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82岁,面部、躯干浸润性红斑伴痒1月余来院就诊.组织病理示:真皮毛囊上皮水肿,黏液池形成,毛囊内及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阿新蓝染色(+).免疫组化示:CD3(+)、CD4(+)及UCHL-1(+).诊断为毛囊粘蛋白病向嗜毛囊性蕈样肉芽肿转化.

  • 标签: 毛囊黏蛋白
  • 简介:蛋白MUC1是一种具有高度糖基化胞外区的Ⅰ型跨膜蛋白,存在于正常细胞和多种癌细胞的表面,为公认的血清和细胞肿瘤抗原.本文简述了MUC1的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疫苗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

  • 标签: 黏蛋白 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
  • 简介:结节性皮肤狼疮蛋白病(nodular(cutaneous(lupus(mucinosis,NCLM),亦称之为丘疹结节性蛋白病,由1954年Gold[1]首次报道,1985年Nagashima等[2]将其命名为NCLM。该病临床少见,本次研究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例NCLM报道如下。

  • 标签: 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皮肤科
  • 作者: 于灵 冯素英 李志量 靳培英 王宝玺 林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医院皮肤科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2(现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郑州 45000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医院皮肤科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4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整形外科医院皮肤科,北京 10014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0年前,我女儿左手腕上长出蚕豆大小的包块,逐年增加,至今已长到二十几粒,一直无痛感。左上肢从左腕屈侧到腋窝有较多的呈带状分布的皮色斑块,中等硬度,边界清楚,部分呈环状,活动。

  • 标签: 黏蛋白病 皮肤 左上肢 手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蛋白痣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经临床及组织病理确诊的10例蛋白痣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0例蛋白痣均为儿童期发病,平均发病年龄6.5岁。7例皮损位于躯干,其中4例位于背部;2例位于四肢,1例躯干、四肢泛发。皮损在局部排列成线状、带状或簇集状,质地柔软至坚硬不等,颜色呈肤色、淡红色和黄色。组织病理检查:10例均表现为真皮内胶原纤维束排列紊乱,其间可见程度不等的蛋白沉积,沉积的位置和程度不一,6例在沉积区见胶原纤维增粗、红染,其余4例表现为胶原稀疏、减少;2例出现基底层灶状液化变性,3例出现真皮内不等量成熟脂肪组织等。结论蛋白痣的病理主要表现为真皮内程度不等的蛋白沉积于杂乱的胶原束间,可与一些其他疾病类似,容易误诊,临床和病理紧密联系可确诊。

  • 标签: 肿瘤,结缔组织 病理过程 皮肤表现 诊断 黏蛋白痣 黏蛋白沉积
  • 简介:摘要遗传性弥漫型胃癌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胃弥漫型印戒细胞癌和乳腺小叶癌为特征。该综合征的遗传基础是编码E-钙蛋白的钙蛋白1(CDH1)基因的胚系突变。该患者为年轻女性,胃体后壁、胃体前壁见印戒细胞癌,外周血行基因二代测序检测显示CDH1基因第10外显子存在杂合性突变,经多学科协作讨论后,行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同时指导肿瘤监测和一级亲属的基因检测。

