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紫杉醇-壳寡糖缓释膜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对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产生抵抗作用的机制及其最佳作用因素。方法:提取新西兰大耳白兔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紫杉醇溶液,通过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活性,IFCC测定α-SMA(即肌成纤维数量)荧光表达情况,P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TGF-β1信号通路情况,来测定紫杉醇对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化的抵抗作用及其最佳抑制浓度和最佳抑制时间。并在以上基础上分析紫杉醇缓释膜的疗效。结果:紫杉醇可通过阻滞TGFβ/Smad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转化,其最佳浓度为0.06g/mL,最佳时间为48h;紫杉醇给药时,使用缓释膜释放比直接药物操作更加简便,效果更理想,更能减轻患者的痛苦(P〈0.05);紫杉醇-壳寡糖缓释膜抗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的最佳载药量为9mg。结论:紫杉醇-壳寡糖能够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对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起到抵抗作用,为临床防治良性胆管瘢痕纤维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研究意义。

  • 标签: 紫杉醇-壳寡糖缓释膜 TGFβ-Smad通路 良性胆管瘢痕 纤维化
  • 简介:摘要:良性胆管狭窄是因为一系列非恶心肿瘤疾病所造成的胆管腔局限性狭小,致使胆汁无法顺利排出,胆管炎反复发作,若不加以及时治疗,长时间的胆管狭窄和胆道感染,金辉引发胆汁性肝硬化和生成结石。良性胆管狭窄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慢性胰腺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对于该疾病的诊疗,临床上主要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镜等诊断方法,治疗则以球囊扩张、手术治疗及支架置入等方式。目前内镜下诊疗依然是良性胆管狭窄的第一选择。本文主要阐述良性胆管狭窄的内镜诊疗现状。

  • 标签: 内镜 良性胆管狭窄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胆管良性狭窄主要为因受到非肿瘤因素影响从而引起胆管纤维组织增生、胆管腔局限性狭小以及瘢痕痉挛等,形成胆管炎疾病或者是胆汁排出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引发肝功能衰竭,而临床治疗方面难度较大,同时预后较差。所以,为了确保患者病情早期康复,对于胆管良性狭窄疾病患者开展有效诊治方式至关重要。本文章首先分析胆管良性狭窄诱发因素,随后探讨ERCP对于胆管良性狭窄诊治重要性。

  • 标签: 胆管良性狭窄 ERCP 诊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空肠吻合术(hepaticojejunostomy,HJ)后胆漏率和严重并发症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良性胆道疾病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HJ的病例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术后胆漏和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283例患者接受了HJ,中位年龄39岁。术后近期并发症率为19.1%(n=54),胆漏率为11.7%(n=33),严重并发症率为15.2%(n=43)。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脓毒症[OR=3.875,95% CI(1.583,9.485),P=0.003]、肝硬化[OR=3.212,95% CI(1.001,10.307),P=0.050]、术中出血≥400 ml[OR=6.054,95% CI(1.231,29.781),P=0.027]、术后住院≥9 d[OR=6.738,95% CI(2.287,19.855),P=0.001]是术后胆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胆总管结石[OR=2.764,95% CI(1.174,6.510),P=0.020]、术前脓毒症[OR=4.310,95% CI(1.666,11.149),P=0.003]、术中出血≥400 ml[OR=5.944,95% CI(1.231,29.781),P=0.022]和术后住院≥9 d[OR=11.422,95% CI(1.317,49.859),P=0.001]为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J应在成功控制脓毒症、充分胆汁引流的情况下施行。术前需全面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严格把握肝部分切除手术指征。

  • 标签: 吻合术,外科 胆管 空肠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胆总管内留置全覆膜金属支架(FCSEMS)治疗良性胆管狭窄(BB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接受FCSEMS治疗的22例BB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50.9±8.6)岁。随访观察FCSEMS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结果22例FCSEMS置入均成功,FCSEMS留置(221.9±19.8)d,无肝脓肿、急性胆管炎、胆总管堵塞等肠胆反流并发症。支架近端移位2例(9.1%,2/22),操作时间分别为62 min和115 min;20例(90.9%)无移位,操作时间(29.7±6.3)min。随访16.0(8.0,25.3)个月,狭窄无复发。结论完全胆管内留置FCSEMS是治疗BBS的一种有效方法,可避免肠胆反流的发生。

