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在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跨区的深入研究,将为显微外科修复增添更加简捷的移植手段.

  • 标签: 跨区供血皮瓣 显微外科 血管 解剖学
  • 简介:摘要作者在文献复习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轴型及choke血管理论,探讨跨区结合部的改造与重建,及其血流动力学特征。表明:(1)基于血管体区或穿支体区均可设计跨区,其区别在于血管蒂与轴线;(2)如果各供区间的choke血管为端端吻合,呈串联排列,可获得超长皮,而侧侧吻合呈并联排列,则可获超宽;(3)Choke血管区的改造与重建可延长皮轴线,使其转移距离和修复范围明显增大;(4)切取范围可参考现有的解剖学资料及术前与术中检测综合评估。提出跨区的choke血管区改造与重建,以及如何明确跨区切取范围与提高远端成活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 标签: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整形外科 choke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跨区早期血流动力学基本规律。方法以游离和带血管蒂转位为原型,以血管体区理论为基础,参照流体力学、电流学等相关知识,系统分析内血流通路、阻力网络及其串联或并联方式,最后利用数理模型进行推演。结果跨区早期动脉和静脉内可实现流量动态平衡,可分为有效循环区、静脉淤滞区、相对缺血区和绝对缺血区。并且推导出:(1)血管蒂的血流为压力恒定,而不是流量恒定;(2)的阻力因动、静脉血管蒂的位置或其二者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而改变;(3)从蒂部到远端其血流速度逐渐递减;(4)导致远端坏死的主要因素因其所处的区域而异。结论跨区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特点可以通过该数理模型进行阐释,早期动、静脉可以达到流量的动态平衡,并且血流量由蒂部至远端逐渐递减,的成活范围依赖于动、静脉内的压力差及其内血流通路的阻力,远端坏死区可分为静脉淤滞区和动脉不足区。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跨区供血皮瓣 血流量 理论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局部穿支修复股前外侧区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们急诊收治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15例,创面大小为5.0 cm×7.5 cm~8.5 cm×12.0 cm,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并设计穿支血管蒂顺行推进、逆行旋转等修复股前外侧区。股前外侧大小为5.5 cm×8.0 cm~9.0 cm×12.5 cm,局部穿支的大小为2.0 cm×3.0 cm~5.0 cm×8.0 cm。结果术后均存活良好。随访时间为8~19个月,平均14.5个月。前臂或手部及股前外侧区修复后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感觉未见明显减退。邻近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结论局部穿支修复股前外侧区,设计灵活,限制少,手术方式简便,是股前外侧区有效的修复方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穿支 皮瓣供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区双叶穿支方式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采用股前外侧区双叶穿支修复102例四肢创面患者资料,男80例,女22例;年龄9~66岁,平均40.7岁。其中29例为不连续的两处创面,创面面积5 cm×5 cm~30 cm×18 cm;73例为单一创面,创面面积12 cm×11 cm~27 cm×15 cm。术前以彩超定位股前外侧区穿支点,根据创面形状设计双叶。根据方式的不同设计共干型、双干型、筋膜型、混合型双叶穿支移植修复创面。对于穿支为共干型或筋膜型,切取游离后直接修复创面;对于穿支为双干型或混合型,在断蒂后先行穿支内增压吻合,而后再拼合修复创面。股前外侧区均直接缝合。结果102例患者共设计双叶穿支105侧,其中共干型43侧、双干型30侧、筋膜型24侧、混合型8侧。单叶的切取面积为6 cm×5 cm~20 cm×9 cm。1例伴有两处创面者术后17 h双叶中的一叶发生动脉危象,手术探查为动脉顽固性痉挛,经移植静脉后危象解除,术后该叶远端出现约4 cm×3 cm浅表坏死,经换药后瘢痕愈合;2例修复单一创面的双叶术后48 h其中一叶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缝线,表面切口放血7 d后成活。102例患者创面均愈合,愈合时间8~83 d,平均19 d;大腿区均一期愈合。术后10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0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色泽、质地良好,温、痛、触觉部分恢复。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评级标准评定:S2级21例,S3级81例。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的运评价指标,优91例,良11例;优良率100%。区VAS评分均为0分,多为线性瘢痕存留,其中5例瘢痕宽度超过3 cm,但未出现瘢痕挛缩及疼痛等不适。9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区感觉异常,3个月后逐步恢复。结论应用不同类型的双叶股前外侧穿支修复四肢创面,可以克服因源动脉不同造成的缺失或不足;同时明确分型有助于设计分叶及切取,术后可大幅提高的成活率。