  • 标签: 遗传性弥漫型胃癌 癌,印戒细胞 CDH1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脓毒症3.0的定义为宿主对感染的失控反应而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预后较差,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目前人们对脓毒症发病机制的认识尚不足,导致对脓毒症的治疗缺乏特异性。而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Tim)家族中的Tim-1在脓毒症炎症反应、免疫耐受和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中起关键作用,并且是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及疗效评估中特异性相对较高的生物指标,为脓毒症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靶点,也为脓毒症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现就Tim-1的发现和Tim-1的结构、分布与其免疫效应,Tim-1在脓毒症免疫抑制期、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以及未来Tim-1在脓毒症中作用的研究空间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脓毒症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1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4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1(Tim-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im-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西安百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L805a、GL805c)及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中的表达;通过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下调Tim-1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采用t检验比较Tim-1敲低组和Tim-1对照组细胞在增殖、侵袭、迁移上的差异。结果Tim-1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142.769±37.552)高于正常脑组织(43.501±23.811);在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U251)中的表达高于人脑正常胶质细胞株(HEB)(HEB:0.339±0.021,U87:0.919±0.066,t=21.910,P<0.01;U251:1.074±0.085,t=12.559,P<0.01);成功构建下调Tim-1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sh-Tim-1-U87、sh-Tim-1-U251);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结果显示下调Tim-1后肿瘤细胞活力显著降低(24 h sh-NC:0.379±0.059,sh-U87:0.223±0.046,t=2.767,P<0.05;sh-U251:0.210±0.036,t=5.637,P<0.01。48 h sh-NC:0.677±0.034,sh-U87:0.444±0.052,t=4.968,P<0.01;sh-U251:0.441±0.056,t=8.831,P<0.01。72 h sh-NC:0.801±0.052,sh-U87:0.579±0.060,t=4.487,P<0.01;sh-U251:0.636±0.056,t=8.991,P<0.01);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下调Tim-1后肿瘤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sh-NC:74.667±4.510,sh-U87:44.333±4.509,t=11.651,P<0.01;sh-U251:34.003±3.606,t=18.401,P<0.01);Transwell实验显示下调Tim-1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sh-NC:202.000±10.149,sh-U87:108.333±7.506,t=11.294,P<0.01;sh-U251:137.667±11.061,t=12.763,P<0.01)。结论Tim-1在胶母细胞瘤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下调Tim-1可有效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与黏蛋白1 胶质母细胞瘤 RNA干扰 细胞功能
  • 简介:【目的】二化螟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钙蛋白(cadherin,CAD)是一类重要的Bt杀虫蛋白受体,在获得二化螟钙蛋白基因(CsCAD1)的基础上,明确CsCAD1蛋白与Cry1Ac和Cry2Aa蛋白的结合能力。【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CsCAD1基因片段,将构建的pET-28a-(+)-CsCAD1重组质粒转入原核表达菌株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Ni柱亲和纯化后SDS-PAGE电泳检测,利用westernblot和ligandblot技术分析其与Cry1Ac和Cry2Aa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重组载体可在表达菌株BL21中表达一个约44ku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SDS-PAGE显示该蛋白条带单一,且纯度较好。Ni柱亲和层析纯化该目的蛋白后进行Ligandblot分析,结果显示CsCAD1重组蛋白可以与Cry1Ac和Cry2Aa蛋白结合。【结论】CsCAD1蛋白可以与Cry1Ac和Cry2Aa蛋白结合,是潜在的Cry蛋白受体,所得结果有助于阐明Cry1Ac和Cry2Aa蛋白对二化螟的作用机制。

  • 标签: 二化螟 钙黏蛋白 原核表达 蛋白结合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较高,可导致不可逆性肺功能障碍。防止COPD急性加重(AECOPD)、延缓病情进展为其治疗的重点,但目前尚缺乏确切有效的预防措施。AECOPD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冬季高发,传统观念认为冬季冷空气可伴有病毒复制增加、环境污染、空气湿度降低等,各种混杂因素交织促进AECOPD的发生,而对于低温本身所造成的影响,一直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气道蛋白分泌异常可导致气道黏液清除障碍,增加感染率,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而低温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蛋白分泌。本文对COPD气道温度的特殊性以及低温导致蛋白变化的相关途径进行总结,以期引起人们对低温的重视,并为预测及预防AECOPD发生提供新的干预途径的思想与方法。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低温 黏蛋白
  • 作者: 李强 李尧 宋京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李强现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肝胆胰外科,北京医院普通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原核表达系统生产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结构域蛋白-1-Fc(Tim-1-Fc)融合蛋白能否为Tim-1蛋白模拟品。方法大肠杆菌合成Tim-1-Fc融合蛋白,以体外蛋白质结合实验测定其能否与Tim-4蛋白结合。通过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FACS)检测磷脂酰丝氨酸(PS)与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间的结合情况,间接探明该蛋白与PS的结合。结果体外蛋白相互作用实验证实Tim-1-Fc融合蛋白可以结合Tim-4蛋白。FACS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有无过氧化氢诱导,Tim-1-Fc组凋亡细胞FITC信号平均强度(231.16±8.27、263.45±7.91)均高于对照组(190.80±5.09、203.29±10.89,t=-7.200、7.73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核表达版本的Tim-1-Fc融合蛋白可能具备在体外模拟Tim-1蛋白的作用。

