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实验利用带DiI荧光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与Hela细胞表面LDL受体结合,通过CCD荧光观测系统实时记录观测图象,并利用自己开发的单粒子追踪(SPT)数据处理系统,对被标记上的受体进行定位和轨迹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了LDL受体几类典型的运动方式,并经过大量轨迹的统计,讨论了LDL受体在细胞膜表面存在的特定结构的一些性质.

  • 标签: 数字荧光显微系统 LDL受体 单粒子追踪 低密度脂蛋白 细胞膜
  • 简介:研究雷公藤红素对人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以及对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处理Hela细胞,测定细胞生长曲线,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和钙离子浓度高低,原子力显微镜(AFM)对雷公藤红素处理Hela细胞前后细胞膜形貌及超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雷公藤红素能够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对He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0.8μg/mL;随着雷公藤红素浓度上升,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逐渐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逐渐下降,钙离子水平逐渐升高,2.5μg/mL雷公藤红素可使细胞的凋亡率达到83%;对细胞周期进行检测表明,雷公藤红素诱导细胞凋亡主要是使细胞阻滞在S期,共聚焦显微镜对细胞骨架和细胞核进行检测,雷公藤红素显著破坏细胞骨架,细胞核发生皱缩和断裂从而诱导细胞凋亡,AFM结果可以看到雷公藤红素使细胞膜发生皱缩、膜表面粒径变大从而影响细胞膜电位和钙离子稳定。结论:雷公藤红素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与细胞内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以及钙离子水平有着紧密联系。

  • 标签: 雷公藤红素 活性氧(ROS) HELA细胞 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 简介: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者病理条件下按照自身的程序结束其生存,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主动过程,是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胚胎发育、维持器官组织细胞数目相对平衡、自我平衡的保护以及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有着重要意义。阐述观察放线菌素D诱导HeLa细胞凋亡形态的方法和观察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讨论。

  • 标签: 放线菌素D 细胞凋亡 HELA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在诱导HeLa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eLa肿瘤细胞根据超声干预强度分为阴性对照组(切断电源后给予假的超声干预)和0.5、1.3、2.0 W/cm2超声干预组,分别通过MTT实验测定细胞活力、存活率,HE染色检测细胞形态,细胞凋亡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ROS含量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aspase-12、survivin和内参蛋白β-actin的表达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Dunnet-t检验。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5、1.3、2.0 W/ cm2超声干预组的HeLa肿瘤细胞活力[(99.23±1.56)﹪比(80.52±1.72)﹪、(54.31±1.69)﹪(27.75±1.26)﹪]、细胞存活率[(99.91±1.51)﹪比(76.69±1.92)﹪、(52.57±1.63)﹪、(29.81±1.22)﹪]、survivin蛋白表达(51.19±0.21比43.46±0.34、25.28±0.29、18.32±0.3)均降低,ROS含量(11.21±0.45比24.34±1.23、38.26±2.47、52.18±1.56),细胞凋亡率[(4.23±1.21)﹪比(24.16±1.91)﹪、(48.34±1.66)﹪、(70.27±0.98)﹪]、caspase-12蛋白表达(13.05±0.21比20.23±0.19、33.17±0.32、41.52±0.21)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可能通过诱导HeLa肿瘤细胞中caspase-12蛋白表达增加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减少而使HeLa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 标签: Caspase-12 Survivin 低强度超声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子宫颈癌
  • 简介:P16ink4是CDK抑制蛋白,参与调控细胞G1期至S期的转换。目前发现P16`(ink4)基因损伤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功能上非常重要的抑癌基因。为了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以及突变对该基因功能的影响,本文应用RT-PCR方法,从Hela细胞中克隆了P16ink4cDNA。扩增得到556bp片段(包括引物两端酶切位点的16bp)克隆于M13载体,测定了其DNA序列。该序列包括了P16ink4cDNA编码区全部471bp,以及3’端69bp序列。表明P16ink4cDNA已成功地得到克隆。

