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作品,长期以来人们对它解读,往往从藏民族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角度切入,其实如果我们把作家文人身份和作品弘扬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研读,就会发现在文本中有着浓郁道家文化身影。

  • 标签: 道家 绝圣去知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 简介:王弼继承了道家政治哲学传统,主张君主应以无为方式去因顺百姓自然,从而避免有为所造成“物失其真”、“物不俱存”弊端。百姓自然状态呈现作为政治施为目标,也成为了理解政治秩序关键。王弼认为,万物自己而然世界是有条理,万物相互制约与影响之中形成了某种秩序。同时,自然也意味着对其自然本性成就。人自然之包含着欲望,王弼并不是要求人们无欲无求,而是不要有超越自然分限欲望。而且,王弼看来,人自然欲求作为自然之一个面向,也因个体差异而在整体上呈现出多样

  • 标签: 王弼 无为 自然 无欲
  • 简介:“道德自我”是唐君毅关于儒家伦理思想现代重建核心概念。唐君毅提出此一概念内在理路是,以道德自我来重新树立传统心性观念权威,进而从道德形上学根源方面重建现代中国道德体系。“中体西用论”与“泛道德主义”对道德自我学说批评虽然道出了其面临困境,但是从道德奠基理论看,道德自我作为超验根源对于儒家道德原则论证,是传统道德理论现代社会新发展。

  • 标签: 唐君毅 道德自我 道德奠基
  • 简介:本文以先秦秦汉时期丧葬习俗数术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先秦秦汉时期数术行为丧葬习俗表现、地位,并对数术行为存在社会原因、思想文化基础及社会意义进行了探究。

  • 标签: 丧葬习俗 数术行为 卜葬兆 卜宅 卜日
  • 简介:《程氏易传》到处充斥着君、臣这类字眼,可见程颐解释《周易》过程特别关注其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而在众多政治思想中程颐又特别强调有关“君臣共治”思想,他常常将爻与爻之间相应关系解释为政治世界君臣关系。余英时先生在《朱熹历史世界》一书中曾指出“君臣共治天下”是北宋新兴政治文化重要特质,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程氏易传》正是这种文化特质反映。因此,对于《程氏易传》“君臣共治”思想阐发,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程颐对于《周易》解释,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程颐政治思想。

  • 标签: 君臣 共治 二五之应
  • 简介:智能体行动是人工智能研究核心概念之一。通常理论框架下,行动这一概念具有完全预先给定定义,即一个行动由其行动名称、行动执行先决条件以及行动执行后果组成。然而,现实世界,我们并不总能预知一个行动完整定义,行动后果并不总能预先判定。休谟恒常联系理论是哲学对因果关系解释理论。一些逻辑学家给出了基于恒常联系理论形式化模型和系统。

  • 标签: 因果关系 英文 学习 结构 时态 形式化模型
  • 简介:"性命先后"是道教内丹学中一个很重要理论问题,本文从内丹学文献出发,梳理"先命后"和"先后命"在内丹学南北宋的确切意义,并从理论上指明其中可蕴含哲理意义,说明两者内在相通与辩证统一.

  • 标签: 内丹学 道教 辩证统一 辨析 哲理 北宋
  • 简介:本文从贞天地、立人极、通天人三个方面来阐释王夫之圣人观。三者既是对圣人内在规定,也是一种客观叙述;既是圣人成就自身工夫,也是其所达至境界;既是“本体上说工夫”,也是“工夫上说本体”。“贞天地”可分为“择阴阳之粹精”和“肖阴阳之德”两个方面,其内涵是贞守天地之正理、贞固天地之正气,其途径是效法天地易简之道。立人极体现在圣人德性才能和法象治器、制礼作乐等作为。二者体现了“本天论人”和“以人合天”思维方式和诠释向度,其理论基础在于“通天人”。阐释,王夫之综合了先儒关于“圣”“通天”、“德性”、“才能”、“纯于天理”、“境界”等方面的涵义,突出了圣人养民佑民和治理社会“作为”,是对明代中晚期重圣、轻外王思潮一种理论补正。

  • 标签: 圣人 王夫之 周易外传
  • 简介: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域之空间所具有之承受与保持可能,由于时间之道在其中流逝而成为现实,展开为天地世界,召唤着物与人。物与人在天地世界逗留,使得天地世界分裂为天下。圣人、民、众人、我、吾便生存于天下。天下与天地张力,圣人“为无为”于天下,使远离本真天地世界群体存存在民与众人,开始向“小国寡民”理想国回归:“吾”则在对天下静观展现出纯粹生命力与生命感。

  • 标签: 域一空间 道一时光 万物
  • 简介:本文总结现有公债理论基础上,选择从政治文化和政府体制入手,具体分析了不同类型政治文化和政府体制背景政府公债发展状况,着重探讨了地方政府改革地方政府公债作用和影响。并结合我国地方政府目前融资状况,努力寻求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解决方案。

  • 标签: 地方政府改革 地方政府公债 政治文化 政治体制
  • 简介:由于政府缘故而产生环境外部非内部化是普遍可观察事实。本文讨论了它两种重要类型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如建立更加科学考核政府官员政绩标准体系、以适当制度保证公民评价能够影响官员政绩考核和任命过程等。

  • 标签: 环境外部性 算计性非内部化 政治性非内部化
  • 简介:书籍自有书籍命运.张一兵教授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和(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两本书两种命运,很令人玩味.只是作者写给自己一本书,原以为写均匀之后就被埋在书架深处落灰,谁知却引发了一场小规模批判.反倒是(以下简称)一书落得了"万马齐喑"境遇.我不禁联想起当年资产阶级怎么对付马克思:先是企图用沉默封杀,后来发觉不济事,才又开始批判.这种联想未免牵强,但是成为一个"没有读者文本"①,是一个不争事实.

