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是肺、胸膜或其他许多全身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胸腔积液病因有100多种,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其治疗方案截然不同。

  • 标签: 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 简介: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PE)又称胸水,指胸腔内体液的过量积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胸腔积液分别是由是结核、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本文从影像学、生化指标、细胞学、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及胸腔镜6个方面综述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鉴别诊断

  • 标签: 良/恶性胸腔积液 诊断 鉴别 肿瘤 结核
  • 简介:骨病变的种类繁多,鉴别诊断相对复杂,但首要的是区分恶性。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骨病变的诊断不再局限于X线平片诊断,CT和MRI的作用愈加重要。平片与CT都是用X线成像,两者显示的均为病变密度的改变,前者是重叠图像,后者是断层图像,但两者所显示的征象基本类似,有些征象可相互通用,如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膜反应、死骨等。MRI在骨关节系统的普遍应用,对检出早期病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MRI非压脂序列对正常骨髓内脂肪信号被病变的替代和压脂序列对病变内水分的增加相当敏感,但其信号改变与平片及CT大不相同,如骨质的高密度影在MRI各个序列上均呈低信号,而在X线平片和CT上不能显示的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在MRI压脂序列上则能够清晰显示。之前,有些依靠平片和CT作出正确诊断的患者,术前MRI检查却误诊,如将良性骨肿瘤合并周围骨髓与软组织的水肿误诊成恶性骨肿瘤,原因就在于对MRI征象的认识不足[1]。本文对具有恶性骨肿瘤鉴别意义的征象进行总结,希望能提高影像和临床医师对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骨疾病 诊断显像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卵巢恶性肿瘤的 CT诊断鉴别诊断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7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 CT诊断,对其诊断结果及鉴别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CT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对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及肿瘤对周围组织、脏器的侵犯也能够较为清晰的显示。结论 CT诊断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卵巢肿瘤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成像技术在肺部恶性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螺旋CT机对124例肺部有肿块的患者进行CT扫描,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标本的病理特点。结果通过CT扫描查出124个病灶,其中左叶有66个,右叶58个,动脉期发现89个病灶,检出率为71.7%,门静脉期发现87个病灶,检出率为70.2%,延迟期发现92个病灶,检出率为75.8%。结论螺旋CT扫描具有快速,方便,安全性高等优势,对于肺部恶性肿块的定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CT 肺部良恶性肿块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RI影像特点,提高对椎体恶性压缩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经临床及MRI确诊的椎体压缩骨折152例393个压缩椎体。其中良性压缩骨折225个椎体,恶性压缩骨折168个椎体,分析比较病变压缩椎体外形,骨髓信号改变,椎弓受累,椎旁软组织影及增强后改变的磁共振影像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良性椎体压缩骨折呈凹形占63%,恶性椎体压缩骨折呈楔形、倒楔形占98%;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52.4%后缘成角,恶性压缩骨折79.1%后缘圆隆;良性椎体压缩骨折60.8%T1WI序列呈不均匀低信号,恶性压缩骨折55.3%呈均匀低信号;恶性压缩骨折多累及附件及椎旁软组织,增强后呈不均强化。结论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其特征性的MRI表现,MRI能准确鉴别恶性椎体压缩骨折。

