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花蒿花粉对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紧密连接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NEpC,采用不同质量浓度黄花蒿花粉(0、20、40、80、100、160、200 μg/ml)分别干预细胞24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p38丝裂原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HNEpC前后,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信号通路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观察细胞紧密连接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和分布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CCK-8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黄花蒿花粉干预6 h后,HNEpC增殖活性均增高(P值均<0.05);干预12 h后,20、40、80、100、160 μg/ml组的HNEpC增殖活性未见明显改变(P值均>0.05),200 μg/ml组降低(P<0.05);干预24 h后,20、40 μg/ml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未见明显改变(P值均>0.05),80、100、160、200 μg/ml组降低(P值均<0.05)。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正常对照组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表达多,围绕细胞膜形成环状结构;而在高浓度黄花蒿花粉干预下,其表达水平下降,出现断裂、模糊,分布不均匀。Western Blot和qPCR实验结果表明,干预24 h后,黄花蒿花粉(40、80、100、160、200 μg/ml)干预组HNEpC Claudin-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mRNA表达量分别为0.567±0.214、0.443±0.109、0.462±0.160、0.497±0.134、0.388±0.076比1.001±0.067,P值均<0.05),而Occludin蛋白及其mRNA仅在200 μg/ml黄花蒿花粉处理组降低(mRNA表达量为0.631±0.109比1.016±0.026,P<0.05),其他处理组均增高(mRNA表达量分别为1.258±0.134、1.827±0.1034、2.429±0.077、1.707±0.085、1.477±0.066比1.016±0.026,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100、160、200 μg/ml黄花蒿花粉干预24 h后,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表达增加。SB203580能够抑制黄花蒿花粉引起的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下降(mRNA表达量为1.255±0.179比0.631±0.109,P<0.05),而对Claudin-1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黄花蒿花粉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破坏HNEpC的紧密连接。

  • 标签: 鼻炎,变应性 连接蛋白类 闭锁蛋白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临床学科为导向的实验诊断教学改革,评价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以临床学科为导向重新整合教材内容,自编创新型教材并引入CBL和PBL等新的教学方法。选取2015级两个自然班78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实施前述教材,另两个自然班7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以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比较教学效果;组间考评数据运用SPSS 21.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总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成绩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在实验技术、临床应用型和检验项目选择与评价方面,观察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在基础知识与理论方面,观察组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0)。结论以临床学科为导向的实验诊断学教学对学生在应用型和提高型知识考核及临床疾病检验项目选择与评价方面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以及合理选择检验项目和科学分析检验结果的能力。

  • 标签: 实验诊断 以临床学科为导向 临床思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超短波辅助治疗跟腱断裂对跟腱愈合的影响。方法将80只新西兰白兔切断跟腱,制造模型,均行Kessler法缝合,并石膏超踝膝固定4周后拆除。随机分为高压氧组(A组)、超短波组(B组)、高压氧联合超短波组(C组)、对照组(D组),每组20只。A组、C组术后即刻行高压氧治疗,前3天每天2次,后4天每天1次,共治疗7 d。B组、C组术后每天给予超短波治疗,共6 d,D组不予治疗。术后分别于4周、8周各组分别处死10只白兔,取跟腱组织行生物力学检测(最大拉伸长度和最大抗拉力)、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方差分析比较术后4周和8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的组间差异,并采用LSD-t检验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结果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术后4周A组、B组、C组跟腱平均最大抗拉力和平均最大拉伸长度与D组相比显著升高[最大抗拉力:(276.20±8.16)N vs(278.10±7.92)N vs(309.90±9.78)N vs(259.50±4.99)N;最大拉伸长度:(4.62±0.14)mm vs(4.67±0.16)mm vs(5.05±0.17)mm vs(4.18±0.32)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大抗拉力:t=5.519、6.280、14.513,P均<0.001;最大拉伸长度:t=3.934、4.136、7.563,P=0.001、<0.001、<0.001),且C组更优于A组及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大抗拉力:t=8.366、7.989,P均<0.001;最大拉伸长度:t=6.164、5.190,P均<0.001)。术后8周A组、B组、C组跟腱平均最大抗拉力和平均最大拉伸长度与D组相比显著升高[最大抗拉力:(354.60±5.68)N vs(355.30±9.62)N vs(390.70±7.48)N vs(339.60±5.60)N;最大拉伸长度:(4.88±0.18)mm vs(5.10±0.16)mm vs(5.38±0.15)mm vs(4.46±0.23)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大抗拉力:t=5.946、4.461、17.286,P均<0.001;最大拉伸长度:t=4.578、7.327、10.628,P均<0.001),且C组更优于A组及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大抗拉力:t=12.150、9.187,P均<0.001;最大拉伸长度:t=6.600、3.925,P<0.001、=0.001)。组织学观察结果:C组发现大量成纤维细胞在跟腱断端附近增生,并有少量炎性细胞。A组和B组中虽然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但较C组少,且炎性细胞数量较多。D组镜下炎性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其他3组,成纤维细胞生长情况明显落后于其他3组,且排列杂乱,并见较多肉芽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术后可见Ⅰ型胶原纤维呈现阳性表达,且C组Ⅰ型胶原纤维表达数目最为丰富,B组略多于A组,D组最少。结论高压氧联合超短波可促进跟腱断裂后跟腱愈合生物学性能,促进Ⅰ型胶原纤维合成。

