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针对社会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加强社会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的四大策略措施: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和意识培养、完善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落实、加强消防人员专业培训和能力建设。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提高社会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水平,有效保障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 标签: 社会养老机构 消防安全 管理水平 意识培养
  • 简介:摘要:智能远程医疗技术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来说极为重要,智能远程医疗技术所指的是一种能够最大程度的模拟人的思维进行逻辑判断的现代化技术,但人工技术在近年来发展陷入瓶颈,主要是由于这一技术需要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支持。在以往的4G环境中,无论是网络条件还是信息传输速度,都不能满足人工智能的发展,但随着5G网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这一技术凭借高带宽和低延迟的优势,大大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为智能远程医疗技术的合理运行提高了良好的环境。在这一背景下,新型社区养老机构的建设规划也能够得以实施,本文中针对新型社区养老机构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智能远程医疗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希望为后续的社区养老机构建设提供帮助与参考,为社会贡献力量。

  • 标签: 计算机网络技术 社区养老机构 泉科光光疗 人工智能 融合与发展 城市化建设
  • 简介:摘要:养老服务是养老保障的延伸,它与基本养老、医疗和护理保险等共同提供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健康保障。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施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成为必然。因此,在增加养老服务供给的同时,有必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创新养老服务产业,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以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养老服务,逐步满足全社会的养老服务需求。

  • 标签: 互联网 养老机构 商业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情绪管理以良性刺激干预方法激发认知症老人的正性情绪,改善抑郁和焦虑心境,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择社会福利院的认知症老人60例,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情绪管理干预,形式为个体干预结合团体干预。 采用HAMD量表、HAMA量表和PANAS量表作基线、干预1、2、3个月后评估。采用spss19.0软件包处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的1个月、2个月、3个月末的HAMD量表、PANAS量表评分比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1个月和3个月末的HAMA评分比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1;其中干预后的第2个月P值>0.05,出现无显著差异。结论 情绪管理干预方法对激发认知症老人的正性情绪、改善抑郁和焦虑心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在社会福利院机构内推广应用,并作更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 标签: 情绪管理 认知症 老人 正性情绪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以某养老护理医院为例,根据医院基本信息,对其电气、智能信息系统设计进行分析,如供配电和照明系统等,只有对养老护理医院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确保各项设计均符合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观察,从而做出准确医疗诊断。

  • 标签: 养老护理医院 电气 智能信息系统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预防跌倒认知水平及行为的影响价值。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抽取2018年5月到2020年4月间两家养老机构的88例老年人。纳入对象经计算机数表法随机分组,分别纳入实验组(n=44)、参比组(n=44)。为参比组老年人实施常规宣教,为实验组老年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对分析2组跌倒危险因素认知水平、干预后预防跌倒行为。结果:实验组干预后跌倒危险因素认知水平高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预防跌倒行为好于参比组(P<0.05)。结论:为养老机构老年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水平,促进患者预防跌倒的行为改变,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综合护理干预 跌倒 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海南省于 2004年步入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对于养老的需求也逐渐增长,而更好的发展机构养老也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生活,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但在机构养老的发展过程中,海南省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现今,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解决机构养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海南省在机构养老方面的发展潜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机构养老 候鸟式养老 人口老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窒息防范管理的现状与相关因素,为完善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单位内抽取43家养老机构,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机构与老年人窒息防范管理相关内容,分析其现状与相关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3份,回收43份,回收率为100%。结果43家养老机构中,国营3家(6.98%),民营22家(51.16%),公办民营18家(41.86%);平均入住率为(67.63±20.59)%,入住老年人中重度失能所占的比例平均为(80.10±20.25)%。制定了老年人窒息事件监测预警、事件上报、分析改进制度与规定的养老机构所占比例分别为53.49%、51.16%、51.16%,对入住老年人开展窒息风险筛查、吞咽功能评估、吞咽功能训练的养老机构所占比例分别为65.12%、51.16%、46.51%。结论大部分养老机构在老年人窒息防范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有待改善。建议通过构建完善的窒息防范管理制度、对高危人群开展风险筛查和吞咽功能的评估与训练、加强机构负责人和照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寻求持续性的外部专业支持,以完善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入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人身安全。

  • 标签: 老年人 窒息 吞咽障碍 养老机构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养老机构照护人员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完善培训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在中国老年护理联盟单位内选取43所养老机构的照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收集照护人员的个人信息、老年人窒息防范相关经历和培训需求。共回收52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78.33%。结果412名照护人员中注册护士53名(12.86%),养老护理员359名(87.14%)。照护人员对窒息预防、识别和应急处置培训需求较高,其中需求程度最强的前3位分别是窒息常见的原因、特殊老人的窒息危险因素、识别异常的体征以及时发现窒息。所在机构是否发生过窒息、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是否掌握被照护者的窒息史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照护人员对窒息防范的培训需求较高,建议养老机构将事前预防用于老年人的窒息防范管理,引导照护人员全面了解被照护者的用药情况、窒息史、吞咽功能,并对注册护士和养老护理员提供窒息防范相关的系统培训。