  • 标签: 外科皮瓣 四肢 软组织损伤
  • 简介:临床上,股前外侧(tALT)用于修复软组织缺损有不损伤大动脉的风险,功能及美学效果好等优点,该文旨在评价股前外侧与前臂桡侧(RFFF)修复口腔缺损后区的美学效果。对2003年1月-2005年9月收治的42例口腔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2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1.4岁,所有患者接受显微外科组织重建。17例应用RFFF。25例应用tALT。结果:RFFF组成功率94.2%。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前臂桡侧皮瓣 供区并发症 皮瓣修复 口腔缺损 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力穿支修复股前外侧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宿迁市第三医院修复重建显微外科中心因外伤或瘢痕切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神经等深部组织外露的患者临床资料。设计并切取游离股前外侧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从股前外侧区邻近的4个区域(股前内侧、股前外侧近端、股前外侧远端和髂腹股沟)选择切取接力穿支修复股前外侧区创面,接力穿支区直接缝合。术后随访股前外侧、接力穿支及其区外形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28例患者,年龄15~65岁,平均37.3岁。股前外侧切取面积为12.0 cm×10.0 cm~20.0 cm×13.0 cm。修复股前外侧区切取的邻近接力穿支区域为股前内侧13例,股前外侧远端5例,股前外侧近端6例,髂腹股沟4例。接力穿支切取面积为6.0 cm×5.0 cm~11.0 cm×7.5 cm。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4.8个月,28例股前外侧和26例接力穿支完全成活,另2例接力穿支远端术后2周分别出现1.0 cm×2.0 cm和1.5 cm×1.5 cm小面积坏死,分别经换药3周和4周后愈合。股前外侧质地、弹性良好,外形稍臃肿,功能良好;接力穿支质地、色泽、厚度与股前外侧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异,其区仅留线性瘢痕,功能无影响。结论通过优化股前外侧和接力穿支设计,采用接力穿支修复股前外侧区,能够减小股前外侧区损伤,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股前外侧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穿支蒂螺旋桨修复背阔肌肌区缺损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2012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瘢痕综合治疗中心采用背阔肌肌修复创面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4~81岁,平均43.6岁。术前应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查背阔肌前缘和后缘附近的穿支血管并进行标记。术中根据拟修复缺损的大小、形状,切取背阔肌肌,修复缺损;依据术前穿支血管探查结果,掀起1块或多块穿支蒂螺旋桨,转移修复背阔肌肌区缺损。观察术后效果。结果24例背阔肌肌术后均成活,包括带蒂肌22块,游离肌2块,面积16 cm × 11 cm~33 cm × 17 cm,宽度9~20 cm。24例均应用穿支蒂螺旋桨修复背阔肌肌区,其中12例应用1块螺旋桨,11例应用2块,1例应用3块,共37块穿支,包括36块肋间后动脉穿支,1块自由设计穿支。螺旋桨的面积13 cm × 5 cm~23 cm× 14 cm,血管蒂长度3~6 cm,旋转角度90°~180°,所有螺旋桨区都直接关闭。术后1块肋间后动脉穿支完全坏死,清创后另行植皮修复;1块肋间后动脉穿支远端2 cm坏死,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其他35块全部成活,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并发症。24例均获1~38个月随访,平均7个月,随访期间4例肿瘤患者出现肿瘤复发,需再次实施肿瘤切除术;所有患者对术后术区功能和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应用穿支蒂螺旋桨修复背阔肌肌区缺损,在确保切取一个宽大的肌用于缺损修复的同时,还可以确保背部肌区能直接关闭。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穿支螺旋桨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趾横行V-Y推进修复同侧趾腓侧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科对20例患者的趾腓侧区采用趾横行V-Y推进修复,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8~52)岁。先将趾腓侧区缝合缩小创面,剩余创面的横行宽度0.4~1.6 cm,创面的面积为0.5 cm×0.8 cm~1.6 cm×1.8 cm。随后采用同侧趾横行V-Y推进修复缩小的创面。V-Y横行推进距离0.2~0.8 cm,切取的面积为1.0 cm×1.4 cm~1.8 cm×2.4 cm。