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睡眠质量,探讨影响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科接受规律透析的患者100例,其中MHD患者60例,CAPD患者40例,随访1年,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问卷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比较患者的生化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等临床基本资料以及血红蛋白(HGB)、甲状旁腺激素(PTH)等生化指标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MHD组随访1年时较基线比较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血磷、钙磷乘积较前升高(P<0.05),尿素、肌酐、尿素清除指数(Kt/V)较前降低(P<0.05);CAPD组随访1年时较基线比较HGB、ALB、血磷、钙磷乘积较前升高,肌酐、Kt/V较前降低(P<0.05);CAPD组与MHD组基线比较Kt/V升高(P<0.05);CAPD组与MHD组随访1年时比较HGB、Kt/V升高,ALB、血磷、钙磷乘积、PTH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HGB(OR=0.839,P=0.000)、HGB(OR=1.144,P=0.009)、血磷(OR=0.000,P=0.000)、PTH(OR=0.987,P=0.034)是与患者睡眠障碍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下降,年龄、HGB、血磷、PTH可能是患者睡眠障碍危险因素,须加强对此的识别和控制,以改善患者睡眠,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收治的1例家庭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住院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家庭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及治疗情况与有效护理干预手段有关。结论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应进行追踪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痛苦,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提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我院肾内科于2014年4月—2016年3月期间8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护理要点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治疗期间,观察组共出现情绪障碍2例、营养不良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要以患者的需求与身体状况为中心,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腹膜透析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终末期肾病患者通过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终末期患者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从甲状旁素、肾素改善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甲状旁素及肾素改善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通过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使甲状旁素及肾素水平明显降低,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对腹膜透析相关培训的依从性,探讨患者依从性与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关系,为降低腹膜透析的并发症,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预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60例透析超过半年的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依从性与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关系。结果通过系统的腹膜透析透析前培训,患者能配备透析相关设备,但操作过程存在不规范行为,尤其以年纪大、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明显。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与患者依从性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依从性与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关,提高患者对透析培训的依从性,有助改善患者透析预后。

  • 标签: 腹膜透析 心理调节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锡盟地区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锡盟40例腹膜透析者视为观察组,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问;并选取同期间的锡盟40例血液透析者为常规组,两组患者均实施生化指标检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参数、生活质量(KDQOL—SFTM表评估)等予以对比。结果:①临床参数情况:两组的各项临床参数指标均无差异性(P〉0.05);②生活质量:常规组的生命活力高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和情感职能均与常规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腹膜透析患者较经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且价格低,更适合我盟地广人稀,血液透析不普及的现状。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对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视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纳入联合组与参照组(n=50)。参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血液透析治疗,比较患者的血液指标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指标及肾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显著,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肺功能损害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FEV1/FVC等肺通气指标变化,并统计两组治疗后肺部及胸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膜透析后,观察组肺通气功能FEV1、FVC、FEV1/FVC、PEF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尿毒症肺(13.33%)、尿毒症胸膜炎(21.67%)、转移性肺钙化(58.33%)、肺动脉高压(75.00%)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未发生肺部及胸部疾病),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透析可引起一定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应做好肺功能及肺部/胸部相关并发症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从而降低肺功能损害程度。

  • 标签: 腹膜透析 肺功能损害 肺部并发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营养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上半年收治行腹膜透析治疗的3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主观综合评估评估评分,蛋白质及能量摄入,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高磷血症及低血钾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采取临床营养干预后,患者主观综合评估评分,蛋白质及能量摄入,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磷血症发生率、低血钾发生率、均低于临床营养干预前,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临床营养干预能提高患者主观综合评估评估评分,蛋白质及能量摄入,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患者低血钾及高磷血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临床营养干预 腹膜透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操作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透析时间7-38天,治愈25例,死亡5例。结论掌握透析时机,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早期透析是降低急性肾功能的死亡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7~8月在我院肾内科进行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组)89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组)102例,采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astrointestinalsymptomratingscale,GSRS)和GerdQ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糖尿病史、吸烟史及激素或非甾体类药物用药史,记录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校正钙(correctedcalcium,cCa)、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parathyroidhormone,iPTH)、血白蛋白(serumalbumin,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素清除指数(Kt/V)等指标。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对Kt/V达标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与各项指标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吸烟史、服用激素或非甾体类药物史、糖尿病肾脏疾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血液透析组患者具有更高的Alb、BUN水平及Kt/V值达标率。腹膜透析组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1分的发生率为83.1%,血液透析组为82.4%。腹膜透析组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明显高于血液透析组[(4.7±4.3)分比(3.8±3.3)分;P=0.004]。腹膜透析组烧心(P=0.029)、反酸(P=0.001)和恶心呕吐(P=0.004)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组。GerdQ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腹膜透析组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16例(占18.0%),血液透析组8例(占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评分与BMI呈正相关(B=0.28,P=0.005)、与Hb水平呈负相关(B=-0.057,P=0.002)。结论多数透析患者具有消化道症状,腹膜透析患者更易出现胃食管反流现象,BMI�

