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预后相关血清标志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SAE患者79例(研究组)和同期未发生脑病的脓毒症患者121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将上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对照组、研究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分别为(10.69±4.31)μg/L、(24.84±3.28)μg/L,中枢神经特异蛋白β(S100β)分别为(0.25±0.06)μg/L、(0.53±0.09)μg/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分别为(99.33±4.87)ng/L、(179.99±6.02)ng/L,丙二醛(MDA)分别为(4.22±0.08)nmol/L、(6.78±0.11)nmol/L,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分别为(0.21±0.08)μg/L、(2.03±0.47)μg/L,降钙素原(PCT)分别为(7.04±2.50)ng/L、(16.23±2.48)ng/L,白细胞介素6(IL-6)分别为(29.91±4.51)ng/L、(69.22±6.79)ng/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分别为(868.38±25.28)ng/L、(1 037.19±25.34)ng/L,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8.33±2.12)分、(28.89±5.09)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分别为(7.69±1.50)分、(14.05±1.55)分。两组患者NSE、S100β、MCP-1、MDA、GFAP、PCT、IL-6、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SE:t=26.25,P < 0.01;S100β:t=22.45,P < 0.01;MCP-1:t=99.94,P < 0.01;MDA:t=33.76,P < 0.01;GFAP:t=33.76,P < 0.01;PCT:t=25.47,P < 0.01;IL-6:t=45.51,P < 0.01;APACHEⅡ:t=17.53,P < 0.01;SOFA:t=28.92,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NSE、MCP-1、MDA、GFAP是老年SA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NSE:t=8.42,P < 0.01;MCP-1:t=4.16,P < 0.01;MDA:t=18.4,P < 0.01;GFAP:t=2.88,P < 0.01)。生存曲线提示研究组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NSE、MCP-1、MDA、GFAP是老年SA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丙二醛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类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对特发性炎性肌病(IIM)并间质性肺疾病(IL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IIM-ILD患者149例,随访期间失访10例,剩余13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年生存状态将患者分为生存组或死亡组,比较两组基线特征;对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合并肿瘤、炎症指标、肌酶谱、肿瘤标志、铁蛋白、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初治方案与患者1年死亡情况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回归分析中与预后相关的血清学指标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并校正,获得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最佳截取值(cut-off值)(本研究中分别为6 μg/L和28 μg/L)分别将患者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1年生存率;根据MDA5抗体定性结果将患者分为MDA5抗体阳性组和MDA5抗体阴性组,比较分析CEA和NSE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与铁蛋白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中年龄、乳酸脱氢酶(LDH)、CEA、糖类抗原(CA)199、NSE、铁蛋白高于生存组,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率低于生存组(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学标志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NSE升高为IIM-ILD患者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Cox回归及校正,得到CEA[HR=1.112,95%CI(1.017~1.214),P=0.019]和NSE[HR=1.033,95%CI(1.002~1.064),P=0.034]为IIM-ILD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EA≥6 μg/L组患者1年内生存率低于CEA<6 μg/L组(Logrank检验,P<0.001);NSE≥28 μg/L组ILD患者1年内生存率低于NSE<28 μg/L组(Logrank检验,P<0.001)。MDA5抗体阳性组CEA高于MDA5抗体阴性组(P<0.001);MDA5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中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A(r=0.299,P=0.002)和NSE(r=0.349,P<0.001)与铁蛋白呈正相关。结论肿瘤标志对IIM-ILD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高CEA与NSE为IIM-IL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特发性炎性肌病 肺疾病,间质性 癌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肿瘤标志,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前实验室中有多种生化标志被用于先天性肾积水的病情评估,但一个特定、可靠、操作简便的诊断和预测工具尚未确定。糖类抗原19-9是临床常用的肿瘤生化标志,它被发现可能与先天性肾积水相关。本研究就糖类抗原19-9在先天性肾积水临床诊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先天性肾积水的预测、诊断、治疗和随访等提供参考。