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随访内容包括:V-Y推进成活情况,切口有无感染,外形、质地、纹理及感觉,及趾有无疼痛,区趾及对冷耐受性,区趾及瘢痕情况,区趾外观、感觉及屈伸功能,区趾有无特殊不适以及是否影响行走等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18(平均14)个月, 趾横行V-Y推进全部成活, 趾区切口无感染,切口I期愈合。外形、纹理及质地与对侧趾相同位置皮肤接近, 趾横行V-Y推进区趾TPD均为4~7 mm。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对冷的耐受性平均为0.3分,区趾对冷的耐受性平均为0.6分。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价的瘢痕平均为0.2分,区趾瘢痕平均为1.2分。区趾外观与对侧趾外观无明显差别,V-Y推进区趾均无疼痛等不适,所有病例区足部行走、跑步、跳跃、踮脚时均无影响。结论采用趾横行V-Y推进修复同侧小面积趾腓侧区,可获得满意的修复外形及功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V-Y推进皮瓣 趾腓侧皮瓣 供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类型混合型的双叶股前外侧穿支修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8月至2019年4月,我们采用双叶股前外侧穿支修复术,在创面治疗的基础上,修复8例外伤后肢体存留创面患者。术前常规采用高频彩超行大腿外侧区穿支定位。术中因双叶穿支分布不均衡,采用三种类型方式切取、组合双叶,其中5例为穿支共干+内增压型、2例为穿支共干+内增压+筋膜型、1例为穿支共干+筋膜型。结果术后8例均顺利存活,无1例发生血管危象。区均Ⅰ期顺利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33个月,平均16个月,质地良好、弹性可、颜色与受区相近,边无明显瘢痕挛缩,均恢复保护性感觉,随访期内未出现破溃或溃疡。1例患者为瘢痕体质,虎口瘢痕轻度增生,虎口略小。结论采用多种类型混合型的双叶股前外侧穿支修复创面,可以根据术中的穿支分布情况做不同类型的组合,是双叶穿支不均衡或变异时的必要补充措施,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穿支 供血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的嵌合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共收治创伤后足部复合组织缺损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5~59岁,平均41.3岁;清创后创面面积3.0 cm×11.5 cm~9.0 cm×16.0 cm;骨缺损长度2.0~6.0 cm;均采用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的嵌合移植修复,切取面积3.5 cm×12.0 cm~9.5 cm×16.5 cm,携带髂骨长度2.5~6.5 cm。区20例采用美容缝合直接关闭,5例切取面积较大,采用皮肤牵张闭合器关闭。术后定期随访。结果25例嵌合顺利成活23例;1例术后第1天出现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消除;1例因切取面积较大,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髂骨填充后骨愈合良好,无骨不连、骨质吸收等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5个月,色泽良好,质地可,足部功能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5例,可2例。腹股沟区可见线形瘢痕,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的穿支,区隐蔽,穿支恒定,携带髂骨时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可获取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旋髂浅动脉 嵌合皮瓣 复合组织缺损 创伤
  • 简介:目的:探讨后踝上皮的解剖特点,总结后踝上皮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为后踝上皮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8—10月收集8侧新鲜成人下肢标本,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解剖观察胫后动脉在小腿下段内侧的穿支及其营养腓肠神经、腓肠外侧神经的情况;观察腘窝外侧动脉穿出部位、走行、分布及与胫后动脉踝上穿支吻合情况,测量腘窝外侧动脉长度及直径。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2年6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采用后踝上皮移植修复的1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8~49岁,平均33岁;创面位于小腿下1/3段3例,足踝部7例,足底负重区5例。15例患者均采用后踝上皮移植修复;术后观察患者成活情况,创面完全愈合后1个月,有骨折者骨折临床愈合后3个月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8侧下肢标本观察示,胫后动脉在小腿下段发出2~4支肌间隙动脉,均有分支向外上方走行,供应腓肠神经及腓肠外侧神经,并与腘窝外侧动脉间有确定的吻合支;均见腘窝外侧动脉,起于股骨内外髁连线上方(1.8±0.47)cm处,于腘窝后正中线外侧(1.1±0.14)cm处穿出深筋膜并沿腓肠肌外侧头表面下行;腘窝外侧动脉均与腓肠外侧神经伴行,腘窝外侧动脉全长(14.21±3.89)cm、直径(1.23±0.24)mm。