 标签: 脊柱侧凸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疗效 矫治 畸形矫正
  • 简介:目的;讨论脊柱恶性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79例脊柱恶性肿瘤分组分别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手术是缓解脊柱恶性肿瘤疼痛和脊髓压迫症状最好的治疗方法,总的有效率达l00%,其次是放射治疗、化疗,中医治疗对缓解疼痛有一定的疗效.免疫治疗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手术和放疗能控制病灶的发展,脊柱恶性肿瘤预后差。

  • 标签: 脊柱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手术 疼痛 化疗
  • 简介:脊髓空洞是指脊髓中央管室管膜内外有液体积聚且呈筒样串联,可以在颈髓或上胸段几个节段内发生,也可向上、下延展.脊髓空洞形成的最常见原因为枕大孔区畸形和小脑扁桃体下疝,即Chiari畸形,90%的脊髓空洞与Chiari畸形有关.临床上脊髓空洞也可呈"特发性"而单独存在.脊髓空洞可伴发脊柱侧凸.在各种类型的脊柱侧凸中,脊髓空洞的发生率为4%~8%,而在脊髓空洞患者中,脊柱侧凸的发生率高达25%~85%.

  • 标签: 脊髓空洞 脊柱侧凸 Chiari畸形 发生率 室管膜 特发性
  • 简介:目的:根据老年脊柱结核的特点,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1998年9月-2004年2月收治的66例60岁以上脊柱结核病人,均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3例胸膜撕裂术中修复,术后无不良反应。2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2例术后出现刀口延迟愈合,无截瘫组2例术后出现神经损伤2周内恢复,截瘫组除2例瘫痪时间较长无恢复,余均有明显恢复,其中8例术后1周内感觉、运动均恢复正常。所有病人随访4月。6年,平均3.2年。所有植骨均在4-9个月愈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彻底的清除病灶,适当的复位,牢固的固定和良好的融合是老年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大胆采取内固定,老年脊柱结核在腰背支架保护,早期康复功能锻炼。

  • 标签: 老年 脊柱结核 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