  • 标签: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蛋白-1-Fc 原核表达
  • 简介:【摘要】 介绍1例原钙蛋白19(PCDH19)基因相关癫痫的综合护理方法。PCDH19基因相关癫痫目前在国内报道尚少,严密的病情监测、丛集性发作期间正确处理、安全防护、康复训练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对原钙蛋白19(PCDH19)基因相关癫痫丛集性发作的控

  • 标签: PCDH19基因 癫痫 丛集性发作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T-钙蛋白(T-cad)、血管内皮钙蛋白(VE-cad)与子宫腺肌病(AM)及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子宫腺肌病(腺肌病组,4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囊肿组,45例)、子宫腺肌病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组,45例)及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45例)T-cad与VE-cad表达,并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和合并组在位内膜T-cad的表达率分别是11.11%(5/45)、4.44%(2/45)和11.11%(5/45),与对照组(37.78%,17/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合并组腺肌病异位内膜、合并组卵巢异位内膜VE-cad的表达率分别为71.11%(32/45)、64.44%(29/45)、42.22%(19/45)和33.33%(15/45),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异位囊肿组Ⅰ~Ⅱ期T-cad的表达率(71.43%,10/14)高于Ⅲ~Ⅳ期(3.23%,1/31;P〈0.05),而合并组Ⅰ~Ⅱ期T-cad的表达率(25.00%,3/12)高于Ⅲ~Ⅳ期(0,0/33;P〈0.05);④T-cad与VE-cad在各组子宫内膜的表达无相关性(|r|〈0.3,P〉0.05)。结论T-钙蛋白在AM及EM内膜上表达低于正常内膜,而血管内皮钙蛋白在AM及EM内膜上表达较正常内膜升高,可能与及发病相关。

  • 标签: T-钙黏蛋白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蛋白4(MUC4)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的脑膜瘤258例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65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MUC4、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孕激素受体(PR)、SSTR-2蛋白的表达,比较MUC4、EMA、PR、SSTR-2在肿瘤组织中表达的情况。结果258例脑膜瘤患者中男性85例,女性173例,年龄20~81岁,平均年龄69岁。其中WHO Ⅰ级脑膜瘤192例,WHO Ⅱ级脑膜瘤54例,WHO Ⅲ级脑膜瘤12例。MUC4在脑膜瘤的总表达率为67.8%(175/258),在各型脑膜瘤的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上皮型46/46(100.0%)、分泌型3/3、血管瘤型44/45(97.8%)、不典型37/41(90.2%)、化生型3/4、微囊型2/3、沙砾体型7/11、脊索样型7/11、过渡型14/28(50.0%)、透明细胞型1/2、乳头型1/2、间变型4/9、纤维型7/52(13.5%)、横纹肌样型0/1。PR、EMA、SSTR-2分别在149例(57.7%)、173例(67.1%)、235例(91.1%)脑膜瘤中表达。另外44例EMA阴性脑膜瘤表达MUC4,4例SSTR-2阴性脑膜瘤表达MUC4。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肿瘤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SFT/HPC)、血管母细胞瘤、胶质瘤及室管膜瘤等MUC4均不表达。结论MUC4广泛表达于脑膜瘤,在脑膜瘤与其他非脑膜上皮来源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鉴别上具有较大的价值。