  • 标签: 椎体 压缩骨折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量化评分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136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甲状腺癌患者50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51例。共评估甲状腺结节1508个。将甲状腺结节大小、位置、数目、低回声、界限不清、有包膜但不完整或无包膜、有晕环但不完整或无晕环、纵横比≥1、内部有血流、后方伴声衰减,内无囊性回声、微钙化、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作为自变量,将甲状腺结节恶性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甲状腺结节恶性相关因素。对1508个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相关因素进行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评分。结果甲状腺结节的低回声、界限不清、有包膜但不完整或无包膜、有晕环但不完整或无晕环、纵横比≥1、内部有血流、后方伴声衰减、内无囊性回声、微钙化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结节恶性有相关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与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结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08,P<0.05)。768个评分<6分的甲状腺结节中,742个为良性,24个为恶性;60个评分≥10分的甲状腺结节中,2个为良性,58个为恶性;314个评分8~9分的甲状腺结节中,60个为良性,254个为恶性;368个评分6~7分的甲状腺结节中155个为良性,213个为恶性。结论甲状腺结节的量化评分对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过8分的甲状腺结节大部分为恶性,应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乳腺实质性病灶中的血流信号及超声特点,评价其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乳腺恶性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包膜、纵横比,有无钙化灶、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血流信号分布等情况,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并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I)。CDFI超声成像技术对212例(292个肿块)乳腺实质性肿瘤进行超声检查,将术前经超声检查的215例患者138个乳房手术的超声定性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良性肿瘤129例,恶性肿瘤86例。其中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显示(79/86),穿通血管和分支血管居多(66/86),且内部可见大量散在钙化或簇样钙化(83/86),而良性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及穿通血管较少,仅有4例肿块内部可见钙化。其中86例患者共92个乳腺肿块中78个肿块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3个误诊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0.5%;另27个肿块超声诊断为良性肿块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1例误诊为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1.4%。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性分别为89.66%、44.44%、78.95%和95.65%、37.5%、87.04%。二维超声结合CDFI检查在乳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血管恶性肿瘤应用放射诊断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12日至2017年9月20日期间在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肝血管肿瘤患者,对66例患者进行放射诊断。观察放射诊断的结果,并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结果放射诊断肝血管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依次为95.92%、100.00%、96.97%;且肝血管肿瘤良性、恶性患者之间对比最大摄取值明显是后者更高(P<0.05)。结论放射诊断能够准确鉴别诊断肝血管肿瘤的恶性,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肝血管肿瘤 良恶性 放射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恶性鉴别诊断工作中,应用彩超检查的检出率分析,并统计彩超在恶性诊断方面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性。方法:样本均收录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收录60例,均收录于2021.8——2022.8期间,样本入组后均接受彩色超声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探究彩色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最终病理确诊为良性结节的患者共计52例,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有8例,经彩超检查检出良性结节患者共计检出49例,诊断准确度为91.67%,敏感度为94.23%,特异性为75.00%;经彩超检查检出甲状腺癌患者7例,诊断准确度为95.00%,敏感度为75.00%,特异性为98.08%。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恶性鉴别诊断工作中应用彩超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鉴别诊断 检出率 准确度 敏感度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恶性鉴别诊断工作中,应用彩超检查的检出率分析,并统计彩超在恶性诊断方面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性。方法:样本均收录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收录60例,均收录于2021.8——2022.8期间,样本入组后均接受彩色超声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探究彩色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最终病理确诊为良性结节的患者共计52例,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有8例,经彩超检查检出良性结节患者共计检出49例,诊断准确度为91.67%,敏感度为94.23%,特异性为75.00%;经彩超检查检出甲状腺癌患者7例,诊断准确度为95.00%,敏感度为75.00%,特异性为98.08%。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恶性鉴别诊断工作中应用彩超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鉴别诊断 检出率 准确度 敏感度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上颌窦恶性肿瘤的CT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2例上颌窦肿瘤CT表现结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52例患者均有上颌窦软组织肿块影,CT值为20~40HU,均有局限性或广泛性骨质破坏,CT诊断良性28例,恶性24例。手术病理良性30例,其中慢性上颌窦炎性息肉14例,内翻乳头状瘤5例,上颌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粘液性囊肿3例,上颌窦血管瘤2例,含齿囊肿2例。恶性22例,其中上颌窦癌13例,恶性淋巴瘤4例,内翻乳头瘤恶变2例,上颌窦囊腺癌3例,CT诊断良性漏诊率为6.7%,恶性误诊率为9.1%。结论CT检查对上颌窦肿瘤的定性及其毗邻软组织有否侵犯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上颌窦 肿瘤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肿瘤的常见征象及特殊征象的总结,提高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8月-2011年8月间来我科作X线检查的1000个病例,包括健康体检人群,其中年龄最大者96岁,最小者16岁,平均年龄56岁。从单纯健康体检中,我们发现2例乳腺癌,占0.2%。从发现肿块来我科检查的患者,其中检出是乳腺癌的有64人次,占6.4%,其中良性肿块有120人次,占12%,发现需要复查或病理检查的患者240人次,占24%。结果肿块的形态、边缘、密度及钙化特征、伴随征象,对鉴别乳腺的恶性肿瘤有很大帮助。结论我们在作出乳腺疾病的诊断时,一定结合其肿瘤的常见征象、特殊征象及其伴随征象,征象典型时,可作出肯定的恶性肿瘤的诊断