  • 标签: 胆管疾病 胆管狭窄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金属支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内镜超声下胆道引流多用于胆道恶性狭窄的治疗。本文报道了1例肝包虫病相关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病例,经胃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症状缓解快,无并发症发生,诊疗结局良好。

  • 标签: 超声检查 胆道引流 肝包虫病 胆道良性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皮经肝胆管扩张并留置大口径支撑管治疗良性肝外胆道狭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连续采用经皮经肝胆管扩张并留置大口径支撑管治疗的17例良性肝外胆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良性肝外胆道狭窄患者中胆肠吻合口狭窄7例,手术后肝外胆道损伤性狭窄10例(Bismuth Ⅰ型6例,Bismuth Ⅱ型4例)。14例患者完成治疗方案,成功解除狭窄并拔除支撑管,成功率为82.3%。本组患者的治疗包括胆管扩张3~5次(中位次数为4次),逐渐更换增大支撑管尺寸并留置支撑管6~9个月(中位时间7.6个月)。3例患者未能完成治疗,其中2例患者因胆道严重狭窄,导丝未能通过狭窄段而提前终止治疗;1例患者行胆道扩张过程中因扩张器穿入肝实质引起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14例患者随访6~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均无复发性狭窄出现。结论经皮经肝胆管扩张并留置大口径支撑管治疗良性肝外胆道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缩窄,病理性 气囊扩张术 经皮穿刺治疗 大口径支撑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在良性瘢痕性幽门梗阻及球部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在2011年9月-2012年6月符合条件的36例良性瘢痕性幽门梗阻及球部狭窄患者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同期外科手术治疗的32例基线资料相似患者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4年12月,比较近远期疗效、并发症及治疗成本。结果球囊扩张组术后2周内镜复查,幽门狭窄口通畅29例,7例患者经再次球囊扩张后幽门狭窄口通畅,平均球囊扩张次数1.19次;其中显效33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幽门口直径为(10.4±1.8)mm,明显大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328,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2014年12月,平均随访(30.7±2.8)个月,4例患者分别于扩张后14~30个月出现再梗阻后,复发率为11.11%,患者再次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后症状缓解,平均球囊扩张次数1.89次。球囊扩张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6±0.4)d,短于传统手术组,平均治疗费用为(1328.7±154.2)元,低于传统手术组,治疗随访时平均体重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扩张组扩张时发生胃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6%,传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疗效确切,是良性瘢痕性幽门梗阻及球部狭窄治疗的理想方法。