  • 标签: 脑膜瘤 黏蛋白4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肿瘤细胞中Per2、HDAC1、E-钙蛋白mRN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150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设为实验组,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至对数生长期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细胞增殖活力。(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情况。(3)初始生理状态下Per2、HDAC1、E-钙蛋白mRNA表达情况。(4)Per2激动剂和抑制剂处理后Per2、HDAC1、E-钙蛋白mRNA表达情况。(5)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E-钙蛋白mRNA表达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协方差分析。结果(1)细胞增殖活力: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分别为0.90%±0.14%和0.52%±0.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6,P<0.05)。(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生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73±41)个和(50±15)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4,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生侵袭细胞数分别为(86±27)个和(21±9)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3,P<0.05)。(3)初始生理状态下Per2、HDAC1、E-钙蛋白mRNA表达情况:初始生理状态下,实验组细胞Per2、HDAC1、E-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7±2.7、20.4±6.6、12.4±2.5;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2.4±0.5、8.5±2.2、27.3±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82,2.982,-5.034,P<0.05)。(4)Per2激动剂和抑制剂处理后Per2、HDAC1、E-钙蛋白mRNA表达情况:Per2激动剂处理后,实验组细胞Per2、HDAC1、E-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1±2.2、22.4±6.2、16.6±4.2;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9.9±3.1、18.4±5.6、15.3±2.3。实验组细胞Per2激动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300,10.087,-4.187,P>0.05);对照组细胞Per2激动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46,3.501,9.294,P<0.05)。Per2激动剂处理后,两组细胞Per2和E-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00,7.582,P>0.05);两组细胞HDAC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4,P<0.05)。Per2抑制剂处理后,实验组细胞Per2、HDAC1、E-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1±1.7、7.5±2.2、22.8±4.2;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3.1±0.9、9.3±3.2、28.4±5.8。实验组细胞Per2抑制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24,5.105,-10.245,P<0.05);对照组细胞Per2抑制剂处理后上述指标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815,1.568,-1.439,P>0.05)。Per2抑制剂处理后,两组细胞Per2和E-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965,82.134,P<0.05);两组细胞HDAC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416,P>0.05)。(5)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E-钙蛋白mRNA表达情况:HDAC1抑制剂处理后,实验组细胞Per2、E-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4±3.5、24.2±3.4,对照组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3.1±1.2、26.8±5.2。实验组细胞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 mRNA表达水平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959,P>0.05);E-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77,P<0.05)。对照组细胞HDAC1抑制剂处理后Per2、E-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初始生理状态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40、1.058,P>0.05)。HDAC1抑制剂处理后,两组细胞Per2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04,P>0.05),E-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800,P<0.05)。结论食管肿瘤细胞中Per2和HDAC1 mRNA表达水平升高,E-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降低。Per2 mRNA高表达可能会激活下游靶向蛋白HDAC1的表达升高,抑制细胞表面E-钙蛋白mRNA表达水平。

  • 标签: 食管肿瘤 Per2 组蛋白脱乙酰酶 E-钙黏蛋白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蛋白1(MUC1)、Ki67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UC1、Ki67的表达与I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98例ICC患者资料。最终10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67例,女性37例,年龄(56.6±9.3)岁。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中MUC1、Ki67蛋白的表达。单因素以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IC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65例患者MUC1低表达,39例MUC1高表达。52例患者Ki67低表达,52例Ki67高表达。MUC1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Ki67高表达与肿瘤数目、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MUC1高表达(HR=2.321,95%CI:1.420~3.792,P<0.001)、Ki67高表达(HR=2.012,95%CI:1.247~3.247,P=0.004)的ICC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预后较差。MUC1高表达(HR=1.664,95%CI:1.058~2.618,P=0.028)、Ki67高表达(HR=1.883,95%CI:1.168~3.035,P=0.009)的ICC患者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预后较差。结论MUC1、Ki67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增殖、转移相关。MUC1、Ki67高表达是ICC患者肝切除术后总体生存和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管上皮癌 预后 Ki-67抗原 黏蛋白1
  • 简介:摘要肾脏纤维化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并诱导的几乎不可逆转损伤性改变,可发生、发展甚至恶性演变致肾功能衰竭,成为目前尤为关注的健康问题。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是一种在病理状态下上皮细胞改变表型,逐渐向成纤维细胞转变的进程。EMT过程在肾脏纤维化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钙蛋白是一组跨膜蛋白,在纤维化研究背景下,表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综述了钙蛋白在肾脏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并对钙蛋白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进行了一定展望。

  • 标签: 肾脏纤维化 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钙粘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结膜松弛症松弛结膜组织和泪液中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结膜松弛症组38例38眼和正常对照组36例36眼的结膜组织和泪液标本,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膜组织中蛋白(MUC2、MUC4、MUC5AC、MUC16)表达情况,ELISA检测泪液中蛋白(MUC2、MUC4、MUC5AC、MUC16)A值,结果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结膜松弛症组的结膜上皮细胞中MUC2、MUC4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315、0.156);结膜松弛症组的结膜上皮细胞中MUC5AC、MUC16阳性表达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1)。结膜松弛症组泪液中MUC2的A值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651),结膜松弛症组中MUC4、MUC5AC的A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膜松弛症组中MUC16的A值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结膜松弛症患者结膜组织和泪液中MUC5AC和MUC16均下降,对其进一步研究可能揭示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

  • 标签: 结膜松弛症 黏蛋白 结膜组织 泪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