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管理模式在晚期肿瘤患者压力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共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专科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对象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压力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专科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专科护理管理 晚期肿瘤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于ICU器械相关压力损伤(MDRPI)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76例ICU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化护理流程,B组38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MDRPI发生率与发生时间。结果:A组患者的MDRPI发生率低于B组,发生时间大于B组,对比以上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为ICU患者实行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够预防MDRPI,延后MDRPI的发生时间。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流程 ICU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预见性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预防压力损伤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4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开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分为参照组,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组,且两组人员均为7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通过观察分析,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出现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参照组重危重症患者出现压力损伤的发生率为(25)35.71%,实验组危重症患者出现压力损伤的发生率为(6)8.57%。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实验组所采用的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压力损伤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采取预见性护理方式能有效降低在治疗中出现压力损伤的发生率,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危重症患者 预见性压力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01-06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21年07-12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预防压力损伤的方法,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2022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7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计算机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压疮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压疮发生情况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预见性护理 负性情绪 压疮发生情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损伤预防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月1到2022年6月的压力损伤患者292例,采用抽签法的形式分成实验组(146:伤口造口护理小组)与对照组(146:常规护理),分析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临床压力损伤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采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还能加快康复的速度,具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临床压力性损伤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压力损伤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为12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年5月到2022年5月,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6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患者常规压力损伤护理治疗干预(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对患者应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压力损伤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压力损伤治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情况以及压力损伤治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用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压力损伤治愈率也具有重要帮助,对压力损伤的预防以及治疗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对其进行推广。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压力性损伤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急诊病房患者压力损伤防治中重视动态评估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有压力损伤风险的1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的将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有压力损伤风险的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压力损伤管理规范,观察组在压力损伤管理规范同时重视动态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申报难免压力损伤例数、院内发生压力损伤例数、院外带入压力损伤例数和压力损伤治疗转归情况。结果:两组申报难免压力损伤例数和压力损伤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院内发生压力损伤/申报难免压力损伤例数、院内发生压力损伤/压力损伤危险患者例数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急诊病房患者压力损伤防治中重视动态评估可降低院内压力损伤发生率,提高压力损伤的治愈率。

  • 标签:  动态评估 急诊病房 防治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压力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社区登记的80例脑卒中后瘫痪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社区随访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社区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率及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压力损伤发生程度及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前的舒适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舒适度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压力损伤,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家庭跟进式护理 脑卒中 瘫痪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损伤预防与治疗的应用价值体会。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到我院接受护理的76例压力损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为研究组(38例)实施伤口造口护理干预组。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SAS与SDS)评分值更高(P<0.05),说明对照组患者心理状态更差;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伤口造口护理应用于临床压力损伤预防与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评价,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 压力性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于心内科危重症患者压力损伤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且病情属于危重症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采取随机分组的原则,以电脑进行分组,将60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人。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患者则接受集束化护理,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各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护理后,集束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为明显,无论是患者压力损伤的发生率还是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都要明显更高。并且两组患者在数据中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心内科 压力性损伤 护理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对压力损伤的预防价值。方法 经批准,纳入82例入住本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2021年1月-2022年5月间),电脑随机将患者编码后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每组均为41例。比较两组发生压力损伤的例数、级别,评估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压力损伤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症监护室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然照护体位管理技术在老年压力损伤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老年压力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然照护体位管理技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JOA评分及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压力损伤患者延续护理中采用自然照护体位管理技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自然照护体位管理技术 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Teach-back联合延续护理对胃肠肿瘤高危压力损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胃肠外科收治的160例胃肠肿瘤高危压力损伤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出院电话随访,观察组给予在院Teach-back宣教联合出院延续护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压力损伤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评分(SD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价简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为11.25%,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2.50%,高于对照组患者为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ch-back联合延续护理对胃肠肿瘤高危压力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 标签: Teach-back宣教 延续性护理 胃肠肿瘤患者 高危压力性损伤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肢骨折患者手术期间联合针对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在压力损伤方面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56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10月,在电脑随机法指导下对以上阶段内的研究对象做分组处理,组别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针对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研究组压力损伤发生率3.57%,相比对照组的21.43%明显更低,P<0.05。关节功能评分上,护理前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关节功能评分(91.67±4.33)分,高于对照组的(85.32±4.56)分,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92.06±1.81)分,高于对照组的(83.45±3.97)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护理干预模式不仅在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方面有较好作用,可预防压力损伤出现,降低发生率,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四肢骨折手术患者 压力性损伤 关节功能评分 针对性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治疗中,采用手术室系统化护理应用价值。方法:择我院收治患者,n=60例,随机分对照、观察组,均为30例,前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后组联合手术室系统化护理,行组间护理结局比较。结果:观察组压力损伤发生率较低、压力损伤面积较小(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治疗中,实施手术室系统化护理效果理想,值得研究。

  • 标签: 手术室 系统化护理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转出ICU时压力损伤(PI)高风险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由ICU转入普通病房的277例因冠心病行CABG术或CABG术合并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Waterlow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估PI高风险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ABG术后PI发生高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14.4%(40/277)的CABG患者为术后PI高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OR=0.951,95%CI:0.909~0.995,P=0.031)、年龄(OR=1.151,95%CI:1.075~1.234,P<0.001)、B型脑钠肽(OR=11.038,95%CI:2.263~53.826,P=0.003)、BMI(OR=1.366,95%CI:1.178~1.585,P<0.001)、射血分数(OR=0.938,95%CI:0.883~0.998,P=0.042)、手术时间(OR=1.912,95%CI:1.137~3.216,P=0.015)是CABG术后发生PI高风险的影响因素。结论多种因素与CABG患者术后PI高风险呈独立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应重视其危险因素,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横断面研究 冠脉旁路移植术 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相关压力损伤的国际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为国内手术室护理研究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检索2010—2020年关于手术相关压力损伤的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每年发表文献篇数、期刊、第一作者、国家与机构、研究领域、累计发表文献每年的被引频次、高被引文献、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使用CiteSpace 5.6.R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结果共检索到2 450篇相关文献。自2010年起,每年发表的手术室护理研究相关文献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共有14个国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发表相关文献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893篇),其次是英国(192篇)、澳大利亚(168篇)和中国(162篇)。通过对关键词的被引频次分析,排名前5位的关键词分别是压力损伤(pressure ulcer)、预防(prevention)、患病率(prevalence)、护理(care)和危险因素(risk factor);关键词聚类分析排名前5位分别是重建(reconstruction)、老年人(elderly)、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知识(knowledge)和Braden量表(Braden scale);分类(classification)、脆弱(frailty)、量表(scale)、皮肤血流(skin blood flow)、肌肉皮瓣(myocutaneous flap)等关键词具有较高的中介中心性;新颖分析中,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等方向近年来受到关注。结论国内手术室护理人员可借鉴国外经验扩展科研思路,在手术相关压力损伤的研究对象方面重点关注老年人、脊椎损伤或机械通气患者,研究热点方向关注干预效果评价、风险评估、康复等方面,研究设计方面可尝试随机对照研究、危险因素分析、风险评估工具研制等。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手术室 压力性损伤 可视化分析 聚类分析