  • 标签: P16ink4/CDKN2/MTS1 CDNA 序列测定 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氧诱导的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5 (UCHL5)在调节宫颈癌Hela细胞辐射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以宫颈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1% O2条件下培养观察UCHL5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慢病毒载体感染Hela细胞后稳定调变UCHL5的效率,转录本分为空白对照组、过表达对照组、过表达UCHL5组转录本1~4和沉默对照组、沉默UCHL5组转录本1~2。将实验所用的细胞分为过表达对照组、过表达UCHL5组、沉默对照组和沉默UCHL5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 Gy γ射线照射48 h后细胞的凋亡率;采用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0、2、4、6 Gy γ射线单次照射培养2周后4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实验检测4组细胞培养1周后的增殖率以及联合0、2、4、6、8、10 Gy γ射线照射后的增殖率。使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宫颈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抗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UCHL5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HIF-1α对UCHL5的激活作用。组间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氧可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UCHL5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感染后的Hela细胞可显著上调或下调UCHL5的表达,其中,过表达UCHL5组转录本2和沉默UCHL5组转录本2的表达均较高,所以选择此2种转录本进行后续实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接受相同剂量照射的过表达对照组相比,上调UCHL5增加了Hela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在0、2、4、6 Gy剂量照射后克隆形成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16、19.22、8.76、6.79,均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沉默对照组相比,沉默UCHL5促进了Hela细胞的凋亡(t=10.29,P<0.05),增加了γ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率(t=52.01, 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与过表达对照组相比,上调UCHL5可升高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率,增殖率在第3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5,P<0.05);与过表达对照组相比,等剂量照射UCHL5上调组升高了受照细胞的增殖率,在剂量为6、8、10 Gy时,细胞的增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0、4.06、3.68,均P<0.05)。宫颈癌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和UCHL5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1,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HIF-1α结合并激活UCHL5启动子的活性,其活性增加了2.5倍(t=30.47,P<0.05)。结论缺氧条件下,宫颈癌Hela细胞中UHCL5的诱导表达降低了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与HIF-1α转录激活UCHL5的表达有关。

  • 标签: 低氧 宫颈肿瘤 辐射抗性 去泛素化酶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5
  • 简介:研究富勒烯膦酸衍生物2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利用本实验室合成的富勒烯膦酸衍生物2P作用于HeLa细胞,并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PI/H033342双染色法等方法检测其效应.结果表明,2P在光照条件下对HeLa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和光照依赖性.经过双染后荧光镜检测和流式检测后发现有高比例的凋亡细胞存在.流式细胞术结果还发现2P对HeLa细胞周期产生明显影响,表现为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推测细胞可能被2P阻断在S、G2期.以上结果提示富勒烯膦酸衍生物的细胞毒作用,以及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可能.

  • 标签: 富勒烯衍生物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细胞生长 衍生物
  • 简介: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2.5、25、50、100、200、300、400、600μmol/L)Res处理24、48、72h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采用AnnexinV和PI双染检测HeLa细胞的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测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Re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P〈0.05)。以0、200、300μmol/LRes处理细胞48小时,HeLa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2%、7.1%、6.23%,晚期凋亡率为7.7%、16.04%、15.43%。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性改变。200μmol/LRes处理8h后,Caspase-3活性增加,24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经50、100、200μmol/LRes处理24h后,Caspase-3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92倍、2.51倍、4.53倍(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诱导Caspase-3活性增加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 标签: 白藜芦醇 子宫颈癌 凋亡 CASPASE-3 HELA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斑蝥酸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斑蝥酸钠处理的Hela细胞中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不同浓度斑蝥酸钠处理各组Hela细胞中BCL-2基因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斑蝥酸钠可抑制Hela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

  • 标签: 斑蝥酸钠 Hela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华蟾素对宫颈癌细胞珠SiHa细胞Hela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华蟾素对SiHa和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华蟾素对宫颈癌Siha及Hela细胞周期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华蟾素对宫颈癌Siha及Hela细胞侵袭能力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华蟾素作用于宫颈癌不同细胞珠24、48、72h后,细胞生长显著变缓。与对照组相比较,华蟾素各浓度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不断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比例无显著变化;不同华蟾素作用于宫颈癌Siha及siha细胞24、48h后,能够明显降低宫颈癌Hela细胞向远处转移的能力。结论华蟾素能够抑制宫颈癌细胞珠Siha及Hela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药物华蟾素对宫颈癌Siha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华蟾素 宫颈癌细胞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观察Lx2-32c对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Lx2-32c处理宫颈癌细胞Hela24、48和72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浓度对细胞生存率的影响,计算细胞增殖活力,同时以AnnexinV-FITC/PI双染法测定不同浓度的Lx2-32c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并检测Bcl-2与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Lx2-32c能够有效的抑制Hela的生长增殖,随着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呈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并能够有效的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Westernblot结果显示,Lx2-32c能够有效降低Hela细胞中Bcl-2表达,同时上调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论Lx2-32c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宫颈癌细胞Hela发生凋亡和抑制生长增殖。

