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机构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之一。我国政府多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培训以提高养老护理人员专业化水平提升机构整体服务质量,但是由于培训内容与养老服务市场的需求不一致,收效甚微。笔者通过问卷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分别从机构管理者、服务对象和护理员视角调查目前养老服务市场的培训需求情况,发现,随着机构专业人员队伍结构以及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变化,养老护理技术类培训并不是需求量最大的培训,提高养老护理人员书面表达、口头沟通等综合能力方面的培训需求占了主导地位。

  • 标签: 养老护理 培训 需求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增加,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上海市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老龄化的问题最早产生也最为严重。为解决此问题政府也提出了各种养老模式,包括:家庭自我照顾、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本文根据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方法重点分析机构养老,通过回顾上海市机构养老政策的演变历程,分析机构养老政策的实践与发展,进而对机构养老政策提出建议。

  • 标签: 机构养老 分析框架 政策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老年人对于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这也为医疗结构和养老结构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基于此,本文对养老机构医疗康复空间设计展开研究,根据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和体系,提出了康复空间设计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 康复空间
  • 简介:摘要:文章总结“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现状,最后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选址、规模、功能配置、空间布局等建筑设计层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在建筑设计层面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思考。

  • 标签: 医养结合 养老机构 建筑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构建与姜堰区老龄化形势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十分必要。本文就姜堰区社会化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现状进行调研,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 标签: 姜堰区 社会化养老机构 公建民营
  • 简介:摘要:标准化是当前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项手段。本文深入总结了标准化对于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给予提升的核心作用,联合养老机构标准化发展现状提出将标准化作为发展手段持续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相关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为提升养老服务行业服务质量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标准 养老机构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农村地区的养老难问题也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本论文以乡村振兴为主要背景,研究河南省农村地区养老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农村地区机构养老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助力河南省农村机构养老的发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 标签: 乡村振兴 河南省 农村机构养老 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农村地区的养老难问题也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本论文以乡村振兴为主要背景,研究河南省农村地区养老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农村地区机构养老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助力河南省农村机构养老的发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 标签: 乡村振兴 河南省 农村机构养老 发展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在护理问题的评估体系的构建中实施基于医养结合视域的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在某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样本数总计为100例,之后经文献及现场调查初步拟定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问题评估指标,并进行2轮咨询后,建立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其护理问题的评估体系。结果:评估体系主要包含一级指标(5项)及两项指标(28项),且Kendall sW分别为0.374及0.302。结论:建立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问题评估体系可靠性较强,能够对养老机构老年人问题进行识别,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分配资源,提高养老看护质量。

  • 标签: 医养结合视域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护理问题 评估体系 构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养老院里的养老对象的级别照护与照护服务需求的一致性,探讨准确客观的老年人照护的护理等级评定方法。方法对160例等级照护的照护对象按医嘱照护分级、标准照护分级及Barthel指数分级法,分为自理(一般照护)、介助(半照护)、介护(全照护)三个级别,对不同分级法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医嘱照护分级与标准照护分级、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标准照护分级与Barthel指数分级比较,有差异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医嘱分级法与中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有比较大的差距,在改进措施(增加医护人员、改善客观条件)的同时,将Barthel指数分级法作为标准分级的补充替代医嘱分级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中老年人的养护需求。

  • 标签: 养老院 养老对象 分级护理 差异性
  • 作者: 谢黎明 周菲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3
  • 机构:常州市福利院(常州市爱心护理院),江苏 常州213000
  • 简介: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涉及到的老年人养老护理服务的相关需求等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国内老年人养老护理服务仍处于发展初期。广大养老护理员要在充分满足老年人养老护理服务需求基础上,努力提高服务工作质量。鉴于此,本次就“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养老护理员培养策略展开浅析,以期为老年人养老护理服务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 标签: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养老护理员 培养策略
  • 简介:内容摘要:在二十世纪里,人口寿命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均预期寿命从 1950年延长了 20年,达到 66岁,预计到 2050年将再延长 10年。这一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口老龄化即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预计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人口将迅速老龄化。在 2050年年底以前,老人所占比例预计将由 8%上升到 19%,但儿童所占比例将由 33%下降到 22%。这种人口变化对于资源是一重大挑战。显然,发展中国家没有做好准备面对老龄化,它们同时面临发展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同样也面临老龄化迅猛来临的问题,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应付不足。把老年人送去养老机构养老成为可选择项。而对于和中国的传统养老价值观相悖的养老结构养老,中国人态度暧昧不明。在研究的后半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人口特征的中国人的态度如何影响了老年父母的机构护理支持选择。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老龄化 养老院 传统价值观
  • 简介:摘要总结了养老护理与临床护理的异同,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两者的基础护理、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相同,不同点体现在护理对象、护理工作内容、护理目的、护理人员资质、护理手段及护理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两者之间的差距必将缩小,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求。

  • 标签: 养老护理 临床护理 异同点
  • 简介:2007年根据国家审计署统一部署,我厅组织对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在对某市养老保险经办处进行审计期间,发现该处在养老保险基金扩面、及时征缴、按时支付发放离退休人员待遇、确保养老保险基金信息数据完整、防范虚报冒领养老金等职能发挥方面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一些问题。

  • 标签: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基金运行 养老保险基金 国家审计署 市级 社会保险基金
  • 简介:摘要养老机构收治了大量衰弱、失智、失能、高龄等老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是管理防控的重点单位。本文通过提出"韧性养老机构"的概念,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剖析韧性养老机构的内涵和结构构成,并提出养老机构韧性提升策略,以期帮助养老机构优化现有管理制度和模式,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 标签: 综述 老年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韧性 养老机构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照料中采用路径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某养老机构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失能老人,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路径管理模式,将两组失能老人的照料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老人的HAMA评分(9.34±2.45)分优于对照组(12.87±2.34)分,观察组的GDS评分(9.11±2.12)分优于对照组(12.67±3.11)分,(P<0.05)组间差异性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照料中采用路径管理模式效果确切,能够更好的提升失能老人照料效果,安全性较高,可以在老年护理管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路径管理模式 养老机构 失能老人 照料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养老机构老人轻度认知障碍(MCI)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为早期有针对性的干预MCI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养老机构100位老年进行MCI筛查;将老人分为正常组和MCI组,两组老人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认知功能、既往病史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7%的老人被诊断为MCI患者,主要在记忆力、视空间执行功能、抽象能力三个认知域存在障碍。在单因素分析中体育锻炼、社交活动、睡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发病与受教育年限、智力锻炼有相关性(P<0.05)。结论养老机构中老人MCI发生率高,需要有组织的进行科学干预;MCI发病的相关因素中,受教育年限低、体育锻炼、社交活动、智力锻炼、睡眠密切相关。

  • 标签: 轻度认知障碍 养老机构 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