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是一个规范肝细胞癌(HCC)诊断的影像评估系统,可通过分类来提示良恶性肿瘤,亦可根据主要征象和辅助征象提示病变的良恶性。LI-RADS类别越高,其对应HCC的概率增加,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术前通过影像学早期诊断和预测肝脏肿瘤的预后危险因素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就LI-RADS类别及其相关影像征象在预测肝脏肿瘤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 肝脏肿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调节高脂诱导肥胖小鼠肝脏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雄性健康C57BL/6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肥胖对照组(OC组)和利拉鲁肽组,每组6只。NC组小鼠给予低脂饮食喂养,OC组以及利拉鲁肽组小鼠喂养12周高脂饲料以建立高脂诱导肥胖小鼠模型。之后,利拉鲁肽组小鼠连续7 d腹腔注射利拉鲁肽400 μg·kg-1·d-1,NC和OC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脂肪组织及肝脏重量。检测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血清、肝脏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肝脏SIRT-1、PGC-1α及PEPCK蛋白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NC组相比,OC组小鼠的体重、脂肪重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升高(P<0.05),葡萄糖和胰岛素耐量水平降低(P<0.05),血清TG、TC、IL-6、TNF-α水平及肝脏TG、肝脏TC、肝脏重量均升高(P<0.05),肝脏SIRT-1、PGC-1α、PEP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OC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小鼠的体重、脂肪重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降低(P<0.05),葡萄糖和胰岛素耐量水平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IL-6、TNF-α及TG水平均降低(P<0.05),肝脏脂质降低(P<0.05),肝脏SIRT-1、PGC-1α、PEPCK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糖脂代谢,提高肝脏脂肪酸氧化,减少肝脏脂肪蓄积,其机制可能与激活肝脏SIRT-1/PGC-1α/PEPCK通路有关。

  • 标签: 糖尿病 肥胖 利拉鲁肽 肝脏 脂代谢
  • 简介:摘要介绍以全氟丁烷为造影剂的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以及门静脉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诊断胰腺癌肝脏转移灶方面的原理、优势以及中心经验,提出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消化内镜在胰腺癌肝脏转移灶诊断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胰腺癌 肝脏转移灶 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 细针穿刺 循环肿瘤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主要研究分析乙肝病毒感染对于肝脏的影响和相关综合合理,在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治疗的阶段过程当中提高自身的应用价值和方案。方法:为了更好的研究乙肝病毒感染对肝脏影响的研究对象是66名乙肝病毒感染人员,其本身作为HBV组别,将三十名监控的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健康证,对比两组肝功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GGT当中的实际差异。并且需要将HBV组别的患者需要进行随机的划分成为A和B组,每一组占比为33名,对于A组患者本身治疗需要给予相关的护理指导,对于B组在具体的治疗过程当中需要进行综合合理,进行相关治疗组的对比,相关的指标的分析。结果:对于本次的HBV组当中的ALT,AST和GGT是明显优于健康组,组别的,具有明显差异。在对比前治疗前A,B两组当中的ALT和AST和GGT进行对比,差异较小,表明自身的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两周之后,对于B组ALT和AST和GGT效果是民新概念超过A组。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本身可以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的肝功能,可以在乙肝病毒感染治疗的过程当中进行综合化的护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乙肝病毒 感染 肝脏影响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零缺陷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院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在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开展肝脏切除术治疗,以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术后零缺陷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P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零缺陷护理 肝脏切除术
  • 简介:摘要肠道溃疡性病变临床多见,但病因多种多样,确诊常存在困难,尤其在疾病早期。克罗恩病、肠结核、贝赫切特综合征、淋巴瘤的内镜下表现均可见肠道溃疡,临床上容易被误诊。本文介绍1例疑难肠道溃疡性病变,该病例的诊治过程曲折,充分体现了克罗恩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以及病程中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案与策略。

