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Hb>8g/L的12例CAPD患者中有2例发生腹膜炎,Alb>28g/L的17例CAPD患者中有2例发生腹膜炎,虽然各腹膜透析中心CAPD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不同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并发腹膜炎
  • 简介:  60例CAPD患者中发生腹腔感染10例,腹膜炎也是腹膜透析患者住院的常见原因,但是腹膜炎仍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1]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转归。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期间本中心203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dialysis-relatedperitonitis,PDR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与非老年组(年龄<65岁)。分析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统计腹膜炎相关致病菌分布及转归。结果白蛋白是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组35例,培养阳性24例(培养阳性率66.67%)。其中革兰氏阳性(G+)菌17例(70.83%),革兰氏阴性(G-)菌4例(16.67%),真菌3例(12.50%)。非老年组共168例,培养阳性94例(培养阳性率55.95%),G+菌71例(75.53%),G-菌15例(15.96%),真菌7例(7.45%),混合感染1例(1.06%)。主要菌种的组成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拔管退出7例次(20.00%)高于非老年组拔管退出14例(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蛋白是老年PDR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PDRP患者的拔管退出率高于非老年PDRP患者。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年龄因素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膜透析治疗患者并发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规律随访的的80例腹膜透析治疗患者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为尿毒症期且接受腹膜透析,按照护理时行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观察组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35.4个患者月,即1次/2.95年,对照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27.74个患者月,即1次/2.31年,两组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腹膜透析治疗患者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和无菌操作对于减少患者腹膜炎的发生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尿毒症 急性腹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指导方法。方法:选取 46例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指导方法。结果: 46例患者出现腹膜炎 1例,营养不良 3例,并发症发生率 8.70%。干预后,患者对自我照护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 P< 0.05),且患者饮食行为、液体限制、摄钾摄盐等依从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 P< 0.05)。结论:为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对自我照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行为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农村患者 腹膜透析 护理指导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的护理指导方法。方法选取46例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指导方法。结果46例患者出现腹膜炎1例,营养不良3例,并发症发生率8.70%。干预后,患者对自我照护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患者饮食行为、液体限制、摄钾摄盐等依从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为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指导,能提高患者对自我照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其行为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农村患者 腹膜透析 护理指导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治疗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合相关统计因素的方法,得出相关结论。方法分析回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在慢性肾病方面接受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情况的状况,结合慢性肾病的临床研究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对生存健康状况的影响水平,结合相关因素进行细节分析探讨。结果对治疗之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躯体疼痛程度等,结合患者家庭情况、认知能力等因素,分析显示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患者透析治疗效果的因素为患者家庭支持、血浆蛋白水平、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结论腹膜透析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血液透析治疗相比,更适宜采用腹膜透析。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因素有多种,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干预,保证患者选用的是正确的治疗方法,减少不良因素对患者治疗工作的影响程度。

  • 标签: 腹膜透析 生存质量 血液透析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为其他医院治疗末期肾病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2月份共收治的150名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数据分析的内容中有一项数据对比的环节,因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我们都需要进行分组讨论,属于不同组别的患者分别使用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腹膜透析治疗方法以及联合透析治疗方法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最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率以及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来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的治疗方式进行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操作,能够促进患者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化指标,治疗效果等各项指标的优化。结论使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终末期肾病的患者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化指标等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我们发现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方式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不仅能够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为其他医院治疗末期肾病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选取了我 院在 2017年 1月份到 2018年 12月份共收治的 150名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数据分析的内容中有一项数据对比的环节,因此 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我们都需要进行分组讨论,属于不同组别的患者分别使用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腹膜透析治疗方法以及联合透析治疗方法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最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率以及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来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的治疗方式进行终末期肾病的治疗操作,能够促进患者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化指标,治疗效果等各项指标的优化。结论:使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终末期肾病的患者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化指标等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我们发现使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方式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不仅能够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该院需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采用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采用低位-直管模拟鹅颈隧道成型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情况以及漂管率、堵管率情况。结果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中出血量(187.21±1.32)mL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中出血量(247.21±1.32)mL降低(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手术时间(107.21±1.32)min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手术时间(127.21±1.32)min降低(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后两周漂管率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降低(0.00%<20.00%)(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术后6个月漂管率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降低(4.00%<24.00%)(P<0.05)。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患者术后6个月堵管率较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组降低(4.00%<24.00%)(P<0.05)。结论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比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更能改善手术情况,降低术后漂管率、堵管率,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