  • 标签:
  • 作者: 李文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公共关系部,河北邯郸056001
  • 简介:目的:探究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对缩小手术瘢痕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腔镜手术治疗)与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每组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及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长均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腔镜手术治疗收获了更加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缩小术后瘢痕,提升美观性,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机体恢复,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腔镜手术;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对缩小手术瘢痕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6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腔镜手术治疗)与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每组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及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长均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腔镜手术 甲状腺良性肿瘤 手术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在胆囊切除术后良性胆管狭窄的应用。方法回顾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12例胆囊切除术后良性胆管狭窄行全覆膜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治疗的患者,包括12个月的中期随访结果。结果所有12例(100%)均成功放置,支架放置时间平均185±14天。支架放置期间相关的不良事件3例(25%)出现疼痛,2例(16.7%)出现胆管炎,1例(8.3%)出现胆结石,1例(8.3%)出现无症状性移位。12例(100%)均成功回收支架。拔出支架后每3个月随访1次,平均随访时间12.5±1.3个月,1例(8.3%)病人出现再狭窄,转由外科治疗,平均12.5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1.7%。结论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良性胆管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胆囊切除术后良性胆管狭窄,并发症,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治疗应用于良性瘢痕性幽门梗阻及球部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1年9月-2012年6月符合条件的36例良性瘢痕性幽门梗阻及球部狭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并将同期外科手术治疗的32例基线资料相似患者进行对照,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4年12月,比较近远期疗效、并发症及治疗成本。结果球囊扩张组术后2周内镜复查,幽门狭窄口通畅29例,7例患者经再次球囊扩张后幽门狭窄口通畅,平均球囊扩张次数1.19次;其中显效33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幽门口直径为(10.4±1.8)mm,明显大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328,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2014年12月,平均随访(30.7±2.8)个月,4例患者分别于扩张后14~30个月出现再梗阻后,复发率为11.11%,患者再次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后症状缓解,平均球囊扩张次数1.89次。球囊扩张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6±0.4)d,短于传统手术组,平均治疗费用为(1328.7±154.2)元,低于传统手术组,治疗随访时平均体重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扩张组扩张时发生胃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6%,传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疗效确切,是良性瘢痕性幽门梗阻及球部狭窄治疗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 良性瘢痕性幽门梗阻及球部狭窄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fully covered self-expanding metal stents,FCSEMS)和多根塑料支架(multiple plastic stents,MPS)治疗良性胆管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6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置入FCSEMS或MPS的107例良性胆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FCSEMS组54例,MPS组53例。患者由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术(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或内镜超声证实患有良性胆管狭窄。主要研究指标为狭窄缓解率,次要研究指标为狭窄复发率、ERC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支架迁移率、住院时间和费用等。结果FCSEMS组和MPS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0.0(6.5,18.0)个月和12.0(9.0,20.0)个月(P>0.05)。两组患者的狭窄缓解率分别为87.0%(47/54)和83.0%(44/53),狭窄复发率分别为14.6%(6/41)和 23.5%(8/34),ERCP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8%(8/54)和11.9%(13/1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支架迁移率分别为22.9%(11/54)和2.8%(3/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成本效益分析表明,两组患者中位ERCP干预次数分别为2(2,2)次及3(2,4)次(P<0.001),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6.0(4.0,11.0)d和9.0(6.5,16.0)d(P=0.009)。两组患者中位住院费用分别为44 646元和51 355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CSEMS在良性胆管狭窄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治疗费用与MPS相似,但减少了ERCP干预次数和治疗周期,即使有一定的迁移率,仍可成为一线治疗方案。

  • 标签: 支架 胆管疾病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 塑料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针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采用肝部分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或胆肠吻合手术方式,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40例/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观察组患者则联合肝叶或肝段切除方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比较两组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则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两组治疗前组间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组间比较则观察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对于合并胆管狭窄的肝胆管结石采用联合肝部分切除的手术方式,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减少结石残留与复发。

  • 标签: 手术方式 联合肝部分切除 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资料。26例患者术前采用CT检查、B超检查、ERCP、MRI与PTC检查,15例患者病证得以确诊,确诊正确率达到了57.5%。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姑息手术治疗组、根治性手术治疗组以及肿瘤活检术,统计分析三组患者平均存活时间。结果研究的26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中,姑息性手术治疗组患者平均存活11个月,而根治性手术治疗组患者平均存活20个月,行肿瘤活检术患者平均存活5个月。结论继发感染与肝胆管结石刺激容易导致肝胆管癌的发生,采用姑息性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胆管癌 临床治疗 预后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08-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恶性胆管梗阻患者5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相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经内镜放置胆管金属支架联合鼻胆管引流术应用于恶性胆管梗阻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与体征,并且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对机体损伤程度轻,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等特点,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姑息手术切除 介入治疗 鼻胆管引流 恶性胆管梗阻
  • 简介:摘要目前胆管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临床对胆管肿瘤的治疗仍然疗效差,外科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高,并发症多,手术切除机会小,治疗非常棘手.经消化内科内镜下治疗结合外科或者放化疗,安全性明显提高,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尤其年老体弱不适合较大型手术的病人更是首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