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要点及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42例,对其采取心理护理,总结心理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腹膜透析成功的患者40例,腹膜透析失败的患者1例,中途因为患者自身原因转院1例。结论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让患者更有信心,以愉快的心情,更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膜透析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患者护理体会,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护理范围涉及用药指导、生活护理、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干预等多方面。通过对本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本病的全面康复,不仅需要有效的药物治疗,更要发挥健康的家庭功能支持作用,对疾病伴发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护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透析的观念和目标,一是尽量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二是努力改善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那么如何做好腹膜透析居家护理指导,本文总结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饮食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三方面的详细指导,使其掌握更多的腹透知识,能够减少问题的发生,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从而使透析顺利进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价值。

  • 标签: 腹膜透析 家庭护理 指导 随访
  • 简介:腹膜透析(PD)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及其家属经过严格训练掌握相应的操作要领后,可以在家中自己治疗,这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医院工作压力、减少医疗费用等都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尽管腹膜透析技术在不断进步,但PD患者死亡率仍较高,透析后患者两年存活率仅为77%,而且国外文献提示PD患者的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均是常见的并发症,

  • 标签: 腹膜透析技术 透析患者 死亡原因分析 慢性肾衰竭患者 心血管疾病 肾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式透析方式及不同的透析通路合并肺动脉压的比例以及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及门诊透析病人,透析后第2天行心脏超声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以SPAP大于35mmHg为肺动脉高压(PAH)。结果入选血透患者40名,其中动静脉内瘘患者25名,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病人15名。入选腹透患者14名;血透组平均SPAP为38.8±13.5mmHg,腹透组平均SPAP为30.9±7.8mmHg,P值为0.02,具有统计学意义,血透组PAH比例为55%,腹透组PAH比例为14.3%,其P值为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透患者较血透患者发生PAH低,其平均SPAP较血透患者低,血透患者中行动静脉内瘘与静脉置管患者相较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的分析,探讨相应的防治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12年1月因肾衰竭接受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时间和原因,分析死亡病例的死因。结果共有166例患者符合条件,因各种原因退出腹膜透析共75例,退出率为45.1%。其中死亡67例,转血液透析8例。121例医保患者35例退出(28.9%),明显低于自费组的退出率88.8%。结论心脑血管事件和腹膜炎是CAPD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而经济因素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积极加强透析前的一体化治疗及腹膜透析患者透后的持续管理。

  • 标签: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心脑血管事件 腹膜炎
  • 简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是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具有安全、简便、经济、患者可在家自行透析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1]。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不断降低、透析充分性的不断提高,腹膜透析低钾血症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2]。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不但发生率高达10%~58%[2-3,13,17],而且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针对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原因、危害及防治进行了文献复习,报道如下。1腹膜透析患者低钾血症的原因1.

  • 标签: 低钾血症原因 危害防治 原因危害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应用非透析治疗、不同腹膜透析剂量治疗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5期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非透析保守治疗者20例,腹膜透析剂量4升/天者26例、6升/天者35例及8升/天者43例。随访观察1年,检查各项指标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随访1年后,非透析患者血压的控制较4升/天腹膜透析组差(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血钙水平低于4升/天透析组,血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高于不同剂量透析组。各组尿量及残余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腹膜透析各组尿量、肾功能及非透析组肾功能均较观察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组之间肾功能下降的幅度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早期的腹膜透析治疗对患者钙磷代谢、蛋白质营养改善及血压的控制优于非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治疗对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与非透析治疗相比未见明显优势,不同的透析剂量在1年的观察期内未显示对肾功能的影响。

