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关怀在毒症并发急性损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4例毒症并发急性损伤病人采用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关怀,两组均于干预14d后进行疗效评价、白蛋白与总蛋白检测、降钙素原测定,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感染、腹泻、出血、凝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4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7.2%;并发症发生率为6.4%,低于对照组的34.0%;血清清蛋白(61.34g/L±6.81g/L)与总蛋白(113.74g/L±8.56g/L)高于对照组(45.98g/L±5.91g/L,78.14g/L±9.14g/L),血清降钙素原值(2.67ng/mL±0.89ng/mL)低于对照组(5.87ng/mL±1.2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毒症并发急性损伤病人应用人性化关怀能降低病人血清降钙素原含量,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 标签: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人性化关怀 重症监护室 降钙素原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肝素干预对毒症小鼠肾脏肝素酶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性作用。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80只,采用CLP法建立小鼠毒症模型。依照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肝素组、毒症组、毒症肝素组。在造模后4h、24h两个时间点分别采集标本,每个时间点每组各10只。分别在各个时间点采血、摘取肾脏采集标本。利用ELISA的方法检验IL-1β、IL-6、IL-10和TNF-α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以及BUN和Cr浓度。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肝素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毒症组4hCr,24hBUN、Cr出现增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肝素干预后,毒症组小鼠4hCr,24hBUN、Cr均显著下降。毒症组小鼠4h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肝素酶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素干预后毒症组小鼠4h肝素酶表达显著低于毒症组(P〈0.05)。肝素干预组的肾脏病理损害明显较毒症组轻。结论:肝素能够抑制肾脏内的肝素酶的表达,这可能是肝素保护毒症所致急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肝素酶 肝素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枸橼酸在毒症急性损伤患者血液滤过中的抗凝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毒症急性损伤患者20例纳入研究,进行血液滤过治疗的同时给予枸橼酸进行抗凝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和活化凝血时间,评价其抗凝作用。结果治疗后患者BUN、Cr这两项肾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后AC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毒症急性损伤患者在进行血液滤过治疗时有较高的出血风险,使用枸橼酸看而有效降低这一风险,保证患者的安全,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枸橼酸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血液滤过 抗凝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毒血症急性损伤患者应用CRRT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到我院接受治疗并确诊的48例毒血症急性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比较分析患者CRRT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命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CRRT治疗后,患者的血压、MAP、hsCRP、Hb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较之治疗前,患者治疗后的尿量、WBC、SCr、BUN等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毒症急性损伤的治疗中应用CRRT救治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毒血症急性损伤患者救治中使用CRRT的效果。方法针对26例毒血症急性损伤患者实施CRRT干预(观察组),针对另外26例患者实施常规干预(对照组),观察两组效果并对比。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3.84%,对照组死亡率则为30.76%,两组比较观察组较低;两组患者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干预,观察组患者明显恢复更佳;两组比较均为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CRRT在毒血症急性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发现,其和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案对比,能够改善患者机体内环境,帮助器官功能恢复,减少死亡率,因此值得临床在毒血症急性损伤患者救治的过程中使用。

  • 标签: CRRT 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 救治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毒症患者116例(毒症组),其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19~87岁,平均年龄(50.3±6.9)岁。所有患者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常规行心电图、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HCY水平。以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HCY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cTnI及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毒症组患者心肌损伤严重,APACHEⅡ评分(21.46±6.16)分高于对照组(1.60±0.70)分,PCT(10.68±4.59)μg/L高于对照组(0.03±0.01)μg/L,NT-proBNP(1278.12±195.79)ng/L高于对照组(69.01±14.13)ng/L、HCY(19.28±5.12)mmol/L高于对照组(9.01±2.48)mmol/L,cTnI(3.85±2.61)μg/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0.51±0.12低于对照组0.68±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症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_(LVEF)=-0.56,P=0.029),与NT-proBNP、cTnI呈正相关关系(r_(NT-proBNP)=0.492,P=0.034;r_(cTnI)=0.689,P=0.026),而与PCT、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_(PCT)=0.177,P=0.163;r_(APACHEⅡ)=0.154,P=0.231)。结论血HCY的水平与毒症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毒症心肌损伤程度的评价提供新指标。

  • 标签: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同型半胱氨酸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左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法在毒血症并发急性损伤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86例毒血症并发急性损伤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43例,试验组43例,对照组给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1个月生存率65.1%,高于对照组的48.8%(P<0.05);试验组急诊ICU停留时间为12.3±2.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4±2.3天(P<0.05);试验组血肌酐水平165.3±54.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73.2±59.3μmol/L(P<0.05),试验组BUN水平为15.8±5.8mmol/L,优于对照组的22.6±27.4mmol/L(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毒血症并急性损伤患者可大大提高其生存率,改善患者肾功能损伤,同时减少急诊ICU停留时间,效果显著。

