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治疗组按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价。结果运动功能和ADL干预后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脑梗死患者康复。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 简介:2004年12月,我在《中华戏曲》第31辑发表《早期诸宫调歌词的重大发现》一文,对2000年5月山西侯马二水金墓四壁所书之歌词四首作了初步的校理,从其所用宫调,即[南吕宫·瑶台月]、[道宫·解红]、[般涉调·沁园春]、[仙吕调·乔和笙],结合其所表现之内容,考定其实为金代早期之诸宫调散套,认为这种不带尾声的歌曲组合,反映了早期诸宫调联套的特点,虽仅为一例,“其意义却非同凡响”.

  • 标签: 散套实例 早期诸宫调 诸宫调散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治疗中,中医康复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临床治疗中,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骨折 早期 肢体肿胀 患者 中医康复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6周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重新评估,了解2组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71例剖宫产的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使用母乳喂养,对照组组患儿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新生儿抚触、游泳护理、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值、首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提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宫外孕实施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组。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恢复效果及恢复时间差异性。结果实施保守治疗的恢复效果总有效率达到93%,手术治疗仅为82%。恢复时间方面,药物治疗下患者可更快恢复。结论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对患者的身体创伤较小,但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宫外孕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不但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而且还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探讨,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及其重要性。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中共早期领导人教育思想是我党早期领导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在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教育弊端进行尖锐批判以及对中国新教育发展进行构想的基础上逐步提出来的。本文主要以1920年春至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共领导人和中共中央文献关于教育的论述为基点,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探索中共早期领导人关于国民教育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 标签: 中共早期领导人 教育思想 中国共产党
  • 简介:目的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133例,根据是否出现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46例和血肿未扩大组87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2组间各因素的差异,确定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血肿扩大组发病≤6h行头颅CT者占84.8%。与血肿未扩大组比较,血肿扩大组患者昏迷(15.2%vs3.4%,P=0.032)、抗血小板药物应用(8.7%vs1.1%,P=0.048)、入院24h体温升高≥1℃(26.1%vs2.3%,P=0.000)、首次出血量[(22.15±10.72)mlvs(14.28±6.72)ml,P=0.019]显著增高。血肿扩大组与血肿未扩大组在出血部位(基底节、丘脑、脑叶)和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发病、≤3h、〉3h且≤6h、〉6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24h内体温升高≥1℃、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3h是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入院24h内体温升高≥1℃、首次头颅CT距发病时间≤3h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尽早采取相关措施,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髋关节X线摄片检查,测定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参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比较不同时间顺序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数据的差异。结果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由于股骨头塌陷导致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均明显缩小,并随着病程的延长呈降低倾向,不同时间AB、BC数值,AB/BC比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均明显小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情发生与发展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具有紧密的关系。结论髋关节X线摄片检查有助于早期预测股骨头坏死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耳尖放血方法对早期麦粒肿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麦粒肿病人10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病人52例。使用中医穴位针刺患者耳尖穴位,在常规消毒操作完成之后使用一次性的无菌注射针肉刺入2mm-3mm深,观察组使用耳尖放血治疗,对照组病人则接受单纯的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尖放血对早期麦粒肿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耳尖放血 早期麦粒肿 疗效分析
  • 简介:面对贫困儿童数量激增、贫困儿童早期教育极度缺乏的社会现实,英国政府自1997年起实施儿童保育战略行动,多渠道财政投入,完善社区早教服务,有效提高了英国贫困儿童的早期教育质量。

  • 标签: 贫困儿童 早期教育 社会公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教师应充分挖掘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农村特有的地形地貌组织幼儿游戏,利用自然作物游戏材料并注意投放废旧辅助材料,激发幼儿游戏的创造性。

  • 标签: 民间游戏 游戏活动 教育功能
  • 简介:摘要幼儿园教育必须科学化,只有科学保教才能提高质量,才能促进学前教育实现每个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如何开展保教活动,首先要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其次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然后要更新观念,保教结合;最后要转变家长理念,吸引家长参与游戏活动

  • 标签: 保教科学游戏环境
  • 简介: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饮料瓶是生活中常见的废弃材料,孩子们喜欢收集起来摆弄、堆砌、推滚、开超市……但用小棒推瓶走,幼儿并没有尝试过。小班幼儿活泼好动,但手眼协调性、坚持性差,注意力易分散,选择饮料瓶和纸棒开展“推小车”活动,既符合其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性战。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尝试这种新玩法,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幼儿既熟悉,又新奇,有利于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热情,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 标签: 小班幼儿 体育活动 小车 幼儿园 基本动作 教育内容
  • 简介:本文介绍了如何设计实效的英语阅读课的读后活动来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 标签: 读后活动 语言技能 情感态度 文化意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