  • 标签: 经济学语境 哲学解码 张一兵 《无调式的辩证想象》 阿多诺
  • 简介:战国中晚期秦汉之际,黄老道家思想极为流行,其既有丰富理论,又有强烈现实感。老庄道家虽具高深哲理,但缺乏落实到现实世界方案,而黄老之学既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又援名、法人道,借用阴阳家之框架,重视儒家伦理教化,不否定固有的文化传统,同时着眼于建构现实价值和秩序,从而完成了道家思想现代化,成为一种极具操作政治思想。这里有必要从思想主旨而非师承渊源上澄清“黄老”这个概念。

  • 标签: 黄老之学 道家研究 出土文献 道家思想 战国中晚期 秦汉之际
  • 简介:颜钧(1504-1596),号山农,明代后期泰州学派思想家,也是同时期儒学民间化运动①重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王艮"大成仁学",形成一套以仁为核心、以神为特征、以实践为旨归"大中哲学"②思想.泰州后学,颜钧尤以独特体仁工夫论及实践著称于世.即以工夫论而言,他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说化为大中哲学"体仁之方",但在具体进路上,又将之分作两个层次:"从心所欲"与"不逾矩".前者表现为提出"制欲非体仁"、"体仁之妙即在放心"以及"从心、从、从情"等思想,主张疏导和顺任心性自然流行,此即所谓"放心体仁"说;"不逾矩"即是"知及仁守,庄莅动礼",意在顺任、放逸之后及时纠偏补正,诉诸知性见闻,并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这是儒学中一贯"戒慎涵养"工夫.但是从"放心体仁""戒慎涵养"工夫路径,其中所呈现出阶段割裂了工夫连续和整体性,并且也与他所追求一体圆融大异其趣.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工夫论 心体 王艮 后学 仁学 泰州学派
  • 简介:两汉《诗》学,主要有今文《鲁》、《韩》、《齐》三家和古文《毛诗》一家。《毛诗》曾先后被河问献王和王莽短时间地立为博士,今文三家则自开创者起就被朝廷立为博士,宣帝时进而一道列为朝廷官学。一经数家而非出同门,这在西汉是绝无仅有的。西汉皇帝为刻意维持这种历史传统和争鸣局面,大都兼而习之,或至少学习三家两家,如昭帝习《韩诗》、《鲁诗》,元帝习《鲁诗》、《齐诗》,成帝习《齐诗》,哀帝习《鲁诗》、《齐诗》。从其取舍不难看出,三家《诗》地位在西汉并没有高低之别。这一长达二百年学术平衡。

  • 标签: 朝廷 王莽 西汉 今文 两汉 东汉
  • 简介:陶渊明对《周易》习纳反映在其诗文中透显天地之运、三才之道及乐天知命等方面。于诗文创作主要表现为引用卦名、爻辞、系辞,以及引用易学人物、史事、著作等。结合时代背景、学术思潮,考察陶子父祖师友、朋辈侪流等因素,得知诗人习《易》自有渊源,对进而钩沉易学东晋传播情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陶渊明 《周易》 东晋 易学传播
  • 简介:唐明贵博士所著《(论语)学形成、发展与衰》一书,于2005年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作者在他博士论文基础上加工而成。全书有20余万字,共分六章,资料丰富,论证严谨,颇多新见,可以说是近年来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细致论述《论语》学学术专著。通读全书,有如下特点

  • 标签: 《论语》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力作 博士论文 资料丰富 学术专著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冲击,文学所负载价值观和审美韵味出现了感官化和娱乐化倾向.面对文学作品商品经济欲望主义泛滥和道德精神荒芜,山东作家刘玉栋密切关注社会发展道德痛苦和人性变异,复杂文化语境,立足现实,努力挖掘儒家文化现代价值.本文拟从社会转型期价值重构角度,梳理刘玉栋小说中蕴含儒家文化基本内涵:“仁者爱人”“积极入世,讲求弘毅之道”和“义利情观”,旨在凸显市场经济条件,儒家文化依然是价值重建主要理论来源和文化依据.

  • 标签: 市场经济 儒家文化 精神家园
  • 简介:德国汉学界对中国哲学理解和研究长期以来存在重视先秦、轻视宋明倾向,但德语世界对朱熹思想译介活动和阐释工作也并非没有其积极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其译介活动悠久历史和阐释工作层出不穷上。对朱熹思想在德语世界接受进程考察有助于我们为一场真正对话做好准备,然而目前所看到德语世界朱熹思想研究大都不能令人满意,都还难以经得起学术严格推敲,这一现象反过来必然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思想对话真正本质。

  • 标签: 朱熹 理学 德国汉学 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