  • 标签: 跟腱断裂 辅助治疗 高压氧 超短波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罕见出血疾病(RBD)是指一种或多种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包括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Ⅶ、Ⅹ、Ⅺ和Ⅷ的缺陷等。由于RBD极低的流行率以及由此导致的随机对照研究的缺乏,其精准的诊断治疗给临床医生带来极大的挑战。面对其临床表型和实验室特点的异质性,更需要加强临床与实验室的沟通合作,实现综合管理。

  • 标签: 罕见出血疾病 诊断 综合管理 实验室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失智型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龄人口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预后不良,因此AD的早期诊断技术亟待提升。从神经心理评估、神经影像技术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分类诊断领域入手,具体介绍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记忆与执行功能筛查量表、结构性MRI、功能性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基于MRI的人工智能分析以及β淀粉样蛋白(Aβ)、同型半胱氨酸、S100B蛋白、Aβ42、tau蛋白、尿液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和视网膜Aβ斑含量测定等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特点,阐述了各自局限性,总结了技术的发展趋势。AD早期诊断体系的构建,需区分不同痴呆类型,并基于多模态诊断技术综合运用,方能提高筛查效率。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诊断技术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炎症指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地坛医院2020年2~3月确诊的77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按诊疗方案分为普通型49例、重型28例。比较普通型、重型和出院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CRP、SAA、PCT等指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筛选出对疾病进展和预后具有较好预测价值的指标。结果重型患者与普通型相比,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00),CRP和SAA显著升高(P=0.000,P=0.000),PCT阳性率明显升高(χ2=11.003,P=0.001);出院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较普通型(P=0.001)和重型患者(P=0.000)均有明显升高,而CRP(P=0.036,P=0.000)和SAA(P=0.002,P=0.000)均有显著降低;出院患者PCT阳性率较重型明显降低(χ2=6.891,P=0.009),但与普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9,P=0.6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AA和CRP升高都是预测重型发生的危险因素,而SAA降低则可作为预测出院的独立指标;ROC曲线分析SAA诊断重型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7.76%,CRP的敏感度为82.14%,特异度为93.88%;SAA诊断出院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57.89%。结论淋巴细胞计数、CRP、SAA和PCT等炎症指标对于COVID-19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SAA是评价疾病进展和预后更为敏感的独立指标。