  • 标签: 肾盂积水 糖类抗原19-9 生物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检测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9年7月-2021年7月所收治的50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清后分别采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效果。结果:CLIA检验的准确率为98.55%,而ELISA检验准确率为85.33%,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种方法对于核心抗体(HBcAb)及表面抗体(HBsAb)相应检出率对比不明显(P>0.05),而在表面抗原(HBsAg)、 e 抗体(HBeAb)及e 抗原(HBeAg)等标志检出率方面,CLIA比ELISA明显偏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ELISA,CLIA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的检验更为准确可靠,对乙肝患者的病情监测及治疗更具有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乙肝病毒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应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联合检验临床价值。方法:选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46例胃癌患者及4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患者组、健康组。采集受检者2mL空腹静脉血,比较患者组、健康组肿瘤标志阳性检出率。结果:CEA、CA242、CA199、CA724联合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65%、95.65%、95.65%,较其单独诊断高(P<0.05)。结论:在对胃癌诊断中,CEA、CA242、CA199、CA724联合诊断效果显著优于其单独诊断。

  • 标签: 胃癌 CA724 CEA CA242 CA199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验 应用价值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CRP与肿瘤标志联合检测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择取84例作为观察1组,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84例作为观察2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0名作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后,均予以血清CRP和肿瘤标志水平检测,就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入院时,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水平、血清CRP相较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后,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和各项肿瘤标志阳性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进行血清CRP与各肿瘤标志联合检测时,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治疗和预后评估,有着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清CRP 肿瘤标志物 消化道恶性肿瘤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工作中血脂水平联合血清肿瘤标志进行检测的价值。方法:我院就诊的时间为2019年11月-2021年11月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将同一时间段于我院健康体检并确定为健康状态的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均进行血脂(TG、TC、HDL-C、LDL-C)水平以及血清肿瘤标志(CEA、CA199、CA242)水平的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上述指标水平。结果:病例组的TG、TC、HDL-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CEA、CA199、CA24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工作中,血脂与血清肿瘤标志联合检测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以及病情评估的辅助指标,因此可推广至临床。

  • 标签: 结直肠癌 血脂水平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应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健康志愿者50例分设为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所有受检者均行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联合检验,比较不同组别受检者的检验结果,并对不同肿瘤标志单独或联合检验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CA724、CEA、CA242、CA199四项肿瘤标志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对不同指标单独或联合检验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进行比较,则有联合检验显著高于单独检验的结果,差异同样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联合检验的方式对胃癌进行诊断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准确度佳的特点,有利于患者诊疗效果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心理障碍、运动障碍、步态异常以及排尿异常等相关。CSVD的影像学标志主要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白质高信号、腔隙、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出血、脑微梗死(CMI)和脑萎缩。目前关于CSVD影像学标志之间的关联性、交互作用以及对临床症状的协同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CMI与其他CSVD影像学标志关联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阐明多种CSVD影像学标志共存的发病机制,指导CSVD的防治。

  • 标签: 脑微梗死 脑小血管病 影像学标志物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常规在不同感染类型中的表达差异,以及4种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T)、铁蛋白(SF)、和乳酸脱氢酶(LDH)在细菌性和支原体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及在重症病例的预警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患儿共627例,包括细菌性肺炎176例;支原体性肺炎275例,病毒性感染176例;正常对照180例;其中支原体肺炎组根据灌洗液RNA结果阴阳性分为轻症组(151例)和重症组(124例)。所有患者入院首日完成血常规检测,细菌组和支原体组患者完成4种炎症指标的测定。不同感染组间血常规结果的差异,以及各炎症指标在细菌组和支原体轻症、重症组间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各炎症指标在不同感染组之间的预测价值。