  • 标签: 透析 胃肠道症状 胃食管反流
  • 简介:透析相关性心包炎是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少见的并发症,常隐匿起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体征,早期不易诊断,一旦出现心包填塞,死亡风险很高。透析不充分和/或液体超负荷可能是其发生的原因。既往报道透析相关性心包炎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由于透析技术及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透析相关性心包炎的发生明显降低,国内少有报道。因此,做好对透析相关性心包炎的早期识别,明确诊断及综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透析相关性心包炎 终末期肾脏病 腹膜透析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医疗成本低,便于普及应用的特点,对于提高我国尿毒症患者的救治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近年来腹膜透析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人们。而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特点,在腹膜透析中的应用,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改善了腹膜透析患者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腹膜透析为终末期肾脏替代疗法之一,长期反复进行腹膜透析会对患者心身造成很大影响,本文涉及腹膜透析对患者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在护理工作中的应对策略。方法通过采取随机对照原则将76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心理干预组无论在干预前,还是在干预后3周,干预后6周与常规护理对照组有明显变化,参考焦虑自评量表测定,提示患者于干预3周,干预6周相对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标准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提示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减少或降低腹膜透析患者的焦虑,沮丧等心理障碍的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临床治疗满意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腹膜透析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居家行腹膜透析影响死亡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40例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死亡及存活患者例数分为两组,死亡组17例,存活组23例,分析其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为以后防治提供依据。结果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最高为10例,占58.82%,尤其是充血性心衰为6例,占60.00%,其次为腹膜炎为3例,占17.76%,肺部感染者、严重营养不良及其他原因者各为1例,各占5.88%。糖尿病和高血压控制不良导致死亡率相比非糖尿病和高血压控制稳定所致死亡率高,分别为67.50.00%和62.50%和27.78%和43.75%(P<0.05)。死亡组患者体重、平均动脉压、血清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及血红蛋白相比具有差异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糖尿病、高血压控制不平稳、营养不良、延误透析时机及护理不当而致。

  • 标签: 终末期肾衰 腹膜透析 护理
  • 简介: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腹膜透析的808例患者中有13例发生腹膜透析导管体外部分破损,破损后发生腹膜炎10例,其中3例因腹膜炎终止透析。分析原因可能有:导管某部位长期折叠牵拉,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使用剪刀剪断,锐器意外刺破导管。经临床观察总结,提出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制订腹膜透析导管意外处理流程、加强院外电话随访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腹膜透析 导管 留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保护袋的使用对腹膜透析出口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患者46例。男性20例,女性26例。随机选取腹膜透析患者46例先后使用传统保护袋和改良保护袋对腹膜透析出口的影响。每例患者每种方法各5次。结果使用改良保护袋对腹膜透析出口感染并发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改良保护袋的使用可降低腹膜透析出口的感染并发症。

  • 标签: 腹膜透析 出口 保护袋 技术革新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腹膜透析患者感染性腹膜炎的高危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期间收治的82例腹膜透析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透析液病原菌,探讨其高危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82例患者中有7例感染了腹膜炎,占8.54%、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经分析感染腹膜炎的主要因素操作不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结论感染性腹膜炎的患者主要是由于透析过程操作不当以及患者自身自我管理疾病能力差,我院呼吁应加强护理干预以预防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感染性腹膜炎。

  • 标签: 腹膜透析 并发感染性腹膜炎 高危因素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