  • 标签: 淋巴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降钙素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7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 280例阳性血液标本,对上述 280例阳性血液样本予以直接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研究两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与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通过此次检验显示,直接细菌鉴定与常规细菌鉴定的统一性超过了 89.4%,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药物耐药与中毒敏感的符合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 P>0.05。结论 直接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确定病原菌与药物敏感结果,降低用药的随意性。    关键词:药敏实验;临床;血液细菌检验;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irect and routine drug sensitivity test in clinical blood bacterial test.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280 positive blood samples from March 2018 to July 2019 for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and to conduct direct drug sensitivity test and routine drug sensitivity test on the above 280 positive blood samples, to study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test results and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Results the consistency of direct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and routine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was more than 89.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nsitivity, drug resistance and poisoning sensitivity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P > 0.05). Conclusion direct and routine drug sensitivity tests can determine the pathogen and drug sensitivity results in a short time and reduce the randomness of drug us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分离出丝状真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结果,提高对该类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宣武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到丝状真菌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微生物学结果。比较肺部感染组和定植/污染组及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差异,分析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结果共收集分离丝状真菌的患者110例,男70例,女40例;年龄(69.81±13.93)岁,年龄范围为26~97岁,≥60岁占82.73%。70例(63.64%)确诊为丝状真菌感染,其中肺部感染组62例(56.36%),致病菌以曲霉菌为主(87.10%,54/62)。定植/污染组40例(36.36%),均来自呼吸道标本,分离菌株包括曲霉菌(82.50%,33/40)、青霉属等。2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发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6,P<0.05)。2组标本均主要来源于呼吸科、急诊科和老年科。菌种分布均以曲霉菌属(烟曲霉和黄曲霉)居多,肺部感染组菌种分布更广。肺部感染组主要危险因素为有肺部基础疾病、糖皮质激素使用和糖尿病,肺部感染组较定植/污染组病死率高(35.48%比5.00%,χ2=12.55,P<0.01)。肺部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好转40例(64.52%),死亡22例(35.48%)。死亡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存活组(t=4.83,P=0.01),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是死亡主要危险因素(χ2=8.40,P=0.02)。G试验和GM试验在肺部感染组检测阳性率高于定植/污染组(P值均<0.05)。结论丝状真菌感染病死率高,通过对丝状真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特征研究,有利于提高丝状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真菌 感染 危险因素 定植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红景天提取物 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 , 以低、中、高三个剂量的 红景天提取物 灌胃 , 试验结束时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 结果 各 剂量组的 红景天提取物 能使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 ( TC) 、 甘油三酯 (TG ) 明显降低 ; 对血清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 ( HDL-C) 、 血清 低 密度胆固醇脂蛋白 ( LDL-C) 无明显影响。 结论 红景天提取物 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 标签: 红景天提取物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
  • 作者: 张建岗 张俊昱 卢艳 盛尹祥子 任炜 施磊俊 孙筠 章英剑 Hsi Wenchien 周荣 蒋国梁 陆嘉德 程竞仪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医学科 201321,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成都 610065,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放射物理科 201321,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医学科 201321;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 201321;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上海 200032;上海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32,佛罗里达大学健康质子治疗研究所,佛罗里达 FL32819,美国,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放射治疗科 2013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体行离线模式下PET/CT显像,探讨PET-边界验证方法(PET-RV)用于定量分析质子放疗精准性的可行性。方法在PMMA模体上分别给予2 Gy和4 Gy的照射剂量,对每个剂量组根据临床靶区(CTV)的不同,以2.5 cm为步进分别设计7个照射深度组(5.0、7.5、10.0、12.5、15.0、17.5、20.0 cm),共14个照射计划(14组照射野)。以能量在48~221 MeV之间的质子束照射,照射结束后10 min左右进行PET/CT显像。对PET/CT数据分别进行图像配准、平滑和约化等预处理,然后利用Raystation PET-RV软件对图像进行感兴趣区(ROI)的确定和采样线的抽提,通过生成的预测感生放射性活度与实际采集感生放射性活度采样线计算ΔR50,即2条曲线末端在最大预测感生放射性活度最大值下降一半(V50)处对应的空间位置差异。结果每个照射野的ROI均为5.0 cm×5.0 cm×2.5 cm的立方体,采样线在其内间隔3 mm均匀分布,共得到289组采样线。14组数据经分析后得到的ΔR50(深度差异)均值都处于-1~1 mm之间。结论离线模式下PET/CT显像示PET-RV算法对PMMA模体质子放疗空间位置差异的验证精度在1 mm之内,可以满足后期对临床病例分析的精度要求。