结果血常规结果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在细菌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病毒性感染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炎症指标在细菌组、支原体轻症和重症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CRP、PCT、LDH、SF和白细胞计数5个指标在支原体轻症组和重症组的诊断价值,除白细胞外,其余指标P<0.05[CRP:曲线下面积(AUC)0.799;PCT:AUC 0.579;LDH:AUC 0.651;SF:AUC 0.854]。其中CRP和SF的AUC值较高,诊断临界点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诊断价值较大(CRP:诊断临界点 12.55 mg/L,敏感度0.719,特异度0.755;SF:诊断临界点 176.02 μg/L,敏感度0.765,特异度0.960)。采用ROC曲线分析PCT、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细菌感染和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P值均<0.05(PCT:AUC 0.658;白细胞:AUC 0.804;中性粒细胞:AUC 0.630)。白细胞计数是最优的鉴别指标(诊断临界点 9.585×109/L,敏感度0.778,特异度0.698),PCT在诊断临界点0.55 μg/L处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稍低(诊断临界点 0.55 μg/L,敏感度0.862,特异度0.366)。结论PCT和白细胞计数可作为鉴别细菌和支原体感染的优选炎症指标,CRP、LDH、PCT和SF均可作为评估支原体重症感染的预警指标。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肺炎,细菌性 儿童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肿瘤相关标志与多肌炎/皮肌炎(PM/DM)并发间质性肺炎(ILD)的关系,寻找与PM/DM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炎(RPILD)相关的血清标志。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确诊为PM/DM合并ILD患者171例,RPILD患者28例,非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炎(Non-RPILD)143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肺癌相关标志、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等。比较PM/DM相关ILD两种不同表型患者之间的临床及肺癌肿瘤标志的水平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与RPILD发生相关的变量。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因素或多因素联合用于区分两种表型的临床意义。组间比较用独立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结果与Non-RPILD组相比,RPILD组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率[93%(26/28)比33%(47/143)]高(χ2=19.07,P<0.001);肺癌相关肿瘤标志:CEA [7.1 μg/L (2.6,12.9) μg/L比1.9 μg/L (0.9,3.6) μg/L]水平增高(Z=4.06,P<0.001);CYFRA21-1 [8.4 μg/L (5.6,16.0) μg/L比4.4 μg/L (3.0,7.5) μg/L]水平增高(Z=3.66,P<0.001);NSE[25.6 μg/L (15.9,28.4) μg/L比16.4 μg/L (13.9,20.8) μg/L]水平增高(Z=3.66,P<0.001);炎症指标:乳酸脱氢酶(LDH) [455.0 U/L (352.8,602.8) U/L比287.0 U/L (237.0,386.0) U/L]水平增高(Z=4.65,P<0.001); C反应蛋白(CRP) [20.4 mg/L (8.7,44.9) mg/L比6.1 mg/L (3.2,19.7) mg/L]水平增高(Z=4.06,P<0.001);而CD3+CD4+ T淋巴细胞比例[18.9% (10.5%,28.1%)比39.5% (24.5%,59.8%)]水平降低(Z=4.80,P<0.001);氧合指数[187.5 mmHg(101.3,215.0) mmHg比333.0 mmHg(258.0,400.0) mmHg](1 mmHg=0.133 kPa)水平降低(Z=5.79,P<0.001)。抗MDA5抗体、血清CRP、CEA、NSE、CYFRA21-1水平与PM/DM并发RPILD有明显相关性。血清CYFRA21-1联合抗MDA5抗体诊断PM/DM-RPILD的价值最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和79.6%,曲线下面积达0.88(P<0.001)。结论在PM/DM合并ILD患者中,肺癌相关标志血清水平升高与PM/DM合并RPILD有关,尤其是CYFRA21-1,联合抗MDA5抗体,可以更好的识别PM/DM患者的RPILD亚型。

  • 标签: 肺疾病,间质性 癌胚抗原 多肌炎/皮肌炎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小管功能标志与慢性肾病(CK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相关性以及其在早期预测CKD患者C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CVD的103例患者为CVD组,未出现CVD的97例患者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标志,包括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和尿调节蛋白水平,并记录所有患者临床参数。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肾功能指标、α-1m、β-2m、尿调节蛋白水平等,采用Pearson线性方程分析肾小管功能标志与CKD患者CVD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肾小管功能标志在早期预测CKD患者CVD的应用价值。结果CVD组患者的α-1m、β-2m水平高于对照组,尿调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α-1m、β-2m与CKD患者与CVD发生风险呈正相关(P<0.001),尿调节蛋白与CKD患者CVD发生风险呈负相关(P<0.001)。α-1m、β-2m、尿调节蛋白预测CKD患者发生CVD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3、0.809、0.770,灵敏度分别为77.32%、92.78%、81.44%,特异度分别为79.61%、62.11%、66.02%。结论CKD患者的肾小管功能标志与发生CVD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预测价值高,其可作为CKD患者发生CVD风险的预测指标,可指导临床防治CKD患者CVD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病 肾小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薄层CT扫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院时间设定为2018年6月-2021年6月,将研究对象选定为266例在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患者,依据病理学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恶性组,分别为91例与175例,观察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薄层CT扫描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9.71%与76.92%;血清肿瘤标志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0.00%与71.43%;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3.43%与63.74%。