临床应用后踝上皮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5例,移植皮全部成活13例,2例远端部分坏死。12例患者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患者质地及外观良好,术后踝关节功能优8例,良4例。结论后踝上皮血管蒂位置相对隐蔽,外伤后不易损伤,且修复范围大,成活率高,是治疗足踝部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 标签: 外科皮瓣 后踝上皮瓣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多源性的角形穿支修复各种原因所致颜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颜面部大面积缺损患者,术前使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并标记颜面部主干源血管区域及穿支浅出点的位置;术中根据创面大小、周围皮肤松弛度,以及创面远端至所选择的穿支蒂的距离,并参考郎格氏线,设计多源性的角形穿支,角形穿支头端约等于缺损宽度、长约为缺损宽度的3.0~3.5倍。切开远端,紧贴浅表肌腱膜系统浅层,由近及远锐、钝性分离,形成较大的穿支蒂,保留皮下穿支周围少量纤维组织蒂,将旋转推进无张力覆盖、修复受区缺损创面,区可直接拉拢缝合或稍作松解后闭合。术后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瘢痕情况及有无相关恶性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结果共选择9例颜面部大面积缺损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35~81岁,平均58岁。面积10.0 cm×6.0 cm~14.0 cm×7.0 cm。9例患者均存活,切口一期愈合。经3~24个月随访,未见癌肿复发、明显瘢痕、臃肿或后遗面部畸形等并发症,美学亚单位结构及功能满意。结论多源性的角形穿支用于修复颜面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设计简单、切取方便、运丰富,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一致,切口瘢痕多可隐藏在自然郎格氏线中,形态和功能满意,尤其适用于面部皮肤松弛的中老年患者。

  • 标签: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面部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缝接神经的接力修复指端缺损及区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对11例手指指端缺损采用缝接神经的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蒂修复,面积为0.6 cm×1.2 cm~1.6 cm×2.0 cm,同时区采用掌背动脉修复。术后通过门诊预约复查及微信方式随访。结果11例22块完全成活,创面I期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3个月,及蒂部无臃肿,手指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肤色接近正常手指皮肤。感觉均恢复超过S3,TPD为6~11 mm,平均8.4 mm。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0例,良1例。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不需要牺牲主要血管及神经,术后能恢复患指良好外形及感觉,活动接近正常,是修复指端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接力皮瓣 指端缺损 修复 神经缝接 供区
  • 简介:腕部电烧伤采用换药治疗较为棘手,用远位治疗,时间长且复杂.2000年11月-2003年11月,笔者单位收治5例腕部电烧伤患者,均选择邻位前臂链式筋膜皮修复,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筋膜皮瓣修复 腕部电烧伤 血供 前臂 2003年 2000年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蒂部各成分对运的影响。方法16只豚鼠,应用活体超大面积隐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切取后美兰灌注法,平均动脉压灌注10分钟,观测染色面积和着色度,根据正交设计原理对蒂部成分进行了五因素、二水平L16^215正交实验和分析。结果隐神经伴行动脉、静脉及其交互作用对染色面积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皮肤、深筋膜、神经、神经营养血管网的2~5部分对染色面积的影响无显著意义。结论隐神经伴行血管及其支是该的营养血管,皮肤、深筋膜、神经、神经营养血管内的2~5部分对运的影响无显著意义,

  • 标签: 隐神经 血管蒂 血运 岛状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 深筋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修复进行总结,介绍修复修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35例中,5例部分坏死,30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修复封闭,功能恢复较理想,外形满意。结论具有运丰富、好成活、不用吻合血管、抗感染力强等优点,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深度烧伤 皮瓣肌皮瓣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