  • 标签: 腹膜透析 肾衰竭 血清白蛋白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规范操作的影响,从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方法:以铜陵有色职工总医院肾内科为研究现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科出院的接受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共62例,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排除有严重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按腹膜透析常规做好病人的出院指导,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的操作方法,能自行操作。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心理支持、腹膜透析知识教育、标准换液操作培训、定期随访。结果: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腹透操作合格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合格率90%)。而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改变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及操作的随意性,纠正了一些不良习惯,预防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健康教育 腹膜透析操作规程
  • 简介:目的容量控制对于腹膜透析至关重要。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equilibrationtest,PET)可以评估腹膜小分子溶质转动功能,对优化腹膜透析存腹时间提供依据,但是不能预测腹膜液体转运功能。所以,本研究使用计算机拟合对不同超滤功能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液体转运功能进行评估。方法纳入研究患者包括每天使用3~4袋2.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超滤功能差组)和使用3~4袋1.5%葡萄糖透析液者(为腹膜功能好组),两组患者在上述透析处方下都能达到足够的液体清除。所有入组的患者都要求详细记录自己每天的腹膜透析换液情况,以评估腹膜液体转运功能。结果本研究包括了17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其中9名为超滤功能差组,8名为超滤功能好组。与超滤功能好组相比,超滤功能差组的患者每天更多的处于高葡萄糖(P<0.01)环境中,透析液/血浆肌酐比值(D/Pcre)更高(P<0.05),有更高的腹膜液体吸收率(Ke)(P<0.01)。结论与超滤功能好的患者相比超滤功能差的患者的腹膜小分子溶质转运率更高,更为重要的是,超滤能力差的患者腹膜液体吸收率更高。

  • 标签: 腹膜透析 流体力学 超滤容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和耐药性,及其与转归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致病菌与耐药性,探讨其与转归的联系。结果116例次培养阳性,培养总阳性率达68.6%,近5年高达87.7%。致病菌中G^+球菌占58例次(50%),G^-杆菌45例次(38.8%),真菌6例次(5.2%),G^+杆菌、G^-球菌及混合感染7例(6%)。G^+球菌中最常见为葡萄球菌(56.8%);G^-杆菌中大肠杆菌阳性率最高(62.2%)。从耐药性看,G^-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76.7%),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9%、3.4%)。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1%、7.9%)。腹膜炎致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退出率为10.1%(17/169),以真菌腹膜炎为主。结论近5年本中心培养阳性率较高,及时采用血培养瓶留取标本很关键。G^-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而万古霉素、利福平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宜作为抗G^+球菌的经验用药。真菌性腹膜炎是导致腹膜透析退出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细菌感染 抗药性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由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腹膜透析,部分患者甚至像正常人一样,从事他们喜爱的工作。然而,过重的体力劳动对腹膜透析患者会有什么影响呢?国外有学者对CAPD患者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进行了调查1,但未涉及重体力劳动。本文对4位从事重体力劳动致腹透管移位的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 标签: 重体力劳动 腹膜透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本中心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肾内科腹膜透析患者69例,运用KDQOL-SFTMl.3(包括健康调查简表MedicalOutcomesStudyHealthStatusShortForm,SF-36和Kidneydiseasetargetarea,KDTA)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根据Hays方法进行评分。结果(1)男性PD患者与女性PD患者在KDTA和SF-36总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2)每天透析剂量6000ml以上PD患者与每天透析剂量在6000ml以下的PD患者在KDTA和SF-36总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3)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透析时间的长短明显相关。(4)40岁以下患者在KDTA和SF-36的总分方面与4(J岁以上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5)透析费用支付方式对PD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明显,医疗保险的PD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KDTA及SF-36总分方面明显高于新农合的PD患者。结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除医学因素外,非医学因素亦占重要地位。

  • 标签: 腹膜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59例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免疫力低下、无菌技术操作不当、肠道细菌侵入等是引起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电话及门诊随访;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加强无菌技术再培训;积极预防消化道感染是防止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2例患者加强综合性护理措施,并对其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临床护理效果为72.4%,且患者营养不良得以改善。结论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综合性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腹膜透析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对新腹膜透析患者在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强化培训计划,了解强化培训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新手术后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强化培训5次,出院后要求患者一个月内到医院4次进行随访,从操作、记录、换管及检查规律性进行培训。结论通过强化培训,患者的换管率、检查率、依从性均明显提高。

  • 标签: 腹膜透析 强化培训 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设置专职腹透护士对患者实施规范化培训和随访,观察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腹膜炎、心血管事件发病率。结果设置专职腹透护士后,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干预前。结论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膜透析 专职护士 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