  • 标签: 老年人 窒息 培训 照护人员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养老机构护理员虐待老年人倾向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4—10月选取郑州市26家养老机构的342名养老护理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工作场所社会资本量表、Maslach职业调查问卷对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养老护理员虐待老人倾向的影响因素。共发放34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5份,有效回收率为95.0%。结果65.5%(213/325)的养老护理员存在虐待老年人倾向。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管老年人自理类型、护理员情绪衰竭是护理员虐待老年人倾向的危险因素(P<0.05),工作场所社会资本是护理员虐待老年人倾向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养老护理员虐待倾向较高,机构管理者应动态评估护理员虐待老年人的倾向,加强对护理员的支持,照顾失能老年人的护理员应减少分管人数,给予护理员足够的团队支持和心理疏导,降低老年人受虐风险。

  • 标签: 老年人 虐待老人 养老护理员 社会资本 影响因素
  • 简介:新河县福寿托老院 河北省邢台市 055650 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对解决养老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那么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我国社会主流的养老方式主要划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办养老三种,社会办养老作为养老服务的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其存在的发展局限也逐渐突显出来。本文以邢台市为研究对象,对 社会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局限进行深入剖析,据此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为更好促进邢台市社会办养老机构健康高效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邢台市 社会办养老机构 养老模式
  • 简介:养老保险事业迅速发展,对经办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垂直管理体制可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完善省级统筹,保障基金安全,为高效组织管理结构的形成,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提供组织基础,是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突破口。

  • 标签: 养老保险 经办机构 垂直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徐汇区32家养老机构老年人群慢性病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531名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通过询问、查阅病历资料和体检档案等方式获取老年人的慢性病资料,同时调查其人口社会学特征。结果该人群的慢性病的患病率91.53%,偏颇体质的检出率91.9%,偏颇体质中气虚质155(29.19%)人;阳虚质118(22.22%)人;慢性病患病率前四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病337(63.5%)人、冠心病188(35.4%)人、糖尿病113(21.3%人)、脑卒中111(20.9%)人,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患者中气虚质与阳虚质较多(P﹤0.05),糖尿病患者气虚质与阴虚质较多(P﹤0.05)。无慢性病的老年人67(12.9%)例,主要体质类型是阳虚质(24.4%)和平和质(22.4%);27.9%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慢性病,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26.4%)和阳虚质(25.7%)。31.8%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慢性病,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27.2%)、阳虚质(22.5%)和阴虚质(20.1%)。18.3%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三种慢性病,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43.3%)、阳虚质(20.6%)。9.4%名老年人同时患有四种及以上的慢性病,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30.0%)、阴虚质(16%)和痰湿质(16%)。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与慢性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辨识老年人的中医体质类型,并采取中西医措施预防或改善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保障老年人的健康。

  • 标签: 老年人群 中医体质 慢性病
  • 简介: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受到整个社会高度关注,机构养老模式不仅能减轻年轻人照顾老人的压力,而且还能让老人在同龄人群体中进行交流,建立一种社会支持网络,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从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管理有自己的特色。基于客户关系管理,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对于提高老人的满意度、提升养老机构的管理水平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养老机构 客户关系管理 绩效考评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宁波市鄞州区养老机构养老从业人员现状和对老年的认知状况,为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素质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鄞州区24所养老机构,对318名养老从业人员采用自设一般问卷、老年人态度问卷、老化知识测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鄞州区养老从业者平均年龄为(49.83±6.76)岁,文化程度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水平,71.2%的人员实际月收入在1000~2000元。老化知识得分为(11.18±2.50)分,得分偏低;对老年人态度总得分为(143.83±14.09),趋正向;获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的从业者老化知识得分高于未获得该证书的者(P<0.05),老化知识、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和对老年人态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首先应适当提高养老从业人员薪资水平,其次加强对从业者老年知识能力的培训,同时注重老年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并采取措施稳定从业者队伍,延长其从业时间。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认知 老年态度
  • 简介:伴随老龄化现状,福利养老机构作为重要的组织载体,福利养老机构中的岗位社工需要在嵌入中发展。在本土服务情境中,福利养老机构专业社工嵌入性发展的层次、内容、路径需要在实践中总结。

  • 标签: 嵌入性发展 自我承认 嵌入效应 激励保障
  • 简介:目的调查宁波市养老机构入住率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发展区域性养老事业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市养老机构88家,应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机构概况、硬件设施、入住情况、内部管理和养老护理服务内容。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宁波市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为21.7%~100%(73.9±21.7)%,影响因素有床位平均费用、养护比、养老护理服务内容得分、是否建立考评制度、养老护理员持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波市养老机构的平均入住率参差不齐,可通过规范管理机制、完善人员配备与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最终提高入住率,为老年人老有所依提供更好的服务。

  • 标签: 养老机构 入住率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社会福利养老机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残障老年患者进行Orem自理模式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基本日常生活运动能力(basicactivityofdailyliving,BADL)、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BADL、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中开展Orem自理模式,可提高老年患者自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BADL,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会福利机构 老年患者 OREM自理模式
  • 简介:文章对杭州临安市社会福利中心、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杭州第二社会福利院、杭州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4家养老机构户外绿地使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户外花园的可接近性影响老年人的使用频率;老年人在花园中最喜欢的活动为散步和闲聊,常以2~5人的小团体展开活动;花园中吸引老年人停留的场所具有宜人的小气候条件、充足舒适的坐憩设施以及优美的风景等特点,而缺乏无障碍设计和坐憩设施则会阻止老年人停留;老年人喜欢花园中种植开花、结果的植物,喜欢红色、粉色、橘色和黄色等鲜艳花卉,喜欢欣赏花朵较大的、成片种植的花卉。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对应的设计建议,为杭州地区养老环境和其他地区的养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风景园林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户外绿地 使用情况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