  • 标签: 宫颈癌细胞HELA Lx2-32c 凋亡 生长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nail对Hela细胞侵袭的作用。方法采用Hilymax法进行细胞转染,RT-qPCR法检测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nailmRNA表达下降约72.3%(P<0.01);Snail蛋白水平下降约54.2%(P<0.05)。在24h,48h,72h,干扰组较对照组细胞侵袭能力下降,其抑制率约为17.6%(P<0.05),31.5%(P<0.01),36.1%(P<0.05)。结论Snail下调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

  • 标签: Snail 宫颈癌 侵袭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145(microRNA-145)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室常规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并分为4组,空白(Blank)组(Hela细胞+lipMI1640)、microRNA-145组(Hela细胞+RPMI1640+microRNA-145-5pmimics)、阴性序列(NC)组(Hela细胞+RPMI1640+NC)、Mock组(Hela细胞+RPMI1640+Lipofectamine2000),记录各组Hela细胞转染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锁反应(QRT-PCR)检测各组Hela细胞中microRNA-145的表达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情况,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判断Hela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本研究中,各组Hela细胞转染率均〉80%;microRNA-145组microRNA-145的表达显著高于Blank组、NC组和Moc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24h、48h、72h后,microRNA-145组490nm波长处的光密度值(OD490值)较转染Oh后明显降低,转染48h、72h后,Blank组、NC组、Mock组OD490值较转染0h后时明显升高,转染24h、48h、72h后.microRNA-145组OD490值均低于Blank组、NC组、Moc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I染色后,microRNA-145组Hela细胞凋亡率高于Blank组、NC组、Moc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Blank组、NC组、Mock纽的microRNA-145表达率、OD490值、DAPI染色后Hela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roRNA-145表达上调可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并促进Hela细胞凋亡,通过药物调控microRNA-145表达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宫颈癌 微小核糖核酸145 HELA细胞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研究鬼臼毒素衍生物NY-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NY-3及阳性对照药物VP-16(依托泊苷)对HeLa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其生长曲线的影响;Hoechst33342/PI双染、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RT-PCR检测NY-3对HeLa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动物移植肿瘤模型研究NY-3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NY-3在体外对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2.73±1.28)μmol/L,优于VP-16,其诱导细胞产生凋亡小体并呈现典型的"DNAladder",流式细胞术检测出细胞被阻断在G2/M期,发现NY-3可以上调HeLa细胞Bax/Bcl-2比值及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小鼠体内抗肿瘤研究NY-3在肿瘤抑制率、动物存活率等方面均优于阳性药物VP-16。【结论】NY-3在体外及体内实验表现均优于成熟阳性药物VP-16,其可能通过影响Bcl-2、Bax、Caspase-3等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诱导HeLa细胞凋亡。

  • 标签: 鬼臼毒素衍生物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抗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C02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CDK9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在癌细胞生长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将宫颈癌Hela细胞株随机分为3组:A组Hela细胞株在压力为8mmHg的纯C02下通气4h,培养24h;B组Hela细胞株在压力为8mmHg的纯C02下通气4h,培养120h;C组Hela细胞株未进行C02处理,细胞株置于常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20h。采用RT-PCR法检测A、B、C组宫颈癌Hela细胞CDK9mRNA的表达。结果A、B组与C组比较,A、B组CDK9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P〈0.05);B组与A组比较,B组CDK9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A组下调更显著(P〈0.01)。结论宫颈癌Hela细胞CDK9基因在C02作用下受抑制出现表达下调,且随C02作用时间越长,CDK9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越明显。