  • 标签: 乳腺 X线 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彩超鉴别乳腺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51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已确诊为乳腺恶性肿瘤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超 特征,二维显像包括肿块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有无包膜、边界是否光滑或有无“蟹足样”改变、后方回声是否增强或衰减等,彩超 包括彩色血流多少,血管粗细及走行情况,血流频谱形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1例乳腺肿瘤中良性肿瘤 32例,恶性肿瘤 19例。 32例良性肿瘤中经彩超诊断为良性肿瘤 29例,误诊为恶性肿瘤 3例。 19例恶肿瘤中经彩超诊断恶性肿瘤 17例,经彩超误诊为良性肿瘤 2例。结论:彩超通过对乳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超 特征综合分析为乳腺恶性肿瘤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等特点,为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彩超; 恶性乳腺肿瘤; 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血管恶性肿瘤放射诊断鉴别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肝血管肿瘤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恶性将全部患者划入良性组和恶性组,其中良性组40例,恶性组4例,比较放射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以及良性组和恶性组的放射诊断标准摄取值。结果放射诊断良性41例,恶性3例;病理诊断良性40例,恶性4例;放射诊断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40例;放射诊断为良性,病理诊断恶性1例;放射诊断恶性,病理诊断良性0例。良性组SUVmax值6.3±0.3,恶性组SUVmax值6.3±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血管恶性肿瘤放射诊断鉴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肝血管 良恶性肿瘤 放射诊断 鉴别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恶性的B超鉴别诊断方法与结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76例,全部经过手术与病理证实。对于本组病例的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判定B超在诊断乳腺肿瘤恶性方面的作用。结果经过B超鉴别诊断,本组病例中确诊为乳腺癌11例,经病理证实10例,误诊1例,误诊率为9.1%。B超诊断结果为良性肿块65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55例,腺腺病3例,乳腺癌4例,乳腺囊性增生3例,恶性的诊确诊率为93.8%,乳腺癌的漏诊率为6.2%。结论在乳腺肿瘤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B超的确诊率较为理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 良恶性 B超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观察40例胆囊癌和30例胆囊良性病变内血供,测定病变内动脉阻力指数(RI)。结果胆囊癌组病灶内血流显示率及RI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恶性疾病有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胆囊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膀胱恶性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因膀胱占位行超声造影检查的15例患者共17个病灶进行分析,观察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肿块内是否有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是否有增强及造影剂到达时间,增强模式。结果17个病灶中恶性病灶13个(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癌12个、膀胱肉瘤样癌1个),良性病灶4个(腺性膀胱炎1个,膀胱沉积物或凝血块3个),病灶大小(2.8±1.5)cm。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灶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χ2=0.215,P=0.046)。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癌超声造影到达时间为(20.7±6.0)秒,增强模式为均匀高增强、缓慢慢退;膀胱肉瘤样癌超声造影到达时间为13秒,增强模式为均匀高增强、快速消退;腺性膀胱炎超声造影到达时间为24秒;3个膀胱凝血块表现为无增强。结论超声造影能明显提高常规超声对膀胱占位的检出和鉴别诊断能力。

  • 标签: 超声 超声造影 膀胱占位
  • 简介:目的分析超声在乳腺结节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自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取的90例乳腺结节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且对临床患者进行结节部位的针刺细胞学检查,并对比患者的分析结果,所选患者需要具备完整性的病例资料。结果在所选择的患者中,要经过临床高频超声诊断,其中有70例为良性结节,而20例为恶性结节。经过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采集标本病理进行检查为良性结节,应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的灵敏度比较高,并且还具备准确性的特点。结论在我国临床当中,应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结节的检查率比较高,并且对乳腺结节的恶性诊断结果都很准确,没有任何的不良情况出现,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乳腺 恶性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