  • 标签: 克罗恩病 肠结核 淋巴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高度近视是一种全球范围内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疾病,发病率高,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MTM)是高度近视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患者视力严重损害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基于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影像学特征提出的新分级方法,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内界膜剥除方式的改良、黄斑扣带材料的革新等在传统内外路手术的基础上为MT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治疗方式如激光后玻璃体牵引松解、酶促玻璃体溶解、后巩膜交联等也开始受到关注,通过联合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技术以及玻璃体切除设备的改良,未来有望为MTM患者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综述 近视,退行性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近视牵引性黄斑病变
  • 简介:摘要表层点状角膜病变是临床常见的角膜上皮和浅基质层异常。临床引起表层点状角膜病变的原发疾病众多,因此本文提出对原发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是表层点状角膜病变诊疗中的关键环节。同时,本文指出由于表层点状角膜病变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力求采用正确的诊断思路,结合病史以及裂隙灯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和其他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充分鉴别,正确判断原发疾病,以便为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角膜疾病 诊断,鉴别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共焦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视网膜病变(AIR)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免疫性视网膜病,以视力下降、视物暗点、视野缺损、光感受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AIR分为副肿瘤性AIR(pAIR)和非肿瘤性AIR(npAIR),其中pAIR又分为癌相关性视网膜病变(CAR)、黑色素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MAR)和双眼弥漫性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增生症(BDUMP)。各AIR分类患者外周血往往存在循环性抗视网膜抗体,并伴有视网膜电图异常,但眼底检查无显著异常(BDUMP除外)。在AIR患者血清中已鉴定出抗恢复蛋白抗体和抗α烯醇化酶抗体等多种抗视网膜抗体,但部分AIR患者血清抗视网膜抗体亦可呈阴性反应。目前AIR诊断标准及实验室检查的标准尚不统一,同时患者个体间的临床检查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因此,在做出推测性诊断之前,需要行全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目前AIR各型的治疗方案不统一,多数临床医生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各种免疫调节组合治疗,包含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和使用抗代谢药物或CD20单克隆抗体。本文就AIR各分型的临床特点、血清视网膜自身抗体检测、鉴别诊断及治疗预后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和研究工作者对AIR的认识,实现AIR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副肿瘤性视网膜病变 非肿瘤性视网膜病变 癌相关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自身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妇科门诊治疗宫颈病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本院妇科门诊185例宫颈病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92例)和研究组(93例),采用不同的防治策略,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宫颈病变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门诊针对宫颈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治,建立患者对宫颈病变的正确认识,可有助于宫颈病变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妇科门诊 常规治疗 健康教育 疾病认知水平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浅表淋巴结病变的检测能够提示很多临床疾病,例如,淋巴瘤、甲状腺肿瘤、乳腺癌、全身性感染等疾病,均可通过浅表性淋巴结进行判断。检测浅表性淋巴结病变的方法有很多,可通过触诊、淋巴管造影、X线、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等多种方法,但是每种检测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随着临床医学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运用到浅表性淋巴结诊断之中,其中超声检测就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的关注,成为诊断浅表性淋巴结病变的主要方法。

  • 标签: 浅表性淋巴结 病变 超声检查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前宫颈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阴道镜下定位活检,但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有跳跃性的特点,且并不局限于宫颈表面,因此当活检部位受到阴道镜医生主观意识判读失误或阴道镜局限性影响时,将可能导致漏诊的发生,影响临床决策,超声检查以其穿透性的定位诊断结果,在宫颈病变临床诊断上的价值已逐步被认识。本文通过探讨阴道镜目前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局限性;超声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可行性及有效性;以及宫颈病变引起宫颈血管特征改变的可能机制;探讨使用超声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的可能性以及的相关机制,找出诊断宫颈病变的最佳方法,为超声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领域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为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标签: 超声,宫颈病变诊断,阴道镜,血管改变
  • 作者: 潘璇 王小明 奚士航 王成 张超 侯辉 鲁正 于江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肝胆外科,芜湖 24100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胆胰外科,合肥 23000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合肥 230601,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蚌埠 233004,阜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阜阳 236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胰腺占位患者胰周血管解剖变异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胰腺占位并完成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98例患者资料。最终入组94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38例,年龄(61.2±7.2)岁。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重建腹部脏器及血管,分析胰周血管解剖变异,包括腹腔干、肝动脉系统、门静脉系统、胰背动脉。结果腹腔干血管三维重建率为100.0%(94/94)。60例异常腹腔干分别为:肝脾干型5例(5.3%)、胃脾干型1例(1.1%)、肝胃脾肠系膜干型3例(3.2%)、肝胃脾肝左干型17例(18.1%),腹腔干发出1支或多支膈下动脉34例(36.2%)。肝动脉系统MichelsⅠ型69例(73.4%)、Ⅲ型2例(2.1%)、Ⅴ型1例(1.1%)、Ⅷ型2例(2.1%)、Ⅸ型1例(1.1%),不属于Michels分型的包含腹腔干发出副肝左动脉17例(18.1%),副肝左动脉由胃左动脉发出合并肝左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1例(1.1%),副肝右动脉由腹腔干发出合并肝固有动脉发出肝右前动脉联合胃十二指肠动脉发出肝右后动脉1例(1.1%)。异常走行胰背动脉3例。38例(40.4%)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4例(4.3%)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连接处。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有助于确定胰周血管变异情况,对胰腺占位患者术前精准评估及指导手术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成像,三维 解剖变异 胰周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右美托咪啶在神经外科颅内占位患者围术期进行应用是否可以起到脑保护对作用进行分析和观察,并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对9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A组和B组,两组分别在诱导前加入右美托咪啶和等量的生理盐水,在治疗期间,局麻下做有创桡动脉和右颈内动静脉穿刺,在手术过程中,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有创动脉血压、BIS等情况进行测定,并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BIS值均在40~50之间,切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跟踪后发现,效果良好。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治疗期间通过右美托咪啶的使用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将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神经外科 颅内占位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我国每年肝脏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位列世界首位。随着乙肝疫苗的大规模普及,医源性传播数量下降,生活质量的提高及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肝脏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发生了较大变化,毒素污染及慢性乙肝导致的肝癌在每年新发肿瘤患者的比例不断下降。但是,由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因素导致的肝脏恶性肿瘤不断上升,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肿瘤防治领域的新挑战。本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恶变风险及相关诊断治疗技术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公众、相关机构及临床医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导致肝脏恶性肿瘤的全面认识与警惕。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肿瘤 肥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