  • 标签: RT-PCR 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9 宫颈癌细胞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LAC)及其与顺铂(DDP)联合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细胞并分为4组:对照组、LAC组、DDP组及LAC+DDP,每组均干预HeLa细胞48h。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LAC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呈浓度(r=0.864,P〈0.05)及时间依赖性(r=0.926,P〈0.05),48h时的半数抑制量(IC_(50))为4.98μmol/L;与DDP组比较,LAC+DDP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DDP的IC_(50)由63.71μmol/L下降至28.93μmol/L。FCM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LAC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具有时间依赖性(r=0.869,P〈0.05);与DDP组凋亡率[(17.49±3.82)%]和LAC组[(24.98±4.61)%]比较,LAC+DDP组[(38.06±5.72)%]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LAC可有效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增殖作用,并通过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增强DDP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的作用。

  • 标签: 子宫颈癌 HELA细胞 蛋白酶体抑制剂 顺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当归补血汤灌胃Wistar大鼠3日,无菌条件下取血,制备含药血清用于体外培养Hela细胞,MTT法检测Hela细胞活性,单细胞电泳法检测Hela细胞调亡。结果不同浓度的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均能抑制Hela细胞活性,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含药血清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凋亡阳性反应。结论一定浓度的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能够显著抑制Hela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 标签: 当归补血汤 含药血清 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
  • 简介:目的:研究放射线及槲皮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性变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VEGF、MMP-9表达对其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分别观察放射线及不同浓度槲皮素作用后24h细胞的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放射线单独及联合应用后Hela细胞中VEGF、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槲皮素对Hel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24小时的IC50值约为120μmol/L。与空白组比较,X线照射24h后细胞侵袭能力增加(P﹤0.01),槲皮素对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P﹤0.01),槲皮素与X线共同处理细胞后,仍具有明显的抑制侵袭能力(P﹤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单独作用后VEGF、MMP-9蛋白表达在一定时间内有增加的趋势(P﹥0.05),槲皮素、以及联合X线组VEGF、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X线照射后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潜能短暂增强;槲皮素能抑制X线照射后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机制可能与槲皮素能下调VEGF、MMP-9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宫颈癌 HELA细胞 放疗 侵袭性 MMP-9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辐射诱导的多倍体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的生物学特性,以探讨多倍体HeLa细胞利于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的潜在作用。方法使用6 MV-X射线分别以7 Gy、14 Gy的剂量照射HeLa细胞,继续孵育3 d后收集细胞并标记为7 Gy组和14 Gy组,将未经辐射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倍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的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7 Gy组和14 Gy组HeLa细胞体积明显增大。对照组、7 Gy组、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6.33±1.26)%、(21.13±0.50)%、(46.07±1.68)%,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80.47,P<0.001)。对照组、7 Gy组和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培养24 h后吸光度值分别为0.21±0.01、0.23±0.02、0.16±0.01;48 h后分别为0.37±0.03、0.38±0.06、0.21±0.00;72 h后分别为0.66±0.02、0.55±0.01、0.28±0.01,3组间增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2,P=0.001;F=20.10,P=0.002;F=708.52,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培养24、48、72 h后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增殖活力均较对照组细胞和7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显著下降(均P<0.05)。对照组、7 Gy组和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的凋亡亚群比例分别为(3.67±1.16)%、(3.07±0.81)%、(3.83±0.91)%,其中早期凋亡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2.33±0.35)%、(2.13±0.61)%、(2.23±0.32)%,晚期凋亡细胞亚群比例分别为(1.33±0.81)%、(0.93±0.31)%、(1.60±0.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2,P=0.620;F=0.15,P=0.864;F=0.92,P=0.450)。对照组、7 Gy组和14 Gy组的多倍体HeLa细胞迁移数目分别为297.40±26.53、121.33±15.16、18.40±4.79,侵袭细胞数目分别为195.67±20.26、63.60±6.91、9.47±3.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47.28,P<0.001;F=213.94,P<0.001)。7 Gy和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显著低于7 Gy组(均P<0.001)。辐射诱导的多倍体HeLa细胞P-STAT3(Tyr 705)、Bcl-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表达水平进一步增高;与对照组相比,14 Gy组多倍体HeLa细胞Survivin、Mcl-1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5)。3组间Bcl-xL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2,P=0.618)。结论辐射诱导的多倍体HeL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凋亡率无显著变化,但STAT3信号通路激活伴随下游抗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上调,有利于多倍体肿瘤细胞成为宫颈癌放疗后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

  • 标签: 宫颈肿瘤 多倍体肿瘤细胞 辐射 STA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