  • 标签: 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护理差异与生活质量。 方法: 以本院 2018 年 2 月 11 日 -2019 年 2 月 11 日 50 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透析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 A 组(血液透析组)与 B 组(腹膜透析组),每组 25 例患者,在分别护理后,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状。 结果: A 组患者生理和心理评分和 B 组进行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A 组社会关系和环境评分均比 B 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进行不良情绪评分时, A 组特质焦虑、状态抑郁、抑郁评分均高于 B 组,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与覆膜透析护理差异比较明显,血液透析环境与社会关系质量较差,腹膜透析在免疫功能方面影响偏低,两组患者均存在抑郁症状。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护理差异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护理差异与生活质量。方法以本院2018年2月11日-2019年2月11日5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透析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A组(血液透析组)与B组(腹膜透析组),每组25例患者,在分别护理后,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状。结果A组患者生理和心理评分和B组进行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社会关系和环境评分均比B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不良情绪评分时,A组特质焦虑、状态抑郁、抑郁评分均高于B组,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与覆膜透析护理差异比较明显,血液透析环境与社会关系质量较差,腹膜透析在免疫功能方面影响偏低,两组患者均存在抑郁症状。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护理差异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9月所收治的 84例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常规检查结果,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值( 33-55) g/l腹膜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在正常值范围内的腹膜透析患者为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 42例。对比两组患者腹膜透析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透析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45.2% ,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9%,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腹膜透析后,相对于血清白蛋白含量正常范围内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较低患者并发腹膜炎几率明显比较高,影响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血清白蛋白 腹膜透析 腹膜炎
  • 简介: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替代治疗措施,甚至成为肾脏替代治疗的首选方案。然而,随着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治疗时间的延长,在非生物相容性腹膜透析液、腹膜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fibrosis,PF),PD患者腹膜超滤能力将逐渐下降,最终会出现超滤衰竭(ultrafiltrationfailure,UFF),而腹膜纤维化是导致腹膜超滤衰竭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稳定的慢性PD患者的队列中,体内锌的缺乏率较高。锌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锌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改善微炎症状态、抗氧化应激反应及抗凋亡等作用,可以延缓腹膜纤维化的进程。本文将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腹膜纤维化的防治所做的探索进行总结与归纳,同时也对锌防治腹膜纤维化的可能的机制进行分析。

  • 标签: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腹膜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9月之间于我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40例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患者被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实验组接受系统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腹膜炎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且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中辅以系统护理干预,能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腹膜透析 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开展腹膜透析治疗,实验组则使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在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上,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的8.57%和对照组的28.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可显著提升治疗疗效和肾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终末期肾病应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70例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给予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对比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的老年患者采用腹膜透析可改善其病症。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腹膜透析患者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经济负担,增加依从性。方法 我科 2017年 3月至 2017年 9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住院腹膜透析患者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本期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质量改善。 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引起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缺陷率从14.73%降至 7.08%。 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降低住院腹膜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充分透析,快乐生活,更好地回归社会透析患者腹透相关。同时增加了圈员们的责任心和团队的凝聚力。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腹膜透析 腹透相关性腹膜炎 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腹膜透析患者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经济负担,增加依从性。方法我科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住院腹膜透析患者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本期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质量改善。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引起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缺陷率从14.73%降至7.08%。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降低住院腹膜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充分透析,快乐生活,更好地回归社会透析患者腹透相关。同时增加了圈员们的责任心和团队的凝聚力。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腹膜透析 腹透相关性腹膜炎 缺陷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碘伏帽外壳预防腹膜透析管相关性腹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肾内科维持性腹膜透析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30例。常规组由腹膜透析专科护士行常规护理培训,如术后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技术,饮食宣教,导管出口处换药等,培训合格后出院回家自行腹透治疗。改良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培训腹膜透析患者腹透操作中用上次腹膜透析换液后的碘伏帽外壳折叠保存,下次使用时将其外壳包裹连接短管外边并用夹子在碘伏帽外壳固定腹透操作技术,预防腹透管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措施。经理论与实践考试合格后出院自行腹膜透析治疗,分析对比一年后两组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常规组腹膜炎发生8例,总发生率为26.7%。改良组腹膜炎发生3例,总发生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组病人经过培训后采用此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

  • 标签: 碘伏帽外壳 腹膜透析 腹透管相关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