结论:薄层CT扫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 标签: 薄层CT扫描 血清肿瘤标志物 孤立性肺结节 良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晚期胃癌时应用替吉奥和阿帕替尼两种药物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以对照组和研究组区分62例患者,每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肿瘤标志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及CEA、CA199、CA125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有显著的效果且对改善肿瘤标志水平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替吉奥 阿帕替尼 晚期胃癌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应用多种肿瘤标志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1例结直肠癌患者、23例直肠良性疾病者、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纳入恶性组、良性组、健康组,全部进行12种常见肿瘤标志蛋白芯片的诊断,比较三组阳性率及12种肿瘤指标的阳性率。结果:三组阳性率对比,恶性组70.59%(36/51),良性组21.74%(5/23),健康组3.33%(1/30),三组间均具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蛋白质芯片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联合细胞免疫标志指标检验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另在的同期接诊的非胃癌的患者中选取35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D-D及肿瘤标志指标的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D-D、细胞免疫指标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D、CA199、CEA阳性率、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D联合细胞免疫指标检测对早期胃癌的检出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能推断出患者罹患胃癌的风险,对及早确诊胃癌有参考价值。

  • 标签: D-二聚体 细胞免疫标志物 胃癌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远端早期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及其血清肿瘤标志的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下远端早期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并分析数据。结果:术中出血量:研究组更少(P<0.05);术后恢复:研究组更快(P<0.05);血清肿瘤标志: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CA19-9、CEA、CA72-4均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远端早期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同时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将该手术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化痰通腑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疗效和对血清标志的影响 。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78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化痰通腑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观察组患者的CRP、IL-6以及TNF-α水平更低(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检测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收治的48例孤立性肺结节病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和肺癌肿瘤标志检查(CEA、NSE、CYFRA21-1)。所有检查都在病理活检前一周内完成,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别统计18F-FDG PET/CT(经典指标SUVmax)、单项肿瘤标志、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诊断效力。结果:恶性结节组CEA、NSE、CYFRA21-1均高于良性结节组,但只有CE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在恶性结节组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将SUVmax与CEA联合,获得最大诊断效力,ROC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中,CEA和18F-FDG PET/CT联合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效力。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肺癌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血清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检测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收治的48例孤立性肺结节病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和肺癌肿瘤标志检查(CEA、NSE、CYFRA21-1)。所有检查都在病理活检前一周内完成,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别统计18F-FDG PET/CT(经典指标SUVmax)、单项肿瘤标志、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诊断效力。结果:恶性结节组CEA、NSE、CYFRA21-1均高于良性结节组,但只有CE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在恶性结节组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将SUVmax与CEA联合,获得最大诊断效力,ROC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中,CEA和18F-FDG PET/CT联合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效力。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肺癌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血清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