  • 标签: 血液灌流 连续性血液滤过 脓毒血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对急诊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应用展开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到我院急诊就诊并诊断为毒症的8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28天随访的结果分为未存活组及存活组,未存活组24例,存活组58例,对两组患者降钙素原、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及急诊毒症改良风险进行评分比较。结果①存活组患者的降钙素原评分、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评分及急诊毒症改良风险评分明显低于未存活组患者的降钙素原评分、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评分及急诊毒症改良风险评分,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低于4分死亡率9.1%;5~8分死亡率10.0%;9~12分死亡率16.7%;13~16分死亡率43.7%;17分以上死亡率64.7%。结论急诊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对急诊毒症患者危险分层有着重要的意义,急诊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可以作为急诊毒症患者的危险分层工具,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脓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 急诊 脓毒症 危险分层
  • 简介: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spp.)是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属,常见于生产乳奶制品、发酵、酿酒和制糖过程中,在乳品生产技术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84年,Shlaes等[1]首次证实明串珠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免疫力低下人群属于易感人群,可以引起颅内、腹腔、胸腔及骨髓等部位感染。除上述易感人群外,婴儿同样是感染该菌属的高危人群。目前对明串珠菌属致病的病例报道较少,感染患者一般为存在基础疾病者,本病例报告的为西藏高原地区1例乳酸明串珠菌感染健康婴儿引起毒症的病例。

  • 标签: 乳酸明串珠菌 明串珠菌 脓毒症 婴儿
  • 简介:摘要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疾病由性别、年龄、种族、遗传、疾病并发症、环境因素等病原及宿主因素共同作用诱发。疾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发展迅猛,是临床感染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血液净化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毒症治疗中脏器功能支持的主要手段,且为临床毒症疾病治疗的争论热点。研究对毒症的临床研究现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应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情况加以阐述,旨在为后续临床毒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 标签: 血液净化 脓毒症 进展
  • 简介:目的报告1例由于服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导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的血管炎合并急性损伤。方法收集患者的病史、实验室血清学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其诊断及治疗,并对PTU相关性血管炎文献进行综述。结果15岁女性患者,以突发少尿、蛋白尿起病,迅速进展至肾功能衰竭,血MPO-ANCA检查阳性,活检病理提示:(1)肾小球节段坏死性病变及新月体(5/7),结合病史考虑ANCA相关性血管炎(PTU相关);(2)肾小球节段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病变,免疫荧光以C3沉积为主。结合患儿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服用PTU治疗3年,明确诊断为“①PTU相关性血管炎;②急性损伤”,立即停用PTU,给予血浆置换4次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个疗程后,患儿肾功能恢复,尿量正常。随访4个月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结论PTU可导致ANCA阳性的血管炎合并急性损伤,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

  • 标签: 丙基硫氧嘧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急性肾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如果发生感染性休克则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毒症一直是临床医学领域关注和研究一大专题和难题,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人们对毒症的定义、诊断和治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新的发展。

  • 标签: [ ] 脓毒症 诊断 治疗 新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切口构建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予以优化,构建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新途径。方法大鼠取俯卧位予以固定,将腹部垫起,在背部正中偏右一厘米处切开皮肤,开口为三厘米,切开腰背筋膜周脂肪组织暴漏在外,因此已进入腹膜后间隙。通过拉钩支撑切口,通过钝性游离脂肪组织右肾与蒂漏出,在此基础上分离右肾动脉直到腹主动脉,通过棉签向腹主动脉底端游离,方可发现左肾动脉。隔绝举措无损伤动脉夹隔绝双肾动脉,滞留四十五min,松开无损伤动脉夹,查看灌注无异常后缝合切口。结果实验组一只Sprague-Dawley由于术中出血而死亡,其他十五只术后存活,实验组的手术成功率超过九十三个百分点,伪手术组及对照组Sprague-Dawley术后均存活。实验组serumcreatinine与BUN显著超过伪手术组及对照组,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Sprague-Dawley第一天、第四天与第七天的serumcreatinine与BUN逐渐降低,且P<0.05,即术后肾功能慢慢得到恢复。结论此次研究我们所构建的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很好的匹配于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

  • 标签: 大鼠 急性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构建 分析
  • 简介:摘要犀角地黄汤由犀角(水牛角代)、赤芍、生地、牡丹皮组成,是治疗温病热入血分证的代表方剂。毒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若治疗不及时得当,病情迁延,危及患者生命。结合毒症的临床表现,其辨证多属毒热之邪,扰及血分而致血热瘀阻、邪热炽盛之证。犀角地黄汤功擅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结合犀角地黄汤的多个临床和试验研究表明,运用犀角地黄汤治疗毒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 标签: 犀角地黄汤 脓毒症 清热凉血
  • 简介:毒症休克是指严重毒症患者经充分液体复苏后其低血压状态仍无法纠正,是毒症进展中的危重类型。研究表明,对于毒症休克患者,维持较高水平血压并不比保持较低水平血压对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效果。因此,血压维持在何种水平,如何选择升压药物,是毒症休克治疗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基于最新的临床试验及毒症休克现行治疗方案对升压药物的合理选择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脓毒症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
  • 简介:居泉沙雷菌是临床少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多为土壤和水、植物中的寄生菌,多属条件致病菌,引起人类感染较为少见,致毒症的报道更罕见。2016年我院收治1例居泉沙雷菌致毒症患者,为增加临床对居泉沙雷菌认识,积累经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居泉沙雷菌 脓毒症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