  • 标签: 放射疗法 质子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导的纳米-微泡相变对大鼠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情况。方法通过加压冷凝的方法将超声微泡压缩成为纳米液滴(NDs)并测量其粒径的变化。体外实验中观察纳米液滴溶液在高机械指数的超声辐照下发生的相变过程以及周围溶液中溶解氧(DO)浓度的变化。将41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建立下肢缺血再灌注模型:纳米-微泡声学相变处理组(NDs+US组,9只)、生理盐水+超声处理组(Saline+US组,8只)、纳米液滴无超声辐照组(NDs组,8只)、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8只),假手术组(Sham组,8只)。于手术前及恢复血流灌注12 h后进行超声血管成像,评价大鼠缺血血管在不同处理方法下的血流改善情况,并在实验结束后取其缺血再灌注下肢的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由微泡加压冷凝制备的NDs粒径为68.0~295.4 nm,最高浓度100 nm。体外实验中可观察纳米液滴在高机械指数作用下相变为微泡,周围溶液DO由(98.8±0.1)%下降至(95.0±0.2)%。动物实验中,缺血再灌注12 h后,NDs+US组、Saline+US组、NDs组和IRI组的SD大鼠右髂总动脉脉搏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较造模前明显增加(NDs+US组:PI值1.79±0.17对1.57±0.23,P=0.014;RI值0.80±0.02对0.75±0.04,P=0.002。Saline+US组:PI值2.29±0.16对1.57±0.16,P<0.001;RI值0.90±0.06对0.74±0.03,P<0.001。NDs组:PI值2.17±0.14对1.53±0.15,P<0.001;RI值0.91±0.04对0.75±0.04,P<0.001。IRI组:PI值2.12±0.22对1.58±0.20,P<0.001;RI值0.88±0.04对0.75±0.04,P<0.001),其中NDs+US组PI、RI增高程度(ΔPI、ΔRI)高于Sham组(均P<0.05),但较Saline+US组、NDs组和IRI组明显减少(均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aline+US组、NDs组和IRI组的丙二醛阳性细胞占比较NDs+US组和Sha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介导的纳米-微泡相变可减低组织缺血再灌注后的血管血流阻力,对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纳米液滴 微泡 声学相变 血流灌注
  • 简介:摘要:新形势下,随着大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高校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减产工作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实验室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但是,在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理念渗透的过程中,其中不少问题也开始呈现。危险用品的医学类实验室,一旦出现不到位的情况,那么可能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本文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之后,结合现状,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管理措施。

  • 标签: 新时期 医学实验室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脑梗死 患者废用综合征采用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 的脑卒中患者, 共 136 例。按照的入院时间对其全部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 68 例并对其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 以及物理疗法 组 68 例并对其在前者基础上联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其生活自理能力未见明显差异 ( P> 0.05 ); 在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 ( P< 0.05 )。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 对脑梗死 患者废用综合征采用物理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物理疗法 废用综合征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气管切开适应证在临床实践中的延伸,越来越多病情复杂和危重的患者接受了这种气道保护性治疗,这也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医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依赖多学科综合管理的模式为气管切开患者的安全和疗效提供保证,其中物理治疗的重要角色随着循证证据的不断发布和更新也更加凸显。本文主要对物理治疗在气管切开患者多学科综合管理中的角色及价值进行综述。

  • 标签: 气管切开 物理治疗 多学科合作 综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物理疗法 +运动康复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 2018年 7月 1日至 2019年 8月 31日期间收治的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 96例,以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为 49例。参照组行物理治疗法,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运动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P值< 0.05 。结论:治疗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行物理疗法联合运动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髌骨骨折 术后功能障碍 物理疗法 运动康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障碍在心绞痛患者中普遍存在,相对于传统的心外膜冠脉血运重建,冠脉微循环血运重建对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同样重要。体外心脏震波、增强型体外反搏和远隔缺血预适应等物理康复疗法具有多靶点、多通路作用的优势,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功能,促使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和毛细血管床开放,为冠脉微循环血运重建开辟了新的路径。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微循环 物理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早期物理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的 80 例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0 例,观察早期物理治疗的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治疗效果,两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很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所以需要进行早期物理治疗,进而促使患者的呼吸功能有所提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全面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重症颅脑 损伤 肺部感染 早期物理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热奄包与物理康复配合用于中老年颈腰腿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摘选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于我院治疗的68例中老年腰腿痛患者,先随机抽取34例作为A组,单行常规物理康复护理,其余34例,行中药热奄包护理配合物理康复,对比2组的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B组疾病康复总有效率与A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中老年腰腿痛患者开展中药热奄包护理与物理康复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疾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热奄包 